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中,曹爽如果没有选择投降,而是以皇帝号令天下勤王胜算有多大?

小何杂谈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逝,他的儿子曹芳此时只有8岁。

曹叡原本计划建立一个由皇族成员构成的辅政班子,成员是曹宇、曹爽、曹肇、夏侯献和秦朗。曹宇是曹操的儿子,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曹肇是曹休的儿子,夏侯献应该是夏侯渊或夏侯惇的子孙,秦朗是曹操的养子。

这个辅政名单一公布,就受到豪门士族各种形式的反对。五个辅政大臣全是皇族成员,如果这个方案得以顺利实施,帝国权力中枢就没有豪门士族的位置了。曹叡最后也妥协了,因为从力量对比看,曹魏的皇族力量不足以在权力中枢抢占这么多重要席位;从理论上讲,魏文帝时代明令禁止诸王辅政。

于是曹叡拟定了第二套辅政方案,就是皇族和豪门士族各派一个代表辅政,相互制约共同捍卫皇权。曹叡的本意是由燕王曹宇出面,代表皇族出任辅政大臣的职务。但曹宇认为皇族衰弱,自己没有能力率领衰弱的皇族与豪门士族抗衡。而曹宇的理由是:我是燕王,既然陛下说过禁止诸王辅政的话,那就不要破例。于是孙资和刘放建议曹叡让曹爽出任辅政大臣。皇族方面的人选确定了,豪门士族那边根本不用选,必须是司马懿。因为司马懿地位太高,如果不用司马懿,别人也不敢出任辅政大臣。

确定司马懿辅政之后,曹叡对司马懿做了一套虚伪的表演。他指着司马懿,对自己8岁的儿子说:我把你托付给这个爷爷了,我死以后,你要把他当作自己的亲爷爷来看待。而司马懿则是感动得热泪盈眶,大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架势。

不得不说,曹叡和司马懿都是实力派影帝。曹叡一开始本不打算让司马懿辅政,即使安排司马懿辅政,也要在司马懿的头上安排一个曹爽。司马懿明知道曹叡不信任自己,却依然表现得赤胆忠心,好一副君臣和谐的模样。

从理论上,这个辅政方案并没有太明显的错误。但在实际操作中,它是难以实现平衡的。这个方案想要成功执行,就要求首席执政官有着过人的勇气和智慧,而曹爽显然欠缺相关的素质。

首席执政官如果没有过人的勇气和智慧,就难以克服恐惧和贪婪的困扰。只要看一下刘禅与曹爽的差别,就可以知道曹爽所欠缺的是什么了。

处于刘禅的位置上,无为而治似乎很简单,实际上太难了。因为成年皇帝与辅政权臣之间的矛盾几乎是无可避免的。刘禅如果无法克服恐惧,肯定会想办法削弱诸葛亮的权力,因为诸葛亮的权力太大。面对刘禅的步步紧逼,如果诸葛亮被动接受,那诸葛亮一定早已从实权派变成了一个荣誉高官;如果诸葛亮主动抗争,那诸葛亮和刘禅之间一定会有一场龙争虎斗。但不管诸葛亮如何选择,后世对于诸葛亮的评价肯定都不会像现在这样高了。

几乎所有的政变,都是因为君臣陷入了囚徒困境。说得具体点就是:谁也不敢相信对方是否决定对自己动手,所以干脆先下手为强。虽然大家都明白,互相合作是最好的选择,但依然会选择抢先动手。这并不是单纯的利益驱动,而是当事人双方无法克服恐惧。

如果提着全家人的脑袋赌博,就可以让自己的事业和财富更上一层楼,很多事业有成的大人物并不会做这种事情,因为代价太大。可如果不提着全家人的脑袋赌博,就有可能让全家人都提前掉脑袋,很多事业有成的大人物也会选择行险一搏。不是因为利欲熏心,而是为了保命。

曹爽和司马懿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一直明争暗斗,表面上看,曹爽一直处于上风;而实际上,曹爽逐步把自己的权力基础掏空了。

高平陵之变的整个过程,就好像两党在竞选拉票。最初,司马懿以太后的名义控制了洛阳城;曹爽以皇帝的名义,随时可以到许昌另立中央。两人胜负的关键在于,谁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已经拉开了贵族政治的序幕,但并没有建立起议会和元老院那种权力机构,所以整个投票的过程非常微妙。

对于豪门士族而言,无论谁获胜,都必须尊重自己的利益。否则,无论候选人有什么身份背景,都休想获得一张选票。曹爽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他获得的选票太少了。

曹爽获得了几票?真正有效的只有一票,还有三张人情票。

真正有效的一票是九卿之一,大司农桓范投的,可是当恒范投出这一票之后就傻眼了。因为桓范发现除了自己以外,竟然没有人跟投,于是桓范当时就急红眼了,撺掇曹爽一定要抗争到底。

桓范为什么如此强硬?因为这一票是以全家人头为赌注的,桓范怎么可能不强硬呢?但是曹爽并不敢强硬,很多人说是因为曹爽愚蠢窝囊,其实并不是这样,而是曹爽当时有一种说不出的绝望。混了这么多年,在紧要关头竟然只获得了一票,凭借这种人缘,曹爽怎么敢和司马懿对赌呢?如果投降司马懿就是九死一生,如果不投降司马懿就是十死无生,你让曹爽怎么选择?

