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寿臣为何被同行尊称为“相声大夫"?《文武双全》皆因他而生!

张寿臣为何被同行尊称为“相声大夫

  一代宗师张寿臣无疑是中国相声界继“万人迷”之后最耀眼的明星。他的杰出不仅表现在舞台上如入化境的表演天赋,还有对相声传承发扬、对传统相声的改良以及新相声的创作。张寿臣门下弟子的成材率之高,也是其他寿字辈艺人们望尘莫及的。而提到“相声大夫”的美誉,则是源于怹对传统活的改良和二度创作。

张寿臣为何被同行尊称为“相声大夫

  纲丝们都听过这么句话“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其实这话也不是郭德纲说的,从第四代相声艺人开始这一说法就在行内广为流传了。最初也没有所谓《文武双全》这个名字。早先这两块传统活其实是一段,名为《大保镖》(或称《倭瓜镖》《保镖》)。当时的“文章会”只是《大保镖》前面的一段只有几分钟的小垫话。后来怎么就拆成了两段呢?

张寿臣为何被同行尊称为“相声大夫

  这就是张寿臣先生的功劳了。怹先是将传统的《大保镖》进行了改良创作,将原来垫话中逗哏演员背的小段趟子重新丰富,从摔跤讲究什么、兵刃练什么一直说到拳脚都有哪些。从结构上看更加清晰,内容上更加全面。且还将传统演出版本中背到最后“十八般兵器样样稀松”以及“您都能把它练了?”“卖了”一并精简删除。而是换成了“这些我都不练”,其目的还是强化逗哏的夸夸其谈的“嘴把式”形象。

张寿臣为何被同行尊称为“相声大夫

  而张寿臣对《文章会》更是做出了大刀阔斧的改良。首先,旧的使法到“底”用的是“挖葫芦”,这是个臭底。张寿臣将其改成了“巴胡鲁”的净底,让的这段文哏段子变得妇孺皆宜。其次,在内容上做了极大程度的丰富。原先这块活只是单纯的捧逗戏谑找包袱,没有人物设定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经张寿臣改良后,增加了康有为与蔡元培之间对话,又融入了出题考试、筛选答卷的情节。这样一来,独立成篇的《文章会》从垫话、瓢把儿到正活、底包袱结构完整,包袱也更含蓄、有回味。怹将这个版本的《文章会》传给了徒弟“小蘑菇”,“小蘑菇”又传给了他的徒弟苏文茂。而张先生的徒子徒孙再使这块活时又不断丰富创新,但整体内容都是遵从张寿臣先生的创作。这也就是相声演员们常说的“一遍拆洗一遍新”。

张寿臣为何被同行尊称为“相声大夫

  其实,在张寿臣的从艺生涯中还创作过很多很多广为流传的相声段子,如:《大戏魔》《夸讲究》《窝头论》《姚家井》《巧嘴媒婆》《偷斧子》《怯剃头》等等,数量之多实在难以逐一列举。其中像《大戏魔》《夸讲究》《偷斧子》等被众多后辈相声艺人争相上演。不过像张寿爷拿手的《巧嘴媒婆》在中青年相声演员中却很少有人拿得动了。身为寿字辈门长的张寿臣为自己曾说过的“给相声门置产业”这句话不遗余力,身体力行。作为后辈相声艺人,确实没理由让老祖宗置下的产业打上“已失传”的标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