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婚姻最大的謊言,就是讓女人活成瑪麗蘇!

作者 | 盧璐

來源 | 盧璐說 (公眾號:lulu_blog)

中國式婚姻最大的謊言,就是讓女人活成瑪麗蘇!

我無意中在微博裡,刷到一段視頻,是電視相親訪談節目的一段截取,一個女生和一個男生,在主持人的引領下,在一個咖啡裡相親。

女生頂多能算上清秀,三本大學,月薪五千,無房無車。

男生有不加分也不減分,普通過得去的長相和身高,有禮貌,成熟靠譜的談吐,一本大學畢業,不是富二代,但是家裡是有房有車,自己有穩定的工作。

按照看熱鬧群眾的觀點,從條件來說,這個男生配這個女生,真的可以了。當然相親也不僅僅只是條件,有時候條件再好,不喜歡也就是不喜歡。

在最初見面的環節裡面,男生已經告訴主持人,他對這個女生有好感,希望進一步接觸。所以節目才安排了一對一的咖啡,可以面談。

中國式婚姻最大的謊言,就是讓女人活成瑪麗蘇!

於是,節目開始了,基本上女生一個人在“表演”。

看得出來,女生不喜歡男生,但是她的不喜歡,是因為她認為男生達不到自己條件。

第一,男生僅僅是一本大學。如果父親沒有名牌大學的學歷,類似哈佛、劍橋、北大、清華,至少也要是個985,否則怎麼能夠給孩子優秀的基因和良好的家風呢?

第二,她問了男生一個問題:“你工作很穩定,那麼收入增長也會很穩定。可今後一旦有孩子以後,花費增大,你準備怎麼辦?”

男生說:“我有房子和車,這些大宗消費不再需要了,只是日常消費的增加,應該沒有那麼大的焦慮感。結婚之後,我們可以一起努力賺錢……”

女生打斷了他的話,直接給主持人說:“今天還是到此為止吧,我最不喜歡開口閉口談錢的人。”

男生有點惱怒了,反擊說:“請問我什麼時候開口閉口都在談錢?”

女生反駁:“我問你房子了嗎?你只是有個房子,有什麼可以炫耀?難道你有個城堡麼?”

主持人趕快請男生先離開,女生繼續說:“我從小到大,不僅僅人長得漂亮,也一直都非常優秀。我在中學的時候,學習一直非常好,我從福建來到浙江,就是因為浙江比較富裕,我希望這麼優秀的我,可能遇到更加優秀的他,來實現我們能改變世界的美好未來。”

中國式婚姻最大的謊言,就是讓女人活成瑪麗蘇!

外場主持人也是年輕姑娘,目瞪口呆地看著她,不知道該怎麼接下去,然後這個女生給主持人說:

“ 我想給你提個意見,為什麼在這些男生到場的時候,你會先迎上去,跟他們噓寒問暖,我覺得這樣會讓他們更加喜歡你,而不是立刻就關注到我,我才是來相親的女主。”

聽到這出人意料的話,主持人幾乎跳起來,指著自己的鼻子說:“我?”後面的鏡頭明顯是剪過,成了她們兩個一起坐在桌子邊上,促膝談心的架勢。

雖然最後,瑪麗蘇女生收回了自己的話,並且向主持人道了歉,但是她真的把大家雷得一愣一愣的,我看到下面的評論,好多人都在寫,“這一定不是真的吧?電視臺為了收視率,找人演的吧?怎麼可能有這麼可怕的女生呢?”

這並不是一個特別有人氣的電視節目,我也無法確定這段視頻的真實性,但如果真的是請演員演的,裡面言之鑿鑿的瑪麗蘇女主,真的功力非凡,毫無違和感。

中國式婚姻最大的謊言,就是讓女人活成瑪麗蘇!

