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也有忠义之士 即墨江氏恭先公 咸丰年间抗击捻军殉难

清代同治年间编辑的《即墨县志》,在人物志"忠节篇"中,记载了明清时期的七位忠义之士,有四人是致力鼎新的改革家,另外三位则是清代中后期保城护民的武勇将军。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到,这些先贤们虽然受到历史局限,但是其本身表现出来的"文安天下,武定乾坤"的气质和勇气,足以青史留名载入史册。

“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中,前面讲述即墨江氏望族中(详见前文: ),代表人物江恭先也在其列。江恭先曾创建崂山青峪书院,致力培养地方学子,并且在咸丰三年,为即墨县城修缮城墙捐钱一千吊,此事载于《重修普济堂养济堂院记》碑记,可算是慷慨解囊。以上事迹不再赘述,这篇文章主要讲述江恭先临危受命、慷慨赴难的征战故事。

历史| 清朝也有忠义之士 即墨江氏恭先公 咸丰年间抗击捻军殉难

话说,清代咸丰七年(1857年)起,江恭先先后在安州、濡阳等地担任地方长官,他在地方上兴利除害,帮助民众战胜洪涝蝗害,恢复地方经济发展,改善生活生产面貌,让一方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几年来政声颇佳,得到地方民众的拥戴。由于江恭先的政绩卓著,引起了同僚们的强烈嫉恨,江恭先又是个刚直狷介的性格,对阿谀奉承的小人姿态不屑为之,因此上得罪了不少人。

官场自有官场的游戏规则,不在游戏圈的人,轻则被排挤边缘化,重则就要被清理出户。江恭先持续与地方主官意见相左,多方掣肘无法履职,他多次接到了同僚的明言暗示,让他不要搞什么"举世皆浊我独清",顺流而下才是仕宦之道。否则,要么乖乖离开,要么被强制剔除。

江恭先不屑于此,为了证明清白,放弃了自己的前途,上疏以"归家祭扫"为由挂冠返乡,从此一支竹杖,一双芒鞋,自在山林幽泉,每常与乡人交流,往往发出激昂慷慨的愤世言语,叹息报国为民不能遂愿。

至咸丰十一年(1861年),山东地区遭遇了重大兵祸——捻军入侵。捻军于咸丰初年首在豫南、皖北形成气候,后与太平军势力汇合一处,接受了洪秀全的招抚,来势更加凶猛,前后持续长达十五年时间。他们的初衷是"杀财主,打官府,大户小户都有粮",严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但是也给地方百姓的生活造成深重影响,这支农民起义军的是非功罪,暂且不去置评。

"捻"是淮北地区方言,捻军的称呼起源于"捻子",即火芯子,最初在安徽、河南一带,有民众用油纸捻子,装神弄鬼作法,替人驱病降灾,收取钱财愚民牟利。后来捻子们开始向乡民募捐香油钱,谎称购买施法用的油捻纸,进而发展到威逼勒索,与盗贼无异,逐渐形成地方"捻子"势力,这就是"捻军"的雏形。

历史| 清朝也有忠义之士 即墨江氏恭先公 咸丰年间抗击捻军殉难

起初,毫无敏感性的地方官员,是不会把这种"装神弄鬼"的零碎民间组织当成大事,呈报上级的最可能结果就是被申斥为"小题大作",所以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都是睁一眼闭一眼,真的做大成势了,还有朝廷这棵大树。于是,太平军、白莲教、朱三太子、捻军、义和拳,都这么发展起来,给末世的王朝一次一次打击,直到广东孙大炮的革命党“同盟会”,彻底打垮了这个衰老的封建国家。这既是封建王国的腐败,也是历史前进的必然。

在中原地区发展起来的"捻子",越是遇到荒年无粮,加入的乡民越多,很多村落是民捻难分,隐蔽性非常强,所谓"居者为民,出则为捻",这种飘忽难辨、神出鬼没的方式,让清廷头疼不已,剿抚都非常困难,查都查不清楚,恨到不行,把这支农民义军称为捻匪。

"捻子"义军接近胶东的讯息,山东各州县得知后,都迅速部署严加戒备。时任即墨知县向上级举荐,批允江恭先协助即墨县防御敌人,组织一支团练队伍(即地方组成的民众武装组织)。江恭先当即赴任团练长,与副团练纪瑞云等人积极招募乡勇,在很短时间内,就组织起一支可用的民团队伍。

