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司马懿发动政变时,曹家会人心尽失,中下级军官几乎都倒向司马?

京东李达康


题主虽然看似问了一个问题,但实际上问的是两个问题,一是曹家为何会人心尽失,让司马家摘了桃子?二是为何在政变之中,军官们都倒向了司马家?如果我们想解答这两个答案,其实需要分别从历史的纵向和横向来分析这一历史怪状。

从横向角度而言,无非是曹丕打压宗亲,而曹爽强行作死所导致的一切,关于这一点,许多答主已经答得十分详尽,我便不再赘述。在此,我主要从纵向角度阐述其中缘由。

首先,从历史的纵向来看,曹魏政权得位不正,何时能说魏国得到过人心?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们都十分强调只有得到民心,才能得到天下,这个道理或许在乱世之中颇为适用,但是在古代盛世之中,恐怕此“民心”非彼“民心”。特别是在从东汉开始到唐朝灭亡的这近千年的时间里面,恐怕统治者们真正想得到的人心是“士族阶层”的人心,而非百姓的民心。

或许在大多数人看来,封建时期地位最尊崇的莫过于皇室,但实际上士族才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真正贵族,而这一历史现象最早出现于东汉王朝。自王莽篡汉以后,刘氏皇族势微,汉光武帝刘秀为了振兴汉室,所以他只能借助地主豪强的势力来坐稳江山。而相应的,他也要在政治上赋予这些乡绅们一定权力。

这些乡绅豪强们的后人开始凭借刘秀赋予的机会走上政治舞台,并为家族在朝中谋篇布局,互结姻亲,最终形成了商人、地主、官僚三位一体的士族阶层,且就此延续下来,势力愈发庞大,以至皇权都难以压制他们的权力。

纵观整个东汉的政治环境,都十分讲究家族背景出身,这些士族吸着百姓的血液,将大量税收纳入自己的腰包,再来压制皇权,而这才是东汉末年大乱的根本缘故。

在东汉末年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里,其实按曹操的出身他是很难得到这些士族权贵们的人心,纵然他是一个权阉的义子,但仍是不被这些士族放在眼中。当时东汉政权的政治支持力量主要来自于最庞大的两个士族所组成的政治集团——汝南集团和颍川集团。所以纵然强如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但都难以能和四世三公世家的袁绍做比较,因为袁绍背后站着的正是汝南集团。在这个十分看出身的时代,我们也便不难理解为何刘备坚持他刘皇叔的身份,因为只有这个身份,才能让他跻身上流社会。

那么曹操既然没有如袁绍的世家出身,也没有刘备的皇族身份,那么为何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没有人买账,而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得到了天下人的民心呢?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荀彧。

荀彧虽是曹操的谋臣,但绝非谋臣那么简单,因为他出身东汉的另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颍川集团,他还是颍川士族中的代表人物。曹操正是凭借他的名望,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让人们相信他是真心为了兴复汉室。毕竟就算大家不相信他,难道不该相信荀彧吗?

也正因为有了荀彧和汉献帝这两张牌,曹操才得到了从颍川士族出来的郭嘉、陈群、司马懿等能臣谋士们的相助,奠定了魏国的江山基础。毕竟打江山靠武将,但守江山最终还是靠文臣。

然而,虽说早期荀彧和他的势力给曹操莫大的帮助,但是到了后来,他的存在却给曹操带来了许多不便。再加上曹操又打败袁绍,并凭借荀彧得到了汝南集团的支持,所以汝颖集团的存在和合流,给了曹操莫大的压力,危及了曹氏政权的稳定。所以曹操为了避免文官坐大,他十分重用曹氏宗亲为武将,还一度唯才是举,不问德行来提拔许多寒门子弟,以利用军队势力和这些新的士族来对抗颍川士族。

熟悉历史的人们都知道,曹操基本上做了一切称帝前的必要步骤。可是当曹操离称帝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他却停下了称帝的步伐,给后人留下了莫大的疑问。实际上,虽然曹操称魏王以后,荀彧已经死了,但是汝颖集团却把控了朝堂之上几乎一切要职,如果曹操要称帝,那么势必要得到汝颖集团的支持。

