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理朝政当木匠,“鲁班天子”和“木匠皇帝”,哪个更强?

论皇帝做木匠活,这个皇帝,可比“木匠皇帝”朱由检要专业的多,用现在评比的规则来评判,明熹宗朱由校只能屈居亚军!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奇葩的皇帝,其中明朝的明熹宗朱由校被称为“木匠皇帝”,他天生对木工有兴趣,继位之后干脆在皇宫内专门开辟了木工作坊,自己做起了木工活,在历史上留下了津津乐道的趣谈。因此,提到能做木匠活的皇帝,很多人都会想起明熹宗朱由校。但是你知道吗?历史上会做木匠活的皇帝可不止明熹宗朱由校一个人,在朱由校之前就有一个正宗的皇帝,他也喜欢做木匠活,而且木匠活的手艺比明熹宗朱由校还高,人称”鲁班天子“,这个皇帝就是元顺帝。

皇帝不理朝政当木匠,“鲁班天子”和“木匠皇帝”,哪个更强?

元顺帝有一个绕口的名字,叫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他是元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一个亡国之君。这个皇帝虽然治国无方,但是兴趣爱好却相当的广泛,他会蒙、汉两种言、崇尚儒家文化、喜欢吟诗作赋、对天文命理也有猎涉,他还迷恋密宗大法“大喜乐”(也就是男女双修),每天都与一班妃妾在后宫双修,希望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前边说的这些兴趣爱好元顺帝都不是太精通,最让他得意的是他的木工手艺,其水平直追木匠的祖师爷鲁班,人称”鲁班天子“。

皇帝不理朝政当木匠,“鲁班天子”和“木匠皇帝”,哪个更强?

既然能叫”鲁班天子“,那木匠活的手艺当然是相当了得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见识一下这位元顺帝的木工成果。

宫漏

宫漏是元顺帝发明的一种计时仪器,据《禁中夜作书与元九》记载,元顺帝发明的这个宫漏以木为柜,高七尺,宽四尺,木柜上雕刻有一个三圣殿,殿前立一手捧漏箭的玉女,漏箭里边的水一旦到达固定时辰的刻度,钟钲两侧的金甲神就会撞钟击钲;殿的两侧分别为日宫和月宫,宫门的前边各立着三个飞仙,每到子、午时分,所有飞仙合为一体,从日宫或月宫中鱼贯而出,分秒不差。

皇帝不理朝政当木匠,“鲁班天子”和“木匠皇帝”,哪个更强?

宫漏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它实际上就是现代钟表的雏形,元顺帝能够制造出这样一件巧夺天工的计时器,说明他不仅掌握了高超的木工手艺,对机械原理也有一定的研究。

豪华大龙船

做为一个天生会享受生活的皇帝,元顺帝还为自己打造了一艘”豪华大游轮“。据《元史》记载:元顺帝做的这艘豪华大龙船长一百二十尺,宽二下尺,船首为龙头造型,船尾酷似龙尾,最精妙的设计在船身两侧,竟然仿照龙爪样式做了两排自动的划桨,船底的机关一起动,船桨自动滑动,龙首、眼、口、爪、尾随之摆动,仿佛一条真龙在水中游动,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皇帝不理朝政当木匠,“鲁班天子”和“木匠皇帝”,哪个更强?

史书中记载的元顺帝这两件木工成果,可以称得上是前无古人,不愧于“鲁班天子”的称号。


无独有偶,100多年以后,明朝也出了一位”不务正业“的皇帝,他与元顺帝有相同的爱好——喜欢做木工活。明熹宗朱由校从小就不爱学习,太傅给他讲课,他根本就听不进去,其心思全都用在研究木工活上面了,他16岁登基继位时基本上是个文盲,因为识字不多,连奏折都要别人念给他听。为了研究木工活,他干脆在皇宫内专门开辟了木工作坊,每天不理朝政,一门心思的研究他的木工,活脱脱是一个敬业的木匠。明熹宗朱由校的木工成果也不少。

宫殿模型

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时对紫禁城三大宫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在这次修缮过程中朱由校有了用武之地、他不仅现场监督指导工人们干活,还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了一个乾清宫的模型。据《旷园杂志》记载,这个乾清宫模型高约四尺(1米3左右),外型与乾清宫一模一样,雕梁画栋,气势恢弘,甚至连内部的陈设都与实际别无二致,让人不得不承认熹宗朱由校的木工水平的确高超。

皇帝不理朝政当木匠,“鲁班天子”和“木匠皇帝”,哪个更强?

折叠床

明朝时期皇宫内使用的都是体积巨大、笨重的木床,做为一个有木工专长的皇帝,朱由校当然要做一些自己实用的东西。于是,他就对自己的龙床进行了改造,他竟然设计出了一张能够折叠的床,每次出宫,朱由校都将自己的龙床折叠起来,让随从们带上,这个设计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创新,朱由校是折叠床无可争议的发明者。

乾清宫模型是有史料记载的朱由校做的最庞大的一件木工活,平时,朱由校都在做一些桌椅板凳、梳匣之类的小物。传说,朱由校的雕工也相当了得,他在宫中做完这些小物件,一部分自己留下欣赏把玩,其余的都让太监们拿到宫外的市场上去售卖,往往一出宫就被人抢购,官员和百姓都以能够拥有一件明熹宗朱由校做的家具为荣,由此,朱由校也落得个”木匠皇帝“的称号。

皇帝不理朝政当木匠,“鲁班天子”和“木匠皇帝”,哪个更强?

通过展示两位皇帝的木工成果,大家不难看出,元顺帝要比明熹宗朱由校技高一筹,元顺帝的作品大气、精巧且更具创造性,而朱由校的作品虽然精致,但是没有创造性,与元顺帝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选手。


方圆视界有话说

木工涉及到机械、建筑、美学等很多学问,是一门深奥的科学。元顺帝兴趣爱好广泛,可以称得上是博学多才,而明熹宗朱由校是一个连识字都困难的”准文盲“,他做木工顶多也就做一些表面上的文章,很难有更进一步的发展,这点,从他们俩的外号上就可以分出高下。

因此,小编忠告各位读者:一定记得要多读书,正所谓”书读百遍,奇异自现“,同样掌握一门技术,经常读书和学习的人,在未来的发展上一定会强于不读书不学习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