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寧:一個王範街80後的回憶——那些難忘的地方


河南洛寧:一個王範街80後的回憶——那些難忘的地方

都說人一老就喜歡懷舊,這話一點兒不假。這不,作為80後的我就開始喜歡懷舊了,經常會不知不覺脫離現實世界,沉浸在那些古老的記憶中一發不可收拾,於是就產生了把這些零碎的記憶片段寫下來的衝動,我不是文藝青年,當然也不二缺,只是為了勾起有著相似經歷的朋友們的共同回憶。先為大家設置一下本文的時空背景,本文所指王範街並不只是一條街,是洛寧人應該都知道它代表了一片區域,基本上是以王東村為中心的一大片城鄉結合部(當然了,現在基本上都發展成城區了)。而時間上基本上是1985年至1995年這十年的跨度。

河南洛寧:一個王範街80後的回憶——那些難忘的地方

那些難忘的地方

第一章 闖王坡和“彎兒彎兒樹”

闖王坡在兒時的記憶裡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現在看來她的確只是個“坡”,但在兒時的我看來,她就是一座山,一座很高很遠的大山,每次登上坡頂就感覺象是爬上了一座大山之顛。記得那時學校裡每年春季學校都組織春遊,基本上都是登闖王坡,但每次都特興奮,夥伴總是比賽看誰跑得最快,看誰最先登頂。因為當時的闖王坡還比較荒涼,人也很少,於是就有許多人把病死的嬰兒扔到坡上,突然見到總把人嚇得不輕。另外,闖王坡腳下是一片片的亂墳崗,簡直成洛寧縣的“八寶山”了。這兩件事讓闖王坡平添了些許驚悚的色彩。記得那時通往闖王坡的路上有一座很長的高架引水橋,不知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南邊高北邊低,從北往南走的話,要是上了高架橋,走一會兒你就發現離地面太高,不敢向下跳,只有原路返回了。

河南洛寧:一個王範街80後的回憶——那些難忘的地方

另外,闖王坡最頂的“彎兒彎兒樹”最值得一提了。現在的90後和00後根本就不知道有這回事,其實現在坡頂上的那棵古柏樹原先是“7”字型的,後來據說是被兩個外地人偷偷地把“7”上面的那一橫給鋸下來賣了,從此“7”就變成了“1”,真讓人心痛!因為據說這棵樹歷史非常悠久,很多人都認為它有靈性,一到逢年過節,敬拜者眾多。還有許多人喜歡在樹上寫上“XXX到此一遊”的字樣。也不知偷樹的人後來是否被抓,是否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第二章 後磨溝

沿著闖王坡東邊的溝往裡走,不一會就來到一個叫“後磨溝”的地方了。那時記得是因為有一個同班的同學家是這兒的,所以去玩兒了幾次。只記得那個溝很深很深,走很遠的路也走不到頭。不過,那兒的物產挺豐富的,什麼棗啊、梅子啊、杏啊、柿子啊什麼的應有盡有。還記得那兒有一棵古藤樹的樹枝可以用來盪鞦韆,很好玩兒。

第三章 我的母校

王東小學和王東中學都是我的母校,這兩所學校在那時一直都是在一起的,共用了一座操場,分得不是太清楚,當然了,現在已經不在一起了。一想到母校,就想先說說校門口的零食攤。那時大概有四五家都在校門口擺攤賣東西,以零食為主,當然也有一些玩具和文具。我對那些攤主們的印象很是深刻,以致於到現在,過了二十多年了,還能閉上眼睛想起他(她)位的相貌。當時的貨品種類不是太多,大多數東西都是五分錢到一角錢的價位,不過那時你手上要有個幾元錢就算是“大款”了!基本上想買什麼都不成問題。印象最深的零食是這些攤主自制的一種叫“糖稀”的食品,用兩根小棍在一起來回攪拌,玩兒夠了才吃進肚裡,那個甜啊!另外,校門口有時還賣青杏,咬一口能酸掉牙的那種,但在那個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也能成為許多人解饞的美味,有的人吃完後還不捨得扔掉杏核,把它放進耳朵裡,說是為了“暖雞娃兒”,現在想想實在可笑!

