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們該怎麼養老?

輕鋼別墅在民間


農村老人的養老始終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一提到養老,總是眾說紛紜。說農民不交“社保”,還想“空手套白狼”,殊不知,以前的社保,是農民身份的沒有被納入社保範疇;說眼下農民有養老金,那還是“新農保”政策的實施,農民養了養老保險費後所發基礎養老金,每月才80多元。其實,現在的農村老人正是參加過祖國建設和為國家繳過公糧,確確實實有過貢獻的老一代農民。是應該關心他們的養老的。

首先,家庭養老是主要的方式。家庭養老是儒家文化“孝”的體現,也是中華民族綿延了幾千年的代良傳統。贍養老人的義務已經變成子女的內在責任和自主意識,也是人格的一部分。在廣大的農村也毫不例外。絕大多數的老人也是靠這種方式來養老的。它又分為由獨生子女獨自贍養,雙女戶招婿“入費”贍養,還有兒子多的採取的老人並不情願的“輪流”贍養。在一定程度上為老人提供了生活上的照顧。


其次,集中和分散養老。這是農村“五保戶”的一種養老方式。由於這些老人一輩子無兒無女,老去的他們絕大多數農村“五保戶”被接進鄉(村)養老院,用國家發放的五保供養金做為入駐養老院的生活費,個人不用交錢,每月至少還有3一500元的零用錢,對少數不願去養老院居住的,我們這裡每人由政府修兩間磚混結構的房子,既方便住人又供做飯,還硬化了院子,修了圍牆、大門,通了自來水,就連電費每月也補助近30元。在農村,五保戶的養老是最不需要擔心的。


再者,靠養老保險養老。這種養老方式應該是農村“失落”的一個群體。說是“失落”,是因為這些老人是被兒子們遺棄的。老人們含辛茹苦把兒女拉扯大,供他們唸書,給他們娶了媳婦。或因為家庭瑣事、或因為對老人的偏見等等原因,對父母不管不顧。父母只能下田種點小菜吃用或賣點零花錢,其他的花費也只能靠參加了“新農保”每月80多元的養老金來勉強維持生活,日子過得相當艱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農村養老問題還需要加強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真正解決農民的醫療保險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險,適當加大大病統籌的比例,提高專門針對大病的統籌補貼的方法,逐步降低重大疾病的起報點,加大重大疾病的報銷比例,是老年人看得起病,過好幸福的晚年生活。


為生活而提神


老婆以前在長沙某社區醫院上班時,經常有些老人隔三差五來住院來買藥來打針,總聽起她說城裡老人有退休金有什麼養老保險有什麼有什麼,不擔心生病住院這些花費……

想想我們農村,似乎截然相反,就以我們村裡那些人為例。一生忙碌一生辛苦一生節儉,不敢病不敢治不敢相信自己有病,因為知道一病意味著一無所有傾家蕩產或者負債累累。

他們除了勞作除了農活就是省吃儉用,做點小工一百五一天甚至幾十塊一天,種稻谷撿茶子,養豬養娃,每個時節有每個時節乾的活……養老其實很少有這個概念,大都就是活到老做老,很少的家庭有養老一說!

但無所謂的對與錯,這些差距很多因素有關。區域,教育,文化,傳統思想,意識形態……太多太多,不過人有時得信命,信命意思是出生哪裡身世如何,這無法改變也無需改變,信命之後更重要的是不認命。意思是不屈服於命運,敢於挑戰現狀,跳出圈子尋找更好的自我。

解釋信命不認命,其實是為了說明無論在城裡養老還是農村養老,都不要去抱怨。城裡養老有城裡的喧譁與浮躁,農村養老有農村的安寧與自在。每個階層有每個階層的處世之道,總之關於人化屬性這個大話題,牽扯太多的東西,或許我就適合在農村待著,大概因為我就是那個認命的人,更是那個不信命的人!