如果当时有许多人像桓范一样支持曹爽抗争到底,曹爽肯定也敢跟司马懿对赌的。但现在这种状况,如果曹爽敢壮着胆子高呼一声:我要和司马懿玩命到底,底下肯定也是一片“冲动是魔鬼”的劝说。如果曹爽再不听劝,底下肯定是通过各种渠道向司马懿卖好,甚至直接逃回洛阳城,曹爽更是看不到一点希望。

人心的向背,决定了事件的成败。

除了恒范的一张有效票,曹爽还获得了三张人情票,分别是辛敞、鲁芝和杨综投给他的。

可这三票并没有什么用,因为辛敞是曹爽的参军,鲁芝是曹爽的司马,杨综是曹爽的主簿。他们作为曹爽的属员,如果当时什么表示也没有,恐怕以后就没法在江湖上混了。所以他们只能把票投给曹爽,但是他们心里怎么想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听说司马懿和曹爽开始拉票时,辛敞不知道该把票投给谁,他的姐姐告诉他,你是曹爽的属员,曹爽有难的时候,你一定要支持曹爽,否则你以后还怎么在江湖上混呢?所以,你应该把票投给曹爽。但你千万记住,绝不可以出风头,只要随大流就可以了。

鲁芝与杨综的心态如何,史书上没有详细记录。但是从情理上分析,他们投票给曹爽的的动机应该和辛敞差不多。因为在高平陵之变结束后,司马懿并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还认为他们忠于职属,并对他们进行了一定的表彰。如果他们也像恒范一样,把全家人头压在曹爽身上,估计不会这么轻巧地过关。

而在辛敞把票投给曹爽时,辛氏家族的大姐大(辛宪英)显然是心向司马懿的。鲁芝与杨综把票投给曹爽时,他们家族的重要成员恐怕也和辛宪英一样。从这层意义上讲,曹爽得到的这三票就只是人情票。这三个人站在他身后,只是为了证明他们是讲义气的人。却并不代表他们会拿着全家人头来支持曹爽。

分析完曹爽,我们再来看看司马懿得了多少票。

司马孚是度支尚书、司马师是中护军,这两位省军级的高官都把票投给了司马懿。因为司马孚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师是司马懿的儿子。在司马懿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站了出来。而曹爽的弟弟曹羲和曹训,却在曹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装聋作哑。

除了司马氏的自己人以外,司徒高柔和太尉蒋济也把票投给了司马懿。高柔接受太后的懿旨(其实也就是司马懿的命令),以代理大将军之职进入曹爽军营,接管了曹爽的直属军队;蒋济紧跟司马懿,共同指挥军队驻扎在洛阳城外。

大家要明白,所谓的高平陵之变,就是司马懿把皇帝堵在了洛阳城外,并拿着太后的懿旨罢免大将军。这种事情如果失败了,那肯定是抄家灭族的下场。而司徒高柔和太尉蒋济敢在这个时候听从司马懿的安排,就等于是以全家人头为赌注,投票给司马懿。

除此之外,身为九卿之一的太仆王观以代理中领军之职进入曹羲的军营,接管了曹羲的直属军队。也是以全家人头为赌注,投票给司马懿。

曹爽一方拥有一位九卿级官员的一张选票;司马懿一方拥有两位三公级官员和三位九卿级官员的五张选票,实力悬殊一望可知。

高平陵之变持续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司马懿并没有率军进攻曹爽,只是拉开架式,强迫大家开始站队。

曹爽一直拖到第二天早晨才率众投降,因为曹爽等了一天,却没有等到期盼中的选票,所以曹爽越等压力越大,越等越绝望。而尚书陈泰以中立的态度对曹爽说,我回洛阳城替你打探消息。等陈泰回来以后就劝解曹爽,现在投降还能当个富家翁;顽抗到底一定凶多吉少。

陈泰是陈群的儿子,也是九卿级官员。陈泰说出这样的话,就意味着陈氏家族不会支持曹爽抗争到底。而陈泰从洛阳城里兜了一圈出来,就证明洛阳城里的豪门士族并不支持曹爽。否则,陈泰绝不会这么痛快地来做说客。

曹爽也许在反思,为什么我获得的选票这么少?

使用权力的过程是一种享受,而积累权力的过程则是一种苦修。如果肆意滥用手中的权力,就如同肆意滥用钱财一样,早晚会透支一切。一个人的人缘有多好,不在于有多少酒肉朋友,而在于有多少生死之交。一个人的权力有多大,不在于平时能够如何耀武扬威,而在于关键时刻是否有人愿意继续听从你的号令。

如果你把自己的权力,编织成一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大网,那在你遇到危险的时候,自然会有许多利益相关人员为你出头,甚至为你拼命。如果你的权力仅仅局限于一个极小的范围,那在你遇到危险的时候,没人落井下石你就该感恩了。因为大多数时候,落井下石才是常态,至于雪中送炭?想也别想。

从某种意义上讲,选举和站队是一样的。

整个高平陵一片沉默,大家都在等着曹爽做出决定。司马懿守候在洛水边,他在等曹爽,他相信曹爽一定会回来。


顾道惊城


如果曹爽不投降,选择与司马懿硬干,胜算大约50%吧,也就是输赢机会各半。为什么呢?因为曹爽的优势与劣势各半。下面详述之。

曹爽有什么优势?

