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華時,圓明園都燒燬了,但紫禁城為何逃過了一劫呢?

杭素文


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侵略聯軍攻佔北京城,掠奪世界第一大皇家園林——圓明園無數珍寶之後,一把大火將其付之一炬,成為大類歷史上最大的文化浩劫,更成為我中華民族切膚之痛。

平心而論,中華民族的歷史對於外國來說,道義上幾乎是沒有汙點。然對內則恰恰相反,王朝的更迭,大多是血雨腥風,枯骨成山,這就是我國封建歷史進程之鐵律。

相比之下,歐洲人的封建統治方針恰好與我們相反。對外,必要時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的放棄道義而專注利益,甚至成為強盜之流也在所不惜,而對內卻是各種法律規章,以明文自居。這一方針規律在兩次鴉片戰爭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圖1 第一次鴉片戰爭前清朝及周圍形勢

為了解決國內生產資料過剩之危機,英國人想方設法地要打開中國市場。英國人曾經試圖使用國際建交,合理之方式打開中國市場。說實話,要是英國人的計劃順利成真,對於兩國來說,都是利國利民之好事兒。那麼為什麼英國人的計劃沒能在中國實現呢?說白了,還是英國人不瞭解封建中國之國情。中國的封建專制統治需要的是一潭死水一般的“穩定”,並不需要什麼商業上的興起。同時無知傲慢的清朝統治者,更是根本沒把當時已經稱霸世界的大英帝國當回事兒,致使中國錯過了這次與世界接軌之良機。

那麼英國人會甘心就此罷休嗎?當然不會,強大的征服慾望以及巨大的貿易逆差讓英國人無法死心,不死心怎麼辦?合法的不行就來非法的,賣不成商品就改販毒,這就是“文明人”之行徑。而當中國清政府禁毒之時,英國人就又打著“文明”的幌子,悍然發動侵華戰爭,實現以武力以達到販毒合法化之目的,同時殖民了我香港島之企圖。這就是第一次鴉片戰爭。

圖2 鴉片對國人的毒害

俗話說:有其一,必有其二。也就是說,還有“第二次鴉片戰爭”,那麼這一次又是為了啥?

這一次,坦誠地說,中方在外交上處理不當在先。在當時,中國的主要外交手法就是一個“拖”,第二個就是“躲”,所謂的“拖”和“躲”都是極不坦誠之所為。遲遲不能履行條約進入廣州城的英國人急了,在“中國通”巴夏禮的策劃下,以同樣不光彩之手段藉口“亞羅號事件”發動了對廣州城的攻城戰爭,結果不到一天廣州城落入敵手,兩廣總督葉名琛成了英國人的階下之囚。當然,法國人並沒閒著,而是欣然地接受了英國人之邀請,以“西林教案”為由,成為英國人之幫兇。取得廣州勝利的英法人,還不肯罷休,他們企圖繼續北上,要求與中國皇帝換約,並要求皇帝同意在北京建使館,與中央政府直接進行外交事務。

圖3 英軍在廣州遇襲

建使館,這在今日看來無比正常的外交活動,在當時之天朝是不可接受的,“不可教化”之西人進駐北京城,這還了得?咸豐皇帝斷然拒絕西方人之請求,甚至不惜與英法決戰。這並不僅是咸豐皇帝以及中國官員的無知,更是時代不可逾越之侷限。與西方國家相比,天朝之落後不但是軍事,更是思想與科技知識,是核心競爭力的全面落後。面對中國皇帝的強硬拒絕,英法聯軍再次發動軍事打擊,這一次是直逼天津大沽口。儘管在戰鬥打響之前,咸豐皇帝已經在大沽口做了精心佈置,實際戰鬥中,也有重創英法艦隊之戰績,但還是沒能抵禦住英法聯軍的堅船利炮之強攻,英法聯軍成功登陸,向首都北京進軍。咸豐皇帝決心死戰,派出自己最精銳之師,由最信任的得力干將蒙古親王僧格林沁領軍,在通州張家灣與英法聯軍決一死戰。

張家灣一戰稱之為“死戰”絕不誇大,我最精銳之鐵騎,在敵軍槍林彈雨之中奮勇向前。只是,縱然有視死如歸,氣拔山河之勢,然則血肉之軀如何抵擋荷槍實彈?面對著巨大之傷亡以及戰鬥完全呈一邊倒之事實,僧格林沁終於承認了中西之間的巨大差距。兵敗如山倒,精銳鐵騎全軍覆沒,將士之鮮血染紅了京郊大地,除了悲壯,僅存扼腕。咸豐皇帝到底沒有御駕親征,戰死沙場之勇氣,於是選擇逃遁熱河行宮,攜帶家眷老小秋狩去了。

圖4 英法聯軍進軍京津 形勢圖

取得城郊之戰勝利的侵略者本應該乘勝追擊,直抵京師才對,然而侵略者們竟然放慢了腳步,修整部隊。其實,外國人之所以停下來,是因為他們的子彈打光了。他們低估了中國人抵禦外辱侵略之決心,而對現代軍事幾乎一竅不通的中國將領,根本不知道敵人的尷尬處境,從而錯過了扭轉戰局之良機。

就在這段英法聯軍“修整”時期,英國人又有自告奮勇者,要前往紫禁城與中國皇帝談判,此人正是巴夏禮,沒錯就是那位製造“亞羅號事件”的巴夏禮。可惜比較“悲劇”的是這位巴夏禮前腳進入北京城,後腳就連同他的同事們成了階下囚。又因為這巴夏禮頻頻出現在中國人之視野,則被清政府當局誤認為,他乃英國重量級人物,以為以他為人質,可迫使英法頓首退兵,因此如獲珍寶。咱們回過頭來看,難道“中國通”巴夏禮不知道自己根本見到中國皇帝,即使見到皇帝也不可能談判而達成換約和建使館之目的嗎?不然,此乃緩兵之計,巴夏禮以自己為人質,拖住清廷政府與英法聯軍周璇,從而贏得了後勤補給之寶貴時間。巴夏禮這一招鋌而走險還真就達成目標,有了彈藥的英法聯軍持續對清廷軍事施壓。

圖5 哈里·斯密·巴夏禮爵士(1828-1885),19世紀英國外交家

關於如何處置巴夏禮,此時“流亡”熱河的咸豐皇帝一再指示“殺之而後快”,而留守北京,全權代表恭親王奕訢卻不敢如此妄為。對待外國囚徒們也是從最初的“鞭子燉肉”到給予優待,僅限制人身自由而已。英法聯軍此時已經兵臨城下,奕訢無奈只能將巴夏禮之流釋放。得以自由的巴夏禮,就成了英法聯軍北京城之嚮導。

中國首都之繁華浩瀚令侵略者們驚歎不已,無數奇珍異寶更讓洋鬼子們垂涎三尺,流連忘返。而紀律相對敗壞的法國人,已經開始偷摸砸搶,順手牽羊。在關於如何迫使中國皇帝屈服的討論會上,法國最高指揮官葛羅直接提議炸燬紫禁城,還好有點理智的英國人制止了他的野人行徑。目的當然不是為了保護人類文明,而是出於政治目的考慮,他們不是來中國改朝換代,而是攫取利益,炸了紫禁城中國皇帝就得下臺,後果很嚴重。那怎麼辦?這時,又是巴夏禮站了出來,提議將我們無恥的侵略黑手伸向圓明園,那裡就相當於我們的白金漢宮,是皇帝的私人財產。其實,圓明園之恢宏,豈是一個白金漢宮可以比擬?