姑姑小麗


農村老人無論怎麼養老,都不要指望用別人的血汗錢為自己養老,也不要幻想不勞而獲坐吃白食,國家的社保制度,是全民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社保制度的根本原則就是,誰繳誰得不繳不得,這是國家的養老保險法所明確規定的,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凌駕於國家的法律之上,也沒有權力成為法外公民,每個人的養老金,都是用自己的血汗錢堆起來的,無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沒交保,就註定與社保的養老金沒有任何關係了,現在有一些不要臉的農民,無視國家的社保制度,蓄意製造混亂,攪亂社會視聽,妄圖達到不交養老保險,也能拿到養老金的目的,一些農民天天恬不知恥的向國家伸手要錢,無疑於把一雙貪婪的手,無恥的伸向全民的口袋。還有一些農民,一說到農民養老,就把交公糧掛在嘴上,這些農民當年有償賣公糧拿了錢,現在卻昧著良心天天出來說,無償的向國家交了幾十年公糧都沒給錢,這是以謊言欺騙不明真相的人,妄圖賣一次糧食,向國家算兩次帳,這種即自私又無理取鬧的惡劣行為,只能是進一步敗壞一些農民的形象。

天天反覆不停的炒作農民怎麼養老,只能是羞辱農民自己的不孝兒女,使的一些農民的不孝兒女形象掃地,以後國家招人用人,是不是也要考慮還招用不招用這些道德品質有問題的農民不孝兒女。


用戶59686596879879


實際上哈,農村老人的養老哈,目前的話現行政策有有幾種方式。

第一種是叫做五保戶財產充公養老。

所謂的五保戶啊,就在農村孤寡老人最後呢,就剩下單身一個人,家裡也沒有其他的財產,就剩下這一套房子,也無人繼承權。

他自己住的這這間房子,給村委上報民政局進行財產交割和確認,那最後呢政府就負責把他送到養老院,在養老院裡吃住,最後到生命的終點。

他的這個財產呢,就作為就屬於公共資產,來抵消他在養老院的開銷和費用。

第二種方式就是我們所說的叫做居家養老。

我們所說的居家養老為為最主要的一個方式和方法。

居家養老呢,就是靠子女的贍養來進行老人養老的一種方式,目前的話應該絕大部分都是以這樣一種方式進行養老,這種養老方式的好處,就是說它不需要單獨的社會資源來進行一個調配,它主要是通過嗯這個老人她家庭的子,女後代來進行一個延續的,盡到贍養的義務和責任,最後把他養老送終,到達生命的終點,他的財產呢,也是由他的後人啊,或者有他的家庭啊來進行集成,目前是正常的方式。

本文原創於《三農創業坑》,三農創業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別談夢想和情懷了,

小故事,大教訓,少走彎路,不掉進坑裡,是我們的初衷。

親愛的三農回鄉創業的朋友們,是否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如果能給你一些幫助,給一個點贊吧,

如果覺得能夠幫助到身邊的朋友,就轉發給他哦,這也就是《三農創業坑》的最初出發點,本文章原創,請監督版權,謝謝!


三農創業坑


記住再有錢,也要在農村老家留一套房子

在農村,不管貧窮還是富有

家鄉農村的一草一木都牽動哪些外出打工人的思念之情

很多人無論在外掙了多少錢都會在家裡留著一套空房子,這是為什麼呢?

這四點應該是所有人的心聲

1. 在農村的家養老更安心

城市的壓迫始終會讓很多人懷念家鄉,老家是最樸實的一方土地,年老的時候自己在家種種花果蔬菜,沒事就曬曬太陽和鄰居們聊聊天,這是最好的養老方式

2. 農村的家是根

無論在外面發展的如何,當回到家鄉的時候,所有的思緒都會湧上心頭,這方水土曾養育我,是世上最有感情的一方土地。

3. 農村的家終究是個歸宿

無論身在何方,只要老家有一套房,那終將是我們的一個歸宿,是我們在外流浪唯一的退路。

4. 老家的房子是情懷和麵子的展現

有很多蓋的裡三層外三層,主要是為了面子,房子不僅可以居住,更是一家人的地位象徵。

願更多人記得常回家看看

買賣農產品就在城市農源APP

關注我每天獲得更多農業諮詢


城市農源


農村人養老是個大課題,太難回答。姑且說說自己的看法。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農村人對農村的瞭解,農村養老還是傳統模式,靠兒女。所謂“養兒防老”是農村不變的主題,而且大部分還是靠得住的。當然不排除那些養了“白眼狼”的,那些畢竟是少數。再有一些因為家庭變故,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家庭,確實老人的老年生活會很悽慘。 所以,希望國家越來越強大,可以在老人養老方面有更大的投入,來保障農村老人的基本生活。也希望國家法律法規越來越健全,可以保障農村老人的基本權益。


