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張僮珀


京劇被稱為我國的國粹,在今天這個不管是文化還是音樂都更加多元化的時代,或許大部分的年輕人更喜愛象徵流行的電子音樂、說唱、民謠等等。

京劇的魅力蒙塵,但它依舊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無論唱腔還是詞曲,仍然有著獨屬於它的特色。下面我們就簡要了解一下京劇的起源和發展的歷史,感受一下百年前人們的流行音樂。

京劇的起源

國學大師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中提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自元代以後,元曲的發展逐步貼近社會與生活。到了明代,崑曲更是受到了上層士大夫階級的喜愛,得以傳播和發展。但從萬曆末年開始,中國戲曲就開始孕育著一場新的巨大變革,民間聲腔和各地劇種的紛紛崛起、各有發展。

京劇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逐步嶄露頭角。

京劇,它是由在北京的多種聲腔系統相互競爭、融匯而成的,並不是單一的聲腔和地方劇種。弋陽腔(弋陽腔,傳統戲曲聲腔之一。簡稱"弋腔",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戲曲聲腔,它源於南戲,產生於信州弋陽,形成於元末明初。是宋元南戲在信州弋陽後與當地贛語、傳統民間音樂結合,並吸收北曲演變而成)在明代嘉靖初年,即16世紀20年代已進入北京。

明代萬曆後期,即17世紀初年,崑腔(戲曲聲腔之一,元代在江蘇崑山產生)傳入北京。崑腔進入北京後,取代弋腔處於領先位置。明末崑腔衰落,弋腔轉化為京腔,一度得以發展。

清初,京城戲曲舞臺上盛行崑曲與京腔。

乾隆中葉後,崑曲逐漸衰落,京腔發展得以取代崑曲,走上了京城的大舞臺。

徽班進京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正值乾隆皇帝八十誕辰,當時富有的徽商想要以此為由頭,資助徽班進京演出。

徽商的想法得到了徽籍官員的大力支持,於是,徽班進京,祝壽演出,深受歡迎,大獲成功。在《批本隨園詩話批語》中記載到:"追至(乾隆)五十五年,舉行萬壽,浙江鹽務懲辦皇會,先大人命帶三慶班入京,自此繼來者,又有四喜、啟秀、霓翠、和春、春臺等班。各班小旦不下百人,大半見諸士大夫歌詠。"自此,他們在京師的舞臺上站穩了腳根,他們的成功演出為京劇的誕生奠定了重要基礎。三慶班是第一個進京獻藝的徽班,演出以二黃為主的亂彈諸腔和崑曲。

莊清逸所寫的《南府之沿革》中記載到:由江南傳來四大名班曰:四喜、三慶、春臺、和春,此四班昆、亂兼有,各角色色、藝皆精。到京後,即分撥各邸(和春班之牌,即藏吾家。餘童年時尚見之,惜毀於庚子兵燹矣)……此即四大班入京之始。

徽漢合流

嘉慶年間,以徽班為主要力量的京劇,進一步發展。大約在嘉慶初年,漢調演員進京,搭入徽班。漢調流行於湖北漢水一帶。

江西弋陽腔的一個支流形成為清戲,吸收來自安徽的二簧腔與來自甘陝一帶的秦腔,形成漢調。徽調本是徽、秦合流,漢調的進入,又進而促使徽、漢合流。

京劇的多種劇種的融合再次凸顯,不僅僅是單一的地方劇種,而是融合了多種聲腔和唱法,在相互調和中得以發展。自此,京劇在徽、漢合流的基礎上,以漢調為主,又對昆、梆等劇種加以吸收而形成。

漢調進京後,在劇目上產生的一個重要變化,便是將此前演旦角戲為主的風氣,扭轉為流行老生戲了。由於漢調所起的此種作用,京劇便產生了"班曰徽班,調曰漢調"的概括。

道光中期,老生分為三派:漢、徽、京,其代表人物分別是余三勝、程長庚、張二奎。這三人在京劇史上被稱為前三鼎甲,又被習稱為老生前三傑。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京劇進入了發展鼎盛時期,代表人物為孫菊仙、譚鑫培、汪桂芬。這三人在京劇史上被稱為後三鼎甲, 又被習稱為老生後三傑。京劇也由之前鬆散的集體制轉變為名角制。

此後,京劇的名角也越來越多,出現了"四大名旦"、"四大鬚生"等京劇名家。京劇藝術也在之後的戰爭年代,伴隨著戰火而發展。

或許在今天看來,京劇已經不再是令年輕人為之心動的藝術,也不再是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它在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但它卻一直擁有著獨特的魅力。


煮酒君


走向衰弱的只有京劇嗎!在智能媒體的衝擊下,所有的舞臺演出都不景氣!

