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互聯網思考——如何玩轉流量(3)

創業是做對了100件事,做錯1件便可能是前功盡棄。周航,這個創業者裡愛思考的典型代表,曾在2010年創辦易到,首創了國內互聯網專車行業模式,卻在2015年簽下了併購同意書。他用經驗與教訓寫下了《重新理解創業》。創業,從來都不簡單。

如果你是創業者,或者和我一樣是個互聯網思考者。那麼接下來這段時間的連載,是我讀這本書的一些摘錄和再編輯,希望能夠激發你的思考。

【連載】互聯網思考——如何玩轉流量(3)

關於流量

中國互聯網進程中,流量經歷了5+1種形態

1、門戶時代——展示廣告

2、PC時代——搜索(流量分發中心)

3、移動時代——應用市場(App分發)

4、社交媒體時代——信息流(朋友圈/微博/廣點通)

5、智能時代——feed流(今日頭條)

6、電商——生態流量(從商品到支付再到物流,形成電商生態)

流量永遠稀缺,並且越來越貴

無論任何階段,流量永遠是稀缺的,並且掌握在少數巨頭手裡。因為稀缺,所以越來越貴。

通過營銷等手段以低成本獲取流量,並不能解決問題,所以流量要儘早買。

產品決定流量,具體體現在:

1、產品特徵決定流量的價值

流量價值=DAU*時長*交易係數

其中DAU是日活躍用戶數量,時長代表佔用用戶時間,交易係數代表是否直接產生交易。所以,微信、淘寶、今日頭條的流量價值高。工具型產品(墨跡天氣、美圖、查違章的應用)的流量價值低。

2、產品需求強弱決定購買流量的成本

投放廣告的產品如果是強需求,那麼轉化率就高,相應意味著購買流量的成本就低。這類產品有社交(微信)、內容資訊(今日頭條)、生活服務(美團、滴滴)。因此,只有大眾、高頻、低價的產品通過購買流量的方式拉新客,才能有高的轉化率,才划算。

但即使是低頻、高價的宜家,也可以通過增加家居、餐飲這種高頻、低價的產品作為策略,拉來流量轉化銷售。

3、產品核心功能決定流量的二次分發

對於有一定流量的產品,在進行廣告投放增加入口等企圖利用現有流量轉化促成其他生意時,一定不能損害原有產品的核心價值。比如,不要在打車軟件開屏放廣告,用戶會第一時間關掉並且還會體驗不好。不能在微信投過多的廣告,因為它用你是為了社交。但是相比之下,今日頭條可以放廣告,因為廣告本身也是一種內容分發。

後流量時代的運營策略

後流量時代就是指App仍然是主流,但是人們基本需求已經得到滿足,開始探索輕應用、小程序等形式。

1、產品即流量。好產品是有「靜銷力」的。

2、從流量到品牌。從追求流量到打造品牌的與眾不同,追求內容和文化氣質。如貓王收音機,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3、從線上重回線下。通過線上化獲取數據解決服務密度和及時性問題,通過線下增強體驗性價值。

| | 未完待續……

我是「星光小刺蝟」,一個非常擰巴的90後雙子座互聯網思考者,旅行博主。奔三路上忽然醒悟,工作不過是讓我們和世界保持同步的手段,卻不是生活的主旋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