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居正扳倒高拱登上首辅之位,看他的心路历程如何演变

张居正作为大明王朝权势最盛的首辅,主政期间大力推行改革,使濒临倒塌的大明王朝重新焕发了生机。但谈及张居正如何登上首辅之位,就不得不提及另一个人,他就是高拱。

从张居正扳倒高拱登上首辅之位,看他的心路历程如何演变

互为知音

高拱在隆庆三年登上首辅之位,他这个人颇有才干,而且治理国家也有一套,但是他却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做事情有些不顾后果,而且过于鲁莽,经常因为心直口快而得罪人。而且高拱仗着自己才华过人看不起其他大臣,但只有张居正是例外,两个人关系极好,至少高拱自认为如此。

高拱非常欣赏张居正的才华,他还把张居正视作自己的知音,两人在如何治理国家上也有很多的共同点,而且当时高拱能入朝做首辅,张居正也有引荐之功,这也让高拱更加感激张居正。

此时整个内阁除了张居正之外,其余的大臣都被高拱打倒,高拱的权势一时无二,自然也越发骄横,说话也更加不知收敛。

关系破裂

隆庆五年,张居正昔日恩师徐阶的三个儿子入狱,当时有人说张居正曾经收了三万两白银,以此答应救恩师的儿子,这件事传到了高拱的耳中,于是他在内阁旁敲侧击的问了一下张居正,但是没有什么结果,这让高拱心里对张居正开始有些不满。

到了隆庆六年,高拱独霸朝纲,而且大肆任用自己曾经的门生,这些小人物一朝得势,有些忘乎所以,假借着高拱的权势,为自己谋私利。此时的高拱也有些放纵,经常收手下人的馈赠,因此受到不少大臣的弹劾。

张居正也有些对高拱不满,他是个有抱负之人,他想要施展自己的才华,早年间因为严嵩当道,而且那时候他官微言轻,自然没机会出头。后来自己的恩师徐阶成为首辅,虽然自己得到重用,但是朝政内外的施政方略都是按照徐阶的意思进行,自己的话只能是个参考意见。

从张居正扳倒高拱登上首辅之位,看他的心路历程如何演变

尤其是到了高拱时期,张居正也承认高拱是个有能力的大臣,但是他这个人刚愎自用,现在自己和他政见大体相同,高拱还能容得下自己,但是等到两人出现分歧,自己肯定要被打压。

最为重要的就是,张居正明白了一件事情,要想实现自己的一腔抱负,做事情没有人掣肘,就必须成为首辅,因此高拱必须下台。张居正曾经还说过一句非常表明他心迹的话,表明他成就一番伟业,施展满身才华的决心:

夫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功,然又必遇非常之时,而后其功可成。

他自认为是非常之人,而且有非同常人的才华,现在又是非常之时,自然要建立非常之功,这一切的前提就是登上首辅之位。

登上首辅

到了万历元年,高拱想要扳倒最后一块绊脚石司礼监的冯保,但是他做了一件错事,那就是他派人把自己的计划通知了张居正。在高拱看来,张居正身居高位,而且饱读诗书,肯定自视甚高,不会与阉党同流合污,但此时的张居正已经开始谋划要怎么扳倒高拱,没想到高拱却主动送上了一个机会。

于是张居正派人通知了冯保,冯保得知消息后,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亲自写了一封信,态度极为诚恳的感谢了张居正,两人也初步达成了合作,决定共同扳倒高拱。

于是冯保经常在太后面前说高拱的坏话,而且此时的高拱越发的口无遮拦,曾经在穆宗皇帝死后,说了一句:

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

结果被人通知了冯保,冯保就在太后面前煽风点火,把这句话给改成了:

拱斥太子为十岁孩子,如何作人主。

原本高拱说的话也就只是有些引申意思罢了,但是经过冯保的修改,成了高拱不想居于万历皇帝之下,认为一个孩子没有资格成为皇帝,这让太后听了十分震怒,觉得高拱已经有了不臣之心,于是下旨出去高拱官职,让他立刻回老家待着,而且一刻不能停留。

当时的旨意称:

我大行皇帝宾天先一日,召内阁三臣在御榻前,同我母子三人亲受遗嘱,说东宫年小,要你们辅佐。今有大学士高拱专权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强夺自专,通不许皇帝主管,不知他要何为?我母子三人惊惧不宁。高拱便著回籍闲住,不许停留。你每大臣受国家厚恩,当思竭忠报主,如何只阿附权臣,篾视幼主,姑且不究。今后都要洗心涤虑,用心辨事,如再有这等的处以典刑。

高拱接到旨意后,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腿脚甚至都不能行走,张居正上前扶着他接了诏书,之后高拱又上书辩白此事,可是都没有送到太后面前,高拱无奈只好从此退出朝堂。

从张居正扳倒高拱登上首辅之位,看他的心路历程如何演变

自此高拱倒台,张居正上位成为首辅,他也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施展自己的才华了。

心路演变

张居正出身寒门,能走到一朝首辅之位十分不容易,而且他为官数十年,也磨练了数十年,从开始的初出茅庐,到后来的圆滑世故,这中间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嘉靖二十八年,张居正曾向嘉靖皇帝上了一封《论时政疏》,指出了当时的国家弊端,而且给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但是并没有得到重视,这让张居正有些灰心,觉得自己的一腔抱负、满腹才华有些无法施展。到了隆庆二年,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张居正给穆宗皇帝也上了一封《陈六事疏》,这次的奏折更为细致的陈述了国家面临的困境,并给出了六大施政方略,可惜沉迷女色的皇帝只是回复了句,已经审阅。

先后两次不受重视,让张居正有些意识到了一件事,那就是要想实现自己的抱负,那就必须掌握实权,没有权力就没有发言权,这一点张居正已经很清楚了。等到小皇帝万历登基,张居正觉得自己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皇帝年幼无法亲政,管理国家事务的只能是首辅大臣。

但是现在高拱是首辅,虽然说张居正也认为高拱有能力管理好国家,但是张居正不认为自己的才华比不上高拱,相反的他认为自己强过高拱很多,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让自己的施政方略彻底贯穿于整个大明王朝,建立属于自己的不世之功,他就必须扫清前方的一切障碍,因此必须扳倒高拱,这就是张居正的心路历程。

从张居正扳倒高拱登上首辅之位,看他的心路历程如何演变

之后张居正成功登上首辅之位,他一个人独掌大权,改革大明朝政,用自己的施政措施治理大明,再也没有人能够阻碍他,而且大明王朝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增强,重新焕发了生机。

《明史》、《张居正大传》、《病榻遗言》、《万历十五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