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四章怎麼解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聖哲同學


現代流行版本《道德經》第十四章原文:“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這段話的大意是,人們睜大眼睛看不到它影子,就稱它是夷。豎起耳朵聽不到它的聲音,就稱它是希。伸出手來觸摸不到它,就稱它是微。通過視頻、音頻和感性直覺這三種方式,都不可能探測到它,因為它原本就是渾然天成形神合一。它的上端看不到白光,下端也看不到黑影,就像變化萬千延綿不絕的絲線波動一樣難以準確描述,循環往復始卻又終保持著無影無聲的狀態。這種無形之形無象之象,就可以稱為恍恍惚惚的彷彿若是。你想要迎接它卻找不到它的頭,你想要追隨它卻看不見它的尾。不過,只要你能夠把握住這個原本就存在的大道,就可以駕馭今天萬事萬物變化的大局。通過個人主觀意識能動性可以感知的這個宇宙起源和運動過程,就是自然法則的大道。

為了加深理解其中的道理,以經解經,我們可以參考閱讀一下《道德經》第四章:“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這段話的大意是,大道虛空運轉,而它的作用卻是無窮無盡。太深遠了,就像是世間萬物的祖宗。它消磨鋒銳,消解紛擾,調和光色,最後同歸於盡塵埃。都沉寂無蹤了,卻似乎冥冥常存。我不知道它從哪裡來,反倒像是天帝的祖先。

再聯繫上下文來看,所謂“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和“常有欲以觀其徼”之“欲”,都是個人主觀意識能動性的“心善淵”。這個“玄之又玄”和“眾妙之門”,還是在於人的“初心”。不管是宇宙世界的自然法則,還是人類世界的社會規律,都是源於個人主觀意識能動性的“道可道非常道”。自從“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以後,才有了“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道可道非常道”。如果沒有人和人的主觀意識能動性,也就無所謂什麼自然法則和社會規律及經濟規律的“名可名非常名”。

如前所述,老子講的“道可道非常道”,是在傳承“三皇”時代以前的“大道”,而不是“五帝”時代以後的“常道”。中國人的口頭禪“知道不知道”,就是源於這個《三墳》之“大道”和《五典》之“常道”。所謂“聖人後其身而身先”的“三皇”時代,就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而自“堯舜禹之變”的“夏禹傳子家天下”開始,中國就進入了“大道既隱天下為私”的奴隸制小康社會,也就形成了私有制社會“天子分封建藩”的君臣父子等級禮法制度。再從“孔子刪詩書繩春秋”到“漢承秦制”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有漢必有奸”,都是這種“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的“常道主義”文化傳承,也就是“天下皆知美之為美”的“名可名非常名”。於是,就形成了私有制社會1%與99%貧富階級分化不均衡發展的惡性循環。

所謂“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在“上五千年”的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人類道法自然法則大公無私抑強扶弱“天之道”,就可以感知“無形之氣”與“有形之象”相互轉化有無相生的大道。自從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到奴隸制小康社會“公私之變”以來,人類道法叢林法則自私自利弱肉強食“獸之道”,就有了“戰爭武器決定資源配置”衍生的“貨幣工具決定資源配置” ,也就形成了私有制社會1%與99%貧富階級分化生存競爭的經濟食物鏈。正因為道法叢林法則自私自利弱肉強食“獸之道”的利慾薰心,就陷入了“有形之象”的拜物主義和拜金主義的紙醉金迷利令智昏,也就很難感知“無形之氣”與“有形之象”相互轉化有無相生的“道紀”了。

以中國式“道術用”與“時勢位”天人合一有無相生陰陽易變系統運動思維來看,人類在“無形之氣”領域的超聲波和“引力波”研究利用,只是對於“有形之象”自然物質屬性的“新發現”,也還是“機械唯物主義”的“術為道之用”。這種“術業有專攻”的“術萬變而道不變”,如果是繼續加速私有制社會1%與99%貧富階級分化的不均衡發展,就依然沒有脫離道法叢林法則自私自利弱肉強食“獸之道”的“邪道”。所謂正邪善惡虛實真偽有無相生,就取決於個人主觀意識能動性的“道為術之本”。在“上五千年”的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雖然人們“術業有專攻”的生產科技水平尚處於石器時代和陶器時代,但卻能夠現實人類社會文化建設、經濟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的均衡發展。這個“術為道之用”的“道為術之本”,當然是道法自然法則大公無私抑強扶弱“天之道”。

