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知识:曼洒茶

普洱知识:曼洒茶

  曼洒位于勐腊先曼腊乡(2004年并入易武镇),东面与老挝交界,西南面与象明、易武乡毗邻,背面与景洪、江城两县接壤,总面积60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曼腊距易武街31公里,距州府景洪市147公里。曼腊系傣语地名,“曼”意为村,“腊”意为茶,“曼腊”即茶村之意,因产茶而得名。曼腊乡多山,森林覆盖率达39%,海拔在750米~1958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7.2℃年均降雨量1700毫米。

普洱知识:曼洒茶

 曼撒茶山年产茶达万担以上,曼撒老街有300多户人家,这在当时是很大的一个数字,曼撒村是古茶山的中心地带,南起茶王树寨,西至曼撒寨,北到曼乃寨,东迄黑水梁子都是茶山,茶叶年产量曾经达到70多吨。据史载和口传,茶王树寨原有一棵茶王树,老树直径为1.2米,树龄千年以上。

  曼撒前后遭遇三次无情的大火,离曼撒20公里的易武,立即取代曼撒的地位,成为了新的茶叶集散中心,曼撒从此没落。

普洱知识:曼洒茶

  曼洒茶山包括曼乃、曼腊、曼洒等村委会,与易武茶山有着相似的发展历史。茶山起源于三过,明末清初以来,师屏县汉族“奔茶山”到达曼洒等地,大力发展茶叶生产,促进了茶山的繁荣。清代中期茶园面积达到1万多亩,茶叶产量达200多吨。

  早期慢撒地区茶叶生产贸易量很大,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转至易武。清末时一些普洱茶历史上著名的茶庄开始出现,如鸿庆号、同庆号、同兴号、安乐号、乾利贞号等等。

  曼洒村是古茶山的中心地带,南起茶王树寨,西至曼洒寨,被到曼乃寨,东迄黑水梁子都是茶山,茶叶年产量曾经达到70多吨。原属该村的弯弓大寨年产干毛茶达30多吨。茶王树寨有一棵茶王树,1918年前一次可采鲜叶100多公斤。1926年,茶王树主干枯死,后从树桩根部发出三枝新枝,据测量,老树桩直径为1.2米,新芝直径分别为36、43、26厘米。茶王树枯死时的树龄应在1000年以上。

  曼洒村产的茶叶条索紧结、匀整、乌黑油亮。香气很柔,滋味甜软,汤感细腻轻柔,茶汤喝到口中很快就化去,回甘生津较好。

普洱知识:曼洒茶

  古树现状:在古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产量最大。清朝后期以来一直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目前易武茶区保留有少量没有矮化的分散古树和大量矮化的古树茶园。这些茶园自然环境相对较好,保证了茶的山场气韵。

  茶质特色:易武茶汤水柔和顺滑,口感清甜,苦涩感较弱,回甘较好。有“茶中皇后”的称号。

普洱知识:曼洒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