1.39億美元投資虧損風波未平 廣發證券分管副總辭職引發猜想

從相關資料來看,廣發多元策略基金出現重大虧損的時間與湯曉東分管時間相吻合。離開廣發證券後,其將前赴貝萊德任中國區主管


1.39億美元投資虧損風波未平  廣發證券分管副總辭職引發猜想



《投資時報》記者 馮錦浩

當一塊巨石墜落湖面,激盪的漣漪絕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

就在全資子公司於海外成立的基金遭遇1.39億美元重大虧損後不久,廣發證券(000776.SZ)高管層隨即發生異動。儘管相關各方盡力保持低調處理,但仍很難讓人忽略二者之間的關聯。

據悉,上述投資虧損事件最終導致廣發證券2018年合併淨利潤減少9.19億元人民幣,可謂傷筋動骨。事實上,早在該事件曝光之初,市場即普遍認定不可能草草收場。“肯定有人須為此負責,至少是有個交待。”有業內資深人士如此點評。

而就在“猜謎遊戲”還在進行時中,廣發證券日前就以公告形式宣佈了該公司副總經理湯曉東的辭職訊息。

該份名為《關於副總經理湯曉東先生辭職的公告》顯示,公司於2019年4月中旬收到湯曉東的書面辭職函,其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該書面辭職函自送達公司之日起生效,至此湯曉東將不繼續在公司任職。

據媒體此前報道,湯曉東在2018年4月從華夏基金總經理位置上離職,隨後加入廣發證券,出任副總裁併兼任子公司廣發控股香港CEO,負責開拓公司香港業務。《投資時報》記者獲悉,湯曉東在從廣發證券離職前正是分管上述虧損基金的高管,不過前後主理時間不到一年。

廣發證券一個月前發佈的《關於全資子公司廣發控股(香港)有限公司重要事項的公告》顯示,廣發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下稱廣發控股香港)為公司全資子公司。廣發控股香港的下屬全資子公司廣發投資(香港)有限公司(下稱廣發投資香港)在開曼註冊成立了一隻以衍生品對沖策略為主的多元策略基金GTEC Pandion Multi-Strategy Fund SP(下稱廣發多元策略基金)。

記者瞭解到,自廣發多元策略基金2016年設立以來,廣發投資香港對其共有三次自有資金投資行為,從初始的5000萬美元陸續增資,截至2018年12月31日,廣發投資香港以自有資金累計投入9006.77萬美元,佔該基金權益的99.9%。

從部分已公開資料來看,廣發多元策略基金出現重大虧損的時點與湯曉東分管時間相吻合。但基於更多資訊仍然缺失,外界無法判斷湯氏是否對此負有直接領導責任。

據廣發證券方面自述,自2018年8月起,受外匯劇烈波動和相關市場流動性缺乏等因素影響,廣發多元策略基金遭受了重大投資損失。並且由於該基金納入廣發證券合併財務報表範圍,所以廣發多元策略基金2018年12月31日的淨值負0.44億美元及2018年度虧損1.39億美元在公司經審計的合併財務報表中反映,從而減少廣發證券2018年合併淨利潤為人民幣9.19億元。

《投資時報》記者就其全資子公司投資鉅虧以及相應風控制度及措施安排向廣發證券相關人士求證,但截至發稿時止該公司未作回應。

記者同時亦注意到,廣發證券在4月15日公告稱:“湯曉東與公司董事會及管理層並無歧見,亦無任何有關辭任的事宜須提呈各股東注意。”至於湯曉東本人,或應於廣發證券達成某種默契,迄今從未對外公開發聲。

公開信息顯示,湯曉東1991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後赴美國德雷克賽爾大學和芝加哥大學留學,分別取得理學碩士、工商管理學碩士等學位。在海外留學畢業後,湯曉東在2000年7月至2001年10月任摩根大通複雜信用衍生品交易經理,後轉戰多家公司,2004年9月至2007年5月任蘇格蘭皇家銀行北美信用衍生品交易負責人。

值得注意的是,湯曉東在上述多家外資投行等機構公司任職期間的衍生品交易職務,正與其後來分管的廣發證券業務板塊對口。

據瞭解,2009年,中國證監會曾面向華爾街引進專業人才,正是在此窗口,湯曉東回到國內任職。2010年8月,湯曉東任證監會基金部副巡視員,在此期間曾參與QFII政策的調整及基金業放松管制改革。2013年1月,湯曉東調任證監會國際部副主任。

2014年8月,湯曉東離開監管部門並加入華夏基金就任督察長,並於2015年8月轉任華夏基金總經理。三年後的2018年6月其又加入廣發證券,任廣發證券副總經理,廣發控股香港董事、總經理。

記者獲悉,離開廣發證券後,湯曉東將赴全球知名的資管公司貝萊德任中國區主管。

資料顯示,創立於1988年的貝萊德集團又名黑巖集團(Black Rock.Inc),為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亦是美國規模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集團,管理資產規模接近6.5萬億美元。截至美東時間4月24日,其總市值合計741.86億美元。據悉,該集團早在2004年即參股中銀基金,2015年又於上海成立全資子公司,2018年11月剛剛發行第二隻針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私募基金產品。

另有市場專業分析人士告訴記者,湯曉東作為行業專家分管廣發證券旗下境外衍生品、策略對沖等基金,雖然相應公司仍在運作,但不論是隨之而來的高管空缺還是遭遇的虧損重創,都不排除會導致廣發證券停運相應業務板塊的結果。

“後續影響目前還不能輕言結束。”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