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麼知道“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天上一日,地下一年”有科學道理嗎?

康富愛


洞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這個故事是說,有一樵夫,一日砍柴時逢中午小憩一會兒,醒來發現身旁有一山洞進去可有兩個白髮老翁面對石桌下棋。觀的入神,不覺過了七日。二老翁酣戰方止。樵夫怏怏而去。下山回家,見一老頭在自己家裡。一個老太太在家做飯。問說何人,皆說這家人。樵夫怒而斥之,我幾天沒回家你們就雀佔鳩巢,把我家變成你們家了。豈有此理,這對耄耋夫婦很是委屈,我們世世代代祖祖輩輩在這幾千年了,這麼就是你家。……。最後樵夫才弄清楚,自己洞中看了幾盤棋,轉瞬世間就閃過幾千年。

包括《西遊記》,《封神演義》等等古代神話傳說故事,不能排除外星文明到訪過地球,給當時愚萌的地球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能當時還沒有形成成熟的語言文字文明。所以只是象形、聲形等傳遞,傳遞過程中就走了樣。到作家整理寫書時,在加入自己的發揮,就變成了如今的經典文學作品了。古今中外莫非如此。


頑石補天


之前在《西遊記》中看過“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說法,古人知道這種說法只能是湊巧。

之前曾回答過一個問題,問:為什麼神話故事中嫦娥住的地方是廣寒宮,難道古人曾登上過月球知道月夜很冷?今天這個問題和這個還是比較相似的。這非常可能是作者對天庭中的神仙長生不老或者壽命非常長的一個解釋。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說法現在是有科學依據的,這主要應用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中有時間膨脹效應,就像作者描述中所說的,物體的運動速度會影響自身的時間流逝速度。運動速度越快時間流逝速度越慢,無限接近於光速運動時間無限接近於靜止。

廣義相對論中也有時間膨脹效應,主要是跟時空的彎曲程度有關,從表面上來說引力越大的地方時間流逝速度越慢。就像《星際穿越》中出現的一小時等於地球上七年的情節,主要就是因為主角一行人去到了距離繞黑洞公轉的行星,黑洞周圍質量是非常大的。

並且現在這種時間膨脹效應已經被實驗證實和應用,導航衛星需要根據相對論算出時間差之後矯正時間。對一些衰變時間固定的元素,加速它們衰變時間變長,這個實驗科學家有做過。



科學黑洞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這句話經常會出現在古代神話作品中,意思也顯而易見,天上一天的時間等於地上一年的時間。古人是怎樣得出這個結論的?這是真實的嗎?


當然,在古代,科技水平不高,人們沒有上過太空,但古人又是極其聰明的,他們懂十二干支,能推算時間,他們推出月亮,太陽的不斷變化運動,認為他們的時間與太陽,月亮在天上的時間是不一致的,再加上古人豐富的想象力,他們對天空美好的嚮往,他們相信有神仙的存在,而神仙必然是與凡人不同的,他們可以長生不老,能永生,而凡人百年之後就歸於塵土。所以得出了“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結論。


那麼,“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只是一種古人作品的藝術手法或想象嗎?也不能說全是。它還有一定的科學根據。畢竟古人那時候科技不發達,他們有些事全靠想象,但也不是沒有根據的。後來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可以加以解釋。時間是相對的,它會隨著運動的變化而變化,而我們都知道,在地球上與在天上(也就是宇宙中)由於引力,空氣密度等原因導致物體運動速度的變化,所以時間也就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這樣說的話,似乎“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又有點道理。


古人們能提出這樣的話,也自有他們的道理,不管是對神仙生活的嚮往也好,還是對自然規律的觀察也罷,都屬於我們中華古老的傳統文化,是真是假,就由後人評說了。


時間史


古人知道“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當然是碰巧的!

很多人因為現代物理學的遲縮效應和時間膨脹效應,可以計算出,如果有飛船從地球飛往280萬光年以外的仙女座上,飛船可以在8—9年到達仙女座,但是地球上已經過去280年了,還真的是“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因此就說,古人也瞭解宇宙星辰,甚至也懂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其實是非常荒謬的。古代很多說法明顯都是隨口說的。比如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其實,最早的傳說是一個放羊的觀看兩個道士模樣的人下棋,後來等棋下完了,羊倌發現自己的羊鏟以及腐朽不堪了。

中國由於儒家思想在宋朝以後的強大阻礙作用。因此到了明朝以後,當我們醉心於用八股文來選撥所謂的只講道德的人才時,西方已經在進行文藝復興。此後在明朝末年,當西方已經發展出科學的時候,我們仍然在信奉“只要道德水平高,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現在看到西方現代科學發現的宇宙中的一切,有的人就說我們早就發現了,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甚至有點恬不知恥!


