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市場調整之後 下一波機會何時到來?

許多成功拼假九天的投資者怎麼也沒想到,登上飛機時的心情會是如此複雜。

上週,A股市場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調,上證綜指下跌4.49%,深證成指下跌4.9%,創下2018年10月15日以來的最大周跌幅。

與此同時,“以前沒有放鬆,現在也談不上收緊”的央行貨幣政策吹風,吹得一眾投資者心裡沒底。

國泰君安總量團隊本週在各自的週報中,分別從政策、市場與資金三個維度對當下市場進行解讀,試圖找出下輪機會何時到來?

01

宏觀

二季度貨幣政策,今明兩天是關鍵

國泰君安宏觀團隊認為,貨幣政策進入“觀察期”,操作表現為三個特徵:

第一,4月流動性“差額”投放,體現了“二季度流動性投放節奏或較一季度邊際下降”(詳見:央行及政治局會議點評:政策頂到來了嗎?)。

4月份流動性缺口大概是8500億元——一方面MLF到期,另一方面4-5月一般都是繳稅期,流動性短期內偏緊。央行通過MLF和TMLF合計投放4674億元;通過MLF到期續作(減量)+OMO+TMLF三種方式合計投放627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4月四次7天逆回購合計3000億元,但到期均未續作,當月回收。如果29號、30號不做操作,僅考慮MLF和TMLF,4月投放差額在3000億元左右。

央行4月份開展四次7天逆回購操作

合計3000億元(圖為到期日)

国泰君安:市场调整之后 下一波机会何时到来?

資料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第二,面對MLF到期,以MLF縮量續作+OMO操作補充流動性(而非降準),體現了非常明顯的“鎖長放短”傾向。在這種情況下,1年、10年期國債利率出現抬升,而短期隔夜、7天SHIBOR利率平穩。

第三,以結構化的工具TMLF加量續作2674億元,貨幣政策階段重回 2019年1月“全面”降準之前的“結構性”寬鬆。

MLF到期3675億元,央行通過OMO(1600億元)+MLF(2000億元)彌補3600億元。

我們計算的“繳稅”衝擊大概是4800億元左右(2015年-2018年4、5月“財政存款”環比變化均值是4828億、2078億元,可以近似看成“繳稅”造成的流動性衝擊)。央行4月24日TMLF投放2674億元。

繳稅造成的流動性衝擊

4月7月

10月

国泰君安:市场调整之后 下一波机会何时到来?

資料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就當前而言,貨幣政策“放短鎖長”體現了央行階段性增強對流動性的主動掌控能力。但這背後更說明了,央行會根據三大新變化——價格形勢、“穩增長”背景下槓桿率變化和房地產市場——及時地進行動態調整。

02

五月看力度

六月看風向

七月看決斷

綜上,宏觀團隊維持在《央行及政治局會議點評:政策頂到來了嗎?》中的判斷,即當前政策“收油並非剎車”,貨幣信貸政策處於寬鬆的二階拐點。這主要基於三點認識:

    貨幣政策第一個重要觀測點是4月29號、30號將採取什麼操作

    ,投放多少,這是觀察邊際收緊程度的窗口。

    5月份貨幣政策或仍將處於觀察期,觀察貨幣政策邊際力度主要從MLF到期續作的情況入手。大概率不會有降準,不會有TMLF操作。

    6月份是觀測貨幣政策風向重要月份。在6月6號、6月19號有兩次集中MLF到期,合計6630億元。

從MLF到期的情況來看,後續面臨五個到期日:

5月14日(1560億);

6月6號(4630億)、6月19號(2000億);

7月13日(1885億)、7月23號(5020億)。

其中,6月6號、7月23號出現到期高峰。

国泰君安:市场调整之后 下一波机会何时到来?

資料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6月份,MLF到期+繳稅的流動性缺口是4078億元。因為不會有TMLF操作,是否採取除MLF到期續作的其他手段(比如降準)是觀察指標。

7月份,貨幣政策將到達決斷期。面臨MLF到期和繳稅的雙重衝擊流動性缺口為1.3萬億,是繼續用MLF到期續作+TMLF(按規律7月份將進行TMLF操作)?還是進行降準?這會是一個重要觀測點。

其中,MLF兩次到期在7月13日(1885億)和7月23日(5020億元);繳稅帶來的流動性缺口大概是6000億元。

7月份的流動性缺口為

1.3萬億(MLF到期+繳稅)

国泰君安:市场调整之后 下一波机会何时到来?

