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说唱脸谱中的窦尔敦是何人?

大风历史观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这窦尔敦是谁?原来,他才是真正的大侠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首叫《说唱脸谱》的京剧,这是一首一半是流行,一半是传统京剧的戏曲,曾在中国红极一时。至今,仍然有听众对里面的戏词了解不已。其中,就有这两句,“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以及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等。那么问题来了,关公、曹操、张飞这谁都知道,窦尔敦是谁啊?在中国的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人吗?下面,笔者就来说一下窦尔敦的故事。“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这窦尔敦是谁?原来他才是真正的大侠!

窦尔敦,原名叫窦开山,一个很大气的名字。家在河北献县,父亲窦志忠,明末起义军李自成麾下的将领。因为从小耳读目染的原因,窦尔敦一辈子都在抵抗清政府。民间关于他的故事,有《盗御马》和《大侠窦尔窦》。其实,窦尔敦在小的时候,家境是十分贫寒的。15岁开始,便开始了种田生活。

他有一个师傅,是流落在民间的起义军头领。有一天,隐姓埋名的义军首领看到集市上,有一群小混混正在欺负一老一少,正当他准备出手教训这些小流氓的时候,只见一个瘦弱的少年正要上前伸张正义。他赶紧拦住少年,大手一挥,“让我来!”随后这位曾经的义军首领就将这一群混混打趴下了。还认年少的窦尔敦做了徒弟。

后来,窦尔敦因为杀了为祸乡里已久的知县父子,被官府缉拿,流浪的时候。窦尔敦又遇见了武功深到不可见底的静慈和尚。他在静慈和尚这里,系统的学习了软、硬气功,以及轻功和护手双钩等技艺。功夫大成后的窦尔敦就决定扛旗对抗清政府的大旗。随后,“铁罗汉”窦尔敦就开始了招兵买马。“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这窦尔敦是谁?原来,他才是真正的大侠。

公元一七一三年的时候,已经形成气焰的窦尔敦,率领手下抢劫了大名府运往京城的十万两官银。清政府知道后,大怒!作为直接责任人的彭鹏,就决定灭了窦尔敦等人。彭鹏手下有一个叫黄三泰的护卫,他想出一个毒计,准备以比武的名义活捉窦尔敦。古代人还是很“实在”的。“你让我来,我就来,多没面子啊”古代大侠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比武当天,窦尔敦准时赴约,双方都立下了不准使用暗器的约定,只是单纯的以武会友。但真实的情况却是,黄三泰一方违反约定,竟用飞镖打伤了窦尔敦的左肩膀。深受重伤的窦尔敦瞬间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于是,暗骂一声,负伤而逃。之后,清政府又多次围剿窦尔敦,皆以失败收场。

善于躲藏的窦尔敦早在攻下河间府的时候,利用河间府的印信,藏进了河北燕山的山脉之中。这个时候的窦尔敦已经是万人大军的首领了。有一次,窦尔敦听说清太尉梁九公,将要骑着御马到围场内打猎,他萌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盗御马!随后,只身前往围场的窦尔敦,盗走了御马。其实,盗御马,只是窦尔敦做过的最小的一件事罢了。

清军几次围剿窦尔敦未果后,竟然抓了窦尔敦的母亲,以此来威胁窦尔敦乖乖就范。窦尔敦是一个孝子,想都不想就要自首。然而窦母生性更为刚烈,她不想让儿子做傻事,自己却做了傻事,一头撞在南墙上自尽了。事实上,此时的窦尔敦已经自缚投案了。但在见到母亲自尽的时候,悲痛万分的窦尔敦,直接挣断绳索,与官差厮杀在了一起。

关于窦尔敦的结局,一共有两个说法。一,康熙深感到窦尔敦的罪恶,将他凌迟处死了。第二个说法,源自于《古城瑷珲》,窦尔敦原名叫窦二东,康熙二十三年的时候,窦尔敦被缉拿归案。康熙念在他性格刚正不阿,为人也有孝心,就安排窦二东到黑龙江当差。期间,他还在中俄雅克萨之战中,立下了大功。一直到六十二岁,负伤身亡。他的传奇一生才结束。

这两个结局,无论是哪一个,窦尔敦都不愧为一名真正的大侠!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和关注!


