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恩公司:2018全球醫療產業投資報告,資本寒冬中逆勢增長

近日,全球領先的戰略諮詢公司貝恩資本(Bain & Company)發佈了《2018年醫療行業私募股權投資報告》,匯眾研究院整理了其中信息,為國內的醫療行業參與者及投資者提供參考:

1. 投融事件創紀錄,醫療服務仍為最活躍賽道

2. 北美迎來多起大規模投資事件,亞太地區增長新動能顯現

3. 大規模併購不斷,行業巨頭整合加劇

4. 資本退出趨勢放緩,退出時間縮短

5. 市場競爭加劇,多方探索全新交易方式

2018年,全球私募股權交易繼續保持常態化增長。公開披露的交易價值達4470億美元,較去年上升了11%,交易次數為1705起,較去年基本持平。其中,醫療保健領域完成316筆交易,同比增長近20%,披露的總交易額為631億美元,較2017年的4216億美元增長了50%。2018年有四筆交易規模超過40億美元,其中一筆交易為近十年最大的收購:KKR 10月份以99億美元完成對Envision Healthcare的收購。

近年來,醫療保健領域的交易數量和金額表現不佳,但2018年仍舊創造了一個高潮。北美仍然是交易最多、金額最高的地區,但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和亞太地區的交易額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歐洲完成了幾起大型收購交易拉動了整體交易額的提升。亞太地區則是對於醫療保健領域的剛性需求帶動整體交易上漲。

圖1.醫療產業投融事件數量及金額

貝恩公司:2018全球醫療產業投資報告,資本寒冬中逆勢增長


圖2.2018年全球醫療產業併購交易TOP10

貝恩公司:2018全球醫療產業投資報告,資本寒冬中逆勢增長

丨地區分析:北美迎來多起大規模投資事件,亞太地區增長新動能顯現

根據公開披露交易顯示,2018全年交易總額達631億美元,交易數量從2017年的265筆增至316筆。這一趨勢在亞太地區尤為明顯,該地區公開披露的交易額增長了44%。

交易總額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大型收購增多。2018年有8筆交易價值超過20億美元,而2017年只有4筆。全球各個地區,醫療服務領域表現仍最為活躍,佔交易數量和總額的一半以上。其次是生物製藥領域,交易數量和金額均佔到全球的1/4。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醫療投資市場,各細分賽道投資依舊活躍。2018年,北美共完成149筆交易,公開披露的交易金額總計296億美元,遠高於2017年的水平。

圖3.全球各地區醫療產業投融事件數量

貝恩公司:2018全球醫療產業投資報告,資本寒冬中逆勢增長


圖4.2018年全球醫療產業投資分佈

貝恩公司:2018全球醫療產業投資報告,資本寒冬中逆勢增長


北美地區:資本搶佔健康管理市場

2018年,北美的交易飆升至149筆,總披露金額為296億美元,醫療服務領域完成84筆交易,總額232億美元。佔全球醫療總額的37%。伴隨遠程醫療、交付模式更為便捷後,整體醫療保健市場從急症護理環境轉向了以來服務與日常健康管理,行為健康,零售健康,精準醫療(PPM)和家庭護理領域備受關注。

人口老齡化、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對生活質量和醫療保健效率的需求推動北美醫療投資不斷加速。醫療資產作為防禦性較強的板塊,受全球經濟下行影響較小,此外,美國《平價醫療法案》的頒佈使得美國得醫療行業監管改革方向更加清晰,醫療企業更具活力,因此,北美地區的醫療資產更受投資者青睞。

家庭護理和臨終關懷這些大而分散的細分市場受益於強勁的宏觀經濟趨勢,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 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 )在2017年年中取消了報銷變更計劃之後,現在美國整體的監管環境更加穩定。例如,2018年4月,美國醫療保險集團Humana宣佈,攜手私募基金公司TPG資本和Welsh, Carson, Anderson &Stowe以14億美元收購臨終安養院運營集團Curo Health Services。加上2017年12月收購的Kindred Healthcare,Humana將成為美國最大的臨終安養院運營集團。