資料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注:在以上流動性缺口的計算中,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二季度以後並無到期;此外,並未考慮季末臨時流動性增加需求。

03

策略

貨幣政策不影響方向,但影響節奏

市場認為,本輪行情的核心驅動力在於寬鬆的貨幣政策預期,當貨幣政策預期出現扭轉之後,市場也在最近掉頭向下。

但國泰君安策略團隊認為,貨幣政策寬鬆預期泛起之初在於經濟託底和信用傳導。目前看到一季度經濟企穩、信用出現修復跡象,不搞大水漫灌的前期下,適時調控流動性總閘門是合理、有利的,大水漫灌的市場難有趨勢性機會。

“逆週期調解”下,貨幣政策錨定的方向是經濟增長和改革開放的方向,難言方向掉頭,更可能是節奏的調節。

4月政治局會議對經濟形勢判斷的嚴峻程度下降,經濟工作目標沒有再提“六個穩”,對於“高質量發展”等中長期目標更為強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辦法穩需求,堅持結構性去槓桿,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防範化解風險,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

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對前期過分樂觀的貨幣政策預期進行修正。市場的驅動力需要由下行的無風險利率向轉好的盈利預期過渡,而我們目前正在看到一些徵兆:3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

不僅僅是春節錯峰、低基數等原因,我們認為信用傳導的修復、工業鏈的小陽春、增值稅稅率下調的等因素共同作用拉高了工業企業利潤增速。

我們維持前期的判斷:結合國君盈利預測模型(詳見:高開低走是利好出盡,還是機會來臨?),我們認為盈利底的出現大概率在三季度。

国泰君安:市场调整之后 下一波机会何时到来?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04

金工

外資勝利大逃亡?

市場自年初以來開啟上漲,至4月上旬,在技術分析上已經形成周線級別上漲,對應經濟基本面也有相應回暖的跡象。因此,長期來看,國泰君安金工團隊仍判斷是慢牛格局。

但是,短期來看,上證綜指無論在日線級別還是30分鐘級別都有較大概率下行調整,而投資者此刻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調整的幅度和時間,對於此,我們嘗試從多個定價主體的角度,分析目前博弈形勢:

首先,我們對不同主體目前的狀態進行了刻畫:

外資機構:長期大概率增配A股,定價權較強;

本土機構:倉位相對此前上升空間更多,主導權弱,跟隨市場靈活操作;

遊資:圍繞熱點主題,實際上對beta風險暴露可控;

其他投資者:持倉不動,或場外觀望。

遊資雖然看似活躍,但其對於beta影響較小。在外生因素中性的假設下,可以看出,市場主導力量主要在於外資機構。

近期外資特別是北上資金的快速流出,一方面是因為A股上漲驅動力處於切換狀態,暫時的主驅動缺失造成行情主線弱化,前期獲利豐厚的北上資金快速出逃。另一方面,儘管中國一季度的增長數據不弱,但美國的一季度經濟增速初值為3.2%,遠好於市場預期的2.5%。

覆盤歷史上的北上資金與中美經濟增長預期之間的關係,我們發現在2017年之前,北上資金的流入趨勢與中美增長關係無關;但在2017年之後,尤其是2018年以來,中美經濟增長差收斂與北上資金的階段性流出高度相關,尤其是在2018年三季度作用異常明顯。

近期外資的流入節奏

與中美經濟增長關係變得緊密

国泰君安:市场调整之后 下一波机会何时到来?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我們在《用十張圖告訴你,是誰托起了這輪行情》中強調,當前陸股通的持股比例為4.56%、基金持股的比例為4.41%,外資的定價權正在深化、其趨勢或許更能反映問題。

外資定價權正在深化

海外資金流出是重要的風險警示指標

国泰君安:市场调整之后 下一波机会何时到来?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進入2019年以來,每次外資大幅流出總會帶來明顯盤整。我們認為,外資在4月上旬迴流之後,短期大幅增配概率較小。

結合5月下旬MSCI 權重因子提升,外資流入的趨勢或有緩解,我們認為市場下一次大幅上行應該在5月中旬之後。

05

關於後市,我們這樣看

本週領漲板塊為農業、食品飲料、醫藥、通信板塊,基本圍繞業績兌現邏輯進行配置,同時也符合外資配置偏好,這也與國泰君安總量團隊此前兩週的判斷是吻合的。

未來兩週,如無新的政策外力,當下市場格局將得以延續。配置上繼續關注三條主線,重點把握第二勝負手。

第一勝負手影響下,市場波動加大。隨著市場上漲,各行業上漲幅度均超過20%,前期獲利投資者把握第一勝負手,採取盈利兌現和調倉鎖定相對優勢,階段內將會加大市場波動性。

看好前期滯漲,而估值仍處於相對低位的銀行板塊,降息預期下降,利率初現上行趨勢下,看好存在投資端改善預期的保險板塊

同時,把握第二個勝負手的重要性依舊不容小覷:去年新開工強勢,相對更有利於上游資源品,今年地產鏈條轉向施工端和竣工端的強勢,

相對更加看好施工段相關的工程機械、水泥、玻璃等週期品種,以及地產後週期,行業有望迎來週期拐點的家電、汽車行業板塊。

風險偏好維持積極態勢,繼續看好受益創新與改革政策紅利的熱點主題,重點看好5G、上海自由貿易港、長三角經濟一體化、燃料電池、智能網聯汽車等。

本文源自國泰君安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