這些年,各種國產電視連續劇備受爭議,其中有一條就是“瑪麗蘇女主”,讓人毛孔悚然。

所謂瑪麗蘇,最初是1973年,保拉·史密斯(Paula Smith)創造了一個名叫Mary Sue的虛構女主角,變成了今天遍地氾濫的瑪麗蘇的代表。

最初這類小說的女主,總是異常完美,擁有全天下最驚人的美貌,不僅僅讓全天下的男人都為之傾倒,更把小說中那個全天底下最優秀的男人,迷得五迷三道,甘願為瑪麗蘇女主上天入地,翻江入海,直至最後一息。

然後隨著大量瑪麗蘇的作品開始在書籍或者屏幕上氾濫,瑪麗蘇也開始了自身演變,有沿用傳統的“完美蘇”;也有異軍突起的“平凡蘇”。

平凡蘇的套路,可以參照大S版的《流星花園》,或者備受追捧的《步步驚心》,其實瑪麗蘇劇情也可以出非常好看的精品,可無論有多精緻,套路都是一樣的,中心只有一個就是:自戀。

在瑪麗蘇女主的人生中,有天有地有全世界,可是全都只是襯托和陪襯,她的世界裡只有自己。

可自己天下第一,這話自己說出來,是不夠味兒的,所以她要永遠的成為別人心中永遠第一位,要用別人的言語和表現體現出她天下第一的位置,她永遠都是無辜的,永遠都是正確的,永遠都是別人對不起她,她是唯一。

中國式婚姻最大的謊言,就是讓女人活成瑪麗蘇!

很多人寫了很多文章來批判寫瑪麗蘇小說的作者,尤其是女作者,指責她們把自己的“美夢”帶入小說的人物,以“我”作為主體,加入強烈主觀自我意識,把整本小說變成了一場大型“意淫”現場,慘不忍睹。

作為一個以寫作為生的女人,我可以理解這些批評家的指責要點,這是一種文學屆的事實,然而,有人想過嗎?為什麼今天有如此巨大產量的瑪麗蘇小說,還有遍地開花的影視作品,到處都是變種的瑪麗蘇?

難道只是出於女作家們,無法言明的意淫麼?

非也,非也。這其實是一個供與求的雙向作用,在經濟社會中,文學也不免於套入了供求關係,作者也要了解讀者的心意。

一個女作家,寫出了一本有輕微瑪麗蘇傾向的女主的小說,突然成了百萬暢銷書,我確定她第二本書,一定就是重度瑪麗蘇。

原來,這才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為什麼如此粗陋和幼稚的瑪麗蘇情節,會有這麼大的讀者群體,讓如此多的女人產生代入感,如醉如痴?

根源只有一個,那就是在瑪麗蘇劇情中,所有的瑪麗蘇在嫉妒自戀的狀況下,都有一個實現自我價值昇華的,有錢有權有貌的“霸道總裁”。

原來,瑪麗蘇的人生,是不需要奮鬥的,她的人生需要的只是一個有實力的男人的愛情,這個男人可以用自己實力去給她實現一切,真的是一切,讓她成為全世界億人之上,他自己專屬的寵物。

這真的,是一個非常陰險的謀略。

中國式婚姻最大的謊言,就是讓女人活成瑪麗蘇!

對於女人來說,傳達出來的信息是,原來人生中榮華富貴,幸福完美,都是不需要吃苦受累去努力的,只要有那個男人的愛情。

對於男人來說,一個被圈養到退化的寵物,自然就失去了和自己對話的平等性。

於是在圈養和被圈養之間,男人和女人,從同是平等的兩種動物變成了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

這就是為什麼,在三千年的父系社會中,男權一直在給女人洗腦,讓女人相信,自己是弱小無力,甚至是愚蠢和低級的,讓女人主動放棄自己的獨立,依靠男人生存。

男人用一點金錢,買到了女人的自尊和生命,這是一種對於男權最有力的生活方式,用瑪麗蘇這種浪漫唯美的形式傳遞出來,潤物無聲細如雨。

美麗的瑪麗蘇,一朵開在男權上的罌粟,不僅僅是美麗,而是有毒。瑪麗蘇是有代價的,代價就是讓那些自身軟弱的女人,喪失自己。

中國式婚姻最大的謊言,就是讓女人活成瑪麗蘇!

盧璐:有兩個女兒的留法服裝碩士、作家,新書《和誰走過萬水千山》,正在熱賣。行走在東西方文化差異裂痕中間的,優雅女性自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