地震博士


我們常說古人的智慧非常高,而流傳至今的“知道的越早,越能早遇見貴人,會有大出息”的三句話,雖不知是否屬實,但確實是受益匪淺。

那時候的人們總會得出一些讓人想不到的結論,在沒有現代先進科學依據指導下,有很多東西他們根本就沒法解釋,可是他們就能說出來。就比如在《西遊記》中的一句: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孫悟空到天上去做了官,可是當他知道自己就是個管馬的以後就回到了人間,當年那些小猴子都已經老了,這時有猴子說出了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這是吳承恩在小說中藉助猴子的嘴說的,他既然能寫進小說裡,肯定那時候就已經有這句話了。

他們是從哪知道的這些呢、那時候的人們對生活總是充滿著想象,他們認為在天外是有神仙存在的,而神仙總是能活的很久很久,所以大家都渴望能夠修仙上天得到永生。那時候在地上一般能活五十歲左右,到了天上就是幾千年,這麼換算下來的話,天上的一天就能頂地下的一年了。

在現代支持這句話的科學依據又是什麼呢?記得看過的一個科教類節目說過,當速度超過光速以後,時間就會比我們認為的過的更快,不過現在我們我們的技術還沒有能力把太大的物體加速到這麼快,只能將一些很小的粒子加速到光速。還有一種說法是天庭就相當於金星。因為金星的一天相當於地球上的一年,而金星上一年是224天,按照這樣計算也能說得通。

除了“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古時候還有很多話總是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值得我們今天的人去借鑑,慢慢體會,意味深長,依舊讓人回味無窮。

第一句,“天地載道,道存則萬物生,道失則萬物滅。”一句話的意思是,世界上存在的所有東西都有它自己的價值,全都按照一定的規矩存在著,只要規矩不變所有東西就會存在,一旦失去了規矩,所有的東西都會消失毀滅。這是大家都明白的大道理,我們要搞清楚其中的深意,關係到我們自身的道理。每個人不論做什麼事都應該按規矩來,破壞了這個規矩必定招來禍事,要做一個善始善終的人。

第二句話,“天道之數,至則反,盛則衰。炎炎之火,滅期近矣。”意思是一切事物都遵循物極必反的道理,當達到極限的時候就要懂得收一收,否則將跌的很慘。反映到現實生活中的道理是:當我們做事業到達了自己的極限的時候,必須要懂得知足,知道停下來,不要一味的往前衝,搞不好就要摔跟頭。成就事業不難,難的是怎麼能把自己的這番事業長久的守住。

第三句話,“自知者智,自勝者勇,自暴者賤,自強者成。”這句話不難理解,意思是知道自己的人都是智慧的,能超越自己的都是勇敢者,自己放棄自己的都是卑微低賤的,自強不息的人能成就大業。

這句話就是要求我們明白“我是誰”,只有知道了自己到底幾斤幾兩的人才能更好的發展自己,自己是最大的敵人,也是最難打倒的,能戰勝自己的人肯定不會平凡一生。

我們佩服古人的智慧,羨慕他們能懂得的東西。其實對於我們來說這些都是些易懂的道理,但實踐起來卻很難。業精於勤,荒於嬉,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就看你怎麼安排這些時間,每個人都挺忙碌,就看你願意將時間擠給誰。


無筆史官


道家、佛家都有靜坐的修行。用佛學的語言就是入定。心念達到徹底澄清時,最貼近道!此時便可“看到”任何東西,小至分子、原子、飛米,佛經裡稱為微色塵,分解到最後最小就是空的(光子與波等無質量非粒子)。大可到太陽、宇宙其他星系。甚至超出人類理解範疇的“天”:色界天、無色界天。甚至不是我們肉眼可見的時空(餓鬼、地獄)。科學只能觀察物質,物質存在才是存在。這就是科學的一個侷限。兩千年來,甚至更遙遠的過去。佛教和非佛教的,只要修行禪定,都能“見到”本文的問題,所以古人知道。


平凡境界無為無我


古人有言:“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還有言:“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這隻能說明古人對於長壽有著某種執迷而已,這也只是一種巧合而已。


古人當然不知道相對論,在相對論中,時間是相對的,對於以不同速度運行的人,各自都有其獨立的一套時間量度。在西遊記中,就有著“天上一日,地下一年”這樣的記載,曾經我們都以為那不過是神話中才能出現的情節,認為那不過是古人的一種美好想象而已,但是今天,我們卻猛然發現,所謂的“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已經不再是神話傳說而已,在現實世界中,完全有可能發生。

