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我過年真的不急著結婚!

最近弗蘭衛視的綜藝節目

《我家內小砸》和《我家內閨妞》

引發了許多年輕人的熱議

這兩檔主打父母觀察孩子生活

讓兩代人互相瞭解

也能讓觀眾明白兩代人之間的互相關愛和無奈的改溝

其中一個因代溝產生的問題

也是所有父母輩都擔心的問題,那就是——

爸媽,我過年真的不急著結婚!

人生有四大悲劇:

愛情無墳墓,婚姻靠不住

美人三十還是個處,屌絲過年有苦沒處訴

但現在

逢年過節的一個問題就是

上面那個問題

“你到底啥時候結婚?”

我們到底該什麼時候結婚

到底該不該結婚

咱們先來繼續聊聊

中國式婚姻結婚年齡

中華上下五千年自古以來開枝散葉都是最重要的一步

成家立室、生兒育女都像是boss級任務一樣必須完成

《禮記·大學》中就寫到——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按照《禮記》中的記載

古代人嫁娶年齡一般是男20歲左右、女15歲左右

當然不同朝代還是會有不同

比如唐代男性婚娶15歲、女13歲以上

古人結婚這麼早不是因為不用計劃生育

而是以前醫療條件和人們健康水平不夠

三十多歲身體已經很差,六七十歲已經十分少見

十幾歲就結婚,其實也是為了減少難產的幾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這種觀念不得不被改寫

因為祖國需要建設,需要廣大青年投入生產

所以1950~1960年代出生的城市人口

結婚都受到了晚婚晚育政策的限制

25、26左右才能結婚

爸媽,我過年真的不急著結婚!

到現在80、90後已經被不斷催婚催育的時候

這些從小受到計劃生育教育

打從心裡認同晚婚晚育好的人發現“一個人也挺好”

產生不婚、不育思想的人開始驟增

再加上現代社會職場壓力大

撫養小孩和老人也成了巨大的負擔

中國已經顯現了有點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

爸媽,我過年真的不急著結婚!

不過在許多人的不願意結婚的今天

倒是無數人願意嘗試校園戀甚至早戀

這樣還未被社會大學考驗就想天長地久的愛情

相當大一部分都是以失敗告終

當然,也不乏能成功堅守的例子

於是又產生了一種新的現象——

要麼畢業就分手,要麼畢業就結婚

畢業就結婚真的靠譜嗎?

根據小編閨蜜和小編同事的口供說辭

他們身邊畢業就結婚的夫妻中

至少男方家裡是相當富裕的

幸福的甚至男女雙方都有錢

有錢那麼早結婚會不會容易出事?

目前看來並不會

因為家庭條件可以大大減輕二人事業上的擔憂

所以只要在生育方面達成共識,感情又穩定

幸福指數肯定比我們高啊是不是!

如果家庭環境一般也選擇畢業就結婚

那麼二人未來可能會有一個較大的危機

那就是事業上升和照顧家庭的矛盾

畢業通常是23、24歲

如果運氣好又夠努力

第一波小高潮大概就是25-28歲

在這個年紀,孩子最大也才3、4歲

有的可能剛出生,甚至還是在備孕階段

這時候工作壓力劇增

這孩子到底還生不生?

生了孩子怎麼帶?交給父母還是保姆呢?

果然,結婚必須深思熟慮啊!

等事業、閱歷都有一定基礎以後

這時候結婚也許是更適合的年齡

那大概是多少歲呢?

爸媽,我過年真的不急著結婚!

心理學家卡森曾在2006年發表文章稱

男人步入中年之後,會更多地表現出同理心

更少地去支配他人

同時,中年的女人會變得更決斷、更自信

這樣的現象被稱為雙性化(androgynous)

意思是兩性會潛移默化地變得更像自己不是的性別

注意!“雙性化”不是一件壞事!

比如男性的雙性化

二十幾歲的男性扮演的是爭奪配偶者的角色

衝動、急躁、有強烈的佔有慾

而三十幾歲的男性會轉向撫養者的角色

更耐心、更柔和、更懂得變通

爸媽,我過年真的不急著結婚!

我們兩性化的出現,要得益於男女在被生活摧殘中

終於瞭解異性,也開始學會寄幾照顧寄幾

所以變得更加完美

當然,這也是人體體內性激素水平下降的結果

因此,當一個人有了一定事業基礎

有了一定財產和社會積累

並且能更好照顧自己、另一半以及孩子時

結婚,不再是人必須要做的一個職責

而是讓人生錦上添花的一筆

就像堆砌橋樑時,最後一塊放上去的石頭

它標誌著這座建築正式完工

從此屹立在世間

拱頂石是一座建築的落成典禮

婚姻則像拱頂一樣,這種婚姻叫做頂石婚

那麼

過年該不該被催婚呢?

甲乙雙方討論

“單身青年到底該不該被催婚”

恰好扣到了這個主題

甲方:該催婚

乙方:不該

甲方持定態度的原因在於

每個人對於愛情、婚姻還是抱有一定的美好幻想

以及他們對愛情、婚姻注入了一定的期盼

如果父母不催婚

他們就慢慢會把這份幻想與期待消磨殆盡

而乙方的態度是

每個人都有自主權利

在這雙方態度分明的情況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