可是曹操所代表的“寒门法家”和汝颖士族所代表的“士族儒家”本身就是矛盾的存在,一旦曹操称帝,则代表东汉不复存在。东汉所代表的政治体制乃是以士族为根基,而曹操一旦坐实帝位,那么势必这位草根皇帝会有一番大的革新,这是世家大族们都不愿看到的景象。所以所谓的“生食汉禄,死为汉臣”并非完全是士族们的遮羞布,能够在曹操时期的魏国说出这番话必是有一定的真情实感。

可是曹丕当上魏王以后,曹氏宗亲因为曹操重用缘故,变得十分骄纵,此时朝堂之上的矛盾从曹家和汝颖集团士族的矛盾,转为了曹丕和宗室皇权之争的矛盾。所以曹丕上来二话不说,一顿骚操作,搞得曹氏家族在军中的影响力迅速下降。而曹操早先唯才是举的政策在此时也成了弊端,因为军队里非曹氏的、又有能力的将军们有些节操问题,对曹氏王族并没有表面那般忠义。

但是曹丕也正因如此,得到了士族们的好感。另外,曹丕十分重视如陈群等大臣,甚至对陈群所提的九品中正的雏形也给与认可,自然得到了世家大族们的鼎立支持,他也因此得到了文人们的认可,以完成他父亲未竟的事业,成功当上了皇帝。

然而,实际上士族们却对这个政权并没有什么感情,毕竟魏国的出现是士族和曹丕互相妥协的结果。曹操也未曾料到,姜还是老的辣,如果他按照曹操一样不要刨自己宗室根基,或许魏国不会被司马篡魏。但历史终究是历史,当司马懿政变时,和他站在同一利益阵线的大臣们自然漠视着一切的发生。


WarOH协虎


你这个问题,本身就有很多问题,一是曹爽人心尽失,而不是曹家人心尽失;二是当时司马懿以郭太后的名义接管了曹爽的军队,要求禁军都归司马懿节制,禁军都接受了这道命令。所以不是军队都投降向了司马懿,而是他们奉郭太后的命令,归司马懿节制。自然谈不上所谓的中下级军官都倒向了司马懿。

再回到问题本身,可以分3个层面回答:

曹爽执政时,胡作非为,人心尽失,曹魏重臣都一致支持司马懿扳倒曹爽

需要明确的是曹爽人心尽失,而不是曹家人心尽失。曹爽确实人心尽失,这一点毋庸置疑,大家几乎一直反对曹爽。

为什么曹魏重臣都支持司马懿,反对曹爽呢。因为曹爽挤走司马懿,他自己独揽大权以后,胡作非为,朝政搞得一团糟,整个朝堂一片乌烟瘴气,乱糟糟的。而且曹爽乱改制度,损害了重臣们的利益,导致曹魏的元老勋臣都看不下去了,他们迫切希望早日结束曹爽乱政的局面,让曹魏朝政恢复正常。

曹爽和他的亲信做了很多倒行逆施、无法无天的事情,如排斥异己,如侵占军队用来屯垦的农田,盗取宫中财物,霸占魏明帝的宫中用来淫乐..总之曹爽执政时所做的事情都非常不得人心。

(曹爽)乃以晏、飏、谧为尚书,晏典选举,轨司隶校尉,胜河南尹,诸事希复由宣王。宣王遂称疾避爽晏等专政,共分割洛阳、野王典农部桑田数百顷,及坏汤沐地以为产业,承势窃取官物,因缘求欲州郡。有司望风,莫敢忤旨。晏等与廷尉卢毓素有不平,因毓吏微过,深文致毓法,使主者先收毓印绶,然后奏闻。其作威如此。爽饮食车服,拟於乘舆;尚方珍玩,充牣其家;妻妾盈后庭,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将吏、师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为伎乐。诈作诏书,发才人五十七人送邺台,使先帝婕妤教习为伎。擅取太乐乐器,武库禁兵。作窟室,绮疏四周,数与晏等会其中,饮酒作乐。-《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除了这些,曹爽执政时期,还改革了曹魏的一些制度,就是所谓的“正始改革”。曹爽推行的正始改革,严重侵犯了元老勋臣的利益,遭到元老勋臣的强烈抵制。曹爽因为推行正始改革,多次和元老勋臣发生严重冲突。

