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阴谋劫夺故宫南迁文物钩沉

美帝阴谋劫夺故宫南迁文物钩沉

故宫文物南迁、西迁东归和运台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建立。1933年1月31日山海关失陷,日军进逼华北。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决定将故宫部分文物分批运往上海,以免遭战火毁灭和劫掠。1933年2月至5月,故宫、北平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和国子监的19557箱文物(其中故宫文物、图书、档案13427箱又64包)从北平运抵上海。

美帝阴谋劫夺故宫南迁文物钩沉

故宫准备运走的文物

美帝阴谋劫夺故宫南迁文物钩沉

故宫准备运走的文物

美帝阴谋劫夺故宫南迁文物钩沉

1936年12月,南京朝天宫文物库房建成后,南迁文物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文物分五批从上海运往南京。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尤其淞沪会战爆发后,战事危急。南迁文物被迫西迁,分三路运往四川,分别存放在巴县、峨眉、乐山三地。抗战胜利后,分存三地的文物于1946年在重庆集中,1947年12月运回南京。

美帝阴谋劫夺故宫南迁文物钩沉

西迁途中

1948年底至1949年初,国民政府分三次(原计划五次)将珍贵文物、图书运往台湾,包含了故宫博物院文物2972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852箱书画、瓷器、玉器,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善本图书和外交部条约档案等共5422箱。故宫南迁文物有11178箱留在南京,绝大部分在1951年后陆续运回北京故宫,剩有两千多箱暂归存南京博物院。

文化界声讨文物运台

对于文物运台,北平(北京)文化界反应强烈。据《人民日报》报道,在1949年3月16日召开的一次文化座谈会上,40余位文化名流“对于国民党匪帮盗运人民文物一事,一致表示愤慨”。1949年4月9日,北平文化界三百二十九人联名发表宣言,声讨南京国民党反动卖国政府盗运文物的罪行。(新华社北平九日电,《人民日报》1949年4月11日)

宣言提及“查在抗战期间,早有不少文物运往美国,迄今尚未收回。近乃复决定以八千六百件珍贵古物运美,虽尚滞留沪上,未能启运,但如不立加制止,断难保证不终被盗运出国。况台湾素伪美帝所垂涎,早有险要唆使独立……是则卖国党徒盗运文物至台,实不啻间接盗往美国。”

宣言呼吁“发动全国公意,命令南京反动政府立即停止此种罪行,凡文物图籍必须严加保护,不得擅自转移损毁,其已运美或台者,必须立即设法运回,妥为保管,如不奉命,则对其负责人员必须科以重罪,责令赔偿。”

宣言“警告美帝国主义,应立即停止其海盗行为,不得再行趁火打劫。凡已公开或秘密运往之文物,必须立即运回,如有损耗,当负赔偿之全责。”

宣言是把文物运台和美国劫夺文物关联起来考量的。前提是抗战时期有文物运往美国而当时没有收回。北京文化界强烈反对文物运台,不只因为计划运美、滞留上海的8600件文物,也不止因为运往台湾的文物有可能间接被运往美国,实际的情况是,美方在二战结束后就开始觊觎当时还在重庆的故宫文物,早有劫夺预谋。这其中的重点人物是翟荫(霍雷斯•杰尼,Horace Howard Furness Jayne,1898—1975)。

20世纪20—30年代,翟荫曾在费城艺术博物馆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工作,并曾多次到中国搜购文物。二战期间,翟荫参加美国保护战区文物委员会。该委员会旨在向美国军方提供欧洲和远东战区的文化遗产目录,并参与抢救和保护艺术品和文化遗迹。1946年,翟荫成为战争结束后美国派往中国的第一个文官。当时在重庆,翟荫曾参观过故宫博物院存在重庆南岸的文物,当时即大为垂涎,要求运美展览。

1953年,翟荫重返费城艺术博物馆,并于次年担任副馆长。1955年翟荫撰文称,要把运到台湾的大批珍贵文物、图书,以“长期借展”的方式运到美国,并称这是美国“不可逃避的国际义务”。实际上,这批被称为“东方艺术之花”、“美元不能衡量其价值”的“无价之宝”,早就被美国觊觎。1953年夏,美国即曾派遣一批专家和博物馆馆长到台湾,以便“决定”哪一些古物应该送往美国。

对此,中国各地的文物工作者进行了声讨和抗议。

反对美国阴谋劫夺在台湾文物的声浪

1955年6月8日,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反对美国阴谋劫夺在台湾文物展览”开幕,以图片和资料方式展示了流失在美国的中国文物和图书文献,也揭露了美方用“长期借展方式”将在台湾的南迁文物盗运到美国的阴谋。与此同时,以《人民日报》为首,开展了一系列批判“蒋介石集团帮助美国政府进行文物掠夺”的专题运动。向达、张珩、王世襄、陈万里、陈梦家等文博界专家学者也发表文章进行声讨。王世襄和陈万里曾与翟荫直接打过交道,很清楚他的底细。

台湾方面,南迁文物运到台湾后,一开始只是存放在储藏于台中雾峰乡北沟,没有展出条件。对于去美国办展览,文物界既心向往之,又担心文物一去不复返,因为美国舆论也鼓噪“长期借展”等同截获。

美国方面,美国国务院不愿因文物展览刺激中国政府,故而态度消极。积极推动的人是亨利•卢斯(Henry Robinson Luce,1898—1967),知名杂志《时代周刊》、《财富》和《生活》的创办者。他出生在烟台,有深厚的中国情结,但他不承认新中国,与蒋介石和宋美龄私交甚笃。蒋介石明确表示不可能认可“长期出借”文物,但赴美展出可以一试。这其中或许有于公于私等多方面的考量,但这也让文物成为一个政治筹码,于情于理都不妥当。

1960年,为建设北沟文物陈列室出资的美国亚洲基金会,也开始积极促成文物赴美展出。叶公超负责与美方接洽展览事宜,他提出:这次展览不只是响应美国美术馆及鉴定专家的期望,也是为了让美国人民对于中国的堂堂历史具有真正的见地。通过展览加深他们的印象,我们是中国伟大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向美国人民的宣传活动,具有巨大的价值。

1961年5月至1962年6月,南迁文物在美国五大城市进行了巡展,分别是:华盛顿国家美术馆,1961年5月28日—8月13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961年9月15日—11月1日;波士顿美术馆,1961年12月11日—1962年1月14日;芝加哥美术馆,1962年2月16日—4月1日;旧金山笛洋美术馆1962年5月1日—6月17日。

美帝阴谋劫夺故宫南迁文物钩沉

牧马图,唐代,韩干 绘。绢本,淡设色。纵27.5cm,横34.1cm。故宫博物院,现藏台北

美帝阴谋劫夺故宫南迁文物钩沉

散氏盘,西周晚期铜器,清乾隆年间陕西凤翔出土。故宫博物院,现藏台北

展品包括唐代至清代名家绘画、书法;青铜器如毛公鼎、散氏盘;瓷器如宋汝窑、钧窑、官窑,明清洪武窑、永乐窑、宣德窑、成化窑,清康熙雍正乾隆官窑,以及乃至珐琅、雕漆、竹刻、犀角雕、象牙雕等杂项。

文物在美巡展后运回台湾,这一年新馆开始在台北兴建。1965年,台北新馆建成,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岁诞辰,命名为中山博物院。故宫运台文物运至中山博物院保存、展出。虽然通俗上称此地为台北故宫,如文物不能重归故宫,似乎故宫博物院台北分院是一个更恰当的称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