圖6 額爾金

英軍最高統帥詹姆斯-布魯斯,也就是英國貴族額爾金,欣然接受了巴夏禮之提議,經過英國首相帕麥斯特之支持下,就有了人類歷史上對文明最大破壞的悲恥行為,掠我中華名族瑰寶無數又一把大火將其付之一炬,熊熊大火燃燒了三天三夜,濃煙滾滾,火光通天。世界皇家園林之最,最終沒能逃過歷史的浩劫,更成為我中國民族無法平息之創痛。正如法國作家雨果先生給法軍上位巴特勒的“表彰信”諷刺所述:這就是自詡為“文明”的歐洲人,對“野蠻”國度之行徑。侵略者的卑劣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永遠,永遠!

筆者並不贊同將我們的歷史傷痛轉化為報復性民族仇恨,更不願看到對人類文明的進一步摧殘而產生快感,只希望它的璀璨能夠永遠地被傳承,而不是隻能停留在圖片和記憶之中。願世界人民遠離戰爭,願低級錯誤不再重現!


歷史大學堂


圓明園和紫禁城的意義完全不同,圓明園就是一個皇家園林,而紫禁城卻代表了清政府最高機關。

圓明園被燒了兩次,一次是1860年,英法聯軍打進北京城後,燒了圓明園,而且擄走很多的寶物;第二次就是八國聯軍進入後,再次燒了圓明園。

表面上看紫禁城很幸運,沒有遭到“八國聯軍”的毒手,但其實際上,不燒紫禁城是大有原因的。

紫禁城沒有被“燒”的原因之一是“不敢燒”,也是不能燒

紫禁城是清政府最高權力機關所在地,如果八國聯軍“不開眼”,一把火把紫禁城燒了,那麼麻煩就來了。

首先是,清政府的高級領導們沒有了上班的地方,會處於一種“無政府主義”狀態。

大家都知道,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主要是“想割地賠款”的,連政府都沒有了,和誰談判?誰給你地,誰給你錢?這麼聽話的政府到哪裡去找?

另外,八國聯軍在京城,需要吃飯喝水,這可不是一人兩人,這是八個軍隊,人吃馬喂的,糧食從哪裡來?沒有清政府的支持,估計這些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其次,如果把紫禁城燒了,會激起朝野上下極大的憤慨。如果引起巨大的民變,八國聯軍該如何收場?雖然帶來的人不少,可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難保有人不被暗算,難保中國大量的人不會拼命。

所以,紫禁城不能燒,八國聯軍也“不敢燒”。

有人不讓燒“紫禁城”

雖然燒燬“紫禁城”風險很大,但也很難說,八國聯軍裡沒有愣頭青。如果衝動之下,燒了紫禁城,那麼,各種風險可能就會降臨。於是有人不讓燒紫禁城,這誰不讓燒呢?


一個是美國,一個是日本。

美國不讓燒紫禁城,是因為美國一邊扮演著“強盜”的角色,一邊又鼓吹世界和平。前面有國家提出“瓜分中國時”,美國就不同意。這次燒紫禁城,美國更是不同意。對於這個新崛起的北美新貴,大家還是比較尊重,燒燬紫禁城從“有可能變為了不太可能。"

另外,日本人也不同意燒燬紫禁城,因為裡面的寶貝很多,日本的心思在那些宮裡的寶貝上面。

所以,紫禁城在這兩家的保護下,躲過了被燒的命運,這是第二個原因。

八國之間,提前有約定

在進入北京城前,八個國家之間互相有約定,不損害故宮,要有些底線,要保留古蹟,要保護文物。

在進入北京城後,說是要保護文物,都保護到了自己口袋裡。至於紫禁城,明面上要能過得去,不能進行燒燬或損壞。

雖然,這種約定的約束力不是很高,但還是有那麼一丁點的作用。

紫禁城沒有被燒,主要原因是:聯軍不能隨意燒,害怕影響生活,害怕影響“割地賠款”;美國和日本在現場有阻攔,不讓燒;入城之前有約定,不能隨意破壞紫禁城。


藍風破曉


《不同的鏡頭於圓明園被燒前》

鏡頭:法方要求燒紫禁城,英方要求燒圓明園 13日至16日,英法的強烈要求下,中方陸續把其他俘虜放還,問題是聯軍一看這些俘虜就冒火了,總共俘走39人,活著回來的僅18人,有些人的屍體乾脆被大卸八塊,還有些人腐爛得沒法瞧了,還有些人找不到屍體了。再聽聽活人的講述,更是毛骨悚然。這個野蠻的政府。冒火與悚然之餘,英法方面召開了會議,不開不行,這事兒,百年沒遇過呢。巴夏禮是中國通,他知道,對中國人來說,殘酷虐待囚犯,甚至要他們命,並不是什麼出格的事。但是對英法這些來自西方的夷人來講,那就太出格了。 


英法都同意懲罰清方,按他們的遊戲規則,也就是萬國公法規定,凡使臣性命不保,它日城破,雞犬不留。但是兩人提出的懲罰方式有異。額爾金的意見是:第一,這些可憐的俘虜是在圓明園內受到虐待的,那麼我們就必須將這個園子夷為平地。(格蘭特將軍附議此點。巴夏禮更附議些點。英國的隨軍牧師孟紀不愧是負責靈魂那塊的,乾脆認為,中國的圓明園甚至不抵一個英國士兵的性命。沒辦法,可惡的外國佬就是這麼看重他們的個體生命。他們不知道,有些人可以死得輕於鴻毛的,以為所有人的死都重於泰山)。第二,應由中國政府出錢,在天津設立紀念碑,用滿文、英文、法文刻上清政府低頭認罪的碑文,落成後由清方大臣護送死者屍體前往天津參加揭幕儀式。


法國公使葛羅對額爾金的意見表示反對:第一,圓明園沒有設防,嚴格說來非交戰區,燒了人家,乃無益之報復(孟託邦將軍附議這一點)。第二,立碑一事不好辦,清政府驕傲慣了,受不得這等侮辱,刺激他們過分了,說不定會影響我們的談判。第三,實在想報復,咱就燒北京的皇宮吧,燒皇宮比燒一個園子,更能讓清朝統治者印象深刻。額爾金不同意燒皇宮,因為進京前,答應人家留京王大臣了:人家和平開放永定門,咱進去後不擾民不燒搶。現在燒人家皇宮,不是咱不講信用了嗎?再說了,北京居民沒惹咱,燒皇城,相當於燒北京,何苦跟人家的百姓過不去呢?至於天津不立碑,額爾金倒是同意了。最後他就堅持一條:燒圓明園!不燒偶咽不下胸中那一口惡氣。法國攔不著人家,也就不管了。於是雙方各自制訂了自己的最後通牒。  


10月16日,英方向清方提交最後通牒:第一,拆毀圓明園;第二,賠償被虐待致死的英方人員補卹金30萬兩;第三,賠款未付清之前聯軍駐守天津。10月17日,法公使向清政府提交最後通牒:第一,卹金20萬兩;第二,將虐待俘虜的清方官員嚴加治罪;第三,讓出城內肅王府的公館作為法國使館;第四,給還康熙年間各省天主教堂及傳教人的墳塋、田產、房屋。


老豬的碎碎念


首先需要糾正一點——圓明園早就在八國聯軍侵華前四十年前就被付之一炬了,和八國聯軍的關係不大;其次,這也是一種政治的博弈結果。

首先需要承認的是,英法對圓明園的那一把大火,不僅僅對中國人造成了巨大的傷害,還造成了西方對這種不文明行為的一定程度的聲討,比如大名鼎鼎的文豪雨果就曾經質問過這種行為的合理性。因此,在四十年後,這種行為就被一定程度地禁止了。

其次,做事也不能做絕,這是個基本原則。如果把清朝逼急了,那就會真的發動舉國之力和八國幹,那樣對於八國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因為一個還存在著的、還有償還能力的、能夠和它們發生貿易關係的清朝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第三,八國內部也有矛盾。比如美國,就一直不贊成對中國發動戰爭,他們更想在其中扮演一個調停者的角色;還比如日本,日本更加覬覦的是故宮裡面的寶藏,他們更想擭取而不是焚燬,所以他們也不會選擇焚燒。

