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哈佛三年后,从“学混”到校园男神,95后非典型学霸有话要说!

先放上今天的“男神”照镇楼!

混迹哈佛三年后,从“学混”到校园男神,95后非典型学霸有话要说!

2018年,在美国八所常青藤校中,哈佛大学以4.59%的比例,摘得了“藤校最低录取率”的桂冠。然而,这里却是全世界学子梦寐以求的名校殿堂。

混迹哈佛三年后,从“学混”到校园男神,95后非典型学霸有话要说!

如此严峻的录取形势下,似乎从三岁开始备战哈佛也不嫌早!然而,却有这样一位在体制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上海男生,他自称英语平平、平均成绩不过中上,甚至直到高二才开始准备留学申请,凭着一股子冲劲拿到哈佛本科录取通知书,他便是人称“哈佛三剑客”之一的李嘉昊。

混迹哈佛三年后,从“学混”到校园男神,95后非典型学霸有话要说!

转眼,今年已是李嘉昊在哈佛大学的第三个年头,提起自己的校园生活,眼前这位高大英俊的少年,言谈中充满了赞美之词。

然而,这位人们眼中的“幸运儿”是如何斩获哈佛offer?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学校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三年的哈佛生涯又给他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混迹哈佛三年后,从“学混”到校园男神,95后非典型学霸有话要说!

数学较好,语文不错

高二开始准备出国的非典型学霸养成记

小学时的李嘉昊“数学比较好,语文还不错,其他的科目一般般”,他甚至将自己形容为“学混”。

但学校老师和父母都对他很宽容,“老师夸我机智、聪明、有意思。父母也从来不为学习的事情批评我”,就是在这种愉快宽松的校园和家庭氛围中,李嘉昊自由自在地成长起来。

混迹哈佛三年后,从“学混”到校园男神,95后非典型学霸有话要说!

小学五年级时的最后一次考试,李嘉昊“莫名其妙就考得非常好”,拿到了年级第一的成绩。从那次开始,他忽然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初二开始,李嘉昊开始主攻数学竞赛,并靠着不错的奥数成绩,顺利考入了上海市重点高中的数学班。

高中的李嘉昊英语和化学成绩挂起了红灯,他冷静地分析了眼前的形势,一边不断补足英语和化学的短板,另一边,拿到了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银牌,还因此获得了清华大学一本线的预录取协议。

混迹哈佛三年后,从“学混”到校园男神,95后非典型学霸有话要说!

高中的目标只用了一年就实现了,此时的李嘉昊在心里闪过一个念头——他想去海外诸如普林斯顿、哈佛、麻省理工这样的研究性大学。

高二才开始准备出国,李嘉昊靠着一股韧劲,每天花七八个小时在托福和SAT上。高三那年,他又摘得了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不久之后,不错的标准化成绩则帮助他顺利拿到了哈佛大学的面试通知。

混迹哈佛三年后,从“学混”到校园男神,95后非典型学霸有话要说!

放弃清华大学追求美国名校

李嘉昊20岁前最为难忘的一次冒险

父母对于李嘉昊采用了一种散养的方式,教英语的母亲从不管教儿子的英语;常常出差的父亲也不太过问孩子的学习。

当时,距离高三只有短短一年时间,一边要参加托福和SAT考试刷成绩,同时还要准备材料、写文书,在巨大的压力下,有一阵,李嘉昊自己心里也有点着急。

面对孩子的踌躇,李嘉昊的父亲反而站在男人的角度上肯定儿子:

“没事的,能上清华确实难,但是敢于放弃清华更难!你不觉得你做了一件很有勇气的事情吗?这才叫快意人生啊!”

混迹哈佛三年后,从“学混”到校园男神,95后非典型学霸有话要说!

而母亲则为他清晰指明了当下的重点:

“进不了美国名校也不怕,可以转学,也可以第二年重新申请。既然已经做下冒险的决定,就要做好承担后果的准备。而且后悔也没用了,加油去拼一把吧!继续努力!”