第一、皇帝曹芳在曹爽手中,在政治上握有主动权。

高平陵政变是爆发于公元249年(魏正始十年),正月初六这天,皇家有一场盛大的祭典。皇帝曹芳前往洛阳城南四十五公里处的高平陵,祭奠魏明帝曹睿。跟随皇帝出行的有大将军曹爽及其兄弟,包括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等。因为是曹家的祭典,所以曹家重要人物都去了,这才给了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机会。首都落入司马懿手中,但曹爽还有一张王牌,就是皇帝曹芳,在政治可以宣布司马懿是谋反。

第二,大司农桓范选择站在曹爽一方,指明正确的战略方向

当时在京师的官员,并不是都愿意跟司马懿的,其中大司农桓范就是其中一人。桓范不是普通的农业部长,他在魏明帝曹睿时就是镇守一方的大将,曾任征虏将军、东中郎将,都督青、徐诸军事,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及谋略。当司马懿听到桓范逃走的消息后,如五雷轰顶,捶胸顿足道:“完了完了,智囊去了。”可见司马懿对桓范是非常畏惧的,因为曹爽那一帮哥们基本都是饭桶,只是桓范有真本事。

桓范给曹爽献计:护送天子前往许昌,许昌是旧都,帝国政治中心之一,站稳脚跟后,诏令四方军队勤王,消灭以司马懿为首的洛阳叛乱集团。

你别在野外坐以待毙啊,只要天子去了许昌,就可以在旧都号令天下,跟司马懿有得一拼。这个策略,应该是司马懿最害怕的。如果曹爽能接受此计,是可以跟司马懿斗一斗的。

曹爽的劣势

第一,皇帝无实权,司马懿控制了太后,有废立皇帝的权力

曹爽虽然控制了皇帝,但朝廷里的人都知道,这个皇帝是无实权的。为什么呢?因为前任皇帝魏明帝没有儿子,曹芳是他的养子,魏明帝是在临死前才指定曹芳为接班人。曹芳上位时,年龄很小,大权基本落在曹爽手中。可以说,曹芳就是个傀儡皇帝,而曹爽所做所为,又让朝中大臣很不爽,不得人心。

司马懿发动政变后,就发了一道战斗檄文,指责曹爽擅权专制、任人唯亲、广布党羽、胡作非为。同时又向皇帝指出:“陛下便为寄坐,岂得久安!”就是说皇帝陛下也不过是曹爽的傀儡罢了,皇位哪能坐得久,这是刺到曹爽的弱点了。同时,司马懿控制京城,握有太后这张王牌。依汉朝旧制,太后是有废除皇帝的权力,而曹芳根本不是太后的亲生子,皇帝头衔还不一定能保得住。

第二,司马懿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而曹爽只有一群狐朋狗友

司马懿在朝中是有巨大威望的,这个威望是多年征战积累下来的。大家可以看看司马懿为魏国立下多少汗马功劳:辅佐魏明帝、平孟达之乱、抵抗诸葛亮北伐、平定辽东等等,能力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所以朝中老臣,实际上都服他。在政变过程中,太尉蒋济、尚书陈泰等名臣都是站在司马懿一边的。

与司马懿一比,就可看出曹爽的差距,他结交的都是狐朋狗友,包括毕轨、邓飏、李胜、何晏、丁谧等。曹爽当上大将军后,把他们都提拔录用,以作为自己的心腹。以何晏为吏部尚书;以邓飏、丁谧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不仅如此,曹爽还把弟弟们安插到军队之中: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等等。这些人基本上没什么本事,就是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包括司马懿、蒋济等一帮老臣,反而都被架空了。所以曹爽人心尽失,没有几个大臣愿意跟着他。

后来,曹爽轻而易举投降,乃是性格怯懦所致,如果他坚决不投降,与司马懿斗,我想优劣势各半,胜负机率大约也各半吧。


君山话史


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陪皇帝曹芳出外祭拜曹叡陵墓的机会,发动高平陵政变。控制了京城。然后派人前去要求曹爽投降,把皇帝曹芳送回来。

当时大司农桓范从京城逃脱出去,前往曹爽处,为曹爽出谋划策。桓范认为,不应该投降,而是应该奋起反抗,而且奋起反抗也是能够成功的。

(桓范剧照)

桓范当时讲了四点成功的理由:一是手中有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所有的命令都可以说是天子的命令,天下人谁敢不听。二是虽然城中军队已经被司马懿控制,但是中领军别营还在城南,洛阳典农也在城外。中领军别营是曹爽的直属部队,典农是屯田的军队,这两部分军队都可以由曹爽控制。三是许昌有充足的武器库,两天就可以到许昌,用这武器库的武器,足以装备军队。四是桓范作为大司农,手中有大司农印,可以调集天下的粮草。有这四个条件,和立足未稳的司马懿打一仗,完全可以打败司马懿,重新夺取权力。

可是曹爽从半夜想到天亮,得出的结论是:拱手投降!气得桓范哭骂道,曹真英雄一生,怎么生了你们这么一窝猪,连累得我家也将遭受灭族!

桓范确实应该生气。本来,他和曹爽的关系也不是很密切,也没想过一定要帮助曹爽。当司马懿发动政变后,派人去让他归顺。当时他就准备归顺的,谁知道他儿子却说,天子在曹爽手里,咱们还是去投奔曹爽吧。桓范这才决定去投奔曹爽的。

由此可见,桓范之所以决定去投奔曹爽,是因为他认为曹爽有必胜的把握。目的也并非是帮曹爽,而是为自己的将来考虑。谁知道曹爽却决定拱手投降,自己一家老小也就这么白白地死掉了,你说他心中的后悔与愤怒有多大!