說到底,紫禁城的逃過一劫,並不是列強的大發善心,而是各種利益和政治的考量才做出的決定而已。



青言論史


強調一點,圓明園不是毀於八國聯軍侵華。

1856年英法兩國對清朝發動戰爭,也就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由於此時太平天國起義在南方風起雲湧,英法實力有太強,結果毫無懸念的中國戰敗,於是1858年簽訂《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這一階段,英法聯軍只是進攻了天津,並沒有進攻北京。

第二次鴉片戰爭示意圖

1859年,前來換約的英法代表,攜艦隊而來在天津大沽口外示威,結果看著英法艦隊不爽的清軍,就對準英法艦隊開了炮,這是第二次大沽口戰役,結果令人意外的事,大清朝這次居然贏了,居然擊沉擊傷10餘艘英法軍艦,不過也徹底激怒了英法兩國,兩國隨後對清軍擴大戰爭,1860年英法聯軍在天津登陸,隨後攻佔天津,進攻北京,而後就是著名蒙古僧王僧格林沁率領的蒙古騎兵與英法聯軍大戰,結果一敗塗地,然後就是咸豐皇帝逃跑到承德,英法聯軍繼而攻佔北京,搶劫併火燒了圓明園。從此萬園之園就變成了今天的殘垣斷壁。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逃往承德的咸豐帝死在了承德,隨後中國開啟了慈禧時代。慈禧在位期間為了享受,在光緒皇帝在位期間,建造了頤和園。這就是後來所說的慈禧沒錢建設海軍,卻有錢建設慈禧過生日的頤和園。

八國聯軍是1900年義和團運動時期,喪心病狂的慈禧向全世界宣戰,最後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慈禧遠遁西安,大清朝的首都再次被外國人佔領。這次八國聯軍當然又對包括紫禁城、頤和園等在內的皇家園林和宮殿進行搶劫,至於這次這次沒有徹底毀壞紫禁城,究其原因是八國聯軍與以往的中國遭遇的外族侵略不同,他們雖然是侵略者,卻標榜著文明,對清朝的這次戰爭,他們也宣稱是為了懲罰野蠻,並不是為了徹底滅亡中國清朝政府,他們也都很注意國際輿論的影響,因此儘管他們也大肆劫掠和搶劫,但是並沒有對紫禁城等宮殿進行大肆的破壞。

1900年進入紫禁城的八國聯軍

最後在強調一點,圓明園在1860年就已經被燒燬,作案者英法聯軍。


大東北的小豆包


八國聯軍侵佔北京,燒搶了圓明園,沒動紫禁城,原因很簡單,圓明園是清朝統治者的私家園林,搶了燒了,算是警告清朝統治者要聽洋人話。

而紫禁城不一樣,那是清朝的辦公場所,你燒了搶了,那不就相當於滅國嗎?

八國聯軍的目的就是逼迫清朝統治者投降,割地賠款,成為八國集團的商品傾銷殖民地,而不是佔有國土。

所以,八國聯軍即沒必要,也不敢燒紫禁城。


董江波


圓明園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付,英法聯軍中的英軍以及大清民眾一起燒的。

起因是清庭虐待英方外交人員和媒體人,造成包括婦女兒童在內多人死亡。英方為報負滿清皇帝,燒了皇家園林圓明園。


霍小兵的星星小咖


很多人,總是把火燒圓明園,同八國聯軍侵華,扯在一起,這是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事實上,英法火燒圓明園一事,原發生在一八六零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時,而八國聯軍侵華的庚子國難,是過了整整四十年後的一九零零年的事了,想一想吧,所謂的圓明園,除了僅有的幾處,清政府修復之處外,早破敗荒廢不成樣子了,八國強盜,有什麼動機、有什麼道理,要再鄭重其事去燒一遍呢?為了更羞辱中國人民?為了讓中國人民更痛恨外國列強?也虧那班高人,扯得出來!其實說白了,那些高人,之所以渲染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無非就是為了宣揚“愛國精神",達到排外排美的效果而已!

火燒圓明園就不去扯了,還是鄭重其事來談一談,紫禁城何以會在八個窮兇極惡的強盜霸佔之下,還會完整保存下來的道理吧!

關係這方面的文章,可謂汗牛充棟,多若牛毛。然而在愚看來,大作雖多,只是因為國人意識形態太過執著,革命情結過於強烈,似乎客觀評說的不多,而自設正義立場,用各種自以為是的道理來粉飾,放不下大天朝譜的理念來評說的,幾乎是全部。

事實是說明問題的最好道理。這裡愚就以個人瞭解的史實---------當然是自以為是的、個人解讀的史實,來說說八國聯軍,如何在實際已掌握了故宮命運的情況下,未毀了紫禁城的緣由吧。歡迎諸君,去另外發掘更可信的、更翔實的史料,來質疑、檢查、批判、反思愚人說道!

實際,以愚的瞭解,事情的關鍵,還是那個美帝國主義,它的乖張行狀所致,此篇,也可以改成另外一個題目:八國聯軍侵華時,美軍的作為。

由於愚喜歡”全景式"描述,文章有些長,僅供有興趣的閱讀了。但願諸君平下心來,理性待之,有高見,儘管亮出你的觀點。只是千萬別義憤填膺地,來只管謾罵、叫哮,那沒意思的,嘿嘿。

-------------------------

那些帝國主義,佔據京城後,挾大勝之威風,強盜本性,暴露無餘,縱兵三日,尚不過癮,增至八日,肆意逞兇,四處討伐,四出擾民,來回出擊,燒殺搶掠,姦淫婦孺那是無惡不作。其所作所為,令人髮指,罄竹難書!特別是其中的俄國鬼子,以及庚子年十月才趕到的德國鬼子,這二個狗東西,比賽著發作獸性,所有暴行,都發作到極致,在八個強盜中,猶為醒目,無以可比。害得京郊百姓,談及俄、德,無不為之色變,見了俄、德二國強盜,無不避之不及。而原是受害一方的那些傳教士,以及身為我們同胞的那些教民,其中的絕大部分,這時候,原始本性,也跟著撩撥起來,竟充作侵略者的嚮導,仗著對京津冀的情況熟悉,熟門熟路,擇肥而噬,幹起了為虎作倀的勾當!那不知天高地厚的無恥老太婆,罔顧國計民生,只知渲洩,不知輕重的一句話,可憐我京城百姓,遭了大殃,無數個家庭,被害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那個“最…………”的美國鬼子,也是八國聯軍之一員,也是佔據京城的一分子,而且說來巧,皇家重地紫禁城,恰在美國人的佔據地盤上。哪,看來皇宮中的國寶,從此是要到華盛頓去見了?或者像圓明園似的,東西搶光,皇宮一把火燒了?(其實從英法聯軍只火燒圓明園,卻沒有破壞古宮一事上,如果真去詳細瞭解,也足可以發人深醒。今日有許多國人,想當然地以為,英法聯軍或八國聯軍沒有破壞故宮,是因為故宮代表國家,而侵略者,還不想同中國政府撕破臉皮的結果。事實果真是這樣的嗎?其實這種總以為自己是“正義一方”產生的認識,實在只是臆想。要知道八國聯軍侵華時,有許多外國人,攛唆李鴻章自任“總統”呢,會在乎所謂的“中國政府”嗎?就是真燒了故宮,老實說,對慈禧也只是一種無奈,對草民,恐怕只是一場觀賞的戲而已!英、美第二次開戰時,美軍火燒約克城和英軍火燒白宮,就從側面,印證了這樣的道理。那時殺紅了眼的雙方,除了洩憤,還有什麼可顧忌的?侵略者沒有火燒故宮,只能說明,那是因為人家,尚是“理性”的侵略者,凡事多般考量不是一根筋,燒殺搶掠時,還道貌岸然,要點“法理”依據!)這個美國鬼子,在八國聯軍侵華時,又是怎樣的一副“害人相”呢?

