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節上的“四大金剛”,對比中日俄印四國海軍盾艦戰鬥力

4月23日,中國海軍在青島舉行盛大的閱艦式,公開展示海軍建軍70年來的成就。按照國際慣例,中國還邀請了其他國家的軍艦來青島,有意思的是,印度、俄羅斯、日本這三個跟中國關係頗為微妙的國家都派出了本國最先進的軍艦,分別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秋月”級護衛艦“涼月”號、俄羅斯海軍“戈爾什科夫”號護衛艦、和印度海軍的“加爾各答”號驅逐艦。這三艘軍艦均裝備了相控陣雷達,並採用隱身設計,性能上與中國的052D互有勝負,這次同框構成了一個頗為有趣的景象。

海軍節上的“四大金剛”,對比中日俄印四國海軍盾艦戰鬥力

軍艦設計

與裝有美國“宙斯盾”系統的“主流神盾艦”相比,“加爾各答”號和“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都算得上是“非主流”設計。“加爾各答”號的相控陣雷達天線位於主桅杆頂部、且採用半球形設計,這種設計目前獨一無二。而該艦艦首與噸位很不相稱的76毫米主炮也讓其顯得有些非主流。

海軍節上的“四大金剛”,對比中日俄印四國海軍盾艦戰鬥力

而“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則創造了“盾艦”的另一項記錄:目前現役的“盾艦”當中噸位最小的一款。“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排水量只有4500噸,這個噸位剛剛超過阿利伯克的一半,比起同時期其他國家的“盾艦”也是遠遠不如。很顯然,俄羅斯海軍並沒打算讓“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跑得太遠,但該艦小雖然小作戰能力卻不容小覷,武器系統和各類傳感器十分完善,完全具備同大型驅逐艦一搏的能力。

海軍節上的“四大金剛”,對比中日俄印四國海軍盾艦戰鬥力

052D型導彈驅逐艦是中國海軍“平臺通用化、武器模塊化、體系結構超前化”的裝備發展思路的具體體現,在確保裝備性能得到不斷提升的同時,也兼顧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日本“涼月”號雖然號稱是護衛艦,但實際上卻是驅逐艦的體格和配備,其配備的兩套相控陣雷達位於艦橋正上方,屬於高不成低不就。但“涼月”號裝備的FCS3A相控陣雷達較為特殊,它是一種C波段AESA小盾,而不是常見的S和X波段大盾,擁有較強的低空、超低空的偵測能力。

作戰能力

海軍節上的“四大金剛”,對比中日俄印四國海軍盾艦戰鬥力

從武器系統上看,“加爾各答”號是典型的印度裝備,武器全部來自外國,其中隱身艦體設計來自意大利的技術支持,防空系統和雷達來自以色列,聲吶系統來自德國,動力系統來自烏克蘭和英國,其他武器裝備來自意大利和俄羅斯。很顯然,使用貨架成品和成熟技術顯著降低了“加爾各答”號的風險,但由於系統過於複雜、且能夠從國際市場獲得的產品大多並非頂尖,因此水平一般。“加爾各答”號的EL/M-2248 MF-STAR雷達探測距離遠、抗干擾能力強,但配用的“巴拉克-8”型遠程艦空導彈性能一般、射程和飛行速度又有缺陷,因此在遠程防空作戰能力上打了折扣。與此同時,該艦的“寶石”超音速反艦導彈性能倒是不錯,但印度海軍從來就很注重驅逐艦的反艦能力,因此“加爾各答”級也只能說是錦上添花。

海軍節上的“四大金剛”,對比中日俄印四國海軍盾艦戰鬥力

相比之下,“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雖然排水量和體積比起“加爾各答”號小了一個等級,但其在防空、反艦、反潛方面的火力完全不次於“加爾各答”級,“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級保留了533毫米重型魚雷發射管,該發射管不但能發射重型魚雷,還能發射反潛導彈,這使得“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擁有了堪比大型驅逐艦的反潛火力。另外,“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裝備有28單元的防空導彈和16單元的反艦導彈發射裝置,使其具有和噸位不匹配的強大火力。不過火力強大的背後是電子系統的缺陷,Poliment相控陣雷達技術不夠成熟,因此它還加裝了一款Furke-E/2S旋轉式相控陣雷達,帶來的後果就是耗電量非常大,發動機功率供不應求,最高速度不到30節。

海軍節上的“四大金剛”,對比中日俄印四國海軍盾艦戰鬥力

052D則有著較強的雷達指揮系統,使其操縱64單元的通用垂直髮射裝置遊刃有餘。可發射海紅旗-9B型艦空導彈和鷹擊-18A型反艦導彈以及火箭助飛魚雷。使得052D型艦在遂行不同的作戰任務時,所攜帶的彈種及數量的配置更加靈活。和052D相比,“涼月”的火力顯得有些貧弱,只裝備了32單元的MK41通用垂直髮射系統,除了反潛裝備稍強,防空和反艦都是在老舊的海麻雀和魚叉導彈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明顯遜色不少。

海軍地位

海軍節上的“四大金剛”,對比中日俄印四國海軍盾艦戰鬥力

說起來,“加爾各答”號和“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在印俄兩國的海軍中地位很接近,因為這兩種戰艦都是各自的第一種“盾艦”。由於印度海軍中“拉加普特”早已不堪大用,“德里”也疲態漸顯,“塔爾瓦”又顯得有些體量不夠,技術上集世界之大成的3艘“加爾各答”成為印度海軍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只是以印度海軍的規模,想要維持其所謂的雙航母艦隊,3艘大型驅逐艦還是顯得數量較少,目前印度海軍沒有更新的大型軍艦建造計劃,不過好在印度國產航母也得等到猴年馬月,所以3艘軍艦護送兩艘航母的尷尬局面一時不會出現。

海軍節上的“四大金剛”,對比中日俄印四國海軍盾艦戰鬥力

“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的武器系統和艦載設備之密集在同時期設計建造的大型護衛艦當中無出其右,各項子系統均由俄羅斯獨立開發生產,雖然一些新技術的運用使得該艦事實上成為了“小白鼠”、並不可避免地拖累了該艦的服役,但總體來說設計上是成功的。不過以目前俄羅斯的造船水平來看,“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幾乎頂到了大型水面戰艦設計的天花板,過慢的生產速度使其不能成為海軍主力。

海軍節上的“四大金剛”,對比中日俄印四國海軍盾艦戰鬥力

052D的定位則不同於以上兩位,在055已經問世的前提下,052D自然不會成為最先進的那個,但以10艘的服役量以及兩年下水一艘的建造速度來看,052D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是大型艦艇中信得過的主力,唯一可惜的是它們還沒有過海外護航的記錄,遠洋能力和武器系統的戰鬥力還是個未知數。

海軍節上的“四大金剛”,對比中日俄印四國海軍盾艦戰鬥力

至於日本“秋月”級驅逐艦,更多的責任是與“高波”“朝日”一起替換老舊的“村雨”,執行中近程防空作戰,雖然這三型軍艦的建造數量較多,但均沒有獨擋一面的能力,在日本海自序列裡也算不得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