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六君子”因是康党被处斩,其中此人最冤,都是张之洞害了他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将谭嗣同、杨锐等“戊戌六君子”处斩了,理由是他们是“康党”,且“情节较重”。

“六君子”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是杨锐。因为他不是“康党”,而是张之洞的人。

“戊戌六君子”因是康党被处斩,其中此人最冤,都是张之洞害了他

1857年,杨锐出生于四川绵竹,他少年时代即以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格而闻名。张之洞在任四川学政期间发现杨锐天性禀异,对他非常赏识,招他为弟子。后来,张之洞任两广总督,又聘杨锐为幕僚。杨锐的命运在此发生了第一次转折。

这时,杨锐的老母亲已经七十多岁,杨锐是个孝子,他不想离开母亲跟随张之洞到遥远的广州任职,便以老母年事已高为由婉言拒绝。为了打消杨锐的后顾之忧,张之洞亲自致电四川布政使,调动杨锐的哥哥到距离家乡较近的地方任职,以便奉养老母。

杨锐从此进入张之洞的幕府。在幕府里,杨锐主要负责处理文书,帮助张之洞起草奏折。其间,凡张之洞送呈朝廷的奏疏和重要文献,大多出自杨锐之手。

“戊戌六君子”因是康党被处斩,其中此人最冤,都是张之洞害了他

1895年3月,张之洞派杨锐进京,负责搜集重要的政治情报。到了1898年,戊戌变法轰轰烈烈地展开,张之洞更加需要京城的情报,特别是朝廷人事任免和各方势力博弈方面的信息,所以张之洞对杨锐更加倚重。也是这个时期,杨锐的哥哥因病去世,杨锐要回老家奔丧。但是,时局正处于关键时期,张之洞不放杨锐走。杨锐只好勉强答应继续留在北京。正是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就在张之洞劝杨锐继续留在京城的同时,湖南巡抚向朝廷举荐人才,举荐名单中就有杨锐。9月1日,光绪召见杨锐。几天后,杨锐和谭嗣同等四人一起被任命为军机章京,参与新政,时人称作“军机四卿”。杨锐自此进入了朝廷政治核心圈。

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大肆清除异己。由于“军机四卿”的任命完全是光绪的个人主张,没有征求过慈禧的意见。这触犯了慈禧的大忌。24日凌晨,杨锐被捕。得知消息后,张之洞没有太在意,他认为杨锐跟随自己多年,根本不可能是“康党”,肯定是朝廷搞错了。他立即给几名朝廷大员发电报,请求他们营救杨锐。经过各方努力,主审官已有意为杨锐开脱。

“戊戌六君子”因是康党被处斩,其中此人最冤,都是张之洞害了他

张之洞以为杨锐会被安全放出,官复原职。他没料到,慈禧竟然会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将杨锐等人处死。

得到消息的张之洞悲痛万分。不单因为他失去了一个人才,还因为杨锐乃因他而死。如果不是他招杨锐入幕府,杨锐也许不会是后来的结局;如果不是他执意挽留杨锐,杨锐早已回四川老家,完全可以避开后来的一切乃至杀身之祸。张之洞也因此终身对杨锐心存愧疚。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冯玄一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