由此可見,我們今天能不能理解老子所傳承的大道,依然還是取決於個人主觀意識能動性“破私立公”的“心善淵”。

此便是,《問道老子:什麼是“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道紀”?》之《公私之變問初心奴隸奴性誰養成?》


盤古開天名可名,

人人自覺大道行。

天下為公有初心,

同氣相求同聲應。

道法自然遵天道,

返樸歸真顯人性。

大同社會公有制,

均衡發展天下平。

私慾生魔爭先富,

法術變幻玩辭令。

竊國大盜堯舜禹,

偷樑換柱悄然行。

夏禹傳子家天下,

以國謀私出精英。

小康社會奴隸制,

等級禮法鐵無情。

大道失廢不均衡,

勝王敗寇拼刀兵。

禮崩樂壞周復始,

弱肉強食難公平。

回望上下五千年,

農奴錢奴非常名。

獨夫豈能廢大道,

誰人心中無魅影?

鬼使神差爭先富,

皆助王侯成功名。

私慾反被私慾奴,

命運悲苦莫怨命。

私慾護法私有制,

有無相生理不清。

為公為私問初心,

黑白博弈自分明。

破私立公求大同,

還看主觀能動性。

利慾薰心妖氣重,

救世神仙不顯靈!


網聞博報


老子是道學的集大成者,道學又被稱做玄學,黃老之學。

道是什麼?連老子自己都認為道不可名,道不可說,更不可強說,就是說不能用下定義的方法解釋,更不能用推理的方法推斷。但為什麼老子又嘮嘮叨叨地囉囉嗦嗦地向我們說道。原因是怕我們誤解了道,誤讀了道。語言與道之間始終有一層距離,像隔著一層窗戶紙,看不透,捅不被,摸不著,說不明。

說不明也得說,變著方式說,打著比方說,說得心中豁亮的時候,就不說了。《道德經》第十四章不再繞著圈子說,直言道本體,用夷希微模狀道的玄之又玄,微之又微,不是我們認為的常態世界的物質狀態,道有道態,是一團無色無味、無形無狀、無邊無際的混沌。它不具備萬物的形態和性質,萬物生於其中,沒於其中,為萬物的生成賦予暗能,卻從不拋頭露面。如果將萬物稱為有,道就是無,無與有渾然一體,而我們只看到了有的世界,而忽略了有的背後的無才是世界的本源,生命的本源,是萬類的起點與終點。這個無始無終的傢伙仍然混跡在今天的萬有之有不離不棄,見了也不散,揮之不去,不招即來。

最尖端的科學儀器觀測不到,最高端的學科證明不了。那道到底在哪裡?

心外無道。佛學中空的境界,儒學中真的境界與道學中無的境界其實是同一個境界。當心中寧靜到無私無慾無求無我的時候,道就會在心中顯靈,其中的感覺與滋味自己知道。古人所謂的無心的狀態,即零思維狀態,即大腦的空靈狀態,心的澄明狀態。

道是時刻在進化著的境界。當心靈不斷地否定有的世界,最後連同無的世界一併否定,就會無限接近大道,融於其中,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進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

在前面的第六章和第八章中,老子借物說道,借有形的山谷和水比喻道的虛空和綿綿不絕。所以說老子是用道德來思維,告訴我們道無與萬有是不可分割的一體。常態的思維是從有到有,道學的思維是從無到有,再回到無。到底哪是世界的真理?需要靠我們自己體悟,即通過心法(無為法)達到沒有任何現象的境界。心若在,道就在。道若在,心就在。心與道合而為一,就是莊子所說的境界:全世界的人都在讚美你,而你卻沒有感受到一點鼓勵;全世界的人都在批評你,而你卻感受不到一點沮喪。達到如此心境,離道就不遠了,至少與道比鄰而居。

附《道德經》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劉懿壬


天道是無形,卻始終存在、作用於萬物之中,始終用秩序推動這萬物的生長和死亡。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帛書中“夷”作“微”,“微”作“夷”,位置正好互換了一下,從其本義上講,帛書比較準確。

微,《說文》注曰:“隱行也。”是指沒有行跡可察。

夷,《說文》注曰:“平也。”其本義是指,一望無際,空曠得什麼也看不見。

希,本義是指罕見、少,幾乎什麼都沒有的意思。

搏,《說文》注曰:“索持也。”是指摸的意思。

這句是講天道的特點,說天道是用力看也看不到,這叫作微;用力聽也聽不到,這叫作希;伸手仔細的摸也摸不到,這叫作夷。

夷、希、微,都是細小、微小,感官感覺不到的意思,天道就是這樣的特點,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帛書中“詰”作“計”。