除了抓紧训练乡民,江恭先还详细研究附近地理环境,在即墨南乡一带的十余处山崖险要之地,抓紧修筑防御工事,架设堡垒岗哨。由于准备充分,各种工事建设的也非常牢固,民团有效减少了战斗伤亡,挡住了多次捻军的攻击。当时捻军已经侵入流亭、夏庄(今城阳区)一带,即墨老城近在咫尺,义军多次对当地进行袭扰,但是对南乡附近的几个山头,则不敢轻易深入,特别是华楼山、卧狼齿一带地势险恶、防御牢固的地方。

至今崂山水库附近,仍有抗捻工事遗迹,当地民众称为"围子顶"。工事围墙沿着山势走向修筑,大小石料皆就地取材,部分利用石材垒砌,部分利用自然崖壁,设计十分巧妙。工事三面临山崖,仅一面斜坡可供人上下,前至黄石洞。如今虽然墙体已多处损毁,工事四门已经垮塌不存,但易守难攻之势犹在,可以想见当时江恭先之用心良苦。由于即墨守军准备充分,打算攻打即墨的捻军没有达成目的,即墨县城固民安,丝毫无损。地方史志对咸丰年间即墨这次成功防守,称为"南乡安堵",认为此役城池百姓得以保全,"皆江公之力也"。

据史载,捻军这支农民起义军,在成立之初,尤其与南方的太平军合流后,尚能自我约束,军纪严饬,不失民心。后来部队分流各处征战,约束力逐渐下降,原本为民请愿的初衷,也逐渐沦丧为贼兵流寇,不仅军纪全无,甚至抢劫淫掠、乱杀无辜等情况也逐渐出现。进入山东后,捻军兵渡白沙河,途经胶东各地,行径不问可知,传言流亭村南的白沙河岸曾有一座"万人坑",就是"红毛"(捻军)侵凌地方残酷暴行的证据。

历史| 清朝也有忠义之士 即墨江氏恭先公 咸丰年间抗击捻军殉难

即墨南乡的抵抗,既是为了避免屠城噩梦,也让捻军看到清军和地方百姓的坚守,于是转变计划,放弃了从北侧入侵即墨的想法,于当年八月组织力量,兵马陈于大沽河流域的石濑河(俗称石砬子河)岸边,等候时机渡河进击即墨。

前方的哨探将消息报给江恭先,他立即调集团练队伍准备应对,在西南方重要据点安排力量防守,自己则亲自率领民兵二百余人,配合当地乡民在石濑河对岸部署,由于清兵防御紧密,捻军探查十余日,不敢对即墨发动进攻。

至咸丰十一年八月十二日,又有部分捻军到此汇合,兵力势大,即墨一侧河岸防守的乡民未曾经历战仗,摄于敌人威势,多有逃离队伍的情况发生。江恭先作为战场指挥,知道军心有变,只能当机立断主动出击。

他简单部署之后,即带领人马率先渡河冲杀,面对双方悬殊对比,江恭先阵前冲突人困马乏,战马失蹄腿折,将其重重跌下,头脑着地,血溅河滩当场殉职,同行的副团练长纪瑞云也在此役中身亡。

史料记载,清代咸丰十一年八月十二日,捻军头领张敏行、李成率领一支部队,从平度、胶县南下,攻入即墨县刘家庄、蓝村一带。之后,在即墨西北沽河沿岸部署兵力,成功打破了清军千总王廷浩以及地方团练江恭先、纪瑞云等人的沽河防线。此役,江恭先、纪瑞云战死,千总王廷浩、团练首领江方衔溃败,退守即墨县城。捻军在即墨城外攻城50余日,赖即墨知县李淦、参将风岗等人全力死守,捻军攻城不克,西撤而去。

江恭先殉难的事迹,逐级上报,朝廷追加其为道台衔,抚恤追赠中宪大夫职称(四级虚职官衔),敕建昭忠祠,专祀江恭先、纪瑞云,乡谥为"忠烈"。荫其孙江敦德为知县,按例赠文林郎职称。这些虽说并非有特殊破格之处,比之以前成例,朝廷抚恤也算是优厚了。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