我們拋開所有憑藉了“革命覺悟”的想當然,把思緒放在零狀態,摘掉有色眼鏡,平靜一下遭受侵略欺凌的憤怒,消抑一下心頭那股血脈賁張的“正氣”,暫時丟去那種“哪裡有侵略,哪裡就有反抗”的理直氣壯,拂去歷史的塵埃,依據事實,廓清迷霧,就事論是地,實事求是地,來仔細瞭解分析,這段歷史往事,其中的是非曲折,冷靜地、不戴有色眼鏡地、儘可能地擦亮眼睛,來瞧清楚歷史的原貌,以獲取清醒客觀的認知。

據現代海內外的一些中國學者,翻閱當年參予侵華的各國,在我庚子年間,記錄下的大量歷史檔案,以及閱讀當時的美國公使康格、在華專員羅克西爾(柔克義),他們與美國國務卿約翰·海,與美國其他高官,相互往來的電報檔案考證,在這一場駭人聽聞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其間,其實尚有二個強盜,與其餘六個,並不相同,表現迥異,所作所為,很怪異特別,可以說是另類,多多少少,表現出了在那瘋狂情勢下,人的區別於禽獸的模樣,這二個國家,便是日本和美國。而且恰恰正是日、美二國,佔據著紫禁城地區,得到了他們顯然是刻意的、當然不能說是善意的保護,才讓故宮,得以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特別是其中之一的美國鬼子,在進入京城後,並沒有加入“四處堪亂”的強盜隊伍,也沒有藉著消滅“義和團”,而四出討伐,濫殺無辜,並且有效地約束住了,列強對紫禁城寶物的覬覦。甚至本著人道主義仗義執言,遣責並阻止住了德軍,在京城以及郊區外圍的報復行動,堅持“清剿”地方化,強有力地限制住了列強,把戰爭,無限擴大到其他地方。

這個要叫人虛實難辯的、讓人弄糊塗的、雲遮霧繞的經過,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中,當然有許許多多,出乎我們“高覺悟”的國人,意料的,甚至想都沒有想得到的原因在內!

先來簡單說說日本。

日本自一八五三年遭到咪夷海軍准將馬修-佩裡,“黑船事件”的侵略後,急欲“脫亞入歐”,經過了所謂的“明治維新”,一改傳統封建體制,搞起了不倫不類的西式體制“君主立憲制”,不知不覺間,脫胎換骨,政治面貌大變,西方人稱之,已從純黃色的“南瓜”,變為了外黃內白的“香蕉”, 今非昔比。為了體現他那大姑娘,女大十八變的風采,急欲要在世界舞臺上展示顯擺。同時,因為早些時候,小日本陰陽八卦,玩的那一出中日“甲午戰爭”,那種狡詐兇殘,讓西方世界,吃了一驚,感受到了威脅,擔心又會在東方,出現第二個,成吉思汗那樣的蒙古式狼性民族,於是大肆宣揚“黃禍”,逼得小日本,急於要去洗白。再加上甲午戰爭所攝取得的臺灣、朝鮮等地區,以及獲取的二、三億兩白銀這些巨大利益,需要時間,加於消化吸收,和由此對其他列強產生的不良影響,需要化功夫來進行化解處理,多般考量之下,這個小日本,自然要充當“文明之師”了,以便在世界上,重塑可人形象。於是趁著這場難得的,列強到中國來“聚餐”的機會,假惺惺裝起了偽善模樣,把大清的京城,當作他們巨大的“走秀”臺,象是給世界各國,作彙報演出似的,以此來為小日本“增光”,為皇軍樹立“光輝形象”,在世界各國面前,顯揚“現代文明國家”的風彩,就這樣才在這場瘋狂、毫無人性的侵略戰爭中,沐猴而冠,狗模人樣,竟然充當起了文明之師,仁義之師。他們人數最多,衝鋒在前,傷亡最大,作戰最勇敢,殺的“敵人”,也最多,攻城掠地打頭陣,四處作攻堅先鋒,並且享受在後,與“友軍”也是文明相處,對中國老百姓,更是彬彬有禮,就是私下裡偷盜搶劫,也是溫爾文雅,一派“文明之師”形象。他們在日本派遣軍司令官福島安正的指揮下,進入京城後,首先便在所佔區域朝陽門以北、德勝門以東的東北區,設立了“安民公所”,由日本人擔當領導,日、中合壁,僱傭了大量的中國人,日夜巡邏治安,迅速有效地,安定了所據區域的局勢。那些早前了不得的義和團,也隨之,如同人間蒸發。福島安正還為了顯擺他的那個大日本帝國,在大街小巷,拼命給大清子民,分發早已準備好的日本國旗小太陽旗,引得京城百姓,為求平安保性命,也拼命“山寨”起了紙質的、一雨淋便變色的劣質的這一日本貨,拿在手裡,隨時揮動,使得滿清的國都,彷彿成了日本的京城,一派日、中親善境象。以致於日本轄區內的中國難民,人數驟增,人滿為患,逼得小日本,要動員難民,到旁邊的美國轄區去。小日本經過如此矯情包裝,效果非凡,著實在西方人眼裡,為我們亞種黃皮膚人,爭了“光”,同時把西方世界一再渲染的“黃禍”,也一掃而光,給世人,呈現出了一個文明國家的別樣形象,以至陰陽八卦玩的那出“甲午戰爭”,西方人都要把罪過,全怪在我們可憐的大清身上了!就是天朝子民,也從此開始,對這個曾經瞧不上眼的“倭寇”,刮目相看,變為了大清政府,以及後來反封建鬥士的魯迅旗手,甚至是革命先驅的孫大炮,他的傳人蔣中正,都效仿的榜樣,此後紛紛遠赴東洋,去取經學習;就是世界“老大”的英國佬,也動起了要與之結盟,好對付遠東那個胃口巨大貪得無厭、日益崛起一天到晚搞事的蘇俄北極熊。就這樣這個小日本,在這場強盜比賽般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竟然沒有進行,本該是他們那個大和民族,最拿手好戲,漠視性命,殺人如砍瓜切菜,一貫撕破了臉皮的燒、殺、搶、掠!

再來說美國。美利堅合眾國,究竟是個怎樣的國家呢?其實是個沒有古代史,沒有近代史,只有現代史的國家!而且是個恢弘的民主國家!是個國家機器,時時要承受國民監督、批判的國家!美國的民主制度使然,應該有的文明之師的作為,實質,會完全出乎中國封建臣民的想象,應該在邏輯思維之中!這一點,我們不妨去瞧一瞧一八五三年,美國侵略日本時的作為,便不難想象理解了!美軍依仗堅船利炮,對付毫無還手之力的弱小日本,可曾燒殺搶掠?大開殺戒?留下了怎樣的滔天罪過?而面對多方制約,恐怕任何一個美國將軍,都不敢放開膽子,面對平和的百姓,去胡作非為,(這與美國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轟炸東京,轟炸柏林,以及後來的轟炸越南,這種慘無人道“濫殺平民”的暴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因為事實上,那時的敵方,是“全民皆兵”,面對全象打了雞血一般瘋狂的敵國民眾,為了勝利,沒有一個國家,會不傷害到平民。不過儘管如此,此類行為,還是在美國自家國度,飽受爭議,引得我們許多高覺悟的中國人,也時時去痛加斥責!)除非他去忍受,回國後的解職和唾罵。再比如早前美國“侵略”墨西哥,在摧枯拉朽,一路攻佔墨西哥城的作戰之中,又對墨西哥人民,留下了多少殘殺無辜平民、和多少燒殺搶掠的罪行?所以,美軍在佔據紫禁城後,與我們大多數國人想象的不同,美軍非但沒有火燒皇宮,沒有搶掠我們舉世無雙的國寶,面對平日狗模人樣的天朝“愛國”官員,逃走一空的紫禁城,反而為怕皇宮的損壞,國寶的流失,充當了站崗放哨保護的角色!(這與日本三七年侵華時,故宮也受到日軍站崗放哨的保護,未曾遭到破壞,是完全不同的二種情形,因為小日本有更大的野心,他的目的,是佔領並統治,使故宮,成為它的“國家財產”,自然不會去火燒或搶掠了。八國聯軍不同,這些傢伙,純粹是來報復洩憤和搶劫的。)使得這一祖國瑰寶,最終能夠在這一浩劫之中,得以完好保存下來。害得那些覬覦我天朝寶物的英、法、俄等強盜,只能乾著急,就連進紫禁城見識一番,也須美夷那個第二任指揮的威爾遜將軍,批准,並作了保證後方可!(不能否認庚子國難中,古宮也有大量文物,流失到了海外,但這一現象,恐怕用“偷”來形容,比較實在貼切。因為偷與搶,是性質完全不同的二種情形,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失竊一些東西,是免不了的,但若是搶的話,則可能一件都不剩了!)滑稽麼?讓那些從不願意對事物前因後果進行詳細瞭解,只是憑著自己的高覺悟,閉著眼仰天亂噴的“反美英雄”,“愛國志士”,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相信,世界上真會有如此不可思議、不敢相信的荒唐事麼?