高小丫的農村生活


農村老人,是中國2.12億老人中最弱勢的群體。由於幾千年養兒防老的傳統思想,很多老人在年輕的時候忽略了對自己養老的規劃。政府雖然已經把農村養老問題納入統籌,每月可以領到1000元左右的養老金(各地的養老金數額不等),領取的養老金能解決生活問題,但是農村老人仍然生活在貧困邊緣,甚至不敢生病。現如今,多數農村已經城鎮化,老人失去了原來的房屋土地,而城鎮化增加了老人的生活成本。老人外出掙錢年齡太大,孩子又面臨就業、創業的壓力,中年人面臨上有老上有老下有小的尷尬境地。面對如此現狀,想要徹底解決農村老人養老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方面,要靠政府(特別是鄉、村一級),要提高政府作為能力,帶領當地幹部群眾把農村養老問題納入到規劃日程上,甩開膀子擼起袖子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讓身體還健康的中老年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彌補養老金缺失部分。另一方面,農村老人,在允許交養老統籌的年齡範圍之內,早早的對自己做養老規劃,養兒防老已經成為過去式。最後,對於沒有收入來源的老人,一定要和兒女協商“宅基地抵押養老協議”,繼承老人的宅子,就要承擔養老的義務,其他子女也要平攤生病相關費用,各自履行相關贍養父母的義務,保證老人的晚年生活。


紫羽說


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規律!人步入暮年,喪失勞動能力,都希望有個依靠,於是,養老問題就擺上了桌面!

農村,有以下幾種養老方式,大家覺得哪種好

一、購買養老保險

現在農村有一種養老保險,繳費也不高也就一兩百一年,有的地方三百多一年,到了六十歲以後就可以領一點生活基本費用。

二、存錢養老

存錢買一點理財產品可以每年分紅也不錯如果你買了一定數量也可以分不少紅一年下來。

而自己存錢養老,不加重年輕人的負擔,是越來越多如今農村長者的做法。


農村的小白菜


農村的老人在晚年幸福生活如何過的舒心!現在農村的老人大多是,孩子出門打工掙錢,中老年老人還得照顧自己上輩老人!壓力大啊!

關於農村老人養老問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有的很願意讓孩子出去打工掙錢!自己在家種幾畝薄地,也很高興!但是老年人的孤獨寂寞,是否能體會的到呢?

在外打工一般是過年才回家一次,這樣孩子和爹孃能有多少溝通呢?孫子與爺爺奶奶有多少歡樂生活呢?(也許有人說,現在科技發達,有微信、電話、能視頻聊天,是想能一樣嗎?)

現在只有靠自己努力奮鬥,能掙到大錢,讓老人孩子能,多見面,多溝通,多交心,是老人的幸福生活!!!



種田大戶聯合會


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這個問題其實很糾結,雖然國家一直在對農村老人安置問題給予大力支持於福利,可還是有很多地方因為安置老人出現問題,農村本來收入就低,沒有這保那保,老人歲數大了喪失勞動力。全靠子女來照料,贍養老人是中華傳統美德。卻為此加重子女負擔,不能出門賺錢,從此農村老人就會進去一個循環的怪圈,一代一代出不去。

我認為要想改變這一怪想象有倆點

首先

要從老人思想下手,養兒防老是正確的,但是子女都有工作,不能在家照料老人,完全可以接受另一種方法,那就是去福利院。

其次

人老了沒有勞動能力,完全可以接受去福利院生活,子女都忙於工作拼命掙錢,不能在家照料老人,應該理解,去福利院的好處有很多,都是歲數相當的老人在一起,有共同話題,不會寂寞,福利院都有小診所,有個頭疼腦熱看病還及時,子女有時間還能去看看,常遠看既不拖累家人也不拖累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