爽徙吏部尚书卢毓为仆射,而以何晏代之,以邓飏、丁谧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晏等依势用事,附会者升进,违忤者罢退,内外望风,莫敢忤旨。黄门侍郎傅嘏谓爽弟羲曰:"何平叔外静而内躁,銛巧好利,不念务本,吾恐必先惑子兄弟,仁人将远而朝政废矣!"晏等遂与嘏不平,因微事免嘏官。又出卢毓为廷尉,毕轨又枉奏毓免官,众论多讼之,乃复以为光禄勋。孙礼亮直不挠,爽心不便,出为扬州刺史。-《资治通鉴》

曹魏胡作非为不说,还侵害了元老勋臣的利益。所以曹魏元老勋臣当然支持司马懿扳倒曹爽。在高平陵之变中,曹魏的重臣们都站在司马懿这一边,支持司马懿拨乱反正。太尉蒋济曾写信劝降曹爽,力劝曹爽向司马懿投降;司徒高柔代行大将军的职权,接管了曹爽的军营;太仆王观代行中领军的职权,接管了曹爽之弟曹羲的军队;尚书仆射陈泰也奉司马懿之命出城当面劝降曹爽…

曹爽的威望和功绩都远不如司马懿,他受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时,理应敬重司马懿,并向司马懿多多学习。结果他贪恋权力,只想一个人把持权力,就把排挤司马懿出权力中心,独揽朝政。曹爽执政后,胡作非为,倒行逆施,搞得人心尽失,所以大家都团结在司马懿周围,积极帮助司马懿扳倒曹爽。曹魏的重臣们在高平陵之变中,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曹爽胡作非为的不满。

曹家并未人心尽失,元老勋臣支持司马懿拨乱反正,但不支持司马懿谋朝篡位

曹爽乱政,人心尽失。曹魏元老勋臣支持司马懿扳倒曹爽,就是支持司马懿拨乱反正,结束曹爽乱政的局面。这一点是元老勋臣和司马懿之间的共识,司马懿曾亲口对太尉蒋济说,“君为周勃矣”。可见高平陵之变时包括司马懿、蒋济、高柔等在内的重臣们的都把这次政变视为一次拨乱反正的行动,在他们看来,高平陵之变和西汉周勃联合重臣诛灭诸吕、还政刘氏、安汉兴刘那样的拨乱反正行动是一样的性质。

曹魏元老勋臣或参与、或同情高平陵之变,其目的是为了结束曹爽乱政的局面,让曹魏朝政恢复到正常状态,维护曹魏的利益,也维护他们自身的利益。但是他们不支持司马懿改朝换代,甚至当司马懿有意谋朝篡位时,这些曹魏重臣都表现出了抵制和反对的态度。因为当时曹魏还有很多支持者,人心都在,司马懿并没有足够的力量马上就能改朝换代,即便曹魏重臣支持司马懿改朝换代,所获得的政治利益和当前并无二致。又何必冒着灭族的危险去支持司马懿改朝换代呢?

高平陵之变的头号功臣蒋济,是司马懿最有力的助手,他力劝曹爽放弃抵抗,投降司马懿。曹爽投降后,司马懿欲以谋反的罪名诛杀曹爽时,蒋济建言应保全曹爽的性命。蒋济的建议,其实就是主张不应该对宗室给予毁灭性的打击,以维持功臣和宗室之间的权力平衡。但是司马懿直接无视了蒋济,灭了曹爽三族。这说明司马懿控制中枢后,元老重臣失去了制约他的能力。蒋济临死前,一再拒绝司马懿给予他的封侯之赏,也能看出蒋济和司马懿立场的不同。

