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崇祯南迁,南方会拥立他吗?

张夫贞


崇祯皇帝在李自成攻陷北京的半年之前就想到了迁都南京。为了避免悠悠之口说他是逃跑,他还特意找大臣陈新甲想演一出戏,由陈新甲提出迁都,崇祯皇帝同意。可惜,陈新甲第二天却没有按照崇祯的意愿提出迁都,而且说让太子去南京。崇祯的迁都大计就此落空。



其实,崇祯皇帝要是南迁,明朝未必会灭亡得那么迅速。首先来说,北方对于大明王朝的失望比南方更大。崇祯所征的三饷大部分来自于北方,也正因如此,李自成才能在北方募集百万大军。其次,南方一来富庶犹在,二来六部班子是齐全的,就差一个皇帝。崇祯是正牌的皇帝,谁也无法否认,南方岂能不拥戴?

再者崇祯南迁之后,把北方留给李自成,让李自成去与清朝死磕,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从海上撤离,自己还可以保存明军精锐,甚至可以与清朝签订盟约,共同夹击李自成。与此同时,崇祯还拥有淮西四镇兵马,左良玉这帮人别人的话可能不听,但崇祯皇帝的命令他还是要听的。



可惜,崇祯最终错过了大好的时机,不仅他没有能够南迁,太子朱慈烺也没有能到南京监国。于是,等到他吊死煤山之后,大明王朝没有一个正牌的皇位继承人。而东林党与阉党之间就福王与潞王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在马士英率军护送的情况之下,福王朱由崧于南京继位。

这样一个局面让东林党人心有不甘,自然不可能好好地听命于弘光。于是,在大敌当前之时,南京朝堂之上争论的不是退敌之策,而是两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纷争不已。而唐王有前科,鲁王出五服,桂王只能在山沟里晃悠。



除了崇祯,谁也撑不起南明的架子。


傅斯鸿


如果从表面上看,崇祯在煤山上吊的时候,明朝的局面要比宋朝好很多。除了华北地区之外,南方还有大量的军队,尤其是左良玉、黄得功、刘泽清的军队,都还比较完整,规模也不小。而且,南京有完整的朝廷机构,只要崇祯去坐镇,就可以稳住局面,起码保住半壁江山没什么问题。这都是宋高宗南渡时候所没有的条件。

但稍微细想一下,就会发现,其实这是不可能的。

崇祯时期,外有后金,内有闯献,折腾了很长时间,朝廷的权威就在这个折腾的过程中慢慢消耗。李自成最后一次从襄阳出发,在攻占洛阳之后,先北上进攻大同,然后再向东朝北京进攻,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尤其是掩护北京西北方向的大同宣府,没有抵抗就直接投降,让北京的西北门户大开。

这就说明,这时候各地的军队已经不再忠于朝廷和崇祯了。各地的将领和官员们也都知道,明朝灭亡是早晚的事,他们在心理上早都已经不再忠于明朝和崇祯了,所以他们投降起来心理上毫无负担。没有投降不投降的问题,只有对谁投降的问题,以及投降了能不能得到更好的待遇的问题。所以,李自成来了,他们投降李自成,清军来了,他们投降清军,显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

南方的明军和官员也是这个状态。比如沿江四镇的将领们,左良玉、黄得功、刘泽清这种人,他们完全是明朝用巨大的财政负担养起来的,目的是让他们协助围剿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但越到后来,他们就越是万寇自重,在进攻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时候出工不出力,以保存实力为首要目标,生怕自己的实力受损。

一开始,万寇自重还只是因为他们怕真的没有了李自成、张献忠,他们就没有用了,在朝廷和崇祯的心目中地位会下降。而到后来,这就是一种明朝的船还没沉,老鼠都开始准备跳船的心态。因为他们都觉得明朝这条大船已经快要沉了,所以都要保留实力,给自己准备后路,以免明朝的船沉的时候,他们也跟着一起殉葬。

这在任何朝代的末期,都是一种普遍的状态。明朝如此,宋朝也是如此。南宋在灭亡之前,蒙古反复进攻襄阳,意义也就在这里。因为襄阳这时候不仅是军事和战略上的要点,更是南宋抵抗蒙古的抵抗意志,只要攻破襄阳,整个南宋的抵抗意志就瓦解了。每个王朝的晚期都有这种把整个抵抗意志都集中在上面的军事要点,一旦被攻破,就会全线崩溃。

