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都流轉給別人種植,為什麼自己不種?

新農人散耕


農村土地都流轉給別人種植,為什麼自己不種?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我國土地都是集體承包制,相對面積都不是太大,如果自己種的話,一年收入達不到家庭的支出。

二、種地其實是一個體力勞動比較強的工種,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家裡的都是年老的人群,他們沒有好的體力去種,如果請人種的話,勞動成本太高,又不合算,然後就導致還不如不種。

三、我們推行合作社制,把土地流轉給第三方,每年都還能有流轉費用的收入,還會有合作社股份的收入,相對農民還是比較合算的。

四、現在很多的農村年輕人對種地其實都沒有什麼經驗和興趣,有的寧願出去打工,很多年輕人也不願意在家種地

五、自己如果不種,肯定流轉出去還能給家庭增加一些收入。

六、現在農業政策的利好刺激下,出現了很多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從而帶動了土地流轉的積極性。


山太子


這個問題是這樣的:舉個例子,四十年前單幹分地的時候 ,我們村有一戶人家:三個女兒和兩個父母加上爺爺奶奶,共七口人,當時爺爺奶奶就年勢已高,不久就去世了, 三個女兒出嫁後父母也相繼去世,而女兒都是外村的不能回村種地,只有無嘗的給別人種,再一個就是單幹承包分地後出生的孩子,長大後總覺得自己反正沒有土地,而且種地又不掙錢,所以一開始就去打工了,在城裡買了房子,所以根本就不會種地,現在父母老了就把父母接到了城裡,所以只有把地租了別人,總而言之:因為單幹承包,土地不能集中管理,一塊大地卻分成了十幾家,一家幾壠,導致機械無法作業,好地搶著種,壞地(山坡地)無人包,而且現在種地根本就不掙錢,依靠種地是買不起房子的,買不起車的,更是娶不起媳婦的,別說年輕人沒有人願意種地,就是願意種,他們也沒分到土地呀,有土地的,好地都包給了親朋好友,山坡地無人種,過去大集體修建的大寨田幾乎全部荒廢,。這是我們這裡的實際情況,並不代表其他地區


平民百姓718


這個土地流轉在現在社會來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了,我就出生在農村,爸爸去世的早,家裡就剩媽媽和弟弟在農村,弟弟忙於在外開車,媽媽自己的地有20多畝,由於一個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媽媽把所有的地全部轉讓給了一個大型的承包商,最少在外地的我是很贊同這樣去做,最少給孩子們也減少了一些壓力,還有就是所有在外地工作的孩子們,誰還願意上歲數的家人在種地呢?所以現在的流轉和承包也給一些農民減少了不少壓力和增加了一些費用,費用雖然不多,最少不會讓地皮變成荒地,其實現在政府給的這個政策也是一個很好的條件。


巧夫強哥


社會在進步,歷史在發展,我們要隨改革而創新。

為什麼流轉土地給別人,自己不種,因為很多土地荒漠化,沒人種,造成浪費土地資源。首先流轉土地是為了把零散的土地集中化,科學化統一管理。給哪些敢闖敢幹的企業或個人規模化管理,產生更多價值化。

為什麼不自己種,一,因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累死累活也不夠自己一年開銷,還不如打工。二,隨著老年人增加,體力不支,年輕人也不想幹,只能流轉土地給別人。三,流轉土地也是一件好事,每年都有分紅。如果不想岀去,隨時可以在流轉土地上打打零工,何樂而不為。

所以說,自己種植非常不划算,糧食蔬菜又不貴,自己完全可以購買,用空餘時間打打零工,也比務農好萬倍。輕輕又沒壓力。




農村人小肖


小編做三農自媒體以來,有訪過很多農戶,的確存在很多農村人自家的土地不種植,把地流轉出去給企業承包種植,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如果要問農民什麼是他們最重要的東西,相信絕大多數的農民都會不假思索的說是土地,的確,土地可謂是農民的命根子,很多農村的老人都是種了一輩子的地,土地對於他們來說不僅僅是生活收入的來源,農民對土地更是有著特殊的感情,在農村生活的人如果沒有土地將很難生活下去。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走上大城市的工作道路,對農民來說,種植農作物基本上一年忙到頭還不夠人工費的,除去農藥化肥一年根本就賺不到幾個錢,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都放棄種植農作物,而打工幾個月的收入就抵得上在家裡忙活一年的。所以農村人寧願將地流轉出去,再低的價格也會想辦法把土地包給大戶人種植,要不然索性就直接閒置。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種地真的不賺錢嗎?