司马懿灭曹爽三族,意味着高平陵之变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拨乱反正变为谋朝篡位。 这让在高平陵之变中支持司马懿一些人,无法接受。一些直接参与高平陵之变的朝臣,后来站到了反司马家族的立场上。曾和陈泰一起劝降曹爽的许允,后来和李丰、张辑等人谋废司马师,事败被杀。可见朝臣并不支持司马懿借高平陵之变谋朝篡位。司马懿也看得出来,所以对曾经支持过他的朝臣,并没有赋予实权,而是仅以司徒、司空、太尉这些荣誉性职务笼络他们。高平陵之变后,高柔转任太尉、孙礼转任司空、卢毓转任司空、王观转任司空。这些支持司马懿的曹魏重臣,在高平陵之变后,并没有获得重任,政治待遇和曹爽执政时相差不多。

由此可见,曹家并没有人心尽失。还是有很多支持者和同情者。高平陵之变中,支持司马懿的元老勋臣,在高平陵之变后并不支持司马懿改朝换代的行为,他们支持司马懿拨乱反正,但不支持司马懿谋朝篡位。这些人有的是曹魏政权的支持者,有的是曹魏政权的同情者。所谓曹家人心尽失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如果高平陵之变时,曹家人心尽失。那么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就可以在曹魏群臣的支持下,登基称帝了,何必得到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懿上位时,司马家族才算正式亡魏成晋了。从高平陵之变到司马炎称帝,这中间隔了16年,如果曹家真的人心尽失,那么司马家族这16年都在干嘛呢?就是因为曹家有不少的支持者和同情者,才迫使司马家族不得不先扫平这些人,再亡魏成晋。

禁军不是投降了司马懿,而是奉命归司马懿节制

曹爽执政后,他和弟弟曹羲共同领导禁军,是禁军的最高领导。但是曹爽和曹羲陪魏帝曹芳出城祭祀魏明帝时,并没有把全部禁军都带走,而是只带了少部分军队作为沿途护卫,绝大部分禁军都留在了洛阳。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带兵闯入郭太后的寝宫,司马懿在郭太后面前痛陈曹爽的种种罪行,司马懿以顾命大臣的身份,要求郭太后授权给他制裁曹爽,其中包括让司马懿代替曹爽禁军最高领导的身份,接管禁军。

郭太后当时被司马懿控住了,如果不答应司马懿的要求,恐怕下场会比较难看。只得答应了司马懿的要求,于是郭太后发懿旨给禁军,要求洛阳城里的禁军都归司马懿节制。

当时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领兵控制了司马门,隔绝了宫廷内外的联系,禁军不知道宫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不看贸然和司马懿作战。当禁军看到郭太后发出“你们都归司马懿节制”的命令之后,他们不清楚这是司马懿谋反,还是郭太后的本意,所以他们没有反抗司马懿,而是接受命令归司马懿节制。

需要注意的是,禁军是奉了郭太后的命令归司马懿节制,接受司马懿的领导和指挥,而不是主动向司马懿投降。不管是高级将领和中下级军官都执行了这一命令。所以不存在所谓的中下级军官都倒向了司马懿这一说法。

结语

曹爽胡作非为、倒行逆施,导致他人心尽失,所以曹魏元老勋臣都支持司马懿。但他们是支持司马懿拨乱反正,结束曹爽乱政的局面,而不支持司马懿改朝换代、谋朝篡位。当时曹家还是有很多支持者和同情者,他们反对司马家族谋朝篡位,就是明证。也就谈不上曹家人心尽失的问题。

至于禁军,则是在司马懿控制郭太后以后,奉了郭太后之命归司马懿节制,不是主动向司马懿投降。禁军的高级将领和中下级军官都都执行了郭太后的命令。


袁卫宇


高平陵之变,塚虎司马懿一击制胜,曹家几十年的基业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继承了汉朝正统的曹魏政权本应该成为万姓归心,四方仰德的唯一合法政权,为什么没能像汉朝一样长时间的死而不僵呢?