此外,Medtech 領域的活躍主要是由於資本從單一用途的患者產品到耐用醫療設備等領域的轉變產生了興趣。由於一些醫療科技公司一直在出售非核心資產,投資者可能會以具有吸引力的估值買入一些以前上市的資產。例如, Platinum Equity 耗資21億美元收購了 Johnson強生公司開發血糖監測系統的 LifeScan 。投資者對以消費者為中心的醫療科技也越來越感興趣,齒形矯正創企SmileDirectClub宣佈獲得領投方為私募股權投資公司Clayton, Dubilier & Rice 領投的3.8億美元融資證明了這一點。

歐洲地區:監管變中求穩,行業積極轉型

2018年,歐洲地區交易數量未見明顯提升,僅從2017年的70筆增至73筆,但披露的總交易金額達到創紀錄的178億美元,比2017年多38億美元。這一增值主要來源於兩筆大型生物製藥交易——原料供應商Recordati公司收購案和賽諾菲旗下仿製藥部門Zentiva 收購案,這兩筆交易累計金額達98億美元。

監管和政治趨勢的變革在短期能為行業帶來機遇,但長期則伴隨較大不確定性和風險。歐洲地區的最大醫療市場——德國,目前正在經歷一系列的醫療體制改革,包括醫院融資徵稅、醫療類零售連鎖店的監管需求等為市場帶來規範化的同時,增加了更多活力。

英國則沒有那麼幸運。隨著退歐談判持續發酵,歐盟醫療保健市場格局發生轉變。英國正在間接失去改善醫療質量和創新的能力。例如,為新藥開展臨床實驗的公司,如果需要在歐盟多個國家進行研究,只需要在歐盟臨床實驗數據庫註冊一次就行。而在後脫歐時代,需要在多個國家進行臨床實驗的英國公司則必須向每個國家單獨提出申請,這不僅加重了行政負擔,還提高了成本。

此外,數據顯示到2020年,NHS中家庭醫生的缺口將達到 1.6萬;到 2022年,護士的缺口將達到 10萬左右。但隨著英國宣佈脫離歐盟,並表明移民問題是脫歐的重要原因之一後,這將使得 NHS在英國以外的國家招募人力遇阻。

儘管歐洲區域經濟不明朗因素可能繼續增加,但整體而言,歐洲的 PE 投資基金處於整體平穩之中的個體積極轉型。由於老齡化人口的龐大基數以及人口的進一步老齡化使得歐洲的醫療需求不斷攀升。因此,我們仍然看好歐洲醫療行業的長期發展。

亞太地區:醫療保健潛藏需求釋放

在亞太地區,交易額從2017年的61筆飆升至2018年的88筆,同時披露的交易額從72億美元增加了一倍多,達到158億美元。由於投資者預期中國和印度市場中醫療保健的需求將增加,導致醫療服務領域的交易大幅上升,總數佔該地區交易總量的45%左右,交易金額佔55%左右。

中國、澳大利亞和印度佔亞洲交易總量的83%,分別為44筆、15筆和14筆。醫療服務領域最為活躍,有39筆交易,其中約75%來自中國、澳大利亞和印度。

亞洲最大市場——中國和印度——日益增長的收入和人口老齡化趨勢以及可能即將到來的慢性疾病激增,顯著增強了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中國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市場,當前醫療保健市場需求正日趨多樣化,市場大有可為。目前,中國將越來越多地尋求用全球專業知識補充本土創新引擎,本土投資者已將目光放到全球醫療服務和醫療科技產業投資。

亞太地區作為新興市場以兩位數的增長率(10-15%)佔領製藥行業價值的20-30%,一系列全球藥品和設備OEM正試圖通過為亞洲醫療機構和亞洲人量身定製的新產品來顛覆這一趨勢。我們預計,到2019年,高達10%的醫療保健研發將用於亞洲新興市場的創新。例如,就增長而言,亞太地區是最強勁的市場,30%以上的全球晚期細胞療法試驗將在此進行。

在宏觀層面上,許多全球性的趨勢也在亞太地區得以更好的體現,但是由於該地區的人口統計、監管環境和疾病概況等極具豐富性和差異性,而這種差異恰恰有可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或是潛在待釋放的市場需求。我們還預計未來的藥品和設備研發投資將更有針對性地滿足亞洲新興市場的獨特需求。