京劇在電視,電腦,手機沒普及之前,是很多人喜聞樂見的主要藝術形式。我不去追尋我沒經歷過的京劇發展史,只說自己的自身感受。

我從小就在父母的影響下看京劇,我們雲南京劇院是在原雲南大戲院,國防京劇團,勞動人民京劇團等合併成。那時非常熾熱火爆,幾乎每天都有演出,很少重戲。而且很多地州專區都成立了京劇團(大致是一九六一年)基本上都演的是傳統戲!在公園,廣場,茶館都有人談戲,唱戲。

約六三四年,國家提倡多演反映現實題材的,歌頌工農兵形象的現代戲!但是沿用京劇特有的虛擬化表演程式,來表現現代人物是不成功的,所以只有少數幾場戲流傳。如李少春先生的"白毛女",關肅霜先生的"黛諾"外,其他都無多大影響。


進入六十年代中後期,國家調集了不只京劇名家,也包含了編劇,導演,音樂,舞美,燈光,化妝等方面的首席演職人員。吸收話劇等的編導,表演手法,聯合設計,編排了很多現代戲(不只是京劇,還有舞劇與交響音樂)。我能說出戲名的約有二三十出各類現代作品!使京劇普及達空前絕後的程度。其中選出了八出極具影響力的作品作為新戲表演示範,稱為樣板戲,其中有五出京劇,二場舞劇,一場交響音樂。戲迷何止成千上億!


特別是改革開放後,恢復了傳統戲的演出,其火爆程度極高。幾乎也是天天有戲看,傳統戲迷大乎其過癮。各電影廠也拍了一些舞臺戲曲藝術片如上海京劇院的“白蛇傳",福建京劇院的"火焰山",雲南京劇院的"鐵弓緣"等都有很高的藝術成就!但隨著電視的快速普及,很多國外與港臺的各類文藝節目以特有的新奇性,通俗性,娛樂性。免費化,廉價化,方便化的形式佔據了人們的視聽空間。



極少有時間進戲院花錢看戲了!所以不止京劇,所有的舞臺演出都受到了市場的衝擊,恰好這時期也是市場經濟佔主導的時期。京劇出現了每演必虧,虧了更不敢演的尷尬局面。很多演員改行,出國另謀發展。京劇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作為一個戲迷,對此現狀感到無比的傷感!但市場是無情的,更不會照顧到個人的感情!京戲可能在其斤斗把式的二百二十八年後的今天走向衰落!特別是智能科技的高速變革,讓京劇更是雪上加霜!但不知是對流行文藝的審美疲勞,還是獵奇心理,或許也是文化品位,經濟能力的提高。近兩年來劇場觀眾年輕化喜人。



相反老觀眾因買房搬離市區,年紀大,不願消費等原因,極少出現在商演場合。取而代之的是年輕觀眾了!前幾天上藝副校長唐禾香帶領上藝來昆演出時,出現上百小現眾看戲且在節點叫好鼓掌的場面,甚至熱情持續不減!實實的令人欣慰!

但一個不可否認的現實是,不只京劇,所有的舞臺演出都在衰落,京劇還算好一點!最大的原因還是賺價化,智能化的低端娛樂形式大量存在。對舞臺演出形成巨大沖擊!


本文提供圖片僅為參考!


乾杯安德烈


其實不僅僅京劇在衰落,全國大部分戲曲劇種都在衰落,比如黃梅戲、豫劇、皮影戲、越劇等等,這些劇種在幾十年前都很受歡迎,但現如今聽的人、看的人是越來越少了。不過我們今天就只說說京劇,京劇越來越衰落,無非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來自流行元素的衝擊

來自流行元素的衝擊,應該是導致京劇走向衰落的最根本原因。京劇在民國時期,可以說是人們娛樂消遣的不二之選了。或者說就算是沒有京劇,全國各地也有其他地方戲,這些戲曲劇種可以滿足絕大部分人的娛樂消遣,喝茶看戲成為人們打發時間的最好方法。

