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排隊、超30家備案,銀行“上市潮”延續。為什麼搶著上市?你怎麼看?

東震木


銀行上市是一種趨勢,這是銀行國際化與國內監管需要的,我們知道根據世界銀行業的要求與指導意見,銀行資本金有著嚴格的要求。這樣銀行業上市是補充資本金的最好的方式。

我們從五大銀行上市和國家專業銀行上市,都有極大的發展,無論是股本擴張還有資本金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有的銀行上市後在短短的幾年內資本擴張已經達到幾倍甚至十倍以上。上市後對於巴塞爾銀行業管理協議來講,單一的銀行由於受到業務範圍的增量的影響,在一定時期,是受到限制的,但是上市後,根據國家對於上市公司經營情況,多數銀行上市公司能夠達到配股與定向增發的要求,就是退一步講,債轉股總能通過,這樣銀行上市公司會在短期內,迅速改善資本結構,還有股本擴張。

我們從前期上市的地方銀行看,股本擴張多數已經達到2~4倍之間。這樣在同樣的市場環境中,上市銀行的實力是大大增強的。同時對於股東回報也會有更大更多的形式,除了現金分紅外,配股,送股,債轉股等形式給予投資者與銀行都有多種形式的選擇。

銀行未來的競爭一定是與資本規模與市場份額相關的。離開強有力融資能力是無法獲得大資金,大公司支持的。所以銀行上市後,會吸引更多的有實力的上市公司來進行合作,也會有增持銀行大股東的地位。這樣區域銀行上市一定是這些銀行業的重點。

但是銀行上市公司不能上市後就萬事大吉,同樣還是要做好本質與主業。只有經營好自己的主營業務才能贏得更多的機會。區域銀行能夠有限有步驟的推進業務的發展,是區域銀行最好的出路與結果。



時剛軍


中小銀行的“上市潮”已經到來。截至4月25日,共有14家銀行處於正常排隊狀態中,其中蘭州銀行、江蘇大豐農商行、紹興瑞豐農商行、浙商銀行、廈門銀行、廈門農商行、重慶農商行、毫州藥都農商行、江蘇海安農商行10家銀行的排隊狀態為“預先披露更新”;重慶銀行、江蘇崑山農商行、安徽馬鞍山農商行“已反饋”;東莞銀行、廣州農商行“已受理”。

除了上面已在排隊IPO的銀行,各地方證監局登記輔導備案的“IPO第二梯隊”也成為上市銀行後備軍。據不完全統計,超30家銀行正在各地證監局進行了輔導備案,構成未來衝擊A股IPO的擬上市銀行“第二梯隊”。其中,內蒙古、寧夏、新疆等地區的銀行地區正朝著上市銀行“零突破”的路上邁進。

據保薦人士透露,目前擬上市的中小銀行的資產規模、銀行資產質量、業務拓展能力,以及銀行股東確權與股權架構、服務民企小微等情況也成為證監會的審核重點。而這次即將到來的銀行“上市潮”,讓我們想起了本世紀初,也曾經有一波銀行上市潮,當時除了銀行把不良資產剝離給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輕裝上市之外,還引入了高盛、美銀等世界投行作為戰略投資者。

時過境遷,當年的上市的銀行,在剝離了不良資產後,都已經得到了快速發展,工商銀行甚至還成為了“宇宙第一大行”。目前各中小銀行扎堆要求上市究竟想要幹什麼呢?首先,補充資本金。銀行業績高增長時代已經過去,同時在監管嚴格、擠壓業績水分的情況下,若仍依靠利潤留存來補充資本等內源性補充方式來為業務規模持續擴張需求提供“彈藥”是難上加難。 無奈之下,各路中小銀行只能想通過IPO的方式融資,把融來的資金再來補充資本金,否則就無法大幅拓展業務。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8年末,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03%,一級資本充足率是11.58%。而目前11家排隊IPO的銀行中,絕大多數相關指標未及平均水平。所以,對於中小銀行來說,上市將是補充資本的唯一手段。

再者,完善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能力。在上市之前,很多中小銀行在業務上有不規範、不透明的地方,而上市之後就要按規矩來辦,信息披露方面也要更加公開透明。同時,這些中小銀行在上市之後,還能引入其他大型銀行作為戰略投資者,幫助其在業務規範和拓展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從某種意義上講,各地中小銀行上市對其未來發展是有利的。

最後,一些地方的中小銀行希望通過上市一勞永逸的來解決其業務發展,資金短缺的瓶頸。目前政策層面也鼓勵銀行業通過多渠道來解決融資問題。若銀行上市之後,能夠獲得更多的融資渠道,如通過再融資、定增、優先股或可轉債的方式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對於這批擬上市銀行來說只要完成IPO,以後就不愁融不到低價資金了。

14家排隊、超30家備案,今年又是一年銀行集體上市之年。很多人要問,這麼多銀行為啥要扎堆上市呢?這主要是補充資本金,滿足了監管要求後,才能大肆擴張業務。此外,商業銀行在上市之後,公司的整體質量會大幅提高。更關鍵的是,只要這些中小銀行上市之後,以後就能夠通過各種途徑獲得廉價資金,這是各家未上市銀行夢寐以求的事情。如今有上市的機會為啥不上市呢?