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寒门出身的创业者,在他的一生中,始终秉承着联合名门望族同时吸纳平民英才的用人之道,凭借其出色的个人魅力和手腕,将诸多势力完全整合成为一个统一整体,这样士族、寒门、平民、皇室,北方所有的政治势力都被曹操捆上了曹家的战车。

在建安时代,人才以各种形态出现在曹操的幕府之中。有颖川荀氏这样的豪门望族、汉室宗亲刘晔这样的皇室成员、察举为官的政府公务员、行伍出身的“五子良将”以及诸曹夏侯子弟。

这样复杂的鸡尾酒政府可以说达到了各方制衡的相对稳定,既保证了名门望族的地位,又丰富了人才储备,就像合力公式F0=F1+F2,其合力之大不可估量!这时候,势力相对薄弱的外姓诸将和诸曹夏侯是曹魏政权的柱石,掌握了中外实权,逐渐的羽翼丰满。

这些势力的逐步壮大是曹魏政权稳定的基本条件,他们与曹家真正的一荣俱荣,是维护曹家政权最坚强的力量,初代的曹魏政权因此而稳固。

二、法尧禅舜,继承大统

转眼间,曹操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我相信他始终是倾心于曹植继承自己的事业。

随着太祖武皇帝的衰弱,当初跟随他的“圆桌骑士”们也大多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光。支撑曹魏的擎天柱,或者说世家大族头上的封印开始松动了,他们不想被约束。所以他们不能允许国家的继承人继续维持曹操的用人政策,他们看中了地位危机的嫡长子——曹丕!

看看现在曹丕身后的人,大多数是北方的大士族,他们的势力盘根错节;看看现在曹植身后的人,大多是年轻的政坛新锐。在“黑暗势力”的阴谋与阳谋的攻势下,曹植败了,失去了继位的资格,曹操只能选择他的长子,他也许对子桓仍然抱有一丝幻想,希望他子承父业,压制豪强,他拼上了一生的基业,豪赌最后一局。不幸的是,这一次孟德没那么幸运。

继位的文皇帝继承了父亲的多疑,他的屠刀首先伸向了诸曹夏侯。也许是夺嫡过程太过惊心动魄,曹丕对诸曹夏侯由为警惕和苛刻,清洗了政府中一大部分亲族势力,取而代之的是士族势力的官员,曹氏宗族通通被限制在封地,同时严加看管。同时,他承认了“九品官人法”,这等于是正式和士族势力妥协,从此以后,曹魏政府大多是由士族势力组成,从此不复曹操时代的盛况。但好在曹丕足够腹黑,大权并未旁落。

三、摘果子

世事无常,怎能料到,曹丕起的太早。到了曹睿时代,士族控制政府的大势已经不可逆转,诸曹夏侯中,新人缺乏历练,老兵凋零殆尽,除了曹真和曹休几乎没有能够拿的出手的人才,这俩人还是曹操时代的人物,而外姓诸将只剩张郃,也是曹操时代的人,史书上外姓诸将后代也没有突出的作为。

随着曹魏政权的最后精华的陨落,士族势力彻底挣脱了封印,这些人等了很久,从东汉末年董卓入京时士族就有代替宦官和外戚掌握政权的野心,只不过被袁绍玩儿脱了。这一次他们志在必得,他们就像潜伏的野兽,定住了王座上年幼的皇帝。稍有可乘之机,士族代表人物司马懿立刻发难,他赌的就是曹爽的愚蠢,这次幸运女神没有眷顾曹家。

在司马懿掌握了中央政权后,曹魏各地发生叛乱,比较著名的史称“淮南三叛”。具体过程在这里不做详细介绍,我想说的是,虽然发生了反对司马家族的反叛,但需要看到的是,反对司马家只是表现形式,其本质并不是维护曹家政权的战争,而且世家大族争夺中枢控制权的战争。至此,曹丕种下的种子,长出了邪恶之花,曹魏政权就此被士族摘了果子。

曹丕为了权力不惜以出卖曹操的政策为交易筹码,其执政时代开始,过分打压诸曹夏侯势力,排挤外姓诸将,最终被士族势力取代,到了摘果子的时候,自然没人在意曹魏这棵果树的想法。


