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考研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为何很多考生放弃调剂?选择二战

2019年的考研刚刚结束,在经历过一系列的努力之后,有些学生成功上岸,有些学生则放弃了。就算是调剂系统开放了,还开放很长的时间,而且只要是调剂选择好了就能有学上,但依然很多学生都放弃了,他们要么选择了工作,要么选择二战。

明明离考研上岸只有“一步之遥”,为什么这些考生放弃了这么好的上学机会呢?

离考研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为何很多考生放弃调剂?选择二战

那些能够参加调剂的同学,他们最起码过了国家线,只要好好调剂,还是能够上个研究生的。而且很多同学都还能调剂一个不错的学校,但后来也有人放弃了调剂的机会。当然了,第一志愿填报的大学,就算是调剂的时候,也没有机会进入这样的学校。

离考研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为何很多考生放弃调剂?选择二战

​想要调剂分数高的学校,结果被拒绝,但那些调剂分数低的学校,却没有几个同学愿意填报,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在调剂系统开放之后,很多想调剂的同学熬夜刷着招研网,看看有没有适合的学校去调剂。有些同学熬着黑眼圈,这样折腾了几天,就放弃了调剂的想法。甚至有些同学在调剂系统还没开放,就直接放弃调剂,去准备二战了。

离考研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为何很多考生放弃调剂?选择二战

​那这些同学到底经历过什么?让他们对调剂这么“厌恶”,甚至躲避不及。小庄学长的同学曾经就经历过这样的折腾,不过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他选择了调剂的学校。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他还不知道要犹豫多久,不知道要折腾多久。对此感受特别深刻,就跟小庄学长分享了他的想法,如果不是老师帮忙找到合适的学校,他也想放弃了,主要是这几个原因:

离考研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为何很多考生放弃调剂?选择二战

​调剂学校太差

小庄的这个同学比较幸运,在老师的帮助下,最终找到了合适的学校。很多考生的一志愿是211和985,也是东部地区的高校,但是调剂的话只能去西部一些较差的学校,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很难接受。而且在调剂的过程中,很多曾经看不上的普通学校,却一直在拒绝自己,心里觉得非常委屈。小庄就见过这样的同学,有西部学校接受了他的调剂,去复试完收到调档函,但他依然放弃了,因为那个学校太普通,和心理预期相差太大,所以选择二战。

离考研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为何很多考生放弃调剂?选择二战

​不公平的待遇

在调剂的时候,很多高校优先选择名校的考生,和985、211的考生相比,普通高校的学生在调剂时,是会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换位思考一下,高校还是想接受一些质量高的生源,这样对提升自己学校的实力有一定的帮助。但这就对普通高校的学生不公平了,有些考生接到了调剂复试的通知,可能是有更好的考生调剂到这所学校,就把差一点的考生调剂复试资格取消了。这样折腾人,就让考生直接放弃了调剂,就算是去读研,这样的学校一点意思都没有。因为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考生们宁愿再战一年,也不想去调剂。

离考研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为何很多考生放弃调剂?选择二战

​调剂成功率太低

调剂也是看分数的,刚刚超过国家线分数的同学,和远超国家线分数的同学,相信调剂的时候要谁,大家心里应该清楚。分数较低的同学,也填了很多调剂的学校,但一直没有收到这些调剂学校的通知去复试。因为今年考研高分的学生很多,有一部分在复试中被刷,后来选择了调剂,这样让低分的学生觉得没有希望了,就直接准备去二战,不如在新的一年复习中多考几分,也不想继续等待没有希望的调剂。

离考研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为何很多考生放弃调剂?选择二战

​名校情节

很多同学都有名校情结,他们本来目标就是985和211,看到调剂没有希望之后,就直接选择了放弃。与其选择等着调剂,不如直接去二战,多复习一段时间。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选择去复试,他们不过是想积累一些复试的经验,等到第二年有经验了,相信会更有把握。一志愿不能读的学校,这些同学不会考虑差的学校,直接选择再战一年。

离考研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为何很多考生放弃调剂?选择二战

不管是调剂还是选择二战,都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读研。不过人与人之间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觉得复习一年很艰苦,能有调剂的机会就去了,二战的不确定性很大。有些同学不愿意去条件差的学校读研,心理上的落差让他们放弃了调剂,宁愿抱着一个不确定性的未来,也要选择去二战。

离考研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为何很多考生放弃调剂?选择二战

​小庄学长劝诫大家的是,不管做出任何的选择,都要牢记初心。有个好的结果自然是好的,但结果差了也不要后悔,这都是自己当初的选择。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调剂和二战这件事情的,考研虽然不像高考一样,但也有难度,对未来的影响也大,请说出你的看法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