詰,問之義。

一,是指道。

道既然是看不見,聽不見,摸不著,也就沒辦法追問了,故可以判斷,道是與天地萬物渾然一體的。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皦,《說文》注曰:“玉石之白也。”這裡引申為明亮、光亮義。

昧,《說文》注曰:“旦明也。”是指清晨還沒有完全亮起來的時候,這裡引申為昏暗不明之意。

這句還是說天道。

渾然一體的天道,從上面看,它不顯得明亮;從下邊看,它也不顯得昏暗。

【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繩,《說文》注曰:“索也。”這裡第一個“繩”取其本義“索”的意思,第二個“繩”按動詞理解。

這句皆上文,從上面看不顯的明亮,從下面看不顯得昏暗,索也索不住,描述也沒辦法描述,最終歸於無物,好像什麼也沒有一樣。

結論是什麼?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道的形狀,沒有任何形狀,它有可以成為任何形狀;道的形象,沒有任何物質存在的形象。

那麼,道到底存不存呢?

存在。道已經進入了惚恍的境界。惚恍,若有若無,閃爍不定之意。

道,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還索不住,但又始終作用於萬物當中,客觀存在著,就是這樣若有若無的樣子。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惚恍之境的道,看不見它的頭,不知道該去哪裡迎接它;跟隨它吧,有不見它的尾,不知道該怎麼跟。

道又是五首無尾,不可迎,不可隨,只能用心去感知它的存在。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這道亙古有之,從一開始它就存在著,掌握了這道,就可以駕馭萬事萬物了。

【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探尋萬事萬物的起源,以及天道的演變規律,這就是天道的秩序。

任繼愈先生註解認為“道紀”是道的規律,劉軍寧先生認為“道紀”是天道的秩序。

道紀,是道的規律或秩序。

何為道的秩序?

劉軍寧先生認為,天道的秩序本質上是一種超驗的道德秩序,它從根本上規範人與天道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也就是說,天道的秩序的本質是道德秩序。

在道德秩序的基礎上,又會延展出政治秩序、社會秩序等各種規範行為與事物發展的秩序。

而這些秩序的建立,因為天道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索不住,故需要在不斷試錯過程逐漸形成。

企業的秩序,是天道秩序中的一個,也需要從行業、企業內部摸索建立,與行業秩序相符,則企業就會快速發展,或打破行業秩序,建立新的秩序,則成為新的領導者。

但關鍵在企業內部自己的秩序,是不是高效的,是不是具有超強的創新力,具有發展的動力。

可見,天道不是無為,而是在一個秩序下自由的發揮,是不妄為,不胡作非為。


劉文新2019


無聲無色亦無形



神龍見首不見尾,


祥鳳聞音未現翎,


龍鳳皆可尋蹤影,


道體無聲無色形。


註釋:

翎:翎毛,意為鳳鳥的翎羽。






題記:道體的狀況,無色,無聲,無形。故而混沌,既不光亮,又不昏暗,卻能綿綿不絕。道體雖不可見,不可聞,不可打擊,但又實際存在。理想中的聖人,應悟出“道”性,運用“道”洞察萬物,駕馭現實。






道德經·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

  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

  復歸於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譯文】

  看它看不見,就叫"夷";聽它聽不到,就叫"希";捉它捉不著,就叫"微"。從這三方面不可以加以探究,所以是渾融無名的元始。居於其上的本源已不清楚,由它而下的現實世界是清晰具體的。它本身渺渺茫茫,無以名狀,不同於現實的具體存在。這就叫做沒有確定形狀的形狀,不可歸結於具體組分的顯象,它是不確定性的表徵。圍繞著它團團轉,我們永遠也搞不清它的模樣。維繫於古已有之的道,以駕御現實的具體存在。能懂得返本復初,是維繫於道的基本點。


歸槽山人


一、原文解釋

1.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聞,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你用眼睛去看卻看不見;你用耳朵👂去聽也聽不見;甚至你用手去觸摸探索也是無物可尋。

2.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用眼用耳用手這三種方法不管你如何去探索甚至窮根問底也是無法找不到他的源頭的,所以在這個飄渺恍惚的地方,已經合而為一了。

3.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他的上面不明亮,他的下面也不黑暗。不管你如何小心翼翼、仔細探查也無法描述他,因為他本來就無質無相,無色無味,沒有人世間一切物質的形式和屬性。就如空氣一樣,你無法描述但可以感知。