司马武侯


曹魏如果从曹丕算起来,总共只经历了曹丕和曹叡两代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曹芳做皇帝的时候就发生了著名的“高平陵之变”,从此司马氏家族走上人生巅峰,改变历史走向。很多人都觉得奇怪,为什么曹操当年那么英雄盖世,手下谋士猛将如云,到了高平陵之变却没有人帮助曹氏?这多少让人为曹操觉得可惜,当年那些受曹操恩惠的人去哪里了呢?这也是经常在悟空看到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 一、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并没有显露出取代曹氏天下的迹象。这个时候司马懿是有理的一方,或者说是被欺负的一方,所以舆论是站在司马懿一方的。因为魏明帝曹叡死的时候托付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佐曹芳,但是曹爽为了独揽大权而架空了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发生前的一年多前,司马懿开始称病不朝,并且在家中装病,以迷惑曹爽。曹爽架空司马懿让很多朝臣,尤其是魏明帝的旧臣都觉得愤愤不平,因为他们是看不上曹爽一伙人的。

  • 二、曹爽不得士人之心。曹操有三个著名的养子,秦朗、曹真、何晏。这里面最有名的就是曹真,曹真的父亲原来是曹操的手下,他本不姓曹,后来因为他的父亲为曹操而死,所以曹操收养曹真兄妹俩。曹真兄妹两人从小和曹丕关系非常好,他们都看不上同样是曹操养子的何晏,因为何晏为人浮夸。曹真的妹夫是夏侯尚,曹丕对自己的义妹非常好,夏侯尚非常喜欢一个小妾让曹真的妹妹很不高兴,于是曹丕命人杀死夏侯尚的小妾。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没有什么才能。夏侯玄是夏侯尚的儿子,是曹爽的表弟。而曹爽和夏侯玄这两个不肖子孙都跟何晏走的特别近,他们的父辈特别讨厌的却是他们喜欢的人。曹爽做辅政大臣之后就重用了何晏、夏侯玄等一拨浮夸之徒。而这些人在魏明帝曹叡的时期被曹叡明令禁止重用。当时董昭上奏曹叡陈述何晏、夏侯玄等人互相吹捧,不学无术,浮夸成风。曹叡也对此非常认同,所以将他们罢官不用。可见当时老一辈的魏臣是不喜欢何晏、夏侯玄之流的。

  • 综上两个理由我们可以知道司马懿发动的这次政变在当时其实是受欢迎的,因为当时大家更受不了曹爽、何晏、夏侯玄之流。最后再说一说当时的兵力情况。当时禁军基本在曹氏兄弟手中,曹爽是大将军,曹羲是中领军,曹训是武卫将军,曹羲曹训都属于禁军统领。而禁军中还有司马家的一人,就是中护军司马师。这算是司马懿保住的一颗棋子。而且司马师为人好养死士,据说当时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人”,他偷偷养了三千死士,到高平陵之变的那天这三千人突然齐聚,当时的人都非常惊讶,连司马懿都说:“没想到我这个儿子这么厉害。”高平陵之变当天,曹爽兄弟都不在城内,所以司马懿才发动政变,利用司马师统帅的禁军和死士,另外派人接替了曹爽,曹羲,曹训的军队。而这时曹爽等人是没有多少随行部队的,估计有点仪仗队。曹爽等人听说城内发生变故之后,从周围急调了屯田兵数千人。从这一兵力对比来看,司马懿有城内的禁军,这个数据也不多,非战时禁军数量应该不会超过一万多。曹爽有屯田兵数千,而且是临时招来的,战斗力肯定不及禁军。这时曹爽手中有个王炸就是幼帝曹芳,他可以以曹芳的名义调集天下勤王之师,必定会有人响应的。然而曹爽却不是个干大事的人,他还眷恋着城里的家人,所以寄希望于司马懿只夺他的兵权。


综上,回答题主的问题,1. 曹爽当时并没有很多兵,只有屯田兵数千,战斗力不及司马懿的兵。2. 相比起司马懿,当时人们更讨厌曹爽,希望曹爽下台。


麦地传奇


司马家族代表的是北方的“豪门”士族势力,司马家族不仅仅是有司马父子,司马的胜利,是以曹操为代表的“寒门”最终败给了“豪门”。

其实在曹操集团的内部,寒门和豪门之争一直存在。扩张时期,曹操要迅速扩张势力要有各路能人,于是开始推行唯才是举的用人策略,这就大大侵害了豪门大族的利益。因此,官渡之战时,曹操阵营有大量士族与袁绍有书信往来。奈何曹操太牛叉,士族集团有贼心没贼胆,但心里是不服气的,和寒门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曹丕执政时期,天下大势已定,这时候曹魏需要大族的支持来发展经济及农业,于是用人政策开始出现了向士族的妥协,豪门终于等来了”九品中正制“的选拔制度,大量豪门子弟开始进入官场,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政治局面,豪门在政治圈里的势力也慢慢壮大起来。其中司马家族就是代表。

