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站史话(以乐亭县为例)

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和本文无关

广播站史话(以乐亭县为例)

乐亭县广播站始建于1958年,是当时大跃进的产物。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停办,似一现之昙花,人们还来不及观赏她的美丽便匆匆凋谢了。1966年恢复,地址位于县城阁西大约100米处原城关诊所院内,只有一间房,门口挂一块牌子,上写:《乐亭县广播站》。1967年迁至当时的乐亭县人委临街的大瓦房里,位置就在现在的信访局。广播站站长叫朱士选,此前是文教局教师进修学校的主任,再之前曾在《唐山劳动日报社》工作过。播音员叫许贻姝,是一个从北京来的女大学生,普通话说得很好。还有一个机务、一个采编。大瓦房共有两层,第一层是门房,西边一间做了财务室,东边一间是储藏室。沿中间过道往里走,东西两边是厢房,用作宿舍。北面是第二层瓦房,广播机房和办公室就设在这里。机房占了西边一大半,机房里有两台一人多高的放大机,是电子管儿的,功率是250瓦,平时只用一台,另一台备用。有四台601录音机,一台电唱机,是用作节目之间放垫曲的。刚建站时,每天三次开机,全部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从第二年开始有了自办节目,自办节目分文字和文艺两部分。文艺节目除了从收音机里录制的中央台的文艺节目外,还有自己录制的县里文艺宣传队的节目以及新编乐亭大鼓小段儿等。文字节目开始是15分钟,以后增加到30分钟。内容大多是当时两报一刊重要社论的摘要、全县工农业生产的情况、基层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更多的是当时县里的两个典型——赵滩和丰庄的典型经验。

大约是1968年底或是1969年上半年,县里开始搞清理阶级队伍,对每个人都进行政治审查。广播站是党的喉舌,是要害部门,更得严格。结果,站长朱士选因怀疑有政治历史问题被调出,播音员许贻姝也因出身于资本家家庭而被调到其他单位。

广播站第二任站长叫张家肥,河北任丘人,1969年从河北日报社校对科调来乐亭,即担任站长。播音员叫刘建文,是乐亭城关人,高高的个子,普通话不如许贻姝,但文章写得不错。紧接着又调来一个播音员叫岳志华。这两个播音员在广播站工作时间都不长,1970年先后调出。1969年下半年至1970年上半年,为加强广播宣传力量,广播站扩充人员,由部队转业到地方的石啓哲、在滦县教书的王志信、滦县师范毕业的刘士训、孙焕霞、母秀华以及史冠一、刘如涛、张巨波等先后调入广播站。孙焕霞、母秀华播音,史冠一、刘士训、刘如涛采编,石啓哲、王志信机务。站以下成立了编播股,史冠一任编播股长。1973年左右母秀华、刘士训先后调出,汀流河镇广播放大站的刘淑兰调到县站任播音员。

1970年,当时的唐山地区号召各县学习江西省县、乡广播站建设经验,并决定全地区大上有线广播。乐亭县广播站也抽调人员,因陋就简,土法上马,自制设备。利用废旧铁丝、铜线缠变压器,自攒扩大机、自制小喇叭。很快,各镇乡都建起了广播放大站,掀起了小喇叭入户的高潮。

广播站属有线广播,广播信号是借用邮电局的电话线传输的。后来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开通了载波,在广播时间上有了相对的自主权。为解决沿海乡镇及偏远村庄架线困难的问题,广播站还购置了一台调频发射机,把信号发射至乡镇,再由乡镇改为有线信号传输到各家各户。到1974年,全县实现了村村通广播,小喇叭入户率达到90%以上。

1975年左右,成立乐亭县广播局,后又更名为乐亭县广播事业管理局。局长是毛希兴,副局长是公锦玉、魏连勤。下设编播股、技术股,有史冠一、石啓哲分别负责。播音员是孙焕霞、刘淑兰、王克明。75年下半年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张瑞华和河北师范大学毕业的薛继春先后分配到广播站任编辑。此时的广播站人员配置齐全,不论是日常工作还是思想作风,管理得都非常严格。播音员每年都要轮流参加省、地区组织的业务培训。县站还负责为各乡镇广播放大站培训广播技术人员。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使乐亭县广播站的机房、设备受到严重损坏,经过全站人员夜以继日的抢修,震后第三天即在招待所的抗震棚里恢复广播,成为县委县政府鼓舞士气、带领全县人民抗震救灾的强有力的武器。可惜的是老广播站这座砖木结构的老式建筑在震后重建中被彻底拆毁。

1978年底,广播站迁至阁北路东,是一座新建的二层小楼,办公条件及广播设备都有了较大改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拨乱反正以及改革开放各项政策的出台,广播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