丨併購分析:行業巨頭入局整合加劇

2018年醫療保健行業併購活動發生交易額較2017年增長31%,達到4350億美元。巨型交易約佔總交易額的三分之一。公開披露數據顯示,近兩年,併購活動的平均交易規模逐漸增加,2016年為1.5億美元,2017年為1.9億美元,2018年則達到2.4億美元。

圖5.全球醫療產業併購數量及規模

貝恩公司:2018全球醫療產業投資報告,資本寒冬中逆勢增長


圖6.全球醫療產業併購規模分佈

貝恩公司:2018全球醫療產業投資報告,資本寒冬中逆勢增長


2018年總交易金額上升源於兩起超大型併購,這兩起併購案也是醫療史上交易規模的最大的案例。

武田製藥(Takeda)600億美元(包括淨債務)收購夏爾(Shire), 信諾保險(Cigna) 以約670億美元(包括淨債務)收購 Express Scripts。

我們猜測,隨著市盈率( P / E )倍數擴張放緩、物價上漲壓力加大,收購推動的收入增長可能成為股東總回報( TSR )的最重要驅動因素。

2019年開年,醫藥行業也頻頻發佈重磅併購消息。1月3日,百時美施貴寶宣佈斥資740億美元收購新基製藥,7日禮來宣佈斥資60億美元收購抗癌藥明星、納斯達克上市公司Loxo;8日,日本武田製藥也宣佈完成對愛爾蘭夏爾製藥價值近600億美元的收購。有分析稱,新藥發現難度的加速和新藥研發競爭的日益激烈,讓併購成為不少醫藥巨頭髮展的首選,通過垂直整合獲得更多的產品線和更大的競爭力。

不僅是藥企,整個醫療保健板塊都將在2019年見證融資併購的反彈,美國和亞洲地區增長勢頭尤為強勁。同時,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審批的提速,以及香港等區域交易中心對生物科技公司更為寬鬆的上市新政,將促進醫療保健行業的發展。

丨退出分析:退出趨勢放緩,退出時間縮短

為迴歸歷史常態,2018年退出規模和價值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退出數量從2017年的116起降至2018年的112起,為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披露的退出金額從2017年的444億美元降至2018年的316億美元。

貝恩公司:2018全球醫療產業投資報告,資本寒冬中逆勢增長

從地區角度來看,北美仍是最活躍的地區,佔交易量的一半多,但退出數量下降了13%,披露的價值較2017年下降了46%,主要原因是大型交易減少。

亞太地區2017年和2018年,退出數量和金額保持穩定,僅佔全球總量的10%左右,披露價值略低於40億美元。隨著市場的成熟和亞太地區第一大醫療保健投資週期告一段落,該地區開始頻繁出現退出活動,例如 EQT Partners 10億美元出售其在澳大利亞最大的診斷影像服務提供商 I-Med Radiology Network 的股份。

2018年是生物製藥IPO和併購退出標誌性的一年,創下了490億美元的交易總額記錄。生物製藥IPO的上市投前估值和融資額達到五年來的最高水平,私人併購的首筆付款倍數中位數為5倍,退出時間中位數僅略超過三年。2018年完成了18個有風投支持的生物製藥10億美元以上IPO和併購交易,創下紀錄。

考慮到爭奪頂級資產和大量小型分散資金的競爭,小型基金(過去10年籌集的資金不到10億美元)越來越難購買,而大型基金(過去10年籌集的資金超過50億美元)則在尋找規模較小的資方進行交易哦。貝恩的一項分析發現,從保薦人到小盤股基金的退出比例從2017年的約20%降至2018年的約10%。在66%的資方中,大型基金通常作為收購方。資本在2018年退出,較2017年的40%有所上升。

與此同時,中型基金(過去10年間募集的10億至50億美元資金)越來越多地尋求通過運營改進構建新的平臺以提高回報。2017年,大約三分之二的保薦人的推出源於大型資方的收購;2018年,這一比例升至四分之三以上。例如, WaterStreet Healthcare Partners 將其在美國領先的工作場所護理提供商 Premise Health 股權出售給 OMERS Private Equity 。

圖7.資本成功退出渠道及佔比

貝恩公司:2018全球醫療產業投資報告,資本寒冬中逆勢增長


圖8.資本退出時間

貝恩公司:2018全球醫療產業投資報告,資本寒冬中逆勢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