襄阳被攻破,整个南宋就再未能组织其有效的抵抗。蒙古军队到达临安城下的时候,南宋不仅已经军队没有战斗意志和战斗决心,官员也一样,早都跑完了。谢太后召集文武官员商量对策,半天了也没人来,谢太后就很沮丧的说,我家三百年来待士不薄,现在到了危难之际,居然没有一个忠臣了。崇祯在北京城破之前,也遇到了这种场面。

而且,崇祯在北京就一直没有处理好阉党和东林党党争的问题,才导致朝廷一直处于动荡之中,他本人也被东林党的舆论所绑架,结果李自成来了,那些口头上的东林党率先投降。这时候南方的情况也一样,南京的官员们也仍然是分成阉党和东林党,而且都有各自的势力和支持者。比如钱谦益,在当时算是江南文士领袖,也是东林党领袖,也唱了很多高调,但清军来了,他率先投降,别人还没剃头,他就先剃了。

每个朝代经历了初期的创业期之后,既得利益阶层就会开始逐步固化,并分化、重组、勾结、斗争,成为一个巨大的网络,把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都包裹进去,几乎所有的问题都会演化成为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力斗争。有些朝代发现了这些问题,试图进行改革,基本上都失败了,成功的极少。有些朝代发现了也无动于衷,继续混吃等死。

既然自我改革改不动,最后就只能从外部改革。宋朝、明朝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内部需要改革,这是众所周知的,但自我改革改不了既有的既得利益集团,最后是金军南下,打进开封,整个利益集团都变成了俘虏,新党和旧党都变成了金军眼里的肥猪。但也正是因为金军把之前需要改革的既得利益网络完全摧毁了,宋高宗才能重建一个新的体系,来维持统治。

李自成虽然打进了北京,但是江南地区始终没有受到战火波及,原有的既得利益阶层的结构和网络仍然是存在的,而且比较完整,内部改革是很难真正打破这个网络的。在这个意义上,就算是崇祯能够逃到南京,另立朝廷,也很难打破南方当时的军事和政治利益集团网络,反而有可能变成这些势力的傀儡。除非李自成或者清军先扫荡一遍,彻底摧毁这个网络,崇祯再来重建,才有可能重新焕发活力和生机。


萧武


我们现在假设一下,崇祯皇帝如果南下后,到底会发生什么

1644年年初,崇祯终于被朝中主张南下的臣子说服了,决定南迁大明的陪都南京 ,在南方大明的余威尚在,崇祯皇帝的地位也极其正统,并没有出现历史中的诸王争位的局面,崇祯皇帝和南下的臣子们利用南京现有的内阁系统很快就将南方的资源力量整合了起来。


南京本来是大明开国时的国都,不过后来朱棣篡位夺国,将国都从南京迁到了他的老本营北京,而南京的一大套系统,他也不想浪费,于是就保留了下来,作为陪都。

除了皇帝之外,南京的内阁、六部皆与北京相等形式,目的就是为了防范蒙古人卷土重来,从而设置的一套应急系统,一旦出现山河危机之时,大明的权力中心就可以转移到南京,因为有这套系统的存在,一旦出现问题明朝可以平稳、毫无障碍地转移权力中心


而北京则被李自成给占据了,吴三桂带领着他的数万关宁铁骑防守在山海关,将清兵死死地在拒守在了关外,丝毫无法寸进,李自成无法忍受南方和山海关的腹背受敌,于是先决定解决距离自己最近的吴三桂,当他带着20万大军准备攻往山海关的时候,吴三桂同样面对着一个腹背受敌的危机。

关内有闯王的军队,山海关外又有30多万的八旗军虎视眈眈,若是敌人都在关外的话,凭借着山海关的地利格局以及关宁铁骑的威猛吴三桂尚且没有这么大的压力,但是李自成是从后背袭来的,这就超出了吴三桂的承受范围。

历史中的吴三桂为了保命本来只能选择投靠清军,因为李自成只想让他死,而这个时候吴三桂多出了一个选择,崇祯皇帝还没死,大明已经转移到了南方,他还可以带着他的数万关宁铁骑赶往南方勤王。

做好决定的吴三桂整合好队伍,在离开山海关之前,他打开了关门,因为素日的仇怨使得吴三桂在走之前也不打算让李自成好过,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虎入城,让两虎相争,这样还可以为在南方的大明减少一些敌对的威胁,多出一些生机