可是隨著電影的興起,全國各地的戲曲劇種逐漸凋零,這裡面自然也包括國粹京劇。後來再隨著流行音樂的興起,港臺音樂向大陸輸送,電視劇、VCD影片、黑膠唱片、電臺等流行元素湧入人們的世界中,戲曲這個古老的東西,越來越被人們遺忘了。

二、社會節奏的轉變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京劇這種非常慢節奏的東西,似乎只適合在小劇場裡待著了。現在的人似乎都喜歡速度快、時間短的東西,比如人們在歌廳裡,寧願多唱幾首三分鐘的情歌,也不願意唱十幾分鐘的《勁歌金曲》。

很多人不聽京劇,或者說不聽戲曲的理由,大部分是他們覺得這些戲曲唱的咿咿呀呀的聽不懂,然後一句話拖個一分鐘才唱完,讓這些適應了快節奏生活的人們極為不適應。

三、京劇藝術太過於抽象化

這裡的抽象化指的是相對於其他藝術門類,京劇還是比較難以讓人理解的。簡而言之,就是看不懂,聽不懂。打個比方,兩個歌手站一塊,一個唱《枉凝眉》,一個唱《兩隻老虎》,是不是後者要比前者更容易聽懂?

京劇現在的狀態就像是一首首很難聽懂的歌曲一樣,其實想要理解京劇並不難,只是現代的人們大多數都不願意去了解它,出於種種因素,人們在生活中很少能接觸到京劇,再加上京劇很難令人聽懂,所以大家都不怎麼去聽京劇。

四、體制化、宣傳、演出等一系列問題

民國時期的京劇之所以發展迅猛,原因是這些劇團都是競爭式發展的,適者生存,四大名旦、四大鬚生(七位)等這些人,都是拿京劇當成營生的手段。現在呢,劇團歸國家管,演員唱不唱,都能領工資,在這樣的體制下,演員生涯一眼就望到頭,還有多少演員能願意為藝術而拼命地努力?

再說說宣傳的問題,不得不說,這些劇團(不管是京劇團還是地方戲劇團)的宣傳都有一個硬傷,他們總是在一個非常小眾的圈子裡宣傳,或者直接就不宣傳。就拿我的家鄉戲泗州戲來說,我作為一個本地人,如果不主動聯繫劇團,壓根就不知道劇團哪天到哪裡演出,因為他們一點宣傳都沒有。沒有宣傳,誰知道到哪裡去看演出呢?

再說說演出,近些年隨著各地政府對文化藝術的宣傳,偶爾還有一些送戲下鄉之類的,但這還是伴隨著上一個問題,就是他們沒有宣傳,送的戲只能到當地,甚至當地人消息稍微閉塞的,都不知道戲送到他們那裡了。更別提前幾年,那些劇團們基本上出於閉關修煉的階段了,不演出,又哪來的演員呢?

五、生存方式發生轉變

當年京劇依靠的是跑碼頭、班社、角兒坐鎮來營生,現在這些東西要麼消失,要麼關注的焦點發生轉變。上面說了,體制化毀了京劇,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救了京劇,同時地方戲也一樣,體制還是保護了這些劇種,在時代變更之時,不至於被大浪淘沙淘得失傳了——那些沒被保護的劇種,正在逐步的走向失傳。

這樣一來,就進入了一個死循環,想要戲曲藝術不失傳,就要進入體制化,進入體制化之後,又有上面這麼一系列的問題。如果不進入體制化,京劇以及各種地方戲,可能衰落得更快。

我覺得想要改變這一困局,可以在體制化不變的情況下,逐步的改變一下對演員的獎懲規則,比如學習一下民國時期的班社制度,在給這些劇團基本的工資後,讓這些劇團自己下鄉,不管是商演還是義演,自負盈虧,這樣或許能夠拯救一下正在衰落的戲曲藝術。


魏青衣


京劇是國粹國寶,是先人留下的文化精隨,想傳承下去真是很難了,圈子越來越小,說不好聽的,真是罐裡養王八一一越養越抽抽。中央臺戲劇頻道翻來覆去播一些老戲,受眾很少,問一些晚輩說:從來不看,希奇古怪的名子也記不住。我記得文革期間,樣板戲處處唱,大人小孩都能哼唱幾句,開創了京劇傳承新局面。不說旗手的是非,那真是京劇的春天。近幾年,程派傳人遲小秋唱了幾段現代戲,《紅雲崗》,《海港》,《法官媽媽》,在群眾中反響很好,這倒是一個發揚光大京劇的好辦法,編點新戲,象遲小秋那樣創造一些動聽娓婉悠美的唱腔,讓年輕人模仿追求喜歡,為此狂熱,京劇的春天就會到來!