大风历史观


窦尔敦盗御马,窦尔敦这个人物是编造出来的,主要是《施公案》和《彭公案》,树立的这个人物形象,在书中他是反派,我在小学二年级看的这两本公案,挺喜欢的,这两部是杆棒类,就是最厉害的高手是用杆棒的高手,当然也有朴刀类这些这两部最厉害的高手都是配角,主角是彭公施公,以及他们最得力的跟班(彭公那个跟班娶老婆不上床的,老婆还挺同意的!我当时小没觉得有什么,现在想想好震惊啊!)

窦尔敦是土匪头子,北方土匪大联盟的盟主,和另一个土匪头子也是另一个联盟盟主的黄天霸斗争,窦尔敦盗御马,其实还有一个黄天霸手下盗了九龙杯,这两个故事被编成戏剧,影响很大,



东北虎男323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在《说唱脸谱》中蓝脸的窦尔敦并非是虚构的人物,这个窦尔敦在历史上确有其人。那么,历史上的窦尔敦到底是何人,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还有最后他的结局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一探究竟。

窦尔敦,河北省献县人,原名窦开山。他在家派排行第二,长得又虎背熊腰,因此人们就叫他“窦二敦”。据《献县志》记载,少年时,他跟着一位韩姓的起义军首领学了三年的武艺。后来,他杀了当地作恶多端的知县,为躲避官府追捕,他流浪四方,遇到静慈和尚学得软、硬气功、轻功和护手双钩等技艺,武艺大成,人送外号“铁罗汉”。

随后,窦尔敦回到家乡,举起义旗,招兵买马反抗清政府的统治。窦尔敦起义后,干的第一票就是劫了大名府运往京城的十万两白银。清廷震怒,兵部大臣彭朋被革职。彭朋手下护卫黄三太为捉拿窦尔敦,以比武之名约窦前来较量。在比武前,双方约定都不使用暗器,但是这个黄三太却出尔反尔,使用金镖打伤了窦尔敦的左膀,窦尔敦负伤逃脱。



后来,清军多次派兵围剿都以失败告终。鉴于献县无险可守的局势,他带领着义军转战于河北省燕山山脉,在一个名叫连环套的地方安营筑寨,抗击清军。有一次,窦尔敦听说清朝大官梁九公乘御赐骏马至围场行猎,于是乎他只身下山,潜入梁营盗走御马。此事之后,窦尔敦名声大噪,清廷对其恨之入骨。

于是,清廷再次派重兵围剿,都没有奏效。而后清廷得知窦尔敦是个孝子,就逮捕了窦尔敦的母亲,并张贴告示称如窦尔敦不投案即杀其母。窦尔敦为了救母亲,他自缚投案。母亲见到他后,责备他糊涂,当场撞墙而死。窦尔敦悲痛万分,挣脱了绳索,与官兵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腿部受伤被生擒。

在《明清史料》中记载,在窦尔敦被逮捕后,康熙五十六年,步军统领隆科多上疏康熙皇帝要求将窦尔敦凌迟处死。康熙皇帝同意了隆科多的请求,最后窦尔敦被清廷凌迟处死后,时年34岁。后来,他的故事被编进了京剧中,并且给了他蓝色的脸谱。蓝色在脸谱中寓意刚烈勇猛,眉部画有双钩一对,是窦尔敦使用的兵器。


密探零零发


窦尔敦之所以被世人知晓,无外乎单田芳先生的功劳,其中一套长篇评书《连环套》将个坐寨河间府盗取御马的窦尔敦讲得有血有肉,令人叫绝。当然,曲艺类作品也多有涉及这个人物,举凡提到昆仑侠胜英和锦衣韦陀黄三泰或是神偷杨香武,基本都能跟窦尔敦挂上钩。

早年间,窦尔敦这一人物形象便已根植人心,仰仗的乃是清代公案小说《施公案》和《彭公案》,这时间窦尔敦已经以豪杰侠士的身份出现,他身在绿林专与朝廷作对,期间与黄三泰和其子黄天霸有许多故事。这在后来的京剧《盗御马》与评书《连环套》中多有提及。

特别是在《连环套》中,窦尔敦不但与朝廷作对,跟上三门也多有摩擦,在评书《三侠剑》中的一些英雄侠义人物到了《连环套》中反倒成了朝廷鹰犬。《连环套》中的窦尔敦实力被刻意抬高,压过了南七北六十三省总镖局的人,他成了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昆仑侠胜英等人反倒成了跳梁小丑,特别是黄三泰跟黄天霸所做之事,更让江湖人士不齿。为此许多人不服气,认为窦尔敦就是个绿林大贼。

那么窦尔敦到底是否真实存在呢?

