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巴長嶺鎮碗廠溝村產業脫貧再提速

長嶺鎮碗廠溝村緊盯脫貧摘帽目標,按照“4+X”產業佈局和 “村有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門路、人有致富技能”的思路,大力發展畜禽養殖、中藥材、蠶桑等脫貧產業,多措並舉實現產業脫貧再提速。

鎮巴長嶺鎮碗廠溝村產業脫貧再提速

4月9日,碗廠溝村正在給貧困戶分發天麻菌種、仔豬和脫溫雞苗

一是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大力發展小眾產業。碗廠溝“四支隊伍”按照縣脫貧攻堅辦要求,認真開展大排查、大走訪,逐戶瞭解貧困戶產業發展意願,科學研判,最終確定發展生豬、牛羊、土雞養殖和天麻種植。幫扶單位縣獸醫站積極籌措資金10萬元,購買天麻菌種500瓶,仔豬45頭,脫溫雞苗390只,分發給74戶貧困戶,預計戶均增收3500元以上。

二是加快實施脫貧產業項目,夯實新型經營主體帶貧。為培育壯大扶貧特色產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經營主體帶動能力,2019年碗廠溝村遴選申報了兩個脫貧產業項目,一個是蠶桑基地建設項目,帶動貧困戶30戶,目前已完成栽桑200畝,另一個是中藥材種植項目,帶動貧困戶90戶,目前已除草施肥中藥材3000餘畝,新發展中藥材400餘畝。大部分貧困戶一邊發展小眾產業,一邊到蠶桑基地、中藥材基地務工,年底還將獲得分紅,碗廠溝產業扶貧正在從“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

三是盤活集體經濟組織資金,促進脫貧產業項目實施。2019年碗廠溝村將集體經濟組織50萬元資金分別注入兩個脫貧產業項目,合同約定年底按照7%的比例分紅,既實現了集體資產穩定增值,又解決了實施產業項目資金不足的困難。

四是紮實開展技術服務,促進產業發展農戶增收。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碗廠溝村多次舉辦畜禽養殖技術和中藥材種植技術培訓班,通過技術培訓和入戶指導,“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賺”,不斷提升種植養殖技術水平,為產業提質增效奠定了堅實基礎。(獸醫站:周小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