到曹芳执政时期,曹家的寒门势力已经萎靡,于是豪门上位只是必然的结果,司马懿得到多数军官呼应,也是顺理成章。

所以提高一个维度来看三国,才发现这个故事其实多次上演,再牛的牛人,在滚滚历史长河里,无非是沧海一粟,让人无不感慨人之渺小。真的应了杨慎的千古名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抚琴观史


魏明帝曹睿临死前,让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本是军政平分互相牵制。后来曹爽架空了司马懿,明升暗降夺了司马懿的军权,司马懿成了有名无实的太傅。

曹睿死后十年,趁着曹爽兄弟陪皇帝曹芳外出祭拜曹睿陵墓的时候,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司马懿在这次政变当中不仅夺取了军政大权,而且将曹爽及其亲信部下夷灭三族。那么作为没有军权在手的司马懿是如何夺权成功的呢?我来分析一下:

一、司马懿权利架空不代表司马懿在朝中没有地位,只是对比曹爽处于下风。更不代表司马家族在朝廷中没有权利。

司马懿出身名门,祖先世代都是当官的,他的高祖父司马钧是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是豫章太守,祖父司马儁是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懿在家排行老二,他还有七个兄弟,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都非常有本事,家族势力很大。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在朝中担任要职尚书令,至于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是中护军(与中领军曹羲制衡齐平),司马昭是议郎。司马懿本人更是常年在外统兵征战,亲信部下无数,威望无人能比。


二、司马懿“阴养死士三千”,正是靠这三千死士迅速控制皇宫。然后借太后令,紧闭城门派兵开武库,屯兵洛水浮桥。命司徒高柔、太仆王观分别控制住曹爽及其弟曹羲名下军队。又令人劝说曹爽,只是免官,待遇不变。

三、曹爽自觉能力和威望都不及司马懿(皇帝曹芳年幼也没有什么威望),怕不是对手,而且想保全城中家眷性命。最为关键的是,错判了司马懿,以为只是被夺走权利,还是可以富贵平安。


当时大司农桓范是有逃出城给曹爽出谋划策的。认为中领军别营还在城南,自己有大司农印可以调集粮草,况且还可以挟天子令诸侯,属于必胜。可惜曹爽想了一夜还是拱手投降。

综上几点,我认为曹爽失误太多,先是被司马懿装病麻痹大意,城中没有留下统兵将领。而后又错判司马懿,没有听从恒范的计策,没有决一死战的勇气。


三国御史


公元249年,70岁的司马懿在魏都洛阳发动兵变,除掉把持朝政的曹爽兄弟,将魏国的政治军事大权牢牢地掌握到自己手中,史称“正始之变”。那么,当时徒有“太傅”空衔的司马懿是如何推倒手握重兵的曹爽集团的呢?

有人说司马懿代表“寒门”利益,曹爽代表“豪门”利益,“寒门”战胜“豪门”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对此高论我不敢苟同。当时魏国刚刚推行“九品中正制”,朝中大臣都来自世家大族、名门高第,就连司马氏家族也是根深蒂固、累代簪缨,何来“寒门”一说?