(曹爽剧照)

那么,明明曹爽有必胜把握的,为什么偏偏会选择投降而送死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一、曹爽顾念家眷。

这个道理,是太尉蒋济讲的。当时桓范前往投奔曹爽的时候,司马懿叹息说,糟了,曹爽的智囊去了。蒋济说:“范则智矣;然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也。”意思是,桓范确实有智慧,但是,曹爽顾念自己的家眷,肯定不会用桓范的计策。

蒋济说得确实很有道理,曹爽三兄弟虽然随曹芳去祭陵了,但是,他们的家眷都在城中。如果曹爽反抗,司马懿必然把他们的家眷杀得干干净净。所以,为了保住家眷的命,曹爽不想对抗。

二、曹爽错判司马懿。

曹爽在决定投降前,说:“亦不失作富家翁。”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投降后,无非就是把权力还给司马懿,司马懿不会下手杀自己。自己最多就是没权了,但是好吃好喝,还是可以的。

曹爽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理由有这么几点:其一,曹爽之前只是夺了司马懿的权,没有杀过司马懿的人。他和司马懿不存在“血债”,司马懿最多也就是把权重新夺回去,不会对他“血还”。其二,司马懿之前从未残杀过人,而且一直表现出很低调很逆来顺受的样子,因此,他不可能动刀杀人。其三,自己毕竟是皇家贵胄,司马懿不敢轻易对皇族开刀。

(司马懿剧照)

三、曹爽没有取胜信心。

虽然桓范给曹爽讲了四点理由,但是曹爽依然对战胜司马懿没有信心。

曹爽之所以没信心,也有三点理由:一是司马懿能征善战,在打仗上自己绝对不是他的对手。曹丕曹叡的时候,魏国的军队就基本上是司马懿在带领。司马懿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而自己刚带兵和蜀国打了一仗,却打得大败。因此,无论是能力,还是在军队中的威信,自己都不如司马懿。二是曹爽不相信桓范让他带的兵能打仗。司马懿带的毕竟是主力部队,而无论是中领军别营,还是洛阳典农,都是一些杂牌军。靠这样的杂牌军,不会是司马懿的对手。三是曹芳虽然是皇帝,但年龄尚幼,威望不高。“挟天子”命令不了“诸侯”,而司马懿那边,有太后支持。相对来说,更具有号召力。

正是因为曹爽没信心,所以他不想冒险,因此才决定投降。显然他完全判断错了,司马懿绝对不会留下后患,曹爽及身边的人,最终都遭遇了司马懿灭族的严厉处罚。

(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


张生全精彩历史


应该说胜算还是很大的。

桓范逃出洛阳之后,对曹爽说的一席话很有代表性:现在皇帝在我们手里,军队、粮草也触手可得。大司农印信在我手里,可以调集天下粮草。只要我们护送皇帝到许昌,以圣旨召集军队勤王,司马懿岂有不死之理?


桓范的计划,的确有很强的可行性。因为当时的司马懿,说实话真没有什么力量。之所以能够发动兵变,靠的就是自己养的几千死士。洛阳的驻军在太尉蒋济的劝说下没有反抗,但是他们对司马懿显然是没什么忠诚度的。

司马懿靠的,也就是一个时间差,在曹爽犹豫的那一段时间中击垮他的心理防线。如果曹爽犹豫个十天半个月,司马懿形势就大大不利了。

但是桓范的计划,真的就一点瑕疵都没有吗?

显然不是。

桓范的计划,是当年何进故事的重演。

大家不要忘记,东汉是怎么垮的?

黄巾大起义,没有动摇东汉的根本。东汉乱政的直接原因是——皇帝年幼,何进跟十常侍火并,何进力量不足,召董卓入京勤王,结果请神容易送神难,董卓来了就不想走,开启了东汉大乱的时代。

而高平陵之变的形势,与当年的形势如出一辙——皇帝年幼,曹爽与司马懿火并,曹爽力量不足,召天下诸侯入京勤王,结果……

可以肯定的是,曹爽的确可以召开诸侯干死司马懿,但是干死司马懿之后,天下也不可能是他曹爽的了。



在曹真死后,一群草包的曹家就没有能够统治大军的将领了。高平陵之变时,曹魏的三大军事集团:雍凉、荆州、淮南集团,都掌握在外姓人手里。

雍凉是司马懿的根据地,不支持司马懿就不错了。淮南素来不爽司马家族,后来司马家掌权之后还反了三次。荆州刺史是曹爽新任命的心腹,但根基不深,荆州集团的态度很难说。

可以肯定的是,就算这些人夹枪带棍的来勤王,灭了司马懿之后,曹爽怎么奖赏他们?这些大将本来就已经位极人臣,带着几万大军跑这么一趟,总不能加个官赏点钱就打发了吧?

而且你曹爽昏庸无能,本来就没啥功劳,全国的门阀都看你不顺眼,现在闹出这么大的乱子,你又不是皇帝,你这个位子是不是要让出来?

私以为,这才是曹爽最终投降的真正原因。按照司马懿答应的,他还可以长享富贵。但是如果各路诸侯进京,他能不能继续活命就很难说了。

如果桓范的计划执行不好,搞不好又是一次天下大乱。

桓范的计划很有可能导致曹魏内战。

司马懿之所以赢得这么顺利,跟洛阳的世家大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司马懿在当时不代表他自己,而是整个门阀集团的代理人。如果曹爽真的铁了心的跟洛阳火拼,那么他就是在跟所有门阀决战。

前面说司马懿的实力只有几千死士,那是在曹爽犹豫的时间。如果把时间延长的几个月,那么洛阳门阀们能调动的力量显然不止几千人。

或者再畅想一下,如果支持司马懿的雍凉集团与支持曹爽的淮南集团爆发一场内战,那将是怎样的图景?