強盜難道還有仁慈的?美國鬼子,真會有這麼好?我們的那些反帝志士,憑著那個受了教育形成的高覺悟,可能會嗤笑不已。不錯,在當時那種毫無人性的所謂侵略與反侵略戰爭中,一些滿懷貪慾的美國大兵,見財起意,會趁著瘋狂混亂的局勢,暗底裡燒殺搶掠,瘋狂發作,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沒有必要去刻意掩蓋。試想,就是我們的京城百姓,也大有趁著混亂之機,大肆偷盜的呢!但一支有一定紀律約束,自譽是“文明之師”的隊伍,與政府鼓動縱容、只圖報復洩憤的軍隊相比,毫無疑問,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其出發點和造成的結果,也是不能相提並論的,這僅從邏輯學的角度,也完全可以理解。美國畢竟是一個沒有古、近代史,只有現代史的現代國家!而且,國內上有七嘴八舌的議員,下有無孔不入的新聞記者,這些專門揭人隱私、喜歡找人毛病,滿眼都是屎糞,專好挖掘內幕的“扒糞作家”(美國因為是民主國家,言論自由,所以一些作家、記者,為了揚名立萬,也為了文章的發行量,專好找茬,雞蛋裡挑骨頭,故弄玄虛,一天到晚尋政府的不是,從來不說一句國家的好,被時人戲稱為扒糞作家。),客觀上,也是對美軍的一種監督。而當時的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對美軍中一些強盜行徑的發文痛批,更是讓那一幫胡作非為,既當婊子,又樹牌坊的軍中敗類,恨得咬牙切齒,行為舉止上,不得不有所收斂。(呵呵,就是在彼時,人家,其實也早己是個現代文明社會了!)這與俄、德這類胡作非為,國內還一片叫好的國家相比,很明顯,不可相提並論。所以美軍與日軍的表現,會因為各自的原因,呈現出了與其他外國強盜,完全不同的形象,無論在西方人眼中,還是我大清子民眼中,都是別具一格,讓人刮目相看。至於現在的那些反美愛國志士,憑著那個情結,宣稱的美軍在各國感覺中紀律嚴明的印象,是美國鬼子“狡辯掩蓋善於偽裝”的結果,恐怕實在只是那一族反美情緒的渲洩吧?事實恰恰正是美國人自己,才在自揭醜事!可想而知,在外國侵略者藉著鬚鬚因由,肆意報復,視中國人為無物的瘋狂態勢下,封建臣民的臉面,真的大到了要讓外國侵略者,刻意掩蓋的地步?況且,真實的作為,又豈是狡辯掩蓋,所能粉飾得了的?更何況,那些肆意燒殺搶掠的其他外國鬼子,也毫無道理,刻意去美化“同流合汙”的美國人吧?當時世界各國記者的大量報道,也不見得全都象吃錯了藥似的,為了幫美帝國主義,粉妝臉面,胡說八道;美國在華專員羅克西爾,私下裡發給美國國務卿約翰·海的“我們軍隊,他們的紀律和良好的忍耐力受到所有方面的讚許”的電報,也不可能,是為了給後世的這些高覺悟的人們,進行“偽裝狡辯”,預作的秀;至於我們的大清臣民,普遍感覺的“只有咪國人比較敦厚”的印象,遂而形成的美國成為天朝臣民,巴望獲得列強公正待遇的對象,以及由此光緒帝要寫信給美國總統麥金萊求救的事實,難道因為當時的中國人,全都瞎了眼,而反倒不如如今這些未曾親歷過,只是憑著想象為了反美,而一味蒐集一些零碎資料,來意淫發洩的愛國志士,有獨到眼光的緣故?抑或老早的中國人民,都太愚昧了,識不得善惡香臭,而如今的某些國人,覺悟太高,能真切分辯真假醜惡,故能認準這個“最陰險最狡滑”嘴臉的美帝國主義了?這有怎樣的事實依據和邏輯依據呢?這是用怎樣的思維模式得出的結論呢?可想而知了!平心而言,憑心而論,如果所有的這些外國強盜,全只管放縱報復以圖一快,瘋狂全都失去了人性,面對眾多同樣失去了理性的“反帝英雄”的反抗 ,毋庸置疑,京城百姓所遭受的禍殃,會多得多。眾多的老百姓,也根本不可能還會再有精神,去觀賞屠殺稱之為革命群眾的“義和團”那種血腥把戲!更不可能,還會給侵略者,送糧送水!那些英雄豪傑,恐怕也沒了機會,再在人家佔據的地盤上,大耍威風!光緒皇帝那隻放在皇宮裡的龍裿,也不會只是人家坐坐,過把皇帝癮的問題,而是在皇宮裡,還能見到見不到的問題;同樣的道理,後來那些被多侵吞去了的“庚子賠款”,也斷不可能會絡絡續續,還給我們了!

至於說,美國大兵後來一戰時在法國,二戰後在日本,越戰時在越南,在那些地區胡作非為,留下了大量“私生子”的事實,似乎是美國鬼子,從來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的明證,和八國聯軍侵華時,可想而知美軍,當然也是殘暴兇狠強盜的結論,這樣的推導,究竟依據了什麼樣的邏輯思維呢?是不是隻是想得太多了?我們應該就事論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事實上,美國大兵憑著優越的待遇,和高大、俊郎的形象,以及“正義之師”給人的假象,使得許許多多不識廉恥的法國女人、英國女人、日本女人、越南女人,主動投送懷抱,結下孽緣,這與蘇聯紅軍在中國姦淫東北婦女,日本鬼子連六、七十歲的老婦人也不放過,這樣的獸行相比,完全是二種不同的情形,其性質和程度,相去甚遠。再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那些“飛虎隊”的美國大兵,他們同樣來到了我們中國,那又是一種怎樣的狀況呢?是不是到處在惹事生非,留下了滔天罪過?他們究竟是文明世界出來的大兵,還是封建專制國家才普遍會有的兵痞?老實說,就是對當時貧苦不堪的中國百姓的偷盜,美國大兵,都坦然承受了!再有,日本侵略東南亞時,退到巴丹半島據險固守的美軍,卻還要拿出僅剩不多的糧食,來與被日寇源源不斷逼到半島的難民分享,最終因糧絕而無奈提早投降!什麼是仁義之師?什麼是文明之師?諸君自不妨拋開所有的意識理念,捫心自思!