在爱辉县保存的清朝史志《古城瑷珲》中,记载过一个叫窦二东的人物,这个被认为是窦尔敦的原型。他生于明朝天启年间,卒于康熙26年,其祖父、父亲曾在李自成的流民大军中担任过职务。父亲窦自忠曾率13万人马与明朝大军作对,后死于乱军之中。后来窦二东也曾效法父亲起兵造反,只不过他父亲打的是大明,他抗击的是大清。

因其与清廷作对,圣祖爷康熙大怒,命人捉拿窦二东,最终其母被抓获并绝食碰壁而亡,其妻齐金凤也在清军攻打连环套时战死,窦二东与两个儿子窦飞虎、窦飞豹躲过一劫。但最终窦二东因为不想连累家人而投案自首,后被免于死刑,改判发配流放黑龙江。就这样,窦二东与次子窦飞豹被流放至爱辉布丁屯。

不过窦氏父子遇到了恩公,这就是黑龙江将军萨布素,萨布素器重其为人,让其帮助自己训练兵卒,以此抵抗“红毛鬼”(俄国人)。后在雅克萨战争中,窦氏父子屡立奇功,杀伤敌军无数。后窦二东因伤死在爱辉镇火石山,后人为其立庙祭拜。

后人以此形象改编了窦尔敦的作品,至于以上记载是否属实,这个无从考证,我个人感觉有夸大嫌疑。不过我对单老的评书倒是异常喜爱,相比窦尔敦,我更喜欢胜英这个角色。


大狮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曾经一首《说唱脸谱》火遍大江南北,歌曲中的人物大多也耳熟能详,比如曹操、关羽、张飞等人。但作为歌曲中提到的第一个人物,并且排在关二爷的前面的窦尔敦很多人不熟悉,下面咱们就好好聊聊明末清初时期的窦尔敦。

窦尔敦本名非常霸气,叫做窦开山。关于窦尔敦称呼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因为他在家排行老二,而且长得虎背熊腰,看起来非常敦实,所以大家称呼他为窦二敦,久而久之便叫成了窦尔敦。

第二种说法是清朝的贬称,估计是北方的一些方言中有“倒儿蹲”的词语,意思就是摔了一个屁股蹲儿。




窦尔敦的父亲名叫窦志忠,是闯王李自成麾下的将领,曾任督军一职。《献县志》中记载,窦尔敦出身贫寒,靠着给地主打工度日。由于生性嫉恶如仇,所以经常有一些侠义之举,后来被当地的武术名家韩实收为徒弟。成年后窦尔敦还拜了抗清名将史可法为师,学习武艺。


学艺有成之后,窦尔敦也拉起了队伍反抗清朝的暴政,并且攻占了河间府。后来由于清朝大军杀到,窦尔敦率众出逃,被迫放弃了河间府,带着部下逃到了清皇陵马兰峪附近的山里。



在马兰峪附近安营扎寨之后,窦尔敦多次和清军交手,并且不断地骚扰当地的清朝官兵。在此期间,窦尔敦听说康熙在山海关附近建造了一个马场,里面养了很多专供皇帝选用的御马,所以带领几个兄弟乔装打扮进入了马场,光天化日之下盗窃了十几匹御马。

窦尔敦成功盗御马后名声大振,当地抗清的势力也因此大受鼓舞,当然窦尔敦也成为了清廷重点缉拿的大盗。

后来,窦尔敦再一次出手劫皇纲。清廷实在坐不住了,想到了一条计策,那就是将窦尔敦的老母亲捉拿,然后逼迫窦尔敦乖乖就范。窦尔敦为人至孝,听说老母亲被捉了当人质,情急之下投案自首。




窦尔敦自首后,结局有两种记载,《献县志》中的记载是被杀。而另一个清朝地方志《古城瑷珲》中的记载是被清朝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相救。

萨布素是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的抗俄英雄,他为了稳定边疆,防止沙俄帝国的入侵,经常招贤纳士。后来听说窦尔敦被擒后,认为窦尔敦刚正不阿,而且勇武过人,所以积极奔走,通过各种关系保住了窦尔敦的性命。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窦尔敦最终被刑部改判流放黑龙江瑷珲布丁屯[江东六十四屯之一],成为了萨布素将军的部下。