但是古人為什麼會知道這個呢?只能說這是一種巧合而已,古人的美好願望,今天能有辦法讓其成為現實。古人認為天上住著神仙,而神仙的壽命是很長很長的,古人平均的壽命只有三四十歲,古人就幻想著某一天能夠羽化昇仙,然後與天地同壽。如果能夠在天上生活的話,那麼天上的一天相當於地上的一年,假如一個人在地上能夠活50年的話,那麼如果他能夠成為神仙並在天上生活,他的壽命將會有接近2000歲。


這是古人的美好想象,包括古人認為月亮上有廣寒宮一樣,認為天上真的有神仙生活。但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古人的想象真的可以成為現實。假如有一艘飛船,能夠以光速的99%運行的話,那麼飛船上的人過一年,相當於地球上的人過7年,這並非是沒有道理的,相對論的這種時間膨脹效應已經得到了證實。這主要與速度有關,只要是速度足夠快的話,那麼時間就會相對變慢很多。

記得科幻小說《三體》中程心乘坐光速飛船飛到了280萬光年外的仙女座,結果只用了幾年的時間,這就是相對論的魅力,但是如果是對於地球上的人而言,時間就是過去了280萬年。時間是相對的,不同參考系裡的人各有一套時間量度,《星際穿越》中主人公降落在了一個星球上,結果他只在星球上呆了幾十分鐘的時間,地球上已經過去了7年。那是因為這個星球很靠近黑洞,引力場很大,時間流逝相對緩慢。


至於說古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覺悟,我覺得這只不過是古人對於不同的空間存在時間差的一種模糊的描述而已,雖然古人說得也沒錯,但是畢竟他們也拿不出任何的理論依據,所以這只是一種巧合而已。


鏡像宇宙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這句話,我所瞭解的最早是出自西遊記,比如孫悟空去當弼馬溫,然後嫌官小又回到了花果山,眾猴道:“天上一日,下界一年”。


至於古人是如何想到的這個設定,這一點就不清楚了,或許只是凸顯一下仙界的不同吧。如果非要扯上現代科學理論的話,那也只有相對論了。

比如在狹義和廣義相對論中,分別有速度越快,時間越慢;以及引力越強,時間越慢的結論。如果仙界的環境按此標準,那麼就有兩種可能:

①仙界相對於地球的速度非常快,要達到光速的99.999625%,就能做到天上一天,地下一年的情況。

②如果仙界與地上不存在相對速度,那麼仙界必定是一個引力極強的區域。導致仙界剛過一天,而地上卻以過去了一年之久。

實際上,上述結論已經在現實生活有了應用,比如GPS衛星,它在兩種結論的影響下,每天都時間都要比地上快38微秒。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賽先生科普


這讓我想到了一部叫做《星際穿越》的電影

電影裡面,主角所在外面星球的時間和地球上的時間有所不一樣,當主角年輕的回來的時候,女兒卻早已是耄耋老人了。這不禁讓我想到了相對的時間概念。

之前看到有人的解釋是這樣的,因為引力可以改變時空,引力場強比較大的地方時間過得慢,他們降落到一顆中子星上,中子星的引力場強遠遠大於地球,所以才會出現一小時等於地球七年!

時間隨速度而變慢,這是根據光速不變這個現象推導出的,理論都是從現象中得出的,如果光速是不變的,那麼時空只能是伸縮的,相對論不是解釋光速不變的唯一理論,卻是目前為止能解釋最多現象並且能準確預言未知現象的理論,所以得到認可。

而如果把這個引用到那句“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當中,大家不會覺得這倒是有一種巧合嗎?

這個一天和一年的時間概念,剛好和時間相對概念如此的類似!只是說法不一樣,但是那種理論和思維卻是一樣的!

當然,我沒有去追究那句話的根源,只是單純的感覺古代的神話理念竟和現代科學有相似之處。只是單純的這樣想而已!

可能只是單純的巧合,也可能是冥冥之中真的有聯繫,不僅僅是幻想而已。倘若有一天這種相對的時間概念得到實踐,那麼,即便“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真的只是美好的幻想又有什麼呢?




魔界七子


度日如年,是說日子難過,快活似神仙正好相反。我原來是是天門縣農村人,生活多有不如意者,那地方環境比較差,人又相互不合作,大家都比較難一些,今年我從武當山下來,回了一趟天門,那地方真的很落後,這麼多年,基本沒有變化,人們除了會吹牛,似平沒有任何進步。有能耐的都通過高考出去了,會做生意的都到外面去做生意了,有力氣幹活的都去外面打工去了。留在天門的大多是老弱病殘者,當然也有少數人在天門,這些人為什麼各方面都不差,不是老弱病殘而能在天門留下來,你去看一下就知道了,他們在那裡也是過著神仙一樣的生活,好像很高興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