再有個事實,就是讓今人,恐怕都要吃驚的,早在我國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大清政府,為應對“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改善“惟近來中國之虛實,外國無不洞悉,外國之情偽,中國一概茫然”之窘況,破天荒,以古今中外從無一例的獨特形式,滑天下之大稽,讓人要大跌眼鏡,竟聘請了一個美國佬Anson Burlingame(蒲安臣,美國籍,原美國駐華公使),作大清的對外全權公使!授於其“辦理各國中外交涉事務大臣”頭銜,並賞一品頂戴,讓其充當“美奸”,來為我們中國服務。而這個中文名喚做蒲安臣的美國佬,為維護大清利益,不惜“賣國求榮”,出使各國時,與眾多列強,哪怕是自己母國,唇槍舌劍博弈,寸步不讓交涉,大大改觀了我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形象!在他手上,還簽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可以算真正平等條約的《蒲安臣條約》。在任上盡心盡力,鞠躬盡瘁,以致積勞成疾,突發肺炎,在一八七零年二月二十三日,病逝於出使俄羅斯聖彼德堡的途中。其傳奇一生,足可讓今古國人,驚奇、感動、發人深醒!而清政府,為表彰其擔任駐華公使時,“和衷商辦”的坦誠,以及擔任“中外交涉事務大臣”出使各國期間,“為國效力”,竭力維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功勳,正式授予其一品官銜,及撫卹金一萬兩銀子-------不要憑著自己意淫的“高覺悟”,或者道貌岸然的“正能量”,把所有的外國鬼子,一概都想象得那麼壞、那麼惡、那麼不堪吧!

我們評解一個國家的所作所為,不能僅僅憑著好惡情緒,或者所謂受到的怨曲,或者自以為的“正義感”,來想象發洩,而更應該依據前後發生的大量事實,綜合地分析,邏輯性地考量。各國強盜在侵華戰爭中的前後言行,憑其侵略的初衷,都是相互聯繫的,也是一貫的,同樣,美帝國主義在其中的所作所為,憑其固有的國策、國性,價值觀,也是前後關聯一慣的。從美國鬼子在整個“庚子國難”的各個過程中,所採取的愚接下來所要敘述的、各種承前啟後可以看得見的一個個舉措,以及所呈現出的一連串見仁見智的結果,去綜合瞭解、分析,只要是用不帶有色眼鏡的、不是情緒化的目光觀察,不難得出客觀的結論,忘情的別有用心的喧洩,不值一駁!

八國聯軍佔據北京城,在自以為佔有了,受到迫害進行自衛,這一“天大”理由慫恿下,依據那股帝國主義特有的豺狼本性,自然要窮兇極惡發洩,胡作非為逞兇,大肆燒殺搶掠,肆意報復,一番恐怖,遍及了整個京城及郊縣。待到“豪情萬丈”的大清官員,已低首下眉,“愛國志士”,一下煙清雲散,“革命高論”,已不聞一聲,“英雄無畏”的義和團戰士,驚嚇之餘,紛紛脫去紅衣,撕下符咒,手執外國順民旗號,跪接洋兵,變戲法似的銷聲匿跡,人間蒸發,穩穩地勝利在握後,自然得充分考慮,憑各自的能耐和表現,來瓜分“勝利果實”了!這時候劃分勢力範圍,瓜分中國這塊“肥肉”,是多數國家的企望,特別像法、德、意、奧、日等新老帝國,那是喜氣洋洋,意氣風發,以為少不得我一塊了!

然而瓜分中國,並沒有想象的這般,如此的簡單,如此的容易,這些列強,一個個心懷鬼胎,為了各自的利益,各各打著如意算盤,爭勢爭利,各不相讓,因而彼此間,也是爾虞我詐,矛盾不斷,以致使得瓜分中國,終成了一枕黃粱!

來詳細瞭解一下,我們中國,究竟是什麼原因,在這一驚天動地的“庚子國難”中,竟然最終沒有落到,被那麼多的外國侵略者,霸佔或者瓜分的地步。

那個偉大狗婆娘亡命天涯,萬剩之主的光緒皇帝,也生死未卜,大清按中國曆來的封建皇朝更迭規律,京城一失,便改朝換代,要變天了。在這個亂糟糟群龍無首的局勢下,滿懷貪慾的外國強盜,自然急吼吼要瓜分“肥肉”了。自然會根據各自“出力"的多少,來追求自己該得的那一份了。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最終的結果,卻完全出乎了所有強盜,和所有天朝臣民的意料!

這時候,首先是後來成為我們“老大哥”的那隻北極熊,出人意料地,竟然一反常態,對侵吞人家國家領土,變得似乎不那麼熱心了,想不到與那幫急吼吼要瓜分“肥肉”的列強,說不到一塊去,冷冷地在旁邊,竟不參與謀劃分贓,神秘莫測地,只管在一旁,坐觀其成!這沙俄咋回事了?良心大發現啦?還是老早已侵吞了我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之多的國土,已知足,不好意思了?像個人樣啦?變文明啦?這惡鄰,哪裡有這麼個善心哪!原來在參與八國聯軍使盡了燒殺搶掠手段後,這惡鄰,又出一狠招,趁清政府這回,已成喪家之犬,再難顧家之時,動用陰陽智謀,藉口什麼消滅“東北義和團”,突然獨個出動十七萬之多的、遠比整個“八國聯軍”,人數多得多的大兵,由蘇俄沙皇尼古拉二世,親自掛帥,玩了個血洗我江東六十四屯,製造了海蘭泡大血案,把我僅存的,也足有近百萬平方公里的東北南部地區,盡數佔據。有了這麼大的一塊肥肉,北極熊在偷著樂之際,自然對有十一國之多的瓜分中國,視作小兒科一般,不那麼熱心了!

然而北極熊的“冷淡”,並不能冷了那幫強盜,瓜分中國的熱心。可憐我這時已任人宰割的中華民族,在捱打連招架的力量都喪盡,已成待宰羔羊,失去了哪怕申訴一聲的權力,完全處於聽候發落、引頸待宰的時候,只能企盼老天爺保佑,上帝下凡,大發慈悲來拯救了!除此之外,尚能何為呢?

然而老天真的不欲亡我,真的出現了轉機!

這一轉機,首先得益於那個第一次“大規模”侵略我國,厚顏無恥而又老奸巨滑,當然也總算還知道鬚鬚“遊戲規則”的大英帝國。原來英國佬在當時,它在我中國大銷鴉片,對華進出口貿易,佔到了全球對華貿易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而對外航行,則獨佔到了百分之九十,眼見這個傾銷對象的滿清,國將不國,若被十一國瓜分殆盡,或者至少劃成了十一個各國勢力範圍,他的不對稱的“貿易”,就難於進行,損失,無疑太大了。按當時一些英國佬的說法,瓜分中國事小,瓜分英國市場,事大!再說了,大英帝國,號稱“日不落之國”,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多得不計其數,也不在乎多一塊了,而且即使是在所謂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它也從未想過要霸佔大天朝,所以大英帝國此時,是極力反對瓜分中國。但英國佬在當時的世界上,雖號稱“老大”,實則外強中乾,早已威風不再,處在行將沒落的狀態,時不時的有法、俄等國,與它幹仗,各國看在眼裡,恐怕也沒有哪個國家,再會有好心情,去認真理睬這個,正在逐漸走下坡路的大不列顛了(事實上大英帝國,雖號稱日不落帝國,疆域最大時,有三千多萬平方公里之巨,世界老大,好象強盛得不得了,其實從未真正擔當過老大一天。它的所謂強大的過程,即是不斷同西、葡、法、荷、俄等,相互不服相互鬥歐的過程,而且在十九世紀初的拿破崙時代,名不符實的世界老大英國佬,因實力不濟,不得不聯合俄、葡、普、奧,靠人多勢眾混戰,來與拿破崙懟呢,可以說,從未真正號令過世界一天。遠沒有如今的美國佬,真正的世界老大,雖不能說一呼百應,但響應者眾,小跟班無數,打個噴嚏,就能夠影響到全世界,名符其實的世界老大。早前的那二顆“牙”,雖然也很牛,其實同大不列顛一樣,也是名不符實,那個“海上馬車伕”,更是如此了。)。萬般無奈之下,英國佬便想到了那個“膀大腰圓、力大無窮、天真率直、更是自大狂”的兒子美國來。

哪美國佬,在這個要命關頭,又都在想些什麼呢?我們的國人,能夠設想到嗎?當然毫無疑問,“利益”,是所有國家的考量,那又有什麼,是美國佬的真正利益所在呢?