清军在入关后所向披靡 ,没有了山海关的阻挡李自成等人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很快就被他们给灭了,灭了李自成之后,清军进入了北京,建立了根据地,然后以北京为中心,将长江以北的的国土纷纷收入囊中,而南方的大明因为崇祯皇帝的南迁,所以没有了历史中的各种政权的叠出,南方从而可以统一整合起来,众志诚诚,把清军死死的拒在了长江以北

崇祯皇帝是一个很吝啬的人,平时生活很简朴、对手下非常的小气,正当国家危难之时,又有手底下大臣们的逼迫,他不得不拿出从北京的国库里运来的积存已久的财富用以犒劳军资,又有着南方众多将领、百姓的支持,很快就形成了一个与南北朝、宋金相拒差不多的局面,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南北朝和南宋、南明之间都是汉人退守富遮的南方,少数民族政权占据辽阔的北方,从而导致的一个大分裂的局面。

历史中的南明是由于政局混乱、各种明朝血脉争立政权导致的力量分散,才让北方的清军花了50年才解决掉的,当南北对立的局面产生的时候,双方都要利用一切发展可靠的军事力量,这个时候火器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清军之所以久久不能入关除了山海关的地势之外,还有关宁铁骑对火器的擅用。除了关上的各种佛朗机炮、红衣大炮,关宁铁骑还配备了很多三眼火铳,在火器的配备方面,远远的超出了清兵。

正是由于火器方面的优势才让清军无法寸进,为了与明军的火器对抗,清军也招纳了大量的汉人,配备专门的火器八旗军,后面的清朝之所以会禁火器,正是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在于强大的骑兵,而火器正好克制强大的骑兵优势,为了防止汉人用火器颠覆他们的政权,清人才在消灭了南明之后禁止民间用火器,并停止了官方研究火器

当南北对立的局面出现的时候,这个时候火器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因为清军对火器的恐惧以及火器对骑兵所产生的巨大优势,使得南方的明朝对火器给予了极大的重视,除了自行研究之外,还通过海外过来的欧洲商队引进了大量先进的枪炮,从而形成了对清军强大的火力压制



而在北方的清军面对着南方强大的火力压制,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为了一统南方也不得不在火器方面加大力度,然后在军队中配备了大量的火器,以及利用汉人研究提高火器的威力

在这样的局面中,南北对峙了几十上百年,双方发现谁也奈何不了谁,于是双方逐渐安定平稳了下来,在压力之下,清人也未形成一派天等上国的气派,又开始研究起了火器。明人的传统一直都是吸纳好的事物,在利用与欧洲的商业贸易中吸取了欧洲大量的先进科技以及武器。

从我们的历史中看到明朝在接触了欧洲的火器之后,自知不如就大量购买研究欧洲先进火器的情况中,可以看出明朝是很开明、不迂腐的,是可以接受新鲜事物的,所以在退据南方之后,海上丝绸之路是必然的,与欧洲的贸易也是必然的,工业时代的改革也会在南明发展起来


而清朝则自以为眼光长远,他们看到了台湾、以及东南亚的各国因为对欧洲人开放港口,从而被欧洲人占据了港口,然后以港口为据点逐一吞食东南亚各国的领地,从而达到殖民的目地,这样清朝产生了警惕

清朝同样采用了儒家治理国家,对儒家的奉行甚至比明朝还要严重,统治者们抑制商业着重农业,两者合一,所以他们会限制洋人在国土内的商业活动,只对洋人开放少许港口,商业贸易活动会比南明小得多,这个时候的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并不会改变,仍会在这个历史中实行

此消彼长,时代在改变,工业和科技在世界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这个时候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决定了它能达到的高度,与时俱进的明朝仍保存着现有的风气,不会全盘西化,这个时候文人士子仍是社会的主流,明朝人所发展的只是先进的武器、先进的工业技术,大量的商人随着海洋贸易的繁荣而产生,国家的制度是很难改变的,这个时候所出现的局面就是封建社会与先进的工业时代并存,这个时候的明朝就犹如我们现今的沙特王国,国王与古老传统仍完好保存,改变的只是生活方式