别忘了,那是三国时代而不是西晋,东吴和蜀汉都有一口气呢,连孙权都还没死。大敌当前搞内斗,搞不好落得个玉石俱焚的下场。

所以说,曹爽如果真的去许昌调动天下诸侯勤王,的确有胜算,有可能灭掉司马懿。但是很可能是要捎带上曹魏的整个江山社稷,顺便还终结了他本人的政治生命,很有可能把自己的小命也搭进去。

所以,懦弱的曹爽怂了,他选择了放弃。不过这种选择也并不能算是明智,如果当时的情况换做他爹曹真,司马懿早就被灭的连影子都没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是一个像曹真一样的人掌权,司马懿又怎么敢反呢?


小约翰


高平陵事变之后,如果曹爽不投降,他的下场也只有一个,就是死得更快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曹爽这个“大将军”,就是朽木不可雕也,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他绝对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司马懿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才不惜冒险发动政变的。 魏明帝曹睿死后,太子曹芳继位,由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司马懿羽翼未丰,还不能控制朝中局势,所以曹爽占了先手。他将司马懿明升暗降,夺去了了司马懿的实权,重用何晏、李胜等人,又让自己两个弟弟掌握了禁军,一时风光无两。

但司马懿岂是甘居人下之人!他平日明着虽然深居简出,并且通过装病瞒过了曹爽等人,暗中一直在等待机会,可以一击致死的机会。

当曹爽陪着皇帝去扫墓的时候,机会来了,你看司马懿的动作有多快,有多准:他假借太后名义,关闭城门,占领了武器库,派兵切断曹爽归路,让手下占领曹爽的大本营,然后写奏折弹劾曹爽,占据舆论高地。

这一系列神操作可以看出,司马懿实在是太高了。 曹爽得知消息后,除了目瞪口呆和哭泣之外,没有什么动作。

曹爽平时什么事都是听桓范的,虽然司马懿也关上城门,防止桓范出城,但桓范用计骗开了城门,来到曹爽身边,并且带去了大将军印,可以调动军队。

加上皇帝在曹爽手上,自己身边又有几千亲军,而司马懿可以依仗的也不过几千死士而已。不管是道义上,还是实力上,曹爽都是占上风的。

可是曹爽软弱的本性在这次事件中表露无疑。司马懿也早料到了这一点,所以抛出了“糖衣炮弹”,承诺只要曹爽交权,可以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曹爽犹豫了一晚上,还是没有和司马懿斗的勇气,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选择了投降。桓范气得直骂:

“你老爸曹子丹那么英雄,怎么生出你这么个猪狗不如的儿子!“

面对虎狼,放下武器只能让自己成为刀上之肉。果然,司马懿完全掌控局面后,把对手集团一网打尽,牵连五千余人,彻底改朝换代,曹操的一生心血白费了。

记得《亮剑》中李云龙说过,两军相遇,勇者胜,要敢于亮剑。曹爽缺少的,就是这种亮剑精神。他养尊处优惯了,优越的生活磨平了他的锐气,面对突发事件,张皇失措,六神无主,未战先败。

兵变:

像这样的领导,你就是给他千军万马也是白搭。中国人常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且不论他与司马懿的水平差距,就是气势上也差了一大截,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反败为胜呢?

这个问题很多朋友也分析过,有说曹爽可以胜的,也有说胜负各半的,这些朋友大多是关注到两边实力上的对比。

从纸面上来看,曹爽反抗不一定输,可是从精神上,气势上,他早已输了。

司马懿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愧是诸葛亮一生的对手,完全不是草包曹爽可以比的。


刚日读史


公元249年,注定是三国历史上十分不平凡的一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真正执掌曹魏大权。而之前掌握10年大权的曹爽,却选择了束手就擒,而不是天下勤王,最后功败身死,让后来的人十分遗憾。

公元249年,三国已经进入后三国时代,曹魏经过长达近30年的休养生息,其综合国力远超吴蜀两国。这一年,蜀汉的诸葛亮已经去世了15年,后继乏人,自守有余而无进取之心,后主刘禅只愿安享偏安之福。东吴的孙权也行将就木,虽然君明臣强,但早已没了席卷天下之心。曹魏面临的外部环境是非常不错的,曹魏碾压吴蜀的时代才真正来临,人才辈出,钟会、邓艾、夏侯玄以及司马兄弟,皆是人中龙凤。而曹仁、曹洪、曹真、曹休、曹彰等战神级的人物早已去世,经过曹丕、曹叡两代清洗,曹魏宗室暗弱,给司马懿剪除了最大威胁。

高平陵政变后,摆在曹爽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投降,一条勤王。后来人反对曹爽投降,因为我们知道曹爽投降后的结果就是司马懿背信弃义、抄家灭族。当时的曹爽基本没有勤王的魄力,反而生出很大的侥幸心理,司马懿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不断派人去劝说投降。如果曹爽迁都许昌,公布司马懿造反,号召天下兵马起兵勤王;司马懿立即会公布曹爽造反,挟持天子,大逆不道。有没有人起兵勤王,答案是有,起兵勤王后,有没有曹爽啥事,答案是没有。一旦起兵勤王,各地诸侯会拥兵自立,坐镇长安的夏侯玄会出兵,坐镇寿春的王凌会出兵,李丰、张缉、毋丘俭、诸葛瞻等可能都会起兵。一旦中原大地烽烟四起,魏武帝曹操创下的基业会重回群雄割据时代,五胡乱华只会提前到来,行将就木的司马懿占不到便宜,至于司马师和司马昭,就看他们在群雄割据中能不能占据一席之地,如此,吴国会乘势北伐收复淮南或荆州北部,而蜀国姜维会出兵关中,后三国时代就变成了东汉末年。