不執著財經


在我們的常識理解中銀行應該是社會資金的渠道來源和窗口,通過招攬居民儲蓄、央行印鈔的方式他們能夠源源不斷獲得資金,照理說不缺錢才是,為什麼現在銀行會擠破頭皮爭搶著去上市呢?


或許我們從正在排隊的 14 家銀行名單中可以一探究竟。截止 4 月 25 日,有14家銀行處於上市排隊的狀況,其中蘭州銀行、浙商銀行、廈門農商行、重慶農商行、江蘇海安農商行等銀行赫然在列。大都是一些地域範圍內影響力較大的銀行,但是論資金體量、風控實力、知名度卻完全沒有辦法和國有五大行以及普通商業銀行(比如平安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比擬。


春節前夕即便是五大行也會施展渾身解數,通過送現金、送禮物的方式招攬儲戶,這些不具備競爭力的銀行想要在夾縫中存活變得越加困難,畢竟現在居民投資選擇的渠道實在是太多了。


招攬不到居民儲蓄就沒辦法進行貸款業務,也沒辦法開展一些投資項目,久而久之銀行就會出現生死存亡的危機。而上市融資顯然就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因為不上市,恐怕就要逐漸消失

這些地域性銀行受制於自身腹地的影響,發展狀況其實也並不容樂觀。尤其是現在互聯網金融熱潮掀起之後,大部分年輕人早就不再去銀行存款,工資一入手就立刻轉到微信零錢通和支付寶的餘額寶當中


傳統銀行攬儲的壓力倍增,他們面對的不再是單單的大銀行和互聯網金融,後起之秀的民營銀行也在飛速超越他們,其中以網商銀行、微眾銀行、億聯銀行為首的銀行正在掀起一股顛覆傳統的驚濤駭浪。


前有狼,後有虎,現在不嘗試改變最終只會在時代的硝煙中沉淪,而先知先覺的地域性銀行已經嗅到了危機的氣味,正在嘗試改變,對於他們而言上市就是一種謀求改變的重要舉措。


在4月25日這天,蘇州銀行首發過會,成為了 2019 年以來第一家過會上市的銀行,而我們的大A 股也將迎來第 33 名銀行業的夥伴。


在政策層面鼓勵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的大前提下,繼蘇州銀行之後會有越來越多的銀行 IPO 過會,保守估計2019年年底之前上市的銀行總數將會超過 40 家!要知道A股滬深兩市總共的股票數量也不過才 3825 家,到年底單單銀行業數量就會佔據約 1% 的席位,這樣的配比還是挺驚人的。




總結

雖然我們抱怨銀行業“霸王條款”的聲音還是客觀存在,但是不得不說現在的大部分小銀行已經不再和以前那樣可以無憂無慮“躺著賺錢”了,不謀求轉變,等待他們的只會是消亡一條路。


浮雲視界


企業存在的最終目的是什麼?追求利潤最大化可能是首要的目標,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分析就會發現各類公司搶著上市的原因了。

任何企業發現都離不開資本的推動,對於銀行來說,全中國銀行那麼多,這幾年實體經濟又不景氣,企業的經營發展面臨著強大的壓力,要發展要存活除了公司本身的競爭力之外,資金融通的成本也是一個很大的因素。銀行融資很大的成分是居民部門的存款,居民的存款是要支付一定的利息的,但是相比於股市,融通資金的成本會變得更小,而且只要經營得善,股市資金會源源不斷,企業自身的品牌效應也會體現出來,相比於拉存款,省去了營銷等環節的成本,所以,依我看來銀行搶著上市,主要還是因為發展的壓力變大後為減少資金融通成本這個目的去的。


梓桑懷


怪不得跌那麼慘,原因找到了。


用戶9816647022978


搶錢搶錢搶錢還是搶錢


國龍勇勝


其實很簡單,一個是補充一級資本,第二個上市可以提升企業的潛在名聲,第三個就是金融改革趨勢,利率市場化,現在銀行這麼多,不抓緊機會上市後面會被消滅一大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