来到东北地区后,窦尔敦开始为萨布素训教士兵,并且积极抵抗沙俄入侵。在雅克萨之战时,窦尔敦曾奉萨布素之命带队攻城,并且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将沙俄士兵驱逐了雅克萨城。

后来第二次雅克萨战争时,窦尔敦曾经率先杀入城内,斩杀多名沙俄士兵。但此役之后,窦尔敦也身负重伤,于1687年在瑷珲逝世。


我是越关


  •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 黄脸的典韦
  • 白脸的曹操
  •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

上面这些歌词相信很多人都是听过,窦尔敦盗御马的故事只要对京剧有所了解的人都应该是知道的。那么历史上真的有窦尔敦这个人吗?

其实目前对于窦尔敦这个人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现在还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在清代的历史记载中并没有找见关于窦尔敦的记载,比如说《清史稿》,《清实录》等等都是没有任何窦尔敦的记载的,只是在民国的时候一些明清史记才有关于窦尔敦的记载,所以很多人也是不相信窦尔敦是真的存在的,可能只是京剧里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

窦尔敦在小说《施公案全传》,《彭公案》,京剧《盗御马》,《连环套》等等都有。窦尔敦是河北人,后来无意之中救了一个义军的首领,然后就一直跟着他,几年之后回到了家乡,然后自己也是拉起来队伍开始反抗清朝。甚至是劫了大名府,的十万两官银,清军多次的围剿也是没有结果,有一次清太尉梁九公乘御赐骏马至围场行猎,窦尔敦得知后,只身下山,潜入梁营中盗走御马,这个就是窦尔敦盗御马的故事。

后来清军实在是没办法了,于是便抓了窦尔敦的母亲,逼他去救,窦尔敦的母亲一看到他来了,觉得自己的儿子做了糊涂事,就马上撞墙自尽了。窦尔敦也是被抓住,然后被处死。


中国历史研究所


随着视听领域的普及,这句歌词: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哼上两句,可若是再往下细究许多人都不甚了了了,甚至还会把窦尔敦想当然的认为是关公时代的人,其实真实的历史并不是如此,关公是三国时期的人,窦尔敦是清朝初年人,俩人相差了1500岁不止。至于为什么说唱中会把他俩并列放在一起,主要原因在于他俩身上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义。


关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义自不必多言,窦尔敦被人称颂原因主要在于他的嫉恶如仇和勇于反抗,不畏强权。

窦尔敦历史上是否真有此人,在清朝的正史中并未提及,只在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清史料》及《古城瑷珲》和《献县志》等地方志中有文字涉及,但涉及归涉及,三者之间的描述也不一样,比如生卒年,在《明清史料》中描述他死于1713年,“康熙五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巳时,刑部所题,步军统领隆科多拿送大盗窦尔敦等,照例即行正法一疏。上曰:‘窦尔敦、王四老公行劫年久,甚为凶恶,杀人亦多。平人杀人三口,尚且凌迟,此为首者,亦当凌迟。”可是在《古城瑷珲》说他死于1687年,到了献县志中生卒年都没有了,只说他死于37岁。因此窦尔敦的个人情况成谜。


抛开他的身世不谈,在各种演义中,窦尔敦最传奇的故事莫过于盗御马。窦尔敦在和清朝走狗黄三太比武时,双方约定不得使用暗器,谁曾想黄三太却在比武之时违背约定,用暗器暗伤窦尔敦,窦尔敦逃跑后,为了找回场子,在得知梁九公携御马外出狩猎,遂潜入梁营盗走御马,并留下黄三太姓名,嫁祸于他,以报前仇,此即为盗御马的由来。

至于窦尔敦的结局,很惨,清政府为了抓住他,以其母作为要挟,窦尔敦是大孝子,为救其母,自缚投案,他的母亲不忍窦尔敦就此被俘,自尽身亡,窦尔敦与差人搏斗后,受伤逃跑,可惜还是被抓,最后被处死。


历史这点儿小细节


搜下评书连环套,你就知道窦尔敦是谁了。这货为了凸显自己的本事,盗了御马。结果逼得黄金镖去连环套找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