矛盾将会在一两百年后产生,这个时候科技所产生的悬殊力量已经非常明显,发展中的明国对保守中的清国产生了巨大的军事优势,清朝的火器虽然也发展了起来但是远不如明朝,骑兵的强大优势在新时代也变得毫无用处,明人一路北上直捣皇城,并未遇上多大的困难便将国土尽收,这个时候就是全国就一统了

一统后的全新明国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有可能是继续发展蓬勃与世界列强并肩、皇帝仍保有绝对的权力,也有可能是皇帝的权力被架空、权力被内阁或新兴的议会所掌控,然后皇帝成了一个没有权利的国家象征,也有可能是这个皇朝被产生民智的人们给推翻,重新建立了一个全新民主的国度,也尚未可知

当然也有另外一个情况会出现,就是清朝没有闭关锁国,与明朝一起发展工业以及火器,当文明相同的时候,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分裂成了两个不同的国家


上面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喜勿喷,有什么好的观点可以一同交流下


孤客生


这个问题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答案肯定是拥立!因为没人敢不拥立。


明朝是一个中央集权、君主集权高度发达的朝代,纵观整个明朝,没有一个人敢造反,也没有一个皇上约束不了手下任何一个臣子,哪怕是到了明朝末年,国家已经破败不堪,崇祯一道圣旨,仍然想杀谁杀谁。也就是说这套完整的体制决定没有人敢不服从皇上。这不是我想说的,我想说的是如果崇祯南下,明朝能不能有救。

崇祯


我们通过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并享国100多年和明朝灭亡后南明建立却很快灭亡来说明如果崇祯南迁很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宋金南北对峙。


一、宋徽宗的九子康王赵构逃到南方后,一个有效的政权始终没有建立起来,整个南方其实一直处于一种无政府的状态下,后来金兵南下,赵构就逃到海上,南方的局势一度混乱不堪。幸亏韩世忠黄天荡一战,金兵北返,从此直到金国灭亡,再也没有南下。而赵构也逐渐建立健全中央政府,局势也逐渐稳定了下来。


二、明朝灭亡前夕,有人建议崇祯南迁,或者至少把太子送到南京,这样万一北京不保,南方的中央政府可以迅速运转起来。由于明朝始终以宋朝为教训,凡事都跟宋朝反着来,不和亲,不纳贡,不迁都,不谈判,所以明朝被后人认为非常有骨气。但事实证明,骨气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是有正面作用的。如果当年崇祯能突破这一点和后金谈判,送些钱粮给后金,稳定好局势,然后集中兵力对付关内的农民军,那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被剿杀也是指日可待。待关内稳定后,再集中兵力对付后金,即使不能歼灭后金,但保全国家甚至逐步收复辽东都是可以的,这是正确的计划,可是骨气二字害了崇祯和整个明朝。

靖康之变


好了,扯远了,继续回来。崇祯死后,南方经过讨论,迅速拥立福王为弘光帝,但这个是党派之争不和的产物,所以本身就难以做到团结一致,只是形式上还是统一了。可是此时南明军阀做大,等到李自成跑到湖北,清兵南下时,左良玉、江北四镇纷纷投降,南明立刻就土崩瓦解,这时没有一个核心人物可以统领天下,所以先后在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出现了绍武、隆武、永历等政权,而且一度出现互相争正统甚至出兵攻打这样的局面,这样大大削弱了南明自身的实力,也让清兵南下更加容易。


综合以上部分我们来对比:

1.宋代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原逊于明代。

2.北宋灭亡时,太上皇、皇帝、太子等人被一窝端,只剩下一个不受待见的康王赵构,而明朝灭亡前大臣劝崇祯南迁或让太子朱慈烺到南京监国。

3.金兵南下时南方处于混乱状态,无政府状态,而明朝灭亡时南方毫发未损,而且在南京还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政府。

满清骑兵


就这三点来看,明朝灭亡时无论哪一点都远强于北宋灭亡时,如果崇祯南下或让太子到南京监国,那么整个南方明朝就有一个完整的政权中心,人心巩固、团结,政令有效执行,军队统一指挥,将领不敢跋扈,其他的王爷也绝对不敢轻易称帝,这样整个在南方会形成一个统一而有效的中央政府,形势远好于北宋,可惜啊。


之后,清兵南下,左良玉部、江北四镇全部投降,随后明朝土崩瓦解,清人剃发易服,不从者皆杀,从此,我们完全进入了一个只能做奴才,甚至做奴才而不得的朝代!