說到母校了說了半天一直在說零食,汗……我發誓我不是一個很饞的人!母校當時面積很大,有一個大操場,就在現在的王東小學的東側。當時一到下課時間,幾百個學生在操場裡瘋玩,你追我趕,場面十分壯觀。女生們大都是在玩兒一些跳皮筋、踢鍵子之類的遊戲。而男生們的花樣真是太多了,例如“鬥雞”,就是兩個人站著,都將一條腿圈在另一條腿上,用手抱著腳或腿,然後在一起相互“頂撞”,看誰能把誰拉倒。還有一種遊戲是“蹦級”,先選定一人站在那裡,分別保持蹲下、半蹲、彎腰、站直等一系列由低到高的姿勢,讓後面的人挨個跳過去,誰過不去就讓這人接替原先被過的人……

怎麼說完了零食又說起了遊戲了,繼續汗……我發誓……

算了,這次直接說教室吧,省的再不務正業!當時的小學在學校最北邊的一排兩層的教學樓裡,教學樓很長,小時候腿短,從一頭走向另一頭要半天時間。不過,幸好兩頭都有樓梯。那時條件差的很,一到冬天教室裡不但要生個煤火爐子,而且還要往窗戶上釘塑料布——玻璃的代價太高還容易破。就這樣到了冬天還是好凍得讓人受不了的,現在想想,不知是全球氣候真的變暖了,還是小時候不耐凍,反正感覺那裡的冬天雪特別大,氣溫特別低!於是下課了,有時反正也沒什麼好玩兒的,就一群人一起在牆角上擠著玩兒,好象叫“擠油”,一趟下來,個個滿頭大汗,甚至頭上還冒著熱氣!

升到初中後,搬到了南邊的一棟教學樓裡,也是兩層的,但比小學的樓要好一些,可能是蓋得晚吧。不過現在都被更新更好的教學樓所取代了,畢竟都一二十年了,也該進步了。初中的生活沒有小學那麼有趣了,學習佔用的時間遠遠超過了玩耍,逐漸感受到了一點學習的壓力,不過比起高中來說,還是好多了。上初中後課餘時間已不會在操場或校園裡瘋玩了,有時會去打幾盤“可朗球”(一種簡化的檯球,洛寧人應該都知道)或是找幾個人玩兒“雙升”,再有就是放學後去遊戲廳打電子遊戲。

第四章 南環路

其實南環路很早就被規劃好了,只是很晚才建成通車罷了。那時在如今的南環路和長虹路交叉口附近是一大片樹林,過了樹林往東有一片居民區,當時都叫“新村”。但南環路的規劃區是很少有建築物的,所以說它規劃的很早,再往東就是現在的延壽河,當時不僅沒有橋,還非常荒涼,附近基本上沒什麼住戶,若延著這條小河一直朝南走,可以一直走到洛陽灘。過了河再往東,當時是生產隊裡的果園,記得小時候沒少來這兒偷蘋果吃。

南環路再往南除了一小片居民區外基本上全是莊稼地,我們當時最喜歡一群小夥伴在這兒玩“捉迷藏”(不用解釋),“打土仗”(就是一群人相互扔土塊,打著玩),或者在玉米長大時,把玉米杆撥出來,加工成玩具槍玩。可以說,我童年的一半光蔭,基本上都是在這裡擲去的。

第五章 體校操場

我一提到“體校操場”這個詞,很多人可能就會納悶說從來沒有聽說過。我覺得用這個地名辨別出你是80後還是90後。因為這個地方在90年代中期就被開發利用了,體校搬走了,操場也被佔了,可以說這早就只停留在80後的記憶裡了。之所以要著重說這裡,因為這裡簡直是兒時夥伴們的樂園,幾乎用去了童年的另一半光蔭。

原先的體校操場非常大,至少在那時是這樣想的。對了,先說說它的位置,它就在現在的進修校部或者崤光中學那裡,也就是王範教會或王東中學的路對面。當時只在操場的東北角有一個武術體校,其餘大面積都是空地,因為面積大,再加上平整,於是就成了附近許多人的休閒、健身、娛樂之最佳場所,可以說類似於現在的青少年宮廣場之類的地方。許多人學騎自行車或摩托車也都是在這裡,起碼我就是在這裡學會騎自行車了。好象當時每年縣裡還會在這裡舉行一次運動會之類的體育比賽。

當時的體校操場南邊是一大片的蘆葦地,曾經有人在裡面發現過鳥蛋,我也很想進去找找,但又聽說裡面有蛇,於是便放棄了。

第六章 洛河灘

在童年的印象中,總覺得從體校操場到洛河灘的距離很遠很遠,這可能有三個原因,一是前面提過的,由於個頭小,相對來說覺得周圍的一切都很大,是一種視覺上的錯覺。二是當時也沒有什麼交通工具,基本上靠兩條腿走著去,於是就感覺有些遠了。三是當時的路很窄,給人的感覺又細又長。而現在路修寬,自然也就覺得短了。總之,當時去一趟洛河灘並不是一件很隨意的事。

