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物】 爱国士绅传奇人物郎介三

点击方志河北关注我们

了解河北省情

爱国士绅传奇人物郎介三

【河北人物】 爱国士绅传奇人物郎介三
【河北人物】 爱国士绅传奇人物郎介三

义气千秋(六大青帮进家纪念章)

【河北人物】 爱国士绅传奇人物郎介三

郎介三(1882—1947),名惠和,字介三,迁安县郎庄村人。 郎介三幼年家贫,随其兄串街卖饹馇(冀东一带的一种菜食),15岁时只身闯关东,在黑河被一俄国人雇去当勤杂工,因而学会俄语,后到乌苏里铁路专科学校学习。郎介三毕业后在铁路任职,后又进日本士官学校学习。他回国后,任东北军军警稽察处处长,继又任京奉铁路总稽察。1931年至1932年,郎介三任唐山市公安局开滦矿务局公安第2大队长兼署长。1935年,任建昌营佐治局局长。1936年至1937年,任伪玉田县县长。

郎介三早年加入“青帮”属“大”字辈,曾参加同盟会和国民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他利用自己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和“青帮”里的“大”字辈身份和一口流利的日语等条件,为抗日做了不少事情,被称为爱国士绅。

1938年,中共河北省委以“华北人民武装抗日会”名义组织发动了冀东武装大暴动。当时郎介三表示:“抗联队伍的壮大与发展不予干涉”,“只要你们(指抗联)组织起来,玉田县城就是你们的。”同时,拨出16支枪、4匹战马、4千块银元资助抗联。7月12日,抗联部队一举攻克玉田县城,郎介三带领20余名卫兵手擎写着“还政于民”四字的大旗,列队欢迎抗联部队入城,并将伪县政府大印和4万余元巨款交给抗联部队。郎介三“开城交印,还政于民”的行动,触怒了日伪当局,指派卢龙县政府查封了郎介三原籍住宅。后郎介三辗转于天津、滦县、昌黎,闲居4年,于1942年回到原籍郎庄,并多次掩护、营救抗日军民脱险。

1943年冬,日军调动大批伪满军入关,与滦东日伪军对滦东发动大规模“扫荡”。1944年冬,再次“扫荡”滦东。郎介三在家里挂起他穿将军服的照片和汪精卫赠给的“勇猛精进”的条幅,作为幌子以掩护抗日军民,成为掩护当地干部群众的堡垒户。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迁卢联合县长李焕章、县委书记陈光、冀热辽16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冀东16地委书记徐志、16专署专员高敬之、于明涛等都曾在他家隐蔽。1944年农历4月28日晨,日伪军疯狂“讨伐”,八路军区小队9名负伤队员和群众百余人被围在郎庄,在他的掩护下脱险。1945年农历3月中旬,日伪军“围剿”解放区滦东抗日武装。3月10日,干部、战士和群众400余名被日军围在郎庄西寺沟,在大屠杀即将开始之际,郎介三出面解救400多名干部群众免遭于难。

由于郎介三的影响和教育,次子郎太岩成为战地摄影记者,长女郎太岚、次女郎丽君、小女郎士君也都参加了革命。日本投降后,为收降盘踞在古冶的几千伪军,郎介三曾三次投书古冶伪军司令部,劝其认清形势投降。解放战争时期,郎介三被聘为冀热辽行署咨议。1947年,郎介三不幸被解放区公安机关误杀。1983年5月11日,中共迁安县委为他平反,恢复名誉。

【河北人物】 爱国士绅传奇人物郎介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