1981年,由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张兴山担任广播局局长。他采纳了由当时任编播股长的史冠一提出的三项建议:首先是增加了自办节目时间,扩充了自办节目的内容;其次是建起了通讯员队伍;三是大胆改革创新,丰富了文艺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从而使广播更好地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1983年以后,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逐步落实,我县农村产业结构、种植结构改革全面铺开,有了土地经营自主权的农民迫切渴望了解并掌握农业科学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县广播站适时增设了《科技进农家》、《农业科技讲座》、《致富经》等专题栏目,对促进全县种植、养殖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985年,由部队转业到地方并且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王学勤担任了广播局局长,李智、毕梦梯任副局长。之后一批因部队减员转业退伍的军人被安排到广播局,大批新生力量的加入,加速了广播事业的发展。

到1986年,全县县、乡、村三级广播网络进一步发展完善,入户通播率达到93%以上。全年播出节目2220小时35分钟,平均每天播出6小时5分钟。除转播中央台和省台节目外,自办节目2小时58分钟。人员编制、机构设置也日臻完善。人员由建站初期的不足10人扩充至30余人,设有两股:编播股、技术股;两室:办公室、财务室,采、编、播分工明确,管理规范。同时还培养建立起了一支60多人的业余通讯员队伍。乐亭广播站制作的文字、文艺节目多次在省、市获奖。因为乐亭县广播站成绩突出,当时市里组织的几次现场会都在乐亭召开。

1986年底,乐亭建起了电视台,原来的广播局也随之更名为乐亭县广播电视局。广播站与电视台属平行业务单位,编、播人员站台共用。

1987年以后,随着全县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乐亭县广播站也不断调整站位,从服务于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出发,着力办好《乐亭新闻》,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在办好新闻节目的同时努力办好知识性、趣味性的专题节目。开设了《农民夜校》、《养殖技术讲座》等专题,聘请本县及外地专家系统的讲授种植养殖技术,及时解决农民群众生产当中遇到的难题,引导农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尽快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受到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随着县委县政府工作重心的调整以及广大听众的需求,广播节目也做到随时调整,力争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后,为普及商品经济知识,加快人们观念的转变,适时增加了《经济信息》《科教兴农》《法律小常识》等栏目,播出的内容都是身边人、身边事,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社会反响强烈。播发稿件从每年的2000余篇增加到3000余篇。为保证广播节目的安全正常播出,县广播站及各乡镇广播放大站都制定并落实了机线员工作守则、广播日志、定期上站学习交流及年终考评标准等多项规章制度,使全县有线广播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为保证自办节目有充足的稿件,进一步提高广播宣传质量,县广播站在注重发挥采、编、播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有奖征文、优秀稿件评比、评选优秀通讯员等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基层通讯员的积极性,每年为县广播站提供稿件和节目素材都在千篇以上。

1988年,薛先来担任广播电视局局长,副局长是王学勤、雷廷贵。之后,广播、电视分家。1989年广播电视局迁至北新街路南,此时受大环境影响,人员、资金陆续向电视倾斜,传统的有线广播日趋没落。

1990年以后,受电视快速发展的冲击及乡镇机构改革的影响,有线广播出现了严重的滑坡。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局坚持广播电视并重的方针,采取多种措施遏制滑坡势头。确定了“抓管理,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抓队伍,认真落实机线员工资待遇;抓重点,培育典型乡镇广播站”的工作思路,取得了一定效果。1991年全市广播工作会议上,我县董庄、庞各庄、大相各庄等五个乡镇广播放大站被评为市级先进广播放大站。其中董庄广播放大站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他们以站养站、壮大实力促事业发展的经验,受到市局领导的重视和各县同行的好评。

尽管如此,乐亭县广播事业的发展还是受到了较大影响,电视的普及,电视节目的直观和新颖加速了广播的下滑的速度。1995年后,各乡镇村的广播通播率逐年下降,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只有县城内的广播喇叭依然通响,各乡镇广播放大站已经名存实亡了。

虽然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但在乐亭人民特别是乐亭广电人的心中始终是一个放不下的遗憾。为此,广播电视局领导班子在2001年规划建设新广电中心时,即把发展调频广播列入了建设规划之中。新广电中心大楼内,调频广播电台必备的机房、语录室、工作室一应俱全。2005年底新建电视发射塔时,也预留了调频发射天线,为以后乐亭广播电台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0年10月,乐亭县广播电视台从适应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县的需要出发,筹建广播电台并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批准。经过近一年的努力,2011年7月28日“乐亭人民广播电台”的呼号在沉寂了10年之后再一次响起,乐亭人民广播电台以92.3兆赫的频率跻身于众多的调频广播之中与广大听众见面。

(作者刘淑兰,乐亭电视台退休干部。作者杨育红,乐亭广播电台总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