那時的洛河灘上只有一座老橋,就是現在新橋旁邊那個,已經廢棄不用了。那座老橋的確很老,一二十年前就感覺很破了。我們經常鑽進橋下的洞子裡玩。在我們小夥伴眼中,這不僅僅是一座橋,更象是我們的一個巨型玩具。

當然了,提到洛河灘不可能不提在河裡洗澡的事。其實,按道理來說應該是“游泳”而不是“洗澡”。因為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娛樂、嬉水,但大家一直都用洗澡來表達這個意思。當時一到夏天,在河裡玩兒的人可真多,那時的暗坑也沒現在多,所以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不過,每年還總是會有幾起溺水事故發生,但這並不能阻止小孩們下水玩的熱情,可能與當時能玩的地方實在太少有關吧?記得高三時的一名同學就在洗澡時被水衝跑了,學校組織了所有師生一起去打撈,但一無所獲,最後好象是在下游的經局發現了屍體,真是太可怕了!所以,大家還是不要再去為妙。

第七章 油坊院和坡池坑

由東門口沿王範街往西三四百米路北的一片區域是油坊院,現在叫這個地名的人越來越少了,這也是我兒時常玩的地方。現在已經被開發地面目全非了,當時的格局只留在記憶裡了。記得有一次和小夥伴們一起到一戶人家旁邊,那家的地勢較低,夥伴們一起往往那家人的院子裡扔土塊玩,等那人出來,所有人一溜煙全跑了,就我最小,跑得最慢,於是被“捉拿歸案”了。嚇得大哭不停,現在想想,實在好笑。

油坊院裡有一個小水塘,叫“坡池坑”(音譯),面積有二三百平方,現在也被填平了(為什麼說“也”呢?哦,對了,上文中好像也填過一個坑,唉,現在的人怎麼見坑就填啊!)別看這水塘不大,可也是我兒時很是喜歡的遊樂場。特別是一到冬天,整個水塘都結了冰,那時的氣溫低,冰層很厚,小夥伴們居然可以在上面溜冰!一個天然的溜冰場!想想自己好幸福啊!

到了夏天,由於是死水的緣故,水質越來越差,上面漂著整整一層的浮萍,把都個水塘都染成了綠色,也很好看。不過我更希望水能變清,大家就會再多一個“游泳池”。

第八章 南街

所謂的南街就是王範街以南,長虹路以西的一大片住宅區。當時有許多同學都住在那兒,所以常去玩。但我一直覺得那地方又大,衚衕又多,而且整個佈局都很相似,就像迷宮一樣,好幾次都不知道該怎麼走出來。南街的西邊原來也有一個教會,就是現在王範教會的前身,那時常跟著大人去,現在已經搬到長虹路大坡下面了。現在像南街這種大片的居民住宅區,整個縣城都不多了,用不了多久肯定也要被整片開發,將來一切都只存在記憶中了。整個縣城近幾年變化真的好快,尤其是外地的朋友們,一年回來一個樣,所以,大家沒事了要常去兒時熟悉的地方“緬懷”一下,省得一不小心就再也找不到了,這些都是能勾起回憶的線索和開關,能夠引發出一大片的回憶。童年是一件很悲催的事情,因為當一個人意識到童年的美好時,就說明他(她)已經失去童年了,而當他(她)身處童年時,卻又意識不到這一點,真TMD沒辦法!扯遠了,跑題了,不好意思!

現在,第一篇好玩的地方已寫完了,暫時想不起來更多的了,想到了繼續寫,反正又不是寫書,不需要太過嚴謹。我想既然喜歡讀這篇文章,並且能讀到這裡,那朋友你也應該和我一樣喜歡懷舊和回憶吧,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會“想起一出是一出”的把我大腦中關於兒時的記憶的碎片一塊塊挖掘、拾起、拼湊,儘量完整地呈現給大家,幫著大家一起回憶那美好的往昔。

第九章 電子遊戲廳

我印象中的最早的電子遊戲廳是在現在的東門口附近,遊戲機類似於錄像機那麼大,是插在黑白電視機上玩的,手柄是一個四方塊,上面一個長長的控制桿外加一個按鍵。遊戲也是最簡單的那種,比後來的家用電子遊戲機裡的遊戲還要簡單和“弱智”。記得其中有兩款最受歡迎,一種是飛機大戰(官方名字不記得了),一個小飛機一直往正上方飛,一邊飛一邊要打掉很多敵機,中間沒油了還要加油;另一種是兩個對打,中間有個障礙物,打出的子彈會反彈,就記得這麼多了。後來在清真寺衚衕和王範街的交叉口附近好像也開了一家。