從美國曆史可知,美國佬此時急迫需要的,是把國內那消費不完的工農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傾銷掉,以換取國內所缺少的工農業原材料。誠如他們的資本家,一廂情願說的,數億人口的中國,只要每個人買一條洋布褲子,就足夠美國的紡織工人,忙乎一輩子了!而美國當時又軟又白、又細又廉的棉紗,多得沒處放,急需海外市場,那英國佬的企求,便剛好正中下懷!更何況,老早以前,美國從英、法、墨西哥等手裡,奪取路易斯安娜、俄勒崗及新墨西哥等殖民地,尚不好意思,一毛不拔強取,對我堂堂“泱泱天朝”這一“主權”國家,自不便拉下臉面,強佔了。這樣,美國佬從總統麥金萊,到國務卿海約翰,再到美國駐華公使康格,遣華特使羅克西爾,步調一致,強硬地發佈了“門戶開放”第二次照會於列強,並以“循環照會”(circular note)的方式,通知各國-------就此按國際慣例,受文諸國,只要不適時提出異議,就算視作默許了。重申其對華:“領土完整、主權獨立、市場開放、機會均等、利益均佔、關稅與清朝協商解決”的強硬帝國主義政策。如此看來,憑心而論,這個本全為著美帝國主義利益著想的“門戶開放”政策,單就結果而言,毫無疑問,是歪打正著,救了我中華民族,救了滿清政府!因為不容置疑一:此時的“國門”,已完全掌握在列強手裡,滿清政府及國人,已完全失去了“開關”國門的權利,故而所謂的“門戶開放”,很顯然,美國佬是針對列強的瓜分中國而言的,而非針對這時已毫無開關國門權利的中國而言;二,打開國門進行通商貿易而利益均佔的利害得失,恐怕對我中華民族,也不見得一無是處,有害無益!諸君只要想一想國門大開後,上海地區、廣州地區、香港地區的發展,以及甲午戰爭前,滿清官員牛皮哄哄的北洋水師 “亞洲第一,世界第六”的虛火,便可想象,說白了,還不是全靠了對外貿易及收取關稅?至於洋貨入華,所會產生對我國經濟的不良衝擊,天朝臣民的愚眜不知應對,毫無應該有的見機舉措,該不該也負一定的責任呢?見仁見智吧!

這裡我們不妨想象一下,徜若歷史可以假設,我們中華民族,處在這一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若不是這個萬惡的美國鬼子,強來出頭,出於自己國家的利益需要-------實際是國與國之間,應該有的正常的通商貿易理念,阻止住了列強的瓜分狂熱,在那個熱衷於到處建立海外殖民地的瘋狂年代,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難道真的大到,無法“分贓”滿清這種腐朽沒落,彷彿“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淨室”一般封建國家的地步?難道一幫搶東西的強盜,會因為分贓的不均,而把搶到手的財物,匪夷所思地好心還給原主人嗎?或者還是象我們那班愛國的朋友,一再宣稱的那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民族“凝聚力”,大到任何帝國主義,都無法分裂我們這樣偉大的泱泱天朝上國?這樣的論調,有什麼事實依據?有什麼邏輯依據?不過是阿Q精神發作,自己往自己臉上貼金,自作多情,誇誇其談罷了!(想一想後來的奧匈帝國如何會崩潰的吧。)分析一下當時我們國家所處的情勢,在民不知有國,國不知有民,只知皇權,不知國家,百姓忙著在為侵略者送糧送水,“華勇營”比任何外國強盜,都心狠手辣的荒唐朝代,中華民族這隻待宰羔羊的命運,還不是全操在手握利刃的外國劊子手手裡?這樣的事實,只要是有一定邏輯思維能力的,稍稍一分析,便不言自喻。我們國家能夠獨立完整免遭分裂的原因,也是一目瞭然。

可笑的是,現在還有一些朋友,竟然分析說,美國那時因為遠在地球那邊,鞭長莫及,所以對瓜分遙遠的中國,不感興趣了,所以才會玩那個“門戶開放”了。距離遠,真的是道理嗎?哪美國為什麼又會佔據同樣遙遠的關島、菲律賓、馬里亞納群島呢?這些朋友,能否說些,能夠經得起推敲的實在的道理呢?

美國佬憑藉著力大無窮的西部牛仔力量,和一貫膽大愛冒險的美國精神,敢作敢當的“黑老大”德性,以及強硬無比的姿態,鎮懾住了列強。而此時,恰值“美西戰爭”,結束不久,美國佬以摧枯拉朽之力,迅速擊敗西歐老牌帝國西班牙,勢力極速擴張到了東亞地區,此時的菲律賓,還駐有老麥克阿瑟將軍,統率的七萬五千之多的精兵良將,那個蠻勁橫勁,誰也比不了,威風一時,震撼人心,把法、德、俄、日等新老帝國,無形中給唬住了,誰都要正視這個新生代帝國的臉面(今日有某些人說,因為美當時正在為美西戰爭而焦頭爛額,故無心情瓜分中國了,或者若列強瓜分中國,弱美將一無所得。屁話!這類高人真清楚所謂的美西戰爭實際情形嗎?而美若毫無力量,它的“門戶開放”,會有誰理睬麼?!)。在此情勢下,加上英國佬心懷叵測的支持,俄國佬虛情假意的“中立”,美國的強硬聲明,逼得列強屈從,就連那個聯軍總司令的德國佬瓦得西,也只能跟著附和起了美國佬,說瓜分中國,是個不明知的選擇了!

外國列強無奈之下,只得拋下瓜分我中國的狂熱,冷靜下來,還是實際一點,多撈取點錢財吧,這對戰敗國,可是少不了的懲罰!

然而,就這個“戰敗國”問題,我們大清那個“雲中鶴”李鴻章,也還是施展出了作為大清唯一對外高手的渾身解數,憑著“東南互保”這一通過“崇洋媚外”,獲得的洋鬼子好感的老臉,來胡攪蠻纏扯了,非要說這不是交戰,而是“維和”,並以光緒帝寫給麥金萊總統的求援信為證,說慈禧那個《對萬國宣戰詔書》,實在是個誤會,豈有一國,去向萬國宣戰的道理呢?說出來就不能叫人相信!這不過是個“矯詔”而己,是我們老佛爺,在受到亂臣賊子的綁架脅迫下,作的一個無奈之舉罷了,這,老夫可是早早聲明過了:“此乃亂命,粵不奉詔!”何況,你們沒一個國家,出來“應戰”,如何談得上“戰敗國”呢?竟硬是為了逃脫戰爭罪責,天曉得,趕時髦,顛倒黑白,說成是“國際維和”!把我們義和團,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反帝運動”,置於何?!而把侵略者,如瓦德西、威爾遜、福島安正諸強盜,不覺捧做,幫助大清保家衛國的“戈登將軍”了,把我們中國人民,直至今天都痛恨不已的八國強盜,譽作幫助中國治安的維和“正義”部隊了,更要讓今日我們那些愛國志士,情何以堪?李鴻章還大破錢財,大搞離間之計:對俄暗中交涉,對美、法曲求調解,對德國俯首道歉並給克林德建碑紀念,對日本動以種族情感相召,對英則以長江商業利益之保護為誘(很搞笑有人說列強為獲益,爭相討好李二,李二就此竟反客為主,坐等外夷求見,成了香孛孛,呵呵,只自己聰明,人家都是蠢貨?)………,在李合肥上下左右忽悠通關節,這一套中國特色架數施展下,外國列強,還真只能大事化小,按“維和”結論。