爸爸的感性加上妈妈的理性,让此刻的李嘉昊释然了许多。

当父母尊重和支持孩子的选择,会让他们更独立勇敢地做出决定,也会让他们渐渐学着承担风险,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混迹哈佛三年后,从“学混”到校园男神,95后非典型学霸有话要说!

从个人到带领团队

志愿服务近10年助攻哈佛offer

提到哈佛的面试,李嘉昊认为,数学竞赛获奖应该是自己被哈佛录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拿下哈佛offer的另一个关键,应该是他坚持了近10年的志愿服务经历。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李嘉昊就在妈妈的鼓励下,开始在上海江宁社区为那里的老人、弱势群体以及农民工子女服务。而在这群人中,一个被认为“没有情感、沉浸于个人世界”的群体引起了他的关注,他们就是自闭症和其他智力障碍人群。

在进一步接触后,李嘉昊意识自闭症在童年阶段如果受到干预,在成年后依旧可以融入社会,但国内相关的教师资源太少。于是他带领上海市学生志愿者联盟自闭症项目团队,帮助服务自闭症儿童及智障人士。

混迹哈佛三年后,从“学混”到校园男神,95后非典型学霸有话要说!

暑假时,他成立“清北学堂”,组织已经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学长,为轻度智力障碍的成年人上课,辅导他们参加成人高考;还与其他机构合作,策划了自闭症儿童的打字夏令营,邀请台湾老师来给小朋友上课,让自闭症儿童通过打字进行交流。

这段闪闪发光的经历,也成为李嘉昊脱颖而出的关键。

李嘉昊在面试中谈到了一次有趣的经历——他陪自闭症小朋友玩,没想到被其他家长当作是孩子的爸爸,这段略显尴尬又生动无比的场景,把招生官逗得哈哈大笑。

混迹哈佛三年后,从“学混”到校园男神,95后非典型学霸有话要说!

哈佛学子像一块跳进大海的海绵

合理规划时间、学术研究与自我成长并行

对于哈佛大学这类金字塔顶端的藤校,每天十几个小时的作业早已不算什么,每每遇到考试周,凌晨四点的图书馆照样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巨大的学业压力加上陌生的语言环境,让初来乍到的李嘉昊感到极为不适应。

但这些并没有让李嘉昊却步,李嘉昊迫切地想搞清楚“学校整体的运作方式”。

混迹哈佛三年后,从“学混”到校园男神,95后非典型学霸有话要说!

经过第一年的磨合与摸索,语言渐渐不再成为障碍,李嘉昊交到了更多新朋友,上课也能够完全听懂,还能够自由地向老师提问……

生活中的李嘉昊酷爱运动,旅游、派对、冲浪、帆船、极限挑战…… 在这个多元化的地方,李嘉昊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也不断融入当地的社交圈。

混迹哈佛三年后,从“学混”到校园男神,95后非典型学霸有话要说!

各式各样的社交活动下来,学业压力小了,生活则更加丰富了,和同学间共同的经历和爱好,也帮助李嘉昊建立起许多纯正的“战友式”友谊。

短短3年间,李嘉昊脸书上的好友数量达到了900人,直到这时李嘉昊才认为——自己真正融入到了哈佛的圈子里。

混迹哈佛三年后,从“学混”到校园男神,95后非典型学霸有话要说!

学业之外,在哈佛的名声和影响力下,大多数哈佛人能很好地做好时间规划,在学术研究与自我成长间做好平衡,游刃有余地提升自己、包装自己、销售自己。

学子们还可以接触到各行各业中的顶层杰出校友,身在其中的李嘉昊,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在不断吸收养分。而这,也许才是哈佛真正的价值所在。

混迹哈佛三年后,从“学混”到校园男神,95后非典型学霸有话要说!

混迹哈佛三年后,从“学混”到校园男神,95后非典型学霸有话要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