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藥企女生多 我奔著結婚來面試的!”

“聽說藥企女生多 我奔著結婚來面試的!”

文丨老 薛

“不好意思,談戀愛請先提交申請。”

我小學同學的小舅子一直單身,做機電一體化的,本來待遇不錯。可週圍職員大多是男的,聽說藥企女生多。於是在這個大地回春的季節,選擇去一家效益一般的藥企做灌裝維修工。

然而,今天這個消息估計讓他心裡沒底了。某藥企業兩位員工領取結婚證,企業大概是為了考驗是不是真愛,竟然取消了兩人2019年的年終獎!


“聽說藥企女生多 我奔著結婚來面試的!”


面對員工的內部聯姻,我能明白企業的恐慌點在哪裡,但我無法接受這種操作。

大多數企業對於辦公室戀愛/公司戀愛的顧慮是什麼?

怕後期影響工作量

以一個藥品招投標部門為例,兩個人都是以一當十的高手,等他們倆結婚蜜月假、產假、哺乳假……一下子少了兩個人。別的不說,婚假、產假/陪產假總不能分開休吧?如果全都招新人,一下子能適應的了嗎?

破解方法:確定關係後,其中一人儘快向領導申請更換崗位。“多大個事,把你小子換到外面部門去,你媳婦兒還扣我這呢,還能怕你跑了?”當然,玩笑歸玩笑,很多企業都能很人性化做到不影響公司進程的同時,儘可能的滿足員工的生活需求。

這也是我無法理解這家通告企業的原因之一,本身就不是一個部門的。難道這兩人同時休假能給公司以毀滅性的打擊?真有這能力,還不早早當佛供起來了?

怕組團掌握公司資源

有這種概率,但很難出現。比如一方控制著採購、資金流水等對外花錢,另一方掌握著公司銷售資源,比如各個醫院聯繫人、區域經銷商。他們要是發生了超越同事的關係,那極有可能會另起爐灶,把公司給炒了。

但不準結婚,就能保證不會有風險嗎?就別說地下情了,就是倆鋼鐵直男也有可能拜把子,兄弟雙雙把老闆“賣”啊!風險不在於是否結婚,而在於這倆人對金錢的渴望,是不是“有更高的追求”。幾個骨幹從一家藥企跳槽出來,成立一家新公司,和老東家分庭抗禮,這種事情多了去了。

破解方法:領導主動給一方加薪,調離敏感崗位。加錢是為了安撫,是告訴他,“公司不是為了防你,是怕別人嫉妒。只能用這種高薪養廉的法子來通告天下,無論是誰,都一樣,內部聯姻要調崗。”記住了,加薪的同時才能調崗。總有一些企業領導愛整一句話,“我分析著聽,有選擇的用你提的方案。”然後,不加薪,甚至降薪調崗。這就相當於告訴你硫酸慶大黴素靜滴可以治病,你分析後,選擇了只靜滴生理鹽水,還抱怨治療方案不給力。

怕關係交叉複雜不好管理

除了一些高層和基層,都容易有這種顧慮。一個生產經理和質檢主任聯姻了,質檢放水怎麼辦?瞞著質量受權人怎麼辦?所以反而是高層和基層更放心。老闆和財務結婚了能有啥風險?清潔工小張和卸貨工小李聯姻了,還能把產品偷賣了不成?

破解方法同上,加錢調崗。

但也不要以為結婚了就都一個鼻子出氣。之前曾經有家保健品企業,老闆娘負責質量,老闆負責生產和銷售。某個批次產品,如果按註冊標準,也就是國標是合格的,但如果按公司歷史數據來看,這批產品質量是比之前批次要差不少。這也容易理解,註冊國標是為了易於通過檢測,而內部不對外的一些指標是為了保證上市後,有更好的口碑效應,“同樣是國標,我家的產品XX指標比YY企業的要高的多。”老闆為了市場不斷貨,要立馬發貨,合格報告後面再發。而老闆娘為了產品上市後不影響口碑,派人把公司門給鎖了,堅決不準發貨。不用笑,事情發生在北方某地級市,十幾年前的事了。

企業要明白一件事,從法律上講,內部聯姻完全合法。企業的章程再大,也大不過法律。所以用這種硬性的規定來限制愛情,是會引起是非官司的。當然,你可以大言不慚的忽悠年輕人,“你們倆敢打這官司,以後這個行業也不用幹了。”但萬一碰上一對願意硬磕的,基本上彩禮錢能從企業要出來了。所以,既然知道這事不合法,企業就只能打打感情牌了。

說到這,真的很懷念十幾年前的那些公司,領導們為了安撫住單身男同學,紛紛要求人事處招聘只能招單身未婚女青年,哪怕來了也撮合不成,至少也保證能給員工成家提供便利。寧可出雙份紅包,也要做月老。再看看這通告,或許讓適齡員工儘可能有個溫暖的家,大概現在企業已經不再提倡了吧。

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


“聽說藥企女生多 我奔著結婚來面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