真历史


崇祯皇帝南迁,对历史不会有什么重大影响。因为只有枪杆子里才能出政权,而崇祯皇帝早已把枪杆子弄丢了。

崇祯十七年,在中国的历史疆域上,最少也有二百万条枪杆子。但是崇祯皇帝能抓住几条枪杆子呢?实在少得可以忽略不计。

当时天下有六大军事集团:

第一大的军事集团是满清军事集团,占据东北地区。

第二大的军事集团是李自成军事集团,占据华北地区。

第三大的军事集团是张献忠军事集团,占据西南地区。

第四大的军事集团是左良玉军事集团,占据长江中游地区。

第五大的军事集团是江北四镇军事集团,占据着江淮地区。

第六大的军事集团是郑芝龙军事集团,当时占据着东南地区。

这六大军事集团的总兵力加起来,保守估计也得有二百万以上,整个天下基本上已经被这六大军事集团瓜分了。南明皇帝高高在上,自然无法控制这些枪杆子,也无法控制他们军事力力量覆盖下的地区,崇祯皇帝就算南迁,也是一样的结局。

总的来说,枪杆子里出政权。崇祯皇帝手里还有一枝能拿出手的、而且他真正能控制的军队吗?没有了!

在孙传庭死前,崇祯还拥有一定的资本,可就这么点资本想翻盘,难度也太大了。但在孙传庭死后,崇祯就一点翻盘的资本也没有了。

事实上,在孙传庭出战前就有人说,这是皇上仅剩的一副家当,皇上要当心啊。可就这仅剩的一副家当,也被李自成给打碎了。没有军队支持就没有经济来源,没有经济来源的王朝,只有覆灭一条道路可走。

因为皇权政治的宣传,所以我们总认为崇祯皇帝南迁,就能如何如之何了。其实呢,如果崇祯皇帝南迁了,无非是南明皇帝扮演的角色,改由崇祯扮演罢了。总而言之,他高高在上,却是只能当一个傀儡,因为当时整个天下的地盘,基本上都已被上述六大军事集团控制了。

这六大军事集团控制着二百万以上的军队,南明皇帝高高在上,自然是两手空空,一点能拿出手的军事力量也没有。崇祯皇帝即使南迁,其实也是两手空空,依然没有一点能出手的军事力量。

区区一个皇帝的空头衔,在皇权政治的宣传里,自然有着惊人的神力、魔力。实际上如果皇帝只剩下了这么一个空头衔,大哥愿意给他面子,自然啥也好说,如果不愿意给他面子,那他就啥都不是。

所以汉献帝看着臣子揪住皇后的头发往外拖时,只能哭天抢地的说,这叫什么世道啊?这叫什么世道啊?可基于权臣的角度看,这就是汉献帝给脸不要脸的结果。因为权臣把你摆的那样高,你不好好坐在那里当傀儡,就是欠收拾!

所以,南明皇帝在西南时,权臣住着宽敞明亮的宫殿,南明皇帝只能住着低矮的房屋,关键是还能天天受着权臣狗腿子的气。后来换了一个好脾气的权臣,南明皇帝终于可以住进宽敞明亮的宫殿了,终于可以拥有表面的尊荣了。所以他虽然依旧是傀儡皇帝,却也感觉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


顾道惊城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如果崇祯能够到南方,自然会有人拥戴他。

关键在于,他根本到不了南方。

崇祯其实早有南迁首都的想法,也曾经组织大臣多次讨论。

但这些朝中的实权派大臣,除了少数几人以外,一律持反对意见。

这些人的借口是皇上不能抛弃首都和宗祠,其实实际还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当年的大臣基本都是北方的大地主,收入主要依靠土地。

如果崇祯率领他们南迁,他们等同于一文不名,仅剩一些浮财。以这些大臣平时的骄奢淫逸,这点浮财支撑不了多久,很快就要穷光蛋了。

而明代晚期,南方土地兼并也很严重,没有这些北方大臣的份。


所以,大臣同意南迁,等于自行宣布破产。要知道,千里为官只为财,当官的见钱如苍蝇见血,如何可能这么做?