为什么会天下大乱,因为司马懿和曹爽在政治上势均力敌,甚至曹爽更占优势。司马懿手里只有个太后,他不敢另立新帝,因为魏帝曹芳已经在位10年,是曹叡的合法继承人,有巨大的政治影响。这种格局跟司马家族执掌曹魏大权后,挟天子令诸侯平定淮南三叛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如果曹爽短时间在军事上打不过司马懿,而司马懿在短时间内没有足够兵权导致不敢离开洛阳老巢,结局只会群雄并起、天下重新大乱。

所以,曹爽若选择天下勤王之策,曹爽和司马懿都占不到便宜。如果曹爽像当年贾诩“文和乱武”一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和司马懿死磕到底、玉石俱焚,也不是不可以。至于司马懿和诸葛亮,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千古流芳为万人敬仰,而司马懿的曾孙晋惠帝一句“何不食肉糜”,导致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司马家族成了历史罪人,至今无法翻案。



笑傲江湖149553812


如果曹爽真能这样,那么司马懿就完了。这并不是说司马懿打仗不行,也不是说曹爽如何厉害。而是由时势决定的。

话说曹爽带着魏帝出去打猎,在家装病的司马懿觉得这是个机会,就召集自己的部下趁机起事,占据了洛阳。因为兵力有限(大概是三五千左右),司马懿也只是名义上占据了洛阳,其实也就是控制了洛阳的武库,控制了洛水浮桥等关键部位。



在洛阳城中,有很多是曹爽的部下,还有很多人选择了观望。

就在司马懿排兵布阵,经过曹爽府邸门前时,曹爽的部将严世在塔楼上正好看见,想要弯弓射司马懿,却被旁边的孙谦制止。孙谦告诉严世,现在形势还不明朗,不能轻举妄动。严世又几次想要射杀司马懿,都被孙谦按住。

更有大司农桓范骗开城门,直奔曹爽营地而去。

从外部局势来看,有夏侯玄坐镇长安,毌丘俭拥兵辽东,王凌镇守寿春,还有文钦、诸葛诞等,这些封疆大吏都是更频向于曹爽的。司马懿在地方上的实力也不占优势。



当时,曹爽手上还有魏帝作为人质,要想再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轻而易举。用桓范的话来说,就是“今卿与天子相随,令于天下,谁敢不应者”。况且,当时桓范还随身携带了大司农印,可以调集天下粮草供军用。假如这时候,曹爽真的以皇帝名义发布诏书号召勤王,肯定是从者云集,就司马懿那点兵马,很难招架。

但司马懿最终赢在了心理,赢在了对人性的把握。

整个过程中,司马懿反应都很迅速,兵变后,他就立即以魏太后(在洛阳城内)名义发布诏旨,要收回曹爽兵权。要注意,此时司马懿只是说要收回曹爽兵权,而没有提要惩治曹爽的事,这不仅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也让曹爽抱有很大幻想。

桓范出逃后,有人担忧他会给曹爽献计。司马懿却淡定地说,“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意思就是说,曹爽就像劣马一样贪恋马厩里的草料,目光短浅,贪恋富贵,所以断不会听从桓范计策。



果然,桓范逃到曹爽处后,建议他带天子立即赶到故都许昌,传令天下勤王。应该说,这是条妙计。但曹爽终究是个纨绔子弟出身,一心惦记着洛阳城里的豪宅美女,放不下眼前优渥的生活。毕竟打仗就意味着要行军、要风餐露宿、要厮杀、要吃苦,更甚者,自己的家眷也还在城里,实在割舍不下啊。

曹爽很犹豫,桓范苦劝。正僵持间,司马懿又让尹大目、蒋济等人出面,许下承诺,只是收兵权,保留曹爽的爵位待遇,来了个“神补刀”。

“不失为富家翁”,曹爽这才如释重负,决意投降。对曹爽的这种愚蠢决定,桓范气的没吐出血来,大骂曹爽“犊耳(蠢犊子)!”



而曹爽投降后,只能束手就擒,不久就被司马懿处死了。如此贪恋富贵,最后却还是失去了富贵,甚至连性命也丢了,悲哀!还不如当时放手一搏。

我是司马公昭,原创问答不易,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司马公昭


高平陵之变,是一次意外,也是曹爽的一次失误,曹睿病逝的时候,是指定了曹爽与司马懿为托孤顾命大臣,曹爽排斥司马懿,升司马懿为太傅,则升暗降,又任命了很多心腹担任朝廷的重臣。

又让自己的兄弟族人掌管宫中禁军,将司马懿完全架空。公元247年,司马懿托病回家。公元248年,曹爽派荆州刺史李胜去探望司马懿,这个很明显是去试探,正如司马懿年轻的时候用风痹病骗过了曹操。

这次司马懿用老年痴呆病再次成功的骗过了曹爽,曹爽觉得司马懿再掀不起风浪了,就对司马懿松懈了。但是司马懿却一直暗中联合其他士族力量,以对抗曹爽。公元249年,曹爽带着曹芳去高平陵拜谒曹睿的陵墓。