老王149483347


文藝是為工農兵大眾服務的!

自從有了共產黨的領導,文藝的服務對象,就從達官貴人變成了人民大眾。明確了服務對象,就要適應服務對象的喜好。當然也要在適應的過程中,引導服務對象的喜好。流行音樂只所以快速風靡,正是解決和適應了這個問題。

與時俱進與堅持傳統,是一把雙刃劍。沒有了傳統,失去了自我;不與時俱進,就得不到市場和發展的認可。這是文化的傳承者與管理者要解決的問題,而且是用心、費心、認真解決的問題。

現代京劇對於傳統京劇的改造和發展,雖然被叫停,但就其傳播和大眾認可的程度,無疑是大大優於傳統京劇的,對京劇的發展做出了正確的嘗試。這一點是可以借鑑的。還有豫劇的《朝陽溝》也是一個好的範例。

另外,就戲曲的影響力,有國粹的、有地方特色的。套用一句經典的話:中國的,即是世界的。同樣:地方的,即是中國的。如果是國粹的,就先立足中國,在中國做出影響力、認可度,成為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是地方的,就立足地方,在當地做出影響力、認可度,成為地方的優秀傳統文化;有了堅實的基礎,才能有強勁的發展動力。這樣的模式,也會更加經濟實效。

對於一些的確缺乏發展亮點,又不想放棄的劇種,可以國家或地方出資保留和陳列起來。






靜遠


本人是老京劇迷,也有票友級的唱功。但喜歡歸喜歡,對京劇的沒落也認為是必然。其幾大缺點也一直不喜歡。一是唱腔與時代脫節,與勞動人民越來越快的生活與心情格格不入。二是劇目劇節陳舊,當年興旺是面對廣大文盲或低文化觀眾,可以大幅度脫離史實,但如今已面對大量高中以上學歷觀眾,你還在那亂演古裝劇,就不可以。我經常以秦香蓮劇為例子,現在人都知宋律,像包拯連縣令都旡權殺,也知他沒任過多少時間開封府尹,更沒經手過大案。你還不按宋律改好劇本,你唱得再賣力,連我都看不下去。三是技法守舊,有些不是精華就必須改革:如過於程式化和什麼上口音,尖字等,明明就是當年南方演員的地方方言土語,還當好東西代代相傳,有意思嗎?四是守舊,門派化:現在什麼時代了,還像舊社會青紅幫似的拜師拜祖的。京劇表演可以傳承唱功流派,保持其各派藝術特點,但絕不可如當今,青年和廣大群眾演唱再好,不拜哪派名人為師就永遠不被認可,這種嚴重脫離社會主義社會人與人關係和廣大人民群眾基礎的東西,想不沒落都難。一句話,要想興旺,紮根群眾,跟上時代,走下貴族高臺,為表現當今人民新風貌創新努力!


犇牛貓


談論戲劇戲曲走向衰落,與前幾年市民談論城市公共廁所減少其實性質是一樣的,將戲劇與廁所一併談論,本人也覺得是莫大的不敬,但民眾如果靜下心去觀察和思考,就會發現其實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其實都是敗於資本要快速逐利性的,戲劇與廁所並不是資本人眼中的香餑餑,都是些帶有一些公益性的項目,市民妄想讓好心的資本人去帶動這些有些公益性的項目大為發展火熱,不過是夢幻中的一時想象吧了,凡帶有公益性的東西,非只有用政權政府這隻強有力之手幫扶不可的,要將戲劇成為好象城市公共廁所一樣,成為市民離不開的場所,政府與各方面的能人都進行規劃幫扶,是戲劇能否成為中華民族必不可少的心靈補湯的關鍵了,當然戲劇人自己也要努力發奮讓戲劇精彩深入民心,也是戲劇能否走向振興的關鍵的。


喜喜羊羊喜喜人



說起京劇的衰落,我們先說說京劇是怎麼興旺的。京劇舊稱亂彈,它是相對於崑曲而言的。有駁雜不精之意。實際是諷刺京劇的前身來源於民間,不夠文雅。

但因為京劇受老百姓的喜歡,所以清朝花雅之爭中京劇亂彈勝出。京劇最後走入了宮廷,乾隆以後的幾代帝王都很喜歡京劇,特別是晚清的慈禧太后,對京劇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為慈禧喜歡京劇,所以京劇得到了大發展。