况且,这些大臣自认为李自成赢了也不过是改朝换代而已,他们换个主子而已,说不定可以保存财产。

当时崇祯已经威信不高,北方军队几乎瓦解,财库也空空。如果南迁,崇祯必须得到大臣支持,不然恐怕自己连性命都难保。

大臣全部反对,崇祯迁都也就非常困难了。

同时,迁都不可能一个人走,必须带着皇亲国戚,那就至少要有军队护卫。

但军饷哪里来?国库只剩下几十万两白银,就算把宫里金银变卖,也不过二三百万两,根本不够军费。

当年唐明皇如此威望,还被手下饥饿的军人兵变,被迫绞死了杨贵妃,又让儿子继位。


崇祯这样一走,恐怕也是同样下场。

再说,当时李自成已经控制了北方大部分领土,又是机动性很强的流寇。一支这样庞大又带着大量妇孺的明军部队,哪里能够逃过李自成的追杀,十有八九在路上就完了。

自然,如果崇祯带着几十个大臣先跑,这还是可行的。

但如果连皇后妃子都保不住,还叫什么皇帝,以崇祯的自负和自傲,宁可选择死在首都北京。

不过到了生命的最后,崇祯应该还是后悔了,觉得应该南迁。只是已经太迟了,所以崇祯留下了“一切都怪大臣”的遗言,随后上吊了。


萨沙


那是必然,因为崇祯是大明名正言顺的正统皇帝,而各地的总兵尚没有唐中期以后藩镇武将的实力,仍然收到文官的节制,而文官是忠于皇帝的,至少面子上是这样。


在这说,南京不是陪都,不是临时都城,而是正样巴紧的首都。也是因为明朝采用的是双都制,南京同北京一样,有一套完整的官僚系统,即使崇祯想抛弃北方的官员,到了南京以后一样可以正常运转政府。

所以如果崇祯能跑到南京,那明朝怎么说也能多活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因为到了南京以后,支援北京都城的粮饷就没有再运输的必要,这就为政府省了一大笔钱,短期内解决了财政危机。



再看看崇祯跑到了南京之后实力,武汉有左良玉,淮北有刘泽清和高杰,湖南有何腾蛟,虽然除了左良玉以外都不是什么厉害角色,其手下的兵力也足以保证东南地区的太平了。


而且以文制武的格局不乱,崇祯就完全可以让史可法去节制淮北四镇,让他们老老实实的挡着大顺或者大清。

再退一步,就算是崇祯不南下,让太子南下,大明的结局也会比之后好的多。奈何崇祯自己死要面子活受罪,态度也不坚决,再加上君臣之间的不和谐,使得崇祯一次次的放弃了南迁的机会,最后也就只能落个自缢煤山的结局了。


火器工坊


其实在崇祯末年,他是可以南迁的。只要他下一道圣旨,说自己将亲征李自成或张献忠,带着京营士兵和一部分文武大臣到江南。这不是逃跑,这是迂回出击!试问还有哪个言官敢反对他?南方的官员和军阀又岂敢不拥立他?

但问题是,崇祯他始终下不了这个决心,把时间拖久了,这就使得他的地位变得很微妙,不如早几年南撤时那么重要了。

这里做两种假想:第一是崇祯早点走,第二是李自成进京前立马跑。




如果崇祯早点走,他肯定会在江南稳坐皇帝宝座。但是如此一来,北方必然会丢,他的名声会遭到严重打击。当闯军进入山西之后,崇祯暗示过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翰林学士李明睿,少詹事项煜等官员,让他们表态支持南迁,当然官面上的理由是到南方召集力量剿灭李闯,不能直接说迁都。但被北方籍官员驳斥,反对的理由自然也是高大上的一套说辞。因为不管皇帝用什么名义南下,实际上都是放弃了北方。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我猜测北方的官员肯定是想过投奔新朝的,不管是李自成还是满清,都可以。因为如果跟崇祯一起南下,就等于放弃了自己家族在北方的一切不动产,亏大了。而只要崇祯还活着,他们就不敢投降李自成,因为这必然会背上一个贰臣贼子的骂名。所以北方籍的官员必然要把崇祯困在北方,最好的结果当然是翻盘了。如果不能翻盘,第二好的结果就是崇祯死掉,北方官员入仕新朝,这就不会背上一个贰臣的骂名了。

等到李自成攻陷太原后,崇祯又再次组织了一次朝议,这一次左都御史李邦华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就是让太子南下,经营南方八省。崇祯继续留守北京,与满清和李自成死磕。这个方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大概是崇祯死了之后大家好投靠李自成吧)。但如果这样,等于就是让崇祯留下来等,结果崇祯不干了。对太子南下的具体事宜不做任何安排,错过了最后一次机会。