不過,“維和”是一回事,這一筆“維和”費用,又是一回事,這些吃了美帝“門戶開放”政策大虧的強盜,自然非要大宰一刀不可了!特別像胃口巨大的北極熊,瓜分中國“不熱心”,搶奪中國財富,那是沒一個國家,比得了!經過核算,各國的“維和”費用,加上“動亂”時遭受到的損失,合計,竟達到了驚人的七萬萬兩銀子之巨!這些強盜,真要想方設法,整死我們中華民族!所以儘管那個“最陰險最狡滑”的美國鬼子,良心發現,或者說為了“討好”我可憐的國人,一再宣稱,經調查,中國其財政,最大限度,只能償付白銀二億兩,說過份榨取,會把這隻可拔毛的肥羊,給弄死,把人家的經濟給搞崩潰,得不償失!那個美國譴華專使羅克西爾(又譯柔克義,後替代康格成駐華美國公使。),甚至還一再要求,賠款要經過海牙國際法庭,來明白栽決,以實際的損失,公正索賠!然而孤掌難鳴,美國佬的“陰惡”用心,如何會得到用心不那麼險惡,象沙俄這般的強盜支持呢?列強,沒一個再肯退讓了!長辯子支那人,如此愚頑不化,人人該當挨罰,不打掉那個擺慣了的大天朝譜,不切身感覺疼痛,不能引為教訓,而且常常長好創疤忘了痛,非得狠狠教訓一番不可,就使美國佬再狡詐,再會玩伎量,也不能輕饒了這個所謂的泱泱天朝上國,所有臣民,按人頭計算,每人一兩,總四萬萬五千萬兩,一文不可少也!其中那隻北極熊,則是獨佔了大頭,一家,獨吞了一億三千多萬兩!佔到了賠款總額的百分之二十八點九七!不但獨佔了我們東北,吞的橫財,也是最多,可謂名利雙收!北極熊的“良苦”用心,以及這種非凡“智慧”,由得我們善良天真的中國人,去好好領教!(更要讓人厭惡的,這東西在後來的所謂“紫禁城閱兵”時,竟然不服小日本在此次侵華中的“貢獻”,非要牛皮哄哄作第一方陣,打頭亮相不可,自己還覺得,光榮得不得了呢!)就這樣,在除了“最狡詐、最陰險”的美帝之外,外國列強“團結一致”的強烈堅持之下,以及我們的那個慈禧老佛爺,和李中堂大人等,擦著冷汗驚呼好險,而有驚無險的慶幸聲中,“賣國賊”李鴻章,施展中國特有的閃轉騰挪太極功夫,與列強簽下了《辛丑條約》--------中文名,全稱為:《中國為一九〇〇年的動亂事件與十一國最後的議定書》。在一九零一年的八月八日,撤出了京城,並在八國聯軍侵略我們中國一年零三個月之後,全部撤兵回國,皆大歡喜,算是了結了這個驚天動地的“庚子國難”。

就美國佬對於“庚子賠款”,以及對待紫禁城的態度,不知道會不會引起,我們中的那些反美者,靜思深醒?我們每個中國人,能否就此,能更清晰地認識到美國人的德性?

然而這數額龐大的四億五千萬兩白銀,加上因無法一次性給出,定期交付不得不附加的利息,在三十九年的期限中,總共要付出近十萬萬兩之巨,是個連外國強盜的“美帝”,都懼怕的天文數字,如何還能夠皆大歡喜呢?這是因為我們的慈禧老佛爺,有普天之下的王土與人臣,那一筆小錢,自有四萬萬五千萬之草民擔著,樂得老太婆,慷慨大方充大款,“寧贈外夷,不予家奴”,“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發揚“共產主義”風格,何足道哉?(事實上,因為後來天朝不得不“改革開放”,滿清憑與列強的商業往來及靠英國佬赫德收取的關稅,國家財政收入,竟不降並開始猛增!)

而除了眾說紛紜的八國聯軍,殘殺了不知凡幾、或者不知所云的我們中國人民外,外國列強在同清政府的交涉中,也只僅僅列出了個十二個,要求處死的滿清官員名單,這十二人就是:載漪、載瀾、載勳、毓賢、英年、啟秀、徐桐、剛毅、趙舒翹、徐承煜、李秉衡、董福祥。要求嚴懲的,也不過一百四十二人,且其中還有多人,被李鴻章施展中國智慧,給矇混過去了。是不是可以這樣說,侵略者並沒有喪心病狂?還是理性地在懲治?而那個高調宣戰、罪魁禍首的老太后,則是毫髮無損!

就在這樣的情勢下,我們那個象乞丐一般,逃往西安的老嫗葉赫娜拉氏,再一次妝起了皇太后娘娘無比尊貴的黃臉婆面孔,夾著那張B,偏要裝爺們,自不識羞,竟然號稱什麼“爺”,趾高氣揚地,“得勝”回朝。人多勢眾,風光無限,護卒隨從近萬人,前呼後擁,群星捧月般,在一班“愛國”挺直了腰桿、牛氣熏天的家奴維持警衛,高叫吆喝之下,一路上鳴鑼開道,庶人迴避,萬眾簇擁,喧囂塵上。據親歷官員回憶,“沿途旌蓋飛揚,衣冠肅穆,……文武官員、紳民父老,一體於河岸俯伏跪送。……仰見太后面有喜色。……夾道軍民,歡呼踴躍。”悲悲慼慼出城,浩浩蕩蕩回京。迴鑾京城,更是近千“忠臣”,立隊恭迎,萬千護卒,排陣佈勢,威風凜凜,鋼鐵長城相似。彷彿真的象打敗了八國聯軍,取得了勝利,無比光榮似的,氣場之大,那架式,那陣勢,真正雄偉肅穆,莊嚴隆重,著實引得眾多“蕞爾小國”的那些海外蠻夷,紛紛驚愕側目,大吃一驚之餘,大開眼界。把本土數千年來歷代“偉大領袖”、“英明之主”、“萬歲”、“主公”的光輝形象,以及我泱泱上國獨有的“大天朝”譜,表演得淋漓盡致,並再一次開始了,對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領導-------我們這個國家,果然“百毒不侵”,任憑槍炮轟擊,也自巍然不動!

更有甚者,那些封建官吏,竟從這一悽慘國難中,哄抬出了個“多難興邦”論!以此來哄老太后歡心。於是,壞事,一下變為了好事,狗奴才粉飾太平的手段,著實要讓人瞠目結舌!慈禧老婆娘,也由此一改忐忑不安,一下大快人心,欣然“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滿滿正能量下,居然下旨犒賞起了眾“功臣”,反思會,成了慶功宴,喪事,當成了喜事!隨其一起逃難的那些軍機大臣,朝庭其他官員,一些地方官吏,以及在京主持同洋人議和的慶親王奕劻、北洋大臣李鴻章等,一一有賞,人人得賜,或多賜俸祿,或提官升職,或賞加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等榮譽銜,皆大歡喜-------好一幅“大天朝”像!群賢照?百醜圖?

--------------------------------------


愚人說道


筆者認為有以下兩點原因

1.歷史上,圓明園曾經遭遇過兩次洗劫,在八國聯軍進入圓明園之前,英法聯軍早已捷足先登。一方面,英法聯軍從圓明園裡掠奪了無數財寶,讓八國聯軍有了賊心。另一方面,清政府敗落,對於英國聯軍的惡行沒有采取措施,這給後來的八國聯軍壯了賊膽了。

2.當時的清政府雖然敗落,但作為傀儡還是給八國聯軍帶來不少好處的。紫禁城是皇權的象徵,如果紫禁城不保,將意味著清政府完全倒臺,這一點都不利於這幫劫匪在華的利益。


歷史老陳皮


因為好東西大都在圓明園,而頤和園雖也遭到劫掠,但相比圓明園而言,則是小巫見大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