4.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就是說他沒有形狀,也沒有所有物質的形象,恍兮惚兮就是說不清楚,老子也沒有辦法描述😊。

5.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你從正面看,看不到他的頭(引申為源頭)。你從後面觀,也看不到他的尾(引申為歸處)。簡單說就是不知道他怎麼來的,也不知道他要去何處。這就是典型的哲學觀點了,老子再探求天地萬物的起源與歸處,他老人家也說不清楚,不得已用“道”來定義。

6.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麼如果我們能夠理清萬事萬物的起源後的發展規律(後天之道),那麼我們就可以統御今天的萬事萬物了。舉個例子,毛主席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意思就是我們要去做一件事前,先要搞清楚他們的背景源頭,如此我們就能理清事物起始、發展的脈絡,處理起來也就得心應手。

7.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如果我們能夠知道天地萬物是如何起源的,那麼我們也就明白什麼是“道”了(這裡個人認為是先天之道,也就是衍生萬物的道),也能明白萬物運行的規律(後天之道),如此人世間的一切還有什麼不能把握的呢!


二、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這一章,老子直接給我們描述什麼是“道”,但他老人家也是恍兮惚兮,不能說明白。開篇他也說了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他之所以一再給我們描述道(後面章節還有),就是想給我們加深印象,就是怕我們不明白。


聖哲同學


《道德經》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夷、希、微這三字不需要過度解讀,因為它們是特定名稱。視之不見,就是眼晴看不到的東西,經文名之為夷。聽之不聞,用耳朵去聽,卻無聲音可聽的東西,也就是用耳朵聽不到的事物,就稱之為希。搏之不得,用手去摸,卻摸不到的東西,用現代的語言表述就是用我們的觸覺無法知覺到的事物,就稱為微。

我們對事物的感知是通過眼晴、耳朵、舌頭、皮膚、手足等感覺器官來實現的。但是人類感覺器官的感知能力是有限度的,自然界中有許多事物並不能直接成為我們感覺官能的對象。比如,我們已知的原子、分子、電、電磁波、不可見光、各種物理場等,它們都不能被我們直接看到、聽到、觸覺到。這意味著不能被感覺和知覺並不等於空洞無物。

不能被眼睛看到、耳朵聽聞、觸覺感知並不意味著無物。所以老子將不能被眼睛直接觀察的事物稱為希,將不能直接用耳朵聽聞的事物稱為夷,將不能直接用知覺觸知的事物稱為微。所以,夷、希、微這三個字用來標誌或命名超出我們感覺和知覺能力之外的實在之物或實有。這三類事物的共同點在於不可能成為感知覺官能的認知對象,所以就將它們視為同一個事物。

在老子生活的時代,人們還沒有對於超出我們感知覺能力範圍之外的事物進行研討的有效手段。人們只能勉強用無這個詞彙來標誌或命名它們。所以,無這個詞並不是空洞無物意思,它所標誌或命名的對象是實在,是有。這個無的含義在於無顏色、形狀可看,無聲音可聞,無知覺可觸。所以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以無為形式的有。所以在老子學說中,有、無這兩個概念都是用來標誌或命名實在的。有用於標誌或命名可被感知覺官能直接經驗的事物,無用於標誌或命名不能被感知官能直接經驗的事物。

比如,相對而言可見光是有,不可見光就是無。地球是有,引力場就是無。所以有無這組概念不能簡單等同於實有和虛無。所以老子講無其實是說有,它只是不具備可經驗的形式,即沒有顏色、形狀、硬度、重量等特性可察,不能成為我們經驗對象。在這個意義上才是無。

老子所講的道,其實就是這個無。道不能成為感覺與知覺官能的對象,無顏色、形狀、質量等特性可察,所以只能以無物來形容描述它。但它卻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物,是有。所以經文說它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何謂恍惚?說它是有,卻無跡可尋。說它是無,卻無中有實。所以又說樸朔迷離。

老子學說的宗旨在於執道以治天下,也就是執無御有。夷、希、微三者即道,所以道是無,但道是萬物的源頭,天地之母,所以又稱古始。能知古始,是謂道紀,講的就是守道以治天下。所以這第十四章經文講了道與無的關係。

<strong>


國學新邏輯


293,《道德經》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謬,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夷:平坦,這裡意為公平。

希:稀少,這裡意為公正。

微:微弱,這裡意為公義。

謬:錯誤。

眛:黑暗。

紀:紀律,規律。

致詰:推究,追問。

導讀:

