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站史話(以樂亭縣為例)

題圖來自網絡,僅為配圖,和本文無關

廣播站史話(以樂亭縣為例)

樂亭縣廣播站始建於1958年,是當時大躍進的產物。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停辦,似一現之曇花,人們還來不及觀賞她的美麗便匆匆凋謝了。1966年恢復,地址位於縣城閣西大約100米處原城關診所院內,只有一間房,門口掛一塊牌子,上寫:《樂亭縣廣播站》。1967年遷至當時的樂亭縣人委臨街的大瓦房裡,位置就在現在的信訪局。廣播站站長叫朱士選,此前是文教局教師進修學校的主任,再之前曾在《唐山勞動日報社》工作過。播音員叫許貽姝,是一個從北京來的女大學生,普通話說得很好。還有一個機務、一個採編。大瓦房共有兩層,第一層是門房,西邊一間做了財務室,東邊一間是儲藏室。沿中間過道往裡走,東西兩邊是廂房,用作宿舍。北面是第二層瓦房,廣播機房和辦公室就設在這裡。機房佔了西邊一大半,機房裡有兩臺一人多高的放大機,是電子管兒的,功率是250瓦,平時只用一臺,另一臺備用。有四臺601錄音機,一臺電唱機,是用作節目之間放墊曲的。剛建站時,每天三次開機,全部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節目。從第二年開始有了自辦節目,自辦節目分文字和文藝兩部分。文藝節目除了從收音機裡錄製的中央臺的文藝節目外,還有自己錄製的縣裡文藝宣傳隊的節目以及新編樂亭大鼓小段兒等。文字節目開始是15分鐘,以後增加到30分鐘。內容大多是當時兩報一刊重要社論的摘要、全縣工農業生產的情況、基層湧現出來的好人好事,更多的是當時縣裡的兩個典型——趙灘和豐莊的典型經驗。

大約是1968年底或是1969年上半年,縣裡開始搞清理階級隊伍,對每個人都進行政治審查。廣播站是黨的喉舌,是要害部門,更得嚴格。結果,站長朱士選因懷疑有政治歷史問題被調出,播音員許貽姝也因出身於資本家家庭而被調到其他單位。

廣播站第二任站長叫張家肥,河北任丘人,1969年從河北日報社校對科調來樂亭,即擔任站長。播音員叫劉建文,是樂亭城關人,高高的個子,普通話不如許貽姝,但文章寫得不錯。緊接著又調來一個播音員叫嶽志華。這兩個播音員在廣播站工作時間都不長,1970年先後調出。1969年下半年至1970年上半年,為加強廣播宣傳力量,廣播站擴充人員,由部隊轉業到地方的石啟哲、在灤縣教書的王志信、灤縣師範畢業的劉士訓、孫煥霞、母秀華以及史冠一、劉如濤、張巨波等先後調入廣播站。孫煥霞、母秀華播音,史冠一、劉士訓、劉如濤採編,石啟哲、王志信機務。站以下成立了編播股,史冠一任編播股長。1973年左右母秀華、劉士訓先後調出,汀流河鎮廣播放大站的劉淑蘭調到縣站任播音員。

1970年,當時的唐山地區號召各縣學習江西省縣、鄉廣播站建設經驗,並決定全地區大上有線廣播。樂亭縣廣播站也抽調人員,因陋就簡,土法上馬,自制設備。利用廢舊鐵絲、銅線纏變壓器,自攢擴大機、自制小喇叭。很快,各鎮鄉都建起了廣播放大站,掀起了小喇叭入戶的高潮。

廣播站屬有線廣播,廣播信號是借用郵電局的電話線傳輸的。後來在技術人員的努力下,開通了載波,在廣播時間上有了相對的自主權。為解決沿海鄉鎮及偏遠村莊架線困難的問題,廣播站還購置了一臺調頻發射機,把信號發射至鄉鎮,再由鄉鎮改為有線信號傳輸到各家各戶。到1974年,全縣實現了村村通廣播,小喇叭入戶率達到90%以上。

1975年左右,成立樂亭縣廣播局,後又更名為樂亭縣廣播事業管理局。局長是毛希興,副局長是公錦玉、魏連勤。下設編播股、技術股,有史冠一、石啟哲分別負責。播音員是孫煥霞、劉淑蘭、王克明。75年下半年河北大學中文系畢業的張瑞華和河北師範大學畢業的薛繼春先後分配到廣播站任編輯。此時的廣播站人員配置齊全,不論是日常工作還是思想作風,管理得都非常嚴格。播音員每年都要輪流參加省、地區組織的業務培訓。縣站還負責為各鄉鎮廣播放大站培訓廣播技術人員。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使樂亭縣廣播站的機房、設備受到嚴重損壞,經過全站人員夜以繼日的搶修,震後第三天即在招待所的抗震棚裡恢復廣播,成為縣委縣政府鼓舞士氣、帶領全縣人民抗震救災的強有力的武器。可惜的是老廣播站這座磚木結構的老式建築在震後重建中被徹底拆毀。

1978年底,廣播站遷至閣北路東,是一座新建的二層小樓,辦公條件及廣播設備都有了較大改善。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撥亂反正以及改革開放各項政策的出臺,廣播事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勢頭。

1981年,由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張興山擔任廣播局局長。他採納了由當時任編播股長的史冠一提出的三項建議:首先是增加了自辦節目時間,擴充了自辦節目的內容;其次是建起了通訊員隊伍;三是大膽改革創新,豐富了文藝節目的形式和內容,從而使廣播更好地發揮了橋樑和紐帶作用。