要了解事实真相,我们就必须结合史料,对当事双方的背景做一个分析对比,然后答案就会不言自明。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重,临终前在洛阳崇华殿召见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三人共受遗命辅政。魏明帝即位后,司马懿带兵征讨围攻江夏的孙权,大败孙权军,进封骠骑将军、舞阳侯;而此时的曹爽因为是宗室子弟,和魏明帝关系亲近,才被封为散骑侍郎。

同年,原先的蜀国降将孟达响应诸葛亮,在新城谋反。司马懿临机制变,潜兵奔袭八百里斩杀孟达,平定了叛乱。

公元230年,魏明帝任命司马懿为大将军、大都督、假黄鉞,和曹真分兵攻伐蜀国。此时,曹爽仅仅是散骑常侍兼城门校尉。

公元231年到234年期间,司马懿都在关中地区和诸葛亮对抗。蜀军始终没有进展,诸葛亮最终被司马懿的“疲兵耗食”之计拖死。236年,司马懿升任太尉,增加封邑。此时的曹爽在洛阳刚刚当上管领禁军的武卫将军。

公元238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反叛。司马懿率领大将牛金、胡遵,带步骑四万前往平叛。不到一年时间,就将公孙渊攻灭斩首,收复辽东大片国土,立下了不世之功。

公元240年,魏明帝曹叡病重,下诏任命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与太尉司马懿共受遗诏辅佐少主齐王曹芳。齐王曹芳即位后,曹爽意欲专权,建议改封司马懿为太傅,剥夺了司马懿的兵权。

曹爽独自执掌朝政后,立即让兄弟曹羲、曹训接管了禁卫军。然后重用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等浮华夸张之士。这些人高谈阔论无人能敌,治国安邦实无一策。曹爽和他们整日纵酒作乐,沆瀣一气,卖官鬻爵,窃取国库财物,甚至私取魏明帝的嫔妃为姬妾。朝中文武百官对他们的种种恶行早已心怀怨愤,都想除之而后快。

司马懿虽然被剥夺了兵权,但是一直在暗中谋划除掉曹爽及其党羽。他秘密联络蒋济、高柔、孙礼、郭淮、陈泰、牛金、胡遵等老臣宿将,趁曹爽兄弟随魏主曹芳出城拜谒先帝陵寝的机会,率领旧部占据武库,控制洛阳城防,一举将曹爽党羽逮捕处死,独自控制了朝权。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比可以看出,司马懿从魏明帝时期就担任了重要的职务,经常率兵东征西讨。他在战争中和各级将士建立了深厚的上下级关系,积累了辉煌的战功,树立了崇高的威信,笼络了各个阶层的人心。所以,当他振臂一呼之时,魏国官吏将士无不欢欣效命。反观曹爽,虽然身为大将军,独揽军政大权,却从未身临战阵,只不过借着皇帝一时的宠信身居高位,全然没有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的心机和胆识。所以,曹爽被司马懿所杀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棒槌袄袄


诸葛亮不该杀的两个人,一个是魏延,一个就是张郃。

张郃不死,司马懿成不了事。张郃是保皇派,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将领服从张郃将军。张郃之死,司马懿再干掉曹真,基本魏国军队都服从司马懿了。

如若张郃不被诸葛亮干掉,司马懿和张郃为夺权必然大乱,那么魏延就有机会北伐成功。






襄阳论语


这个问题说的不对,司马懿发动政变靠得就是自己父子三人手中掌握的三千所谓的死士(实际上就是家丁和零散的士兵),我同意有些网友的看法,司马懿之所以能够政变成功,其原因不是什么曹家人心丧失,当时追随司马懿的曹魏老臣就是曾经的太尉蒋济,而且后来蒋济也与司马懿分道扬镳了。也不是司马懿的能力高过曹爽,其实很简单就是愿曹爽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草包而已。不要说是曹操,他甚至有袁绍的能力,老贼司马懿也未必会成功。可假设就是假设,它代替不了事实,

所以,我曾说过曹操家族的遭遇是报应学说最好的例证,曹操生前欺君罔上,祸乱超纲。而他的儿子曹丕则更胜一筹,直接废了汉献帝。可曹家的后代却是一代不如一代,都是短命鬼,最后遇到了一个政治笨蛋曹爽,彻底终结了曹魏的势力,为别人作了嫁衣,成全了老贼司马懿。


小号哥


司马懿确实很厉害,只能说,司马懿用时间熬死了曹家三代,然后多年建立党羽,其实司马懿在一直密谋,从后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可以看出,司马家族多年隐藏,终于等到时机,那个时候,曹操家族皇帝太小了。没办法,而且司马懿带兵多年,这些人也是看谁厉害跟谁呗,所以,司马懿统一也是情理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