農民種地越來越不掙錢,原因在哪?

第一個原因就是糧食價格的走低。

從最近幾年我國糧食的價格,總體來觀察來看。玉米的價格啥時候下降幅度比較大,但是總的來說玉米的價格相對穩定,除了玉米之外,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比如說小麥和水稻以及其它的農作物的價格,一直都不太樂觀。而且是水稻和小麥是我國最大的糧食作物,種植小麥和水稻的農民就會承受很多痛苦。

1.農作物價格低廉

受國際糧食價格的持續走低的影響,現在市場上的大宗糧食玉米、小麥、水稻的價格都普及壓低。而國家在4月份的時候宣佈降低小麥水稻的最低收購價,而水稻直接降幅2毛錢,這比例之大還是讓大家難以接受的。同時玉米的市場價更加糟糕,現在已經跌倒了8毛錢一斤。這種情況下農民種地自然不賺錢。

2.種地的成本增加

現在的農資產品漲價幅度太大,很多農民直言受不了,但沒辦法,只要種地那就必須要購買農資產品,不然莊稼的產量和質量上不去,利潤非常的低。但現在的農資產品每年都在上漲,同時種植水稻、打農藥的人工費也在上漲,種地並不是一個好營生。



那為什麼農村種地不賺錢了?

1:主要受進口農產品的影響

現在農民也學會採用機械化的手段來進行生產了,但是有的地方受地形限制還無法進行機械化種植,所以是採取半機械化或者手工勞作的方式,這樣子的人工成本較高,自然價格比較貴。而外國的採取全機械化種植,種植快且成本低,這樣子進口的外國農產品就會與我們農民自己種的形成競爭。但是人們更喜歡買國外的較低價的農產品,所以有時候農民的農作物只能爛在地裡。

那麼農民針對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小編總結了兩種辦法。

第一種就是掌握一定的技術,進行大規模的種植。無論是幹什麼,有技術永遠是很重要的,其實種地也是需要技術的。只要掌握一定的農業技術,種出來的農作物品質會越來越好。而且進行大規模種植的話,國家還會給一定的補貼,只要掌握了技術,種植的規模越大,獲得的收益也就越多。

第二種就是想其他掙錢的渠道。現在生活真的越來越好,有很多高科技的東西,都已經入了農村人們的生活當中。我們也許可以利用這些高科技來改變我們的生活,增加我們的生活,還有不少的農民朋友,選擇去到大城市打工,因為大城市的就業機會,跟農村比起來多得多,可以發展其它的種植業,像蔬菜大棚,或者農家休閒旅遊業、養殖業等致富項目。


以上都是小編做三農自媒體一路走訪過來的經驗,把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進行分析總結出的幾點原因以及如何應對的方法吧,都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內容,希望能幫到大家!多謝支持!!!全程手打!珍惜!!!


七妹走鄉里


首先你所說的“農村土地都扭轉給別人種植,為什麼自已不種?”的問題並不存在。在現代農村,確實有一部分農民家庭的集體承包土地進行了扭轉再承包,但不是所有的農村土地都扭轉給別人種植,象我們這裡大多數的農戶家庭的承包耕地仍以自種為主。既使這種扭轉二次承包關係發生,也主要發生在同集體的農戶之間,接受轉包的也是同集體的種地農戶。

近幾年出現了大的集團公司承包農村土地的情況,這種大公司的土地承包往往是整村整社承包該農村集體土地,在這種承包形式下,是以集體組織公共轉包,嚴格來說也不是農戶家庭把承包耕地扭轉給別人種植,這種狀況並不普遍。而這種承包關係的建立有相應的條件,扭轉價格比較高,不是所有的農村集體土地都可以這樣承包。