1983年以後,隨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逐步落實,我縣農村產業結構、種植結構改革全面鋪開,有了土地經營自主權的農民迫切渴望瞭解並掌握農業科學技術。在這種情況下,縣廣播站適時增設了《科技進農家》、《農業科技講座》、《致富經》等專題欄目,對促進全縣種植、養殖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1985年,由部隊轉業到地方並且具有高級工程師職稱的王學勤擔任了廣播局局長,李智、畢夢梯任副局長。之後一批因部隊減員轉業退伍的軍人被安排到廣播局,大批新生力量的加入,加速了廣播事業的發展。

到1986年,全縣縣、鄉、村三級廣播網絡進一步發展完善,入戶通播率達到93%以上。全年播出節目2220小時35分鐘,平均每天播出6小時5分鐘。除轉播中央臺和省臺節目外,自辦節目2小時58分鐘。人員編制、機構設置也日臻完善。人員由建站初期的不足10人擴充至30餘人,設有兩股:編播股、技術股;兩室:辦公室、財務室,採、編、播分工明確,管理規範。同時還培養建立起了一支60多人的業餘通訊員隊伍。樂亭廣播站製作的文字、文藝節目多次在省、市獲獎。因為樂亭縣廣播站成績突出,當時市裡組織的幾次現場會都在樂亭召開。

1986年底,樂亭建起了電視臺,原來的廣播局也隨之更名為樂亭縣廣播電視局。廣播站與電視臺屬平行業務單位,編、播人員站臺共用。

1987年以後,隨著全縣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樂亭縣廣播站也不斷調整站位,從服務於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出發,著力辦好《樂亭新聞》,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持。在辦好新聞節目的同時努力辦好知識性、趣味性的專題節目。開設了《農民夜校》、《養殖技術講座》等專題,聘請本縣及外地專家系統的講授種植養殖技術,及時解決農民群眾生產當中遇到的難題,引導農民群眾學科技、用科技,儘快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受到各級政府和農民群眾的一致好評。隨著縣委縣政府工作重心的調整以及廣大聽眾的需求,廣播節目也做到隨時調整,力爭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如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後,為普及商品經濟知識,加快人們觀念的轉變,適時增加了《經濟信息》《科教興農》《法律小常識》等欄目,播出的內容都是身邊人、身邊事,針對性強,效果顯著,社會反響強烈。播發稿件從每年的2000餘篇增加到3000餘篇。為保證廣播節目的安全正常播出,縣廣播站及各鄉鎮廣播放大站都制定並落實了機線員工作守則、廣播日誌、定期上站學習交流及年終考評標準等多項規章制度,使全縣有線廣播步入規範化管理軌道。為保證自辦節目有充足的稿件,進一步提高廣播宣傳質量,縣廣播站在注重發揮採、編、播人員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通過開展有獎徵文、優秀稿件評比、評選優秀通訊員等活動,有效地調動了廣大基層通訊員的積極性,每年為縣廣播站提供稿件和節目素材都在千篇以上。

1988年,薛先來擔任廣播電視局局長,副局長是王學勤、雷廷貴。之後,廣播、電視分家。1989年廣播電視局遷至北新街路南,此時受大環境影響,人員、資金陸續向電視傾斜,傳統的有線廣播日趨沒落。

1990年以後,受電視快速發展的衝擊及鄉鎮機構改革的影響,有線廣播出現了嚴重的滑坡。在這種情況下,廣播電視局堅持廣播電視並重的方針,採取多種措施遏制滑坡勢頭。確定了“抓管理,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抓隊伍,認真落實機線員工資待遇;抓重點,培育典型鄉鎮廣播站”的工作思路,取得了一定效果。1991年全市廣播工作會議上,我縣董莊、龐各莊、大相各莊等五個鄉鎮廣播放大站被評為市級先進廣播放大站。其中董莊廣播放大站在會上作了典型發言,介紹了他們以站養站、壯大實力促事業發展的經驗,受到市局領導的重視和各縣同行的好評。

儘管如此,樂亭縣廣播事業的發展還是受到了較大影響,電視的普及,電視節目的直觀和新穎加速了廣播的下滑的速度。1995年後,各鄉鎮村的廣播通播率逐年下降,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只有縣城內的廣播喇叭依然通響,各鄉鎮廣播放大站已經名存實亡了。

雖然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但在樂亭人民特別是樂亭廣電人的心中始終是一個放不下的遺憾。為此,廣播電視局領導班子在2001年規劃建設新廣電中心時,即把發展調頻廣播列入了建設規劃之中。新廣電中心大樓內,調頻廣播電臺必備的機房、語錄室、工作室一應俱全。2005年底新建電視發射塔時,也預留了調頻發射天線,為以後樂亭廣播電臺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010年10月,樂亭縣廣播電視臺從適應建設全國一流文化名縣的需要出發,籌建廣播電臺並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批准。經過近一年的努力,2011年7月28日“樂亭人民廣播電臺”的呼號在沉寂了10年之後再一次響起,樂亭人民廣播電臺以92.3兆赫的頻率躋身於眾多的調頻廣播之中與廣大聽眾見面。

(作者劉淑蘭,樂亭電視臺退休幹部。作者楊育紅,樂亭廣播電臺總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