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大庆:重构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大庆:重构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大庆:重构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今年一季度,黑龙江大庆市经济同比增长5%,创近年增速新高,为 “弹好‘四重奏’、勇闯 ‘四条路’”做出了生动诠释。

中国工业报记者在大庆蹲点采访时了解到,受原油 “量价双降”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大庆经济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就在这个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大庆深化市情认识,着力重构产业、重组要素、重聚动能、重塑环境,走出了一条经济结构更优、体制机制更活、内生动力更足、承载功能更强的发展新路子,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

数字为证:大庆经济增速2015年为-2.3%,转年由负转正,实现1.7%,2017年提高到2.8%,2018年又升至3.5%,一路稳中有进、持续向好,非油经济、非公经济更是在2018年分别实现了6.8%和9%的中高速增长。

在城市排行榜上,大庆位列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68位、中国产业竞争力城市百强榜第87位、全国小康城市100强第65位。

“油头化尾” “农头工尾”

中国工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550万吨/年重油催化热裂解项目及95万吨/年聚烯烃项目。 “550项目”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大庆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油头化尾”石油精深加工 “路线图”的具体举措,作为大庆 “油头化尾”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约114亿元,投产后将极大推动周边地区石油化工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引进大量石化、炼化体系人才,有效拉动石油深加工及周边物流业、包装业、零售业的发展,加快打造 “油头化尾”产业集群,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

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总投资44.47亿元,建设期三年,主要包括新建9万吨/年MTBE、22万吨/年烷基化、120万吨/年连续重整、200万吨/年催化裂化、60万吨/年气体分馏、50万吨/年汽油脱硫、两套2万吨/年硫磺回收等9套装置,改造350万吨/年常减压、120万吨/年加氢裂化、12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精制3套装置。项目列入国家 《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计划2020年投产,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59亿元、税收30亿元,大庆石化将形成 “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产品能力,提高整体竞争力,还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升地方经济总量,带动大庆乃至全省石化产业实现延伸发展,加快大庆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对实现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 “农头工尾”项目是黑龙江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7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该项目是黑龙江省市重点产业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主要生产赖氨酸、苏氨酸、尼龙56及玉米副产品等,一期、二期工程计划总投资68亿元,三期工程在二期工程建设期间同步规划。全部达产后,年可加工玉米270万吨,年销售收入可实现7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并带动一批相关配套产业项目落地。

肇州 “汉麻链”串起 “金产业”。肇州县立足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明确提出以链条思维抓汉麻产业,内生外引相结合、吃配衔接相互补、种产销同步发展,引进大庆天木集团汉麻项目,2017年当年种植、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实现纯收入4500万元。全国独一无二的汉麻产业园完成投资4亿多元,已具雏形。

打造高端汽车产业

让我们听一听从自造汽车到家门口出口汽车的故事。1964年,会战指挥部找到大庆总机厂, “油田面积大,光靠两条腿也跑不过来,国家制造的汽车数量有限,咱们能不能试试造个汽车?”总机厂所有的工人没有一个知道汽车是咋制造的,没有图纸,就照着指挥部的一台 “嘎斯-51”型号汽车仿制。大伙一心扑在钻研汽车上,仅仅9个月,大庆第一辆汽车样车造出来了。去年12月3日,沃尔沃汽车第10万台S90下线仪式在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举行。生产S90的大庆工厂是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布局的首个SPA可扩展模块架构工厂,是沃尔沃全球标杆工厂。第10万台S90轿车的下线和出口欧美,展示了沃尔沃大庆工厂为世界制造高品质豪华轿车的生产能力和工艺水准,环保标准也超越欧盟标准,成为大庆打造中国新兴的高端制造城市的新名片。沃尔沃高端汽车生产线落户大庆,汽车产业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后市场,形成完整的生产产业链。

跟上配套措施,大庆即将成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位于大庆国家级高新区主体区,主要依托大庆沃尔沃整车制造厂以及长春、哈尔滨等周边城市汽车市场,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紧邻大庆沃尔沃整车制造厂,总规划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分为零部件生产制造区、沃尔沃生产配套区、物流区、研发实训区、商务生活配套区等5个功能分区,主要入住零部件生产制造、汽车物流、汽车研发培训等领域企业,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厂房、物流厂房、实训基地、研发中心、蓝领公寓,以及道路、管网等市政配套设施。园区分两期开发。一期于2015年启动,投资5亿元,开发面积22万平方米。目前已基本完成开发,为入住企业量身建设了5栋12万平方米的生产、物流厂房,建成了 “两横两纵”主干路网,水、电、气、讯等市政管网已配套到位,初步形成了基础配套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汽车专业园区。二期于2018年启动,预计到2020年全部建成。

地企融合 “变绿海”

铁人王进喜曾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如今,一代代大庆环保人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生态文明改革,补齐生态环保短板,不懈追求天蓝、地绿、水净、气爽的 “绿色梦想”,让百姓多活20年。

如今的大庆,坐拥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全国卫生城、全国文明城等“金字招牌”;如今的大庆,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绿色已成为这座城市最亮丽的底色。中国工业报记者在采访中,几个鲜活的故事让人感动。

地企携手管护北二十里泡。北二十里泡,又称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座落于大庆市龙凤区境内东南,是全国最大的城中湿地。区域内的鸟类共有76种,隶属7目,16科;有鱼类45种,隶属5目、10科;有维管束植物314种,隶属于64科。大庆市政府和石化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管理中心,投资960万元,管理中心具备管理、宣教、科研、养殖、救助等五大功能。每年来这里郊游、观鸟、放生的游客纷至沓来,据不完全统计,仅自愿放生一项每年即可达百万元,已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和鸟类生态研究基地。

为湿地 “续水”。大庆市协调油田公司、 “中引”和 “北引”等向西城区、东城区生态补水3000万立方米,向扎龙湿地和连环湖补水3.5亿立方米;炼化公司加强污水处理能力,实现了污水养鱼。

如今的大庆已经从油城演变到 “游城”。已盐碱化的草地也逐渐被嫩草遮盖,远远望去,全然不见了过去难看的 “疮疤”。

知情人说,上世纪90年代,大庆最后一只狼在肇源县被打死。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在草原深处,狼的身影又再次出现,丹顶鹤、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大鸨、金雕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在大庆应有尽有。

  • 联系我们(新闻中心):010-68325610 010-67410611

  • 中国工业新闻网:010-67410655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大庆:重构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大庆:重构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