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进宫一月,大臣愤怒抽其耳光,皇帝批示:杀!从此改一规矩

老婆进宫一月,大臣愤怒抽其耳光,皇帝批示:杀!从此改一规矩

蜀汉建兴十二年二月,成都街头熙熙攘攘,挤满了吃瓜群众。大家聚在一起,并不是庆贺新年的到来,而是围观一个犯人被处决,共同见证他人生的最后时刻。裁定死刑的是蜀汉最高统治者刘禅,被处决的则是当朝牛皮哄哄的人物——车骑将军刘琰。

老婆进宫一月,大臣愤怒抽其耳光,皇帝批示:杀!从此改一规矩

刘琰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人物。当年刘备创业失败,在许都的自留地里种菜时,刘琰就慕名前来投奔。初次见面,刘备认为这小伙子长得挺有气质,能说会道,而且大家都姓刘,五百年前是一家,就给了他一个编制,聘请他做了自己的助理。若干年后,刘备终于捞到了益州这块地盘,刘琰被从领导身边空降到固陵做太守,负责整个固陵的军政要务。刘禅继位后,刘琰又被调回中央任车骑将军,排名仅次于诸葛亮和李严,至此他的人生达到了巅峰。

老婆进宫一月,大臣愤怒抽其耳光,皇帝批示:杀!从此改一规矩

刘琰身居高位,却是“四风问题”的典型代表。工作上的事一概不问,最多是跟在诸葛亮屁股后面吹吹牛皮,业余生活可以说丰富多彩。刘将军喜欢讲排场,出行的车辆要最好的,穿的衣服不要最好的,只要最贵的,府中养了几十个年轻貌美的小姐姐,个个能歌善舞多才多艺,诗词歌赋无一不知无一不晓,《鲁灵光殿赋》这样的文学精品她们也能倒背如流。私生活不检点倒也罢了,毕竟很多人都这样干嘛,但是他的同事关系处理得也不咋地,和朝中另一大佬魏延闹得挺僵。脑袋一热的刘琰言语上就过激了一些,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受到了诸葛亮的严厉批评,虽然没有受到降职处分,但也从此失势。

老婆进宫一月,大臣愤怒抽其耳光,皇帝批示:杀!从此改一规矩

刘琰在工作上虽然不得志,生活上还是蛮不错的,他守着如花似玉的老婆和一群侍婢,小日子过得津津有味。建兴十二年正月,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按照惯例,大臣们要向皇帝朝贺,夫人们也得进宫向太后和皇后恭贺新年,刘琰的夫人胡氏也在其中。胡氏长得很漂亮,又能说会道,太后很喜欢她,就在朝贺之后将她单独留了下来,一住就是一个多月。这一下刘琰在家里坐不住了:这个臭不要脸的在宫中住了这么长时间,说是和太后聊天解闷,肯定是和刘禅那个蠢货搞到一起了!这个醋坛盖子一掀开,到处都是酸味,刘琰觉得自己受了奇耻大辱,又不敢找皇帝算账,只能拿自己的老婆出气。胡氏一回到家,刘琰就脱下鞋子,让手下的小卒拿着狠狠地抽了胡氏五百个大嘴巴子,然后一纸休书摔在了胡氏惨不忍睹的脸上。

老婆进宫一月,大臣愤怒抽其耳光,皇帝批示:杀!从此改一规矩

刘琰出了气,却惹下滔天大祸。胡氏无缘无故挨了一顿胖揍,还被休弃回了娘家,一怒之下向朝廷告发了刘琰。后主刘禅勃然大怒:你小子平日里拿钱不干活、胡作非为看在先帝爷的面子上也就罢了,现在竟敢编排桃色新闻,将屎盆子扣到老子头上,我看你是活腻味了!于是刘禅指示有关部门严肃彻查此事,绝不姑息。有关部门给刘琰定了两条罪状:“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第一条,老婆是你的,你自己打可以,让小卒打就是你的不对了;第二条,打人不打脸,用臭鞋底子打脸更不对。这两条罪状在今天看来哪条都构不上杀头,但刘禅御笔一挥,批了一个血淋淋的大字:杀!不光弄死你,还得在光天化日之下在闹市区弄死你,让大家都来看看你的下场,可见刘禅对他恨到什么程度。

老婆进宫一月,大臣愤怒抽其耳光,皇帝批示:杀!从此改一规矩

这个刷爆三国朋友圈的桃色事件,并没有随着刘琰的人头落地而告终,街头巷尾对此依然议论纷纷。为了避免此后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刘禅同志修改了宫规,自即日起,取消命妇朝庆的仪式,禁止任何大臣家眷进入皇宫。

老婆进宫一月,大臣愤怒抽其耳光,皇帝批示:杀!从此改一规矩

刘禅和胡氏到底有没有一腿,我们难以考证,也无须考证,这只是三国大剧中一段小小的花絮而已。刘琰被杀,真正的原因是他长期身居高位,食君之禄却不忠君之事,人家诸葛亮为国家大事累得吐血,他却花天酒地,胡作非为,上自皇帝刘禅下到文武群臣,对他的不满早就像一堆干柴,这次桃色事件只是一个引燃的火星而已,否则,即使刘禅想弄死他,诸葛亮等一班大臣也不会答应。《三国志》就评价说:“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一句话:不作,就不会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