京劇在二三十年代更是由於出現了很多的名角,使京劇成為眾戲之首。那麼京劇為什麼衰落呢?實際京劇的衰落,不是由於自然原因造成的,而是由於人為的因素所造成的。49年以後,由於對京劇的強行約束和改革,使很多老戲不讓上演,很多有絕活的老藝人沒有用武之地,使這門藝術不能很好的得到傳承,逐漸消亡。



不止京劇,當時,很多地方戲曲也受到了這種待遇。當時的戲劇改革使很多老戲不讓上演,很多藝人就此失業,當時程硯秋去考察戲曲,很多老藝人抱著他痛哭失聲。他們一輩子只會演戲,不會幹別的,不讓演戲,也就失去了他們吃飯的飯碗依靠,這在程先生所寫的文獻中都有記載。

當時樣板戲雖然很興旺,但是它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京劇,它是一種新生事物。所以改革開放以後。樣板戲也就消聲覓跡再沒有人提起了。



還有一個原因,因為現在文藝形式,娛樂形式多種多樣。京劇這種文化形式,如果不能更好,更有絕招兒的去招攬觀眾,勢必不會有人再去像過去那樣的喜歡和觀看。過去的文藝形式單一,現在的文藝形式呈現多元化,人們選擇的餘地多了,所以京劇也不會是他們的首選。這也是京劇走向衰亡的一個原因之一。


荷露團珠


京劇具有良好的傳統,經過百年的雕硺,它的唱腔,演技,劇情內容和服飾都在中國許多劇種中一枝獨秀。但是,現在好像離開大眾逾來逾遠。特別是年輕人,喜愛京劇的人不多。這讓人覺得京劇衰落了。所以要在年青人身上找原因比較可靠。

前幾年中央和地方臺,每逢新春常見京劇選拔賽,看多了,就覺得問題不少。但主要的問題,還是那些評委,他們都是各派的謫系傳人和大師,執法之嚴,無以弗加。許多參賽的孩子的噪音,唱腔之優美,常常使我這個愛聽京戲的人感動,但是評委們卻能在那一個轉折,那處輕重,那亇咬字,那個吐音挑出許許多多毛病來。根據是孩子們在這一點點上和梅蘭梅,程豔秋,馬連良,金少山,張君秋等等老前輩不一樣。尤其是拉京胡的評委更嚴,弄得參賽孩子流眼淚,跟著來的家長也很難下臺。可能他們覺得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而他們為之付出的那麼多。這時候我就發現,京劇界的大師是不主張任何創新,改革和變更的,他們這樣的做法實際上是推走了多少喜愛京劇的年青朋友和孩子。這種嚴格執法對京劇發展一點好處也沒有。反之,我們看看央視的鋼琴,提琴,和聲樂比賽,都希望參賽者在理解歌曲的內容上,要有自己情感和表達的方式。不拘在一個音符的輕重和節拍快慢上,鼓勵參與者有自己的特色。京劇太嚴了,太固定了,太程式化了,太老一套了。趕走了喜歡它的年青人。

在我年青的時候,省城裡只有京劇院,電影院。那時京劇觀眾多得很,演員陣容也比較一般,一到上海或是北京有個什麼京劇團來,買票很難。因為沒有競爭對手。現在,多少競爭呀!還有體育,話劇,各個有特色的地方戲和音樂會,觀眾一分散,看京劇的自然少了。

有朋友說文革期間看京劇人很多呀!是的,因為那時沒別的看,那幾個樣版戲大家看得都會唱全本了。


信敏498


我來回答。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全國人民的文化生活逐漸豐富多彩,除了國營的幾家電影院外,錄相廳,歌舞廳和卡拉0K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錄音機、放像機和電視機也普遍進入普通百姓家裡,相繼出現的流行音樂歌舞團全國走穴巡演。青年人更是著迷於迪斯科、霹靂舞和港臺流行歌曲,京劇藝術從市民文化的主流地位,走向邊沿化。唱,唱不過勁歌熱舞,演,演不過功夫電影。全國各省、市,地京劇團在殘酷的市場經濟競爭體制面前,漸漸退出那曾經創造過輝煌的文藝陣地。往事不堪思,事事難預料。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追不上時代的步伐,自然要被淘汰。您如對我的評論所見相同,請您👍!祝您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