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的时机为什么选择228年,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吗?

少华聊史


公元228年的局面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诸葛亮并非自谦,东汉十三州蜀汉仅仅具备一个大洲罢了,这意味着不论人力物力亦或是人才资源完全不能与曹魏相提并论,甚至不如东吴。想鲸吞占据北方经济文化中心的曹魏不过蚍蜉撼树罢了。

▲英雄末路--关公走麦城

历经大意失荆州和夷陵之败,蜀汉将星凋零,老一辈的五虎上将只剩下一个赵云(马超病故),年轻一辈的将军如冯习、张南之辈战死甚多,除了后来招降的姜维,略好一些有过指挥兵团作战经验的马超不得重用(北伐前病故),魏延、王平、赵云之流都还是差点意思,而关兴张苞之流只能冲锋陷阵罢了。

<strong>南中平定战虽然恢复了原有益州地盘,但国力受损严重,又老老实实搞三年的休养生息。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

所谓的“兵甲已足”其实只是一句套话,诸葛亮个战略只是想出其不意拿下关中,死守潼关,获得当年秦国俯瞰中原的战略优势地位。若干年后在伺机东掠。

无奈的选择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从格局上来看,诸葛亮初出茅庐时的计划在丢失荆州后已经被去掉了一半,而所谓的“天下有变”,最佳时期是曹丕篡汉的当口上,但蜀汉刚刚从夷陵败退,当时是自顾不暇的。下一次则是高平陵之变(公元246年),既不可预见,诸葛也不见得能活那么久。

▲公元218年的天下格局

刘备集团巅峰时期地盘跨两川、荆州西部和北部,以及公安地区。值得一提的是公安地区约处于陕、豫、鄂三省要地,衔接汉中和荆州,由刘封孟达把守,作为重要前进基地,完全可以直取洛阳和长安。现在如果东吴这个朝三暮四的盟友不配合的话,曹魏连一点牵制都没有。

因此可以肯定的说,此时并非曹魏出兵的最佳时期,但他并没得选择。


“曹丕已死,孺子曹睿即位,余皆不足虑:司马懿深有谋略,今督雍、凉兵马,倘训练成时,必为蜀中之大患。不如先起兵伐之。”--《三国演义》

▲“隆中对”的战略规范已成泡影

既然是说三国,谈谈演义也无妨,诸葛亮说的这句话既是对于司马懿练兵的担忧,也是对于双方实力进一步拉大的恐惧。

一方面,双方巨大的地盘差距决定了在和平年代差距会越拉越远,拥有中原鼎盛的人口基数、可耕地面和文化底蕴,曹魏将在二十年休养生息之后卷土重来。而因此只有通过战争的骚扰,才能够打乱北方休养生息的步伐,换句话说,选择战争既是投机,也是续命。

西川作为历史上各个偏安政权偏爱的地方,往往都不过几十年国祚,盖成都平原的地理环境太适合关门享受了,开国之初或许还有战斗力,但历经数十年不思进取之后往往都不堪一击,纵然有天险却从来就没能守得住过。

▲司马氏也人才辈出

另一方面,汉高祖曾有过暗度陈仓的经历,如果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关中,占据潼关的话,蜀汉将拥有当年秦国的地盘,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甚至可以伺机东出而争夺天下。

因此,诸葛亮选择北伐其实是没得挑,不打会被磨死,打的话或许还能豪赌一把。以诸葛亮的战略眼光自然是洞若观火,因此南征之后马上就是北伐。

现实的结局

现实往往比理想要骨感得多,《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不能“多智而近妖”,在充分肯定他的内政和战略能力之后,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作为盖棺定论而结尾。

事实也是如此,以谨慎著称的诸葛亮也许不会轻易吃败仗,但想复制韩信暗度陈仓奇迹的话显然强人所难。事实上在第二次北伐中他也选择了陈仓道,但吸取教训后早有防备的曹魏让蜀军吃了一个多月城墙灰,导致无功而返。

曹魏方面,史实中没有无能的曹真,子丹兄在行军打仗方面完全是个行家,在抵抗第一次北伐过程中他击败了《演义》中不所不能的赵云,加上张郃拿下的街亭,导致诸葛亮不得不仓皇退兵。曹休则扛住了东吴,加之复出的司马懿,第一次北伐很快无功而返。

再后来的几次北伐更为乏善可陈,蜀军并不惧怕司马懿挂帅的魏军主力,每次阵战打得对方丢盔弃甲,从此学会了龟缩。然而蜀汉的赌注着实少了一点,只要好好防守,后方在西川的蜀汉粮草运输几乎是持久战中不可能解决的难题。

最终在历经10年的拉锯战之后,诸葛亮上演了无奈的“秋风五丈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