令人讽刺的是,主张迁都的人,比如后来主张太子南下的倪元璐,李邦华等人,在崇祯死后都自杀殉国了。而反对南迁的人,后来很多都投降了李自成。最恶心的是,还有一些人两次投降,先投李自成,后投满清,完全没有任何节操。

因此,如果崇祯早做决断。南方的军阀和大臣肯定是会拥立他的,毕竟他是皇帝,还有谁的政治合法性比他强?后来南明政权只敢立朱家人,不敢自立,这就足以说明在当时,朱家人还是有很强的政治合法性的。至于北方的部分官员,崇祯走了,就是测试他们忠诚度的最好办法。贰臣贼子肯定会投降,但是忠于明室的肯定会南迁,搞不好,历史上就会有一次崇祯南迁,与建炎南渡齐名。


接着再说如果崇祯临时跑会怎么样。如果临时跑,就意味崇祯是个光杆司令,而他其实早就是光杆司令了!

崇祯十七年,也就是崇祯皇帝上吊之前。当时的中国有六大军事集团,其中最大的是满清军事集团,其次是李自成和张献忠的集团。属于明朝掌控的势力有三股:左良玉、郑芝龙、江北四镇。另外还有一些小的,比如吴三桂和何腾蛟。这些人的势力有大小,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是军阀!都是不听崇祯指挥,喜欢跟崇祯讨价还价的军阀。究其原因,道理很简单。枪杆子里出政权,但是崇祯在上吊前已经没有枪杆子了。

比如李自成进京前,吴三桂就犹豫,到底要不要去救。这要放在以前,畏敌不前,杀吴三桂十次都可以了。再比如左良玉,闯军逼近北京时,崇祯给他急诏,先是封他为宁南伯,封他儿子左梦庚为平贼将军,许诺以后让他们世代镇守武昌。这等于变相的给予左良玉藩镇的地位了!结果左良玉还是不去勤王,导致崇祯被迫上吊殉国。

因此可以看出,崇祯就算当时跑了,估计也没什么用。因为李自成杀到北京时,南方的军阀们都已经有自己的小算盘了。他们并不怕崇祯治他们罪,反正崇祯皇帝也是个光杆司令,怕什么?他想坐稳皇位,还要求军阀们帮忙。皇帝已经不是当年的皇帝了,君权尽丧,宛如汉献帝一样。



所以关于崇祯南迁,南方是否会拥立他。要分时间来看!如果他早点跑,尤其是带着兵马南下,南方的军阀不敢造次,肯定会铁了心拥立他。但如果他是最后才跑,光杆司令一个,不带兵跑到南方,那就没什么卵用了!

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兵权的问题。早走,兵权还在。晚走,兵权没有了。当兵权不在了,如果崇祯再南迁,他的地位应该就跟南明后来的弘光皇帝、隆武皇帝、永历皇帝是一样的。皇帝仍然是皇帝,他仍然可以高高在上,但却是个君权打了折扣的皇帝。历史上这种例子多的不得了,汉献帝是如此,隋炀帝亦是如此,元顺帝也是这样。没军权的皇帝,就是傀儡。


Mer86


会!南方军阀左良玉,郑芝龙以及南京朝廷会拥立崇祯,但是军阀朝臣并不是真心拥戴。以崇祯性格,恐怕崇祯的南京朝廷还不如弘光朝廷支撑的时间长。

崇祯登基以后的所做所为,很像是后金政权打入明朝内部的无间道。理由这样几个

1,大肆坑杀朝臣和将领。举几个例子

陈新甲,兵部尚书,崇祯帝密使他与清兵图和议,旋因家童无意间泄露消息,舆论大哗,被杀。其人在边疆多年,有才干,有魄力,习边事,可为文人统帅之典范。


卢象升(1600年—1639年),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号九台。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明末著名将领,民族英雄。自崇祯六年(1633年)起,参与镇压李自成等农民军有功,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后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崇祯七年(1634年),击溃张献忠农民军。崇祯八年(1635年),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农民军。崇祯十一年(1638年),担任兵部尚书,力主抗清,守卫京师,连战皆捷,反被太监高起潜陷害,免去尚书职务,以侍郎视事。崇祯十二年(1639年),卢象升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追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

高起潜陷害卢象升的背后,不就是崇祯信任太监监军的恶果吗?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崇祯不给发军饷军备,却要立刻出战,不就是想让孙传庭死吗?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祖籍广西梧州。明朝末年蓟辽督师。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

先不说皇太极的反间计是真是假,袁崇焕许诺五年平辽,崇祯只让他当了一年蓟辽督师,你让孙武韩信来了,你一年能不能灭了后金!