現階段農村土地扭轉除上述的集體成建制出包,農戶間的扭轉承包其實比較困難,現在種地本身就不掙錢,以交納承包費的方式轉包別人的承包耕地種植,基本掙不到錢,如果遇天災和市場的挫折大概率會賠錢。農戶間的扭轉承包往往是很低的價格,有些是無償轉包。在某些特定的集體,因為種種制約因素,農戶家庭是把自家的承包地倒貼部分資金讓別人耕種,目的是要別人守住他家的承包耕地和一應集體權益。總體而言,當今農村種地沒有收益是造成農村土地扭轉的主要因素,同時也存在部分農戶家庭無人耕種不得不扭轉的情況。


老百姓寧


對於農村自家土地自己不種,轉讓給別人種植,是很普遍的現象。就像我老婆娘家她們把地租給別人種沙糖桔了,為什麼不自己去種?我就以自家這個情況給題主講下:

種植條件

1.我老婆雖然也有不少兄弟姐妹,但很多都是在外打工的,在家裡的也就只有雙老,老人年齡大了,精力有限種植不了多少面積。另一個就是單靠種糧收入也不行,所以與其讓地荒廢著還不如租給別人,還能得些租金收入。

2.租給別人有一些是種蔬菜,種果樹的更多。那為什麼子女不回家也種這個?這樣也可以不用在外奔波,陪著雙老?首先就是種植需要資金買種買苗等,也是需要相關的種植知識。別看人家種植那些東西能賣掉賺錢,如果你什麼都不懂也跟著去種,別說收穫賣出去賺錢,連你種的作物成活都會是個問題。

3.種植也是門大學問,如果你不懂就盲目跟著人家種,你都不知道什麼去對作物進行管理就說用肥問題:用量多少、用什麼肥、什麼時間用哪種肥等等,這些都需要經驗和相關的知識。並不是簡單的種養就可以有收穫的。

種植收益

像是去年我老婆她們那租地種沙糖桔的種植戶,有很大一批人是虧本的,在正月時我去她們那,看到不少沙糖桔都堆放在田間的角落邊,原因無非就是高產、果質不好、滯銷了沒人要,如果放任在果樹上不摘,會讓果樹的養分浪費,影響明年收成等問題,所以就只能摘下丟在一邊。

從這我們可以看出,種植並不是一定就能賺錢,市場等各種原因也是會虧本的。


結論:觀上面所講的來看,再結合題主的問題。我們也就知道了為什麼自己不種,而選轉租給別人種植。轉租的人拿去也不是種農作物,是種經濟作物,這需要相關知識與經驗,還存在虧本的風險。

如果是你,你會做出什麼選擇?我看大部分人也是會選擇穩妥些的做法,讓會的人去種吧。


果鄉農人


土地扭轉給別人自己不種,一是因為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推進,相當大的一部分農村家庭都遷往附近的城鎮。

二是留在農村種地的人年紀都大了,有些是身體條件不允許了,有些是不願意種地了。慢慢滴就沒有了種地想法。

三 是在城裡打工的收入比種地的收入高,打個比方說一個人打工月收入2000元,一年收入24000元,相當於一個人種大於20畝地的收入,然而沒有絕大多數家庭沒有這麼多地。所以農民工出現在各類工作當中。當然能外出打工的都是壯勞力,有點知識,有這想法,外出幾年,見識多了,相比較下他們自然就要放棄種地的想法,所以就會有大量的地扭轉。


城裡的山


你提的這個問題正是三農領域發展緩慢癥結所在,已不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經濟體制,不適應農村誠鎮化高速發展的需要,不適應農民生活質量、生活環境脫貧致富的標準和要求,也就是說零碎的小片土地,小農戶種植結構,傳統模式經營,難已實現強農業美鄉村富農民的發展目標。讓中國農業和國際接軌,提高農業抗風險的能力和市場竟爭力,必須改變舊的一家一戶小農經濟的結構,走土地流轉規模種植的發展路子,是發展三農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步驟,同時也是借鑑發達國家農業發展經驗,而作出的重要選擇。我們的黨和政府審時度勢高瞻遠矚,運籌帷幄給三農的發展鄉村振興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針政策和惠農政策,其中的土地流轉就是其中之一。


百川王佔功


我是農村人,就說我家的那塊田把,每年種得好點能打兩千斤糧食,兩千斤糧食全賣掉也就3千元錢,去掉打田費,化肥農藥種子,還有人工費,以就剩下1千多元錢,還不如每天出去打工了,今年我把田租了,一年就有2700元的租金,你們說是租出去還是自己種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