曹爽最失策的地方,他让自己的兄弟、亲信一同前去,其实曹爽的智囊“桓范”就劝过曹爽,他们兄弟不能同时出去,必须有人留守宫中,否则有人将城门一关,你们连城门都进不了。而曹爽始终认为,司马懿老了,根本就无力跟他对抗了,所以一直不听劝。

司马懿看到机会来了,然后假借郭太后的名义,发起了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控制了宫中,而曹爽除了随身带过去的护卫,还有附近的屯田士兵,最大的牌就是手上的曹芳了。

就目前的实力对比,当然是曹爽是比不上司马懿,但是曹爽手上有曹芳,司马懿听说桓范出城去找曹爽的时候,他对蒋济说:智囊出去了!蒋济却说:曹爽确实很疏远桓范的,桓范说啥,他根本就听不进去的。

果然,桓范建议曹爽将曹芳带到旧都许都去,然后传檄天下,讨伐司马懿。可是曹爽却很犹豫,再加上司马懿先后派了侍中许允,尚书陈泰,曹爽所信任的尹大目去劝降曹爽,跟曹爽说,只要曹爽投降,只是将其免官而已,不会伤他的性命,司马懿还指着洛水发誓。

曹爽最终答应投降,把刀扔在地上,说:我即使投降了,还是能做个富家翁的。桓范气得哭出来说:曹真那样厉害的人,怎么会生出你们这样的儿子呢?

桓范真不愧是智囊,他的这一招确实很厉害,确实会对司马懿造成很大的麻烦,魏国很有可能陷入内乱之中,支持司马懿的与支持曹家的。但是最终,胜出者必然还是司马懿,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实在太强,曹爽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第二,虽然曹爽手上有曹芳,但是司马懿手上有郭太后,可以用郭太后的名义另立一个皇帝。第三,司马代魏,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曹魏的大士族战胜了寒族,这也就是为什么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有那么多重臣支持。


历史简单说


很多人都仅从曹爽和司马懿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却忽略了最有决定权的曹芳,这个存在感不强的大魏天子。在洛阳的时候,曹爽大权在握,可以不考虑天子。出洛阳的时候,京师一片祥和,仍旧可以不考虑天子。但是当司马懿摆明车马,将弹劾曹爽的奏疏送到曹芳面前时,还能无视这个天子吗?

仅从逻辑上推理分析,第一,当司马懿奏请懿旨,上疏天子的那一刻起,曹芳的地位就变得史无前例的重要起来。第二,自己的皇位和生命可以得到保障,曹爽不能也不敢废立或者弑君。

既然自己皇位无虞,而司马懿又把弹劾曹爽的奏章交给了自己(陈志《三少帝纪》:太傅司马宣王奏免大将军曹爽、爽弟中领军羲、武卫将军训、散骑常侍彦官,以侯就第。 ),是不是就表明,自己有了做决策的权力,可以不再当傀儡了。

那么曹芳是如何看待曹爽和司马懿二人的呢?先说司马懿,四朝老臣,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先帝托孤,哪怕被曹爽排挤,也没有露出反心。

再看曹爽,同样是托孤的辅政大臣。先是兄弟并掌禁军,曹芳心里会不会想昭伯叔不是我不信你,但是这样子朕很没有安全感啊。然后饮食,车马和衣服都是违禁品,这也是小事情。软禁太后,虽说不是亲生母亲,但是太后乃一国之母,朕这个一国之君如何自处?纳先帝才人做妾,已经17岁的曹芳心里会怎么想,谁也不知道。但谁也不可能会认为曹爽把先帝的六、七个才人带回宅府是当菩萨供起来。昭伯叔你这是要当王莽,当我的先祖曹操啊!

最后再从曹爽的角度看这个小皇帝如何?只有一个词形容,烫手山芋。现在在洛水边,由自己的亲兵控制住,可保无事。但是一旦到了长安,到了许昌,小皇帝总归要跟大臣接触。而彼时还有个摆明车马,得百官信赖的司马懿在洛阳摇旗,自己的权力已然受到了动摇。夏侯玄会帮自己吗?打个问号先,他是帮大魏的,不是自己的门下走狗。曹芳就有借此机会亲政的危险。那么是投降司马懿好,还是让曹芳(只是有这个可能,但是几率不低)亲政好。如果他是王莽,那就好了,可惜他做不到谦恭。如果他是曹操,那就更好了,可惜他没有曹操那样控制住大魏的一整套班子。他的权力来源就是这个小皇帝。他就只能是窦宪,是董卓。小皇帝亲政之后,第一个杀的肯定是自己。偏偏此时司马懿的弹劾到了,他要的只是权力,而不是自己的性命。而且蒋济指着洛水为誓,司马懿身居太傅,信誉还是可靠的。如果投降司马懿,不失为一个富家翁。

所以司马懿赢了。

以上绝不是以后来结果推理前因,绝不因后来司马懿杀了曹爽一家,而忽略当时他在朝中的威望。绝不因司马师废了曹芳,而忽略当时经过司马八达的经营,苦苦维持起来的司马氏族的信誉。


闻人见月


许多人认为,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政变时深得人心,只要大旗一挥,曹爽立刻就会束手就擒。因此,即使曹爽挟持皇帝去了许都,也难有胜算的可能。事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的。曹爽输就输在没有看清楚形势上,如果曹爽听从谋士劝说,以皇帝号令天下勤王,果断与司马懿对抗,司马懿必死无疑,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我们看一下高平陵政变时真正的形势是怎么样的?当时曹爽带领弟弟曹羲、曹训、曹彦陪同皇帝曹芳去拜祭魏明帝之墓,三人中曹曦和曹训是最重要的,曹曦为中领军,直接统管中垒、中坚两营校尉,而曹训是武卫将军,统领禁军武卫营,两人几乎掌控了所有禁军。

曹爽带走这两个人,直接导致了禁军首领暂时空缺的局面,所以当司马懿和司马师以三千死士攻击洛阳时,遇到的抵抗是很微弱的,为什么呢?