2,爱财如命,大肆搜刮民财,农民军越来越多

据《明季北略》记载,李自成入北京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

万历初年张居正主持朝政时候,是明帝国经济状况最好的时代,当时户部太仓库岁收入四百万两白银,号称国库充溢。而到崇祯年间,“三饷”加派多达每年近2000万两白银,可想而知已经到了“耗尽国力”的地步。 有史料显示,明朝末年,政府每年正常的岁入额为1400余万两,其中归入内府作为皇帝和宫廷享乐的约600余万两,属于户部用于政府开支的,不过400余万两。也就是说,大部分财力都用在了皇帝与皇宫保障和挥霍上,其他开支自然寥寥无几、捉襟见肘了。 所以,庞大的国家机器要正常运行、各级官吏要正常开支,只能采取加赋加派的方法强收豪夺了。不得不提,明末加派的“三饷”,到崇祯十二年(1639年),竟然高达2100余万两,远远地超过了正税的收入。可见,老百姓的负担之重,已经到了难以言表的程度。

崇祯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17骑兵入河南,收留饥民,开仓而赈饥民。“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自此,李自成军队发展到数万,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即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

崇祯的祸国殃民行为,是把大明百姓往李自成手里推,17人一个月时间发展到数万!

3,战略错误,坚持两面作战,拒绝一切和解可能

崇祯二年开始,明朝面对后金和农民军的两面夹击,正确的战略应该是“攘外必先安内”或者“兄弟阋于墙而外御欺辱”。

可是崇祯,居然拒绝了一切和解的可能。袁崇焕、陈新甲等人先后被杀,谁提和议就是死!

杨嗣昌洪承畴始终没有把李自成和张献忠剿灭,是人的问题,也是后金不管牵制的后果。每到义军处于绝境,后金都会入关抢劫甚至攻打北京。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帝秘密谈判。据《小腆纪年附考》卷四载,李自成提出的条件为:“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双方谈判破裂。

一个亲王封号,一百万白银能解决的事,崇祯不答应,那就死呗!

第二天,崇祯的文官首领和太监首领开城降敌,崇祯先杀妻女后自杀。

如果崇祯是清朝的末代皇帝,那一定是1840年就要亡国了!为什么?不愿意和谈!

自作孽不可活,这就是崇祯这个亡国之君的基本评价!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丹水秋风!


历史知事


我们知道,1644年以后,在南方明军有六大军团,左良玉,郑芝龙,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和刘良佐。而南宋初期四大名将是,韩世忠、张俊、岳飞、刘光世。

南明这六位,那一个比得了南宋的四大名将?几乎每一个都是,抗清无功,扰民有术。敌人还没有来,因为,害怕清军来了,把财物抢走。他们就先把自己抢夺一遍,比如高杰抢掠扬州,刘泽清,刘良佐等抢掠南京。

论打仗,一个比一个躲得快,每一个都是拥兵割据,勇于虐民,怯于大战的军阀。崇祯活着的时候,就指挥不动这些人。1644年,左良玉36营大军,就躲在武昌,不敢北上救援。

刘泽清则是,大顺军进军北京时,崇祯命他率部火速入卫京师,刘泽清就撒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诏。不久,他带领主力从山东向南逃至淮安。

高杰也是一样,1644年,大顺军进军北京,崇祯要他增援山西。结果高杰先大肆抢掠,随后就一路狂奔,逃到了江苏徐州。无论,崇祯,还是明朝太子就是成功南下了,再遇到这些骄兵悍将,又能怎么办?

所有军权都在这几位手里,皇帝都指挥不动他们。当崇祯落魄到南京的话,这些军阀就更加嚣张跋扈了。很有可能就如同弘光的下场。清军刚刚南下,刘良佐军团就立刻投降,转身就开始追击弘光皇帝。结果,刘良佐还没追上呢。护卫皇帝的马得功,田雄等多位总兵就先冲上御船,抓住弘光皇帝和妃子们,争先恐后的献给清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