接下來就是大家印象最深刻也是最常見的那種高高大大的經典的街機了。按大概時間順序來說,印象中東門口北邊路西開過一家,西花壇西邊路北有一家,延濱市場裡有一家,西花壇東邊紅旗旅社下面有一家(這家去的最多,老闆好象叫毛毛),影劇院裡有好幾家,基本上一直沒斷過,另外,王東學西邊,也就是清真寺衚衕口那兒也開過一家,其他的肯定還有,但已經記不清了。

至於遊戲節目那可是記憶深刻,如數家珍。什麼三國志,名將,鐵釣船長,彩京,恐龍快打,懲罰者……這些是經常玩的,後來再出的新的已經不怎麼玩了,比如西遊記什麼的,呵呵,畢竟長大了。當然了,除了這些娛樂性質的外,幾乎每個遊戲廳都有麻將機、蘋果機之類帶些賭博性質的遊戲機,只是我不怎麼喜歡玩罷了。

最早時遊戲幣好貴的,印象中要五毛錢一個,一塊錢只能買兩個,那時好像喝一碗涼粉湯才兩塊錢吧。後來是一塊錢三個、四個,越來越便宜了。有時投了幣但機子裡不“出人”,可能是死機了,一般遇到這種情況都會叫老闆“補牌兒”(洛寧話把遊戲幣叫作“牌兒”),老闆於是拿著鑰匙就過來了,把機子下面的門鎖打開,看到裡面好多的遊戲“牌兒”,夥伴們都直流口水,心想要是自己有那麼多該多好!當時也沒什麼可玩,覺得遊戲機是世界上最好玩兒的東西,總夢想著長大後買個遊戲機放家裡,也不用投幣,天天玩,玩個夠!現在想想,如今家家都有了電腦和ipad之類,甚至智能手機上面的遊戲都比那時的也好玩兒多了,簡直不是一個數量級,但現在感覺幸福嗎?不見得吧。但如果讓那裡的自己玩現在的電腦,肯定感覺爽呆了!要是有個時空隧道,我肯定會“邀請”那時的自己好好玩玩兒現在的玩意兒。

扯遠了,回到正題。遊戲廳在90年代未漸漸地退出了歷史舞臺,原因是那時出現了另一樣東西完全取代了它,那就是網吧。我記得我在縣城接觸到的第一家網吧好象是在購物城裡,名字大概叫同創網吧,那時我已經外出上大學了,其實更早都見過也玩過了,不過,放假回來後經常和朋友們一起進去玩,最早是玩紅警2,後來有了CS,至於後來的DOTA和現在的英雄聯盟之類的網遊都不怎麼玩了,老了!

第十章 電影院

說起電影院不得不提一下洛寧的電影公司,現在早已經沒有了。所以這也是判斷你是否是80後的一個標誌。洛寧曾經有兩家電影院,一個是東花壇的影劇院,現在還有,不過已經不怎麼放電影了,主業已變成人人家超市了。另一家就是電影公司在城建局西邊對面的那個放映廳。上學時學校經常組織我們在這兒看電影,當然大都是一些革命題材的,印象中有《大決戰》、《大轉折》、《苦菜花》什麼的,那時能看一部電影也是一件極幸福的事情。不過這個放映廳後來已經拆除了,完全沒了蹤跡,拆掉的不僅是建築物,更有年少時的點滴回憶。時光時光你慢些吧……

剩下的那家就是影劇院了,提到影劇院我感覺有很多話說,但又不知從何說起。可以說,影劇院在兒時的心中是洛寧的“娛樂聖地”,一是地理位置好,位於洛寧城的最中心;二是娛樂項目多,那裡不僅能看電影,還有許多電子遊戲廳,錄像廳,院子裡還有克朗球案子。另外,那裡也有很多賣小吃的。總之,在當時你要是在週末約朋友出去玩,就算不去影劇院玩也基本上要在那裡集合。你敢說你沒在那兒玩過,你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

光陰荏苒,一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現在人們再一提年電影肯定會想到是去大唐看大片,誰還會記得曾經的影劇院,更別提已經拆掉的電影公司了,時代不斷地在前進,我們的娛樂方式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主變化,我們活在這個歷史聚變期,真是幸事!(作者/洛寧貼吧/村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