司马师曾经担当过中护军,对禁军部队相当了解,因此,当他领兵出现时,洛阳京师大门很快沦陷。这时双方形势开始泾渭分明,本来不占优势的司马懿开始拥有一定的实力,什么实力呢?

司马懿联络了当时朝廷德高望重的司徒高柔和太尉蒋济,这使他在稳定群臣上有了一定的优势。为了取得道义上的支持,司马懿搬出被曹爽抛弃的郭太后,以郭太后的名义发布诏书,说曹爽祸乱朝纲,免去曹爽、曹羲、曹训的官职和兵权,特令他们立刻离开皇帝,不得滞留。

从表面看,司马懿颇占优势,一来笼络住了群臣,二来有皇太后撑腰,还掌握了禁军,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事实上,司马懿胆战心惊,生怕曹爽带着皇帝逃跑,为什么呢?

我们看看曹爽有什么实力?曹爽当时拥有一部分屯田士兵用来警卫,还挟持了皇帝,而皇帝是最重要的。那么曹爽缺什么呢?缺谋士。曹爽的心腹丁谧、何晏、邓飏此刻都被司马懿围困在洛阳城,无法外出。那么有其他人帮曹爽吗?还真的有。

当时时任大司农的恒范跑了出来,他见到曹爽后立刻说道:司马太傅要谋反,赶紧带领皇帝前往许都,然后号令各地部队勤王。那么当时朝廷各地的部队会来勤王吗?我们逐一看一看就知道了。

范又谓羲曰:“卿别营近在阙南,洛阳典农治在城外,呼召如意。今诣许昌,不过中宿,许昌别库,足相被假;所忧当在谷食,而大司农印章在我身。”

首先说北方,当时的镇北大将军是吕昭,此人是先帝曹叡的旧部,跟司马懿不亲,跟曹爽也不亲,但是吕昭听皇帝的,这就是曹爽的优势,听皇帝就是听自己,因为他在皇帝身边。

再看南方,当时督管荆州、扬州军事的是王凌,王凌是司徒王允之侄,在王允被杀后逃出,被曹操所救,因此他对皇室极度忠诚。在曹叡时期,王凌是兖州刺史。等到曹爽当了大将军,为了笼络王凌,他升王凌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军事。换句话说,王凌是曹爽的人。你说曹爽出事了,他会站到那一边呢?

再看离洛阳最近的青州和徐州二地,很巧,恒范曾经担任过征虏将军,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即使被免官了,但是朝廷并没有派新的将领。所以,如果曹爽当机立断,让恒范再次持节去青、徐二州领兵,也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情。

最后就是西部关中地区,当时夏侯玄任征西将军,镇守长安,统管关中几万军队。而夏侯玄是曹爽的表弟,如果曹爽让他勤王,他肯定跑的最快。

综合起来就是,以许都为中心,东方的青、徐二州,南方的荆、扬二州,西方的关中地区都是曹爽的势力,而北方的幽州、冀州持中立态度,肯定听皇帝的。而皇帝此刻在曹爽身边,因此,如果曹爽挟持皇帝去了许都,一声令下,四周的部队就会立刻前来勤王。而且曹爽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什么呢?

恒范不但带来了计谋,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大司农印,而大司农掌管天下钱粮漕运。因此,四方勤王之师来到,有了兵。拥有大司农印,又有了粮,有军又有粮,还怕他司马懿做什么?

司马懿有什么?太尉、司徒、太傅虽然都站在司马懿这一边,但是他们都是闲职,并不掌兵权。而被司马懿临时拉来的郭太后也早被曹爽软禁在后宫,没什么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在曹丕时期就曾经有过明确规定:太后不得干政。所以,司马懿看起来挺占优势,其实他心里最清楚自己的实力。

正是因为这样,司马懿才焦急的派尚书陈泰(陈群的儿子)前去劝说曹爽赶紧投降,见曹爽没有反应,又让太尉蒋济给曹爽写信,担保曹爽不会失去性命,只是解除军职罢了。

两人都没有奏效的情况下,司马懿找到曹爽的心腹中校尉尹大目,当着尹大目的面指着洛水发誓,如果伤害曹爽性命,人神共愤,天诛地灭。

于是,在众人接二连三的劝说下,本就惶惶无主的曹爽终于下定决心投降。投降的理由很天真:即使回去,我也仍然可以做一个富家翁,继续快活的生活。可惜,曹爽还是太嫩,被奸猾的司马懿所骗。政变结束后,司马懿就将曹爽交给廷尉,判了处斩,并夷三族。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高平陵之变中,如果曹爽挟持皇帝去了许都,然后号令天下勤王,那么西边的夏侯玄、南边的王凌、北边的吕昭和东边的青、徐二州肯定会立刻响应,因为他们都是曹爽的人。所以,司马懿害怕夜长梦多,派了三波人轮番劝说曹爽。而曹爽太嫩,无应变能力。没有听恒范的劝告,投降了司马懿。最后落了一个被处斩、夷三族的下场,怨谁呢?明明一副好牌让他自己打烂了。你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