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與朗讀的區別及語法分析

朗誦就是結合聲音將作品身臨其境的表現出來,朗誦之前我們可以進行語法分析,這樣更有利於朗誦稿的理解,而且有些小夥伴還分不清朗誦與朗讀的區別,針對這些問題小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朗誦與朗讀的區別及語法分析

朗誦與朗讀的區別及語法分析

一、朗誦語法分析的必要性

朗讀者在語法分析體味文字作品的準備工作中,為了清楚準確地表達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更好地實現朗讀目的,往往在文字中做些標記,以提醒自己注意。我們把這些標記稱做“朗讀符號”。

1、 ∧──停頓號。不論有無標點符號均可用,停頓的時間稍稍加長。如用於有標點符號的地方,表示停頓時間再長些。

2、⌒──連接號。只用於有標點符號的地方,表示縮短停頓時間,連起來讀。

二、語法重音

語法重音,也稱基本重音,它是根據不同類型的語法結構,自然形成的重音位置。

語法重音,不僅有語義指向的作用,同時也增強了語流的節律感。瞭解和掌握語法重音的一些基本規律,是本節的學習要點。

朗誦與朗讀的區別及語法分析

1、介詞助詞,切忌讀實

介詞和助詞,同屬虛詞,雖然沒有實在的詞意,卻發揮著不可或缺的語法作用。句中,介詞和助詞通常輕讀,以此襯托出句子的其它成分。

你聽到(過)春天(的)聲音(嗎)? (新派實踐課 《春天的聲音》)

時態助詞"過"、結構助詞"的"、語氣助詞"嗎",在句中都要輕讀,避免過實、過重。

可愛(的)你(呀),藏在自己(的)葉子裡。花朵是你(的)臉(嗎)?葉子是你(的)衣裳(嗎)? (新派實踐課 《葉子時期的梅》)

句中包含了很多助詞,語流也就輕盈了很多。助詞讀得越輕巧,重音就顯得越明確。

三、朗誦與朗讀的區別

1、相對作品來說:朗讀的聲音是文本結構的聲音化形態,受眾感覺到的是聲音化的文字或文本,聲音背後的情感、意象和情境氛圍等內在意蘊不是直接從聲音本身獲取,而是在聲音文字的理解中通過受眾自己的想象和思維獲得的。朗誦指向文本的內蘊,朗誦的聲音則要直接體現文句的情感、意象和情境氛圍.受眾通過聲音就可以直接感覺到情感、意象和情境氛圍。

2、相對文本來說:朗讀者相對被動,他要再現文本的的結構。朗誦者相對主動,他要創造性的用聲音表現文本背後的情感、意象和情境

3、對朗讀來說:聲音是一種文本傳達工具,對朗誦來說,聲音是一件樂器、一堆色彩、線條。

四、朗誦的狀態

正確的朗讀狀態,首先是精神狀態正確。為了傳達朗讀的作品內容,以事省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朗讀者要由衷地感到作品的深刻、豐富,預見到它對聽者具有的多方面教益,和可能從中獲得的美感享受。

朗讀者一定要引發出比較強烈的朗讀願望,要有一種需要立即朗讀才好的迫切感:如此優秀的作品,朗讀它本身就是一種享受,自己一定要盡力展現作品的面貌和魅力,訴諸有聲語言之後,會使聽者有更多的收益!

以上就是朗誦與朗讀的區別及語法分析,朗誦語法分析是朗讀者重要的一個環節,語法分析有助於正確的朗誦,可以在朗誦稿上提前做好標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