真理雖然看不見,但是公平(夷)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善良的聲音稀少,所以人心很難做出公正(希)的選擇。沒有公正的選擇,公義(微)就遙遙無期。因為,公平,公正,公義三位一體不可分割,而且缺一不可。在公平之上就不會有錯誤,在公義之下就沒有黑暗。真善美合而與一所產生的價值(美)雖然沒有名字可以命名,沒有形體可以形容。但卻是萬物所要達到的最高的標準,以及要追求的最高的形象。那是一種生命的境界,無始無終。雖然,沒有語言可以描述,沒有理性的思維可以推理,但是,從起初到末了,真理之道從來就沒有改變,自有永有,而且永不改變。所以,得著真理就得著萬有。真理是怎麼樣開始,也必然會怎麼樣成全,因為,這是真理自己的規律。


裘承信微讀道德經


《道德經》是一本哲學著作,其編書的人當然不止老子一個,而且各種版本不一樣,有《道經》在前的,也有《德經》在前的版本。

另外,除了王弼(魏晉時期人士)的註疏以外,其他各種《道德經》的註釋和講解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更是使得人們對如何正確理解老子,讀懂《道德經》增加了不少難度。

什麼是“道”? 什麼是老子心中的那個“道”? 老子在《道德經》裡面講到了第十四章,還是沒有講清楚,所以後人才不得不將《道德經》列為“玄之又玄”的三本書之一。

第十四章的關鍵詞是最後兩個字“道記”,也就是“道”的規律。那麼,規律是什麼呢?

老子說了,是 謂 無 狀 之 狀 , 無 物 之 象 , 是 謂 惚 恍 。迎 之 不 見 其 首 , 隨 之 不 見 其 後 。這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啊!

這究竟是什麼呢?這就是老子說的“道”,看不見,摸不著,無頭無尾無狀無物,恍兮惚兮,象帝之先。

其實說了半天,老子自己都沒有說清楚,可能他也不準備說清楚,這樣才給後學者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什麼是“道”? 非常道。

說白了,用現代哲學觀點來解釋,這就是叫做“客觀唯心主義”的那個東西——我並不知道它是什麼,但是我認為它一定是存在著。這就是老子心中的“道”。


閒看秋風999


想看卻看不見,所以給取名“夷”; 想聽卻聽不到,所以給取名“希”;想摸摸不到,所以給取名“微”。這三者(“夷”無像、“希”無聲、“微”無體)不可尋根問底,所以把她的名字渾而為一。在上面她光明而不刺眼;在下面她陰暗而不晦澀;紛亂延綿而無法稱名,一切都又歸根到“無”(“夷”無像、“希”無聲、“微”無體)狀態。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形象的形象,這就是所謂“惚恍”。迎著看不見她的頭,跟著望不見她的尾。把握著早已存在的“道”,以描繪現實存在的事物;能認識和了解古代的初始,這就是所謂“道紀”(道的基礎)。

第十四章以無形、無聲、無色、無味等非顯性的“比方”來象徵道的“無定性”。因“無定”而“模糊”而“虛無”,可這卻正好從整體上來把握“道”的可悟性、可知性、可行性、可用性,所謂“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這給“為學”而“為道”指示了一個方向——河上公給本章取了一個很特別的名字“贊玄”,體悟很深啊!“無定論”的基本內容,是全面地把握“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摶之不得”、“混而為一”的“道”特徵,“無並非無”,“虛並非虛”,“從無看有,從虛查實”,在“玄”中取“妙”。


西安交大黎荔


朋友,真理是說出來根本沒有人在乎,沒有人相信,沒有人管你的痛苦,沒有人再乎你的生活,沒有人可憐你的人生,沒有人珍惜你的人生價值的,這個世界說真理的人一大堆,誰相信誰?好比耶蘇說上帝,伊斯蘭說安拉真主,佛陀說無相實相,老子說道,伏羲畫陰陽圖,周易寫六十四卦,黃帝寫內經,佛家寫金剛經,莊子齊物論萬物與我為一,孫子寫兵法,孟子說仁義,鬼谷子說縱橫捭闔,墨子說天志明鬼,還有很多道不盡的天下知識文化藝術,道不盡的官場是是非非,不公平不公正的人生錯折關,一人肚子疼有病不是你能感受到的,只有天知地知 ,你不知我不知,這個世界的理性和真理是虛偽和幻想的,沒有人會可憐不會說話的啞巴。只有上天和啞巴一個樣,啞巴有苦無處訴,訴不出聲,只有讓萬物聽它的雷聲,這些比喻不誇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