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淄博市委宣傳部部長,退休後沉醉田園丹青,他就是鄭峰先生

詩文書畫 盡得風流

——鄭峰及其藝術追求

□劉小龍

和鄭峰先生相識,是緣分使然。那是2003年,搞人體攝影的我在淄博開了一家小影樓,苦於資金短缺無力做廣告宣傳時,市裡一家雜誌的負責人找到我,決定免費給我做專題,一時產生了積極而廣泛的影響,使我此後有信心成功舉辦了自己的影展。後來我才得知這一切源於時任市委宣傳部長的鄭峰先生在視察該雜誌時對我的推薦,其時鄭部長與我素不相識,只不過從媒體上看過有關我“吃螃蟹”的文章,而我與他亦未曾相交,完全是他對於文化藝術的深切理解、傾心熱愛和積極的關注,以及大力的弘揚。但鄭部長於我個人而言,卻是有提攜之恩的。再後來,我進入榮寶齋從事藝術宣傳工作,遺憾的是,幾年來我與鄭部長有多次相會的場面,卻未曾當面說過哪怕半個“謝”字,只能遠遠地仰望著他。直到他從“官員”的位置上退下來,因我一本書舉行首發式的機會,2007年我才有幸走近了他。在這裡不避淺陋,寫一點感想式的文字。

他曾是淄博市委宣傳部部長,退休後沉醉田園丹青,他就是鄭峰先生

其實我很早的時候就知道鄭峰先生是位作家,政務之餘,他勤於筆耕,創作出版主編了數以千萬計的文學作品和多部專著,令人欽佩。我雖然沒有拜讀過他的那些鉅作專集,但卻時常在報紙的副刊上看到他的文章,他文筆樸實優美、生動自然,文風沉著大氣、莊雅和諧。對於文學家的鄭峰先生,我不敢貿然誇讚一詞,因為我讀的詩文不多,沒有發言權。後來我進入書畫界,才知道鄭峰先生還精於筆墨,而看了他的書畫,真的感覺他的才情非一般文人所企及。

他曾是淄博市委宣傳部部長,退休後沉醉田園丹青,他就是鄭峰先生

鄭峰先生自從學畫以來,便不拘束於一人名下,不囿於某家某派,不為其名聲所誤己,而是取百家之長,師古而不泥古,外師造化,中的心源,多年來,鄭峰先生眼寓山川,胸羅子史,與翰墨名家交遊甚廣,所聞所見,學而化之,足以成為他筆下汲取的精華,成為自己的表述語言。在他的水墨畫裡,我看到有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乃至李苦禪等大師的影子,又有當代許多大家的蹤跡,同時,還有自己的東西。這種能力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悟性”,這在鄭峰先生的身上表現相當明顯,當然這不僅僅是聰明與否的問題,對生活、對自然、對美的事物和形象,以及形式的感受力,是一個搞藝術的人最重要的能力。

他曾是淄博市委宣傳部部長,退休後沉醉田園丹青,他就是鄭峰先生

鄭峰先生最喜歡做大寫意花鳥畫,大寫意花鳥畫這種形式,易於放膽,難於細心,易於表現磅礴氣勢,難於表現精微感受。鄭峰先生則既能在不斷的師古人師自然師造化中養浩氣,又善於調動童年生活的深切感受和記憶,更注重在筆墨與形象的互動互融中抒寫情懷。寫意畫的筆墨既有象物的效能,又有傳情的功用,為了表現個性的鮮明、抒發感受的強烈,甚至於可以誇張變形。鄭峰先生不但充分繼承了這樣的優良傳統,而且按照自己的藝術個性強化了對“線”“寫”的體現和對筆墨節奏的把握,極盡輕重、濃淡、乾溼、虛實對比之妙。所以,他每以淋漓酣暢、不與人同的筆墨描寫粗枝大葉的瓜果,把天骨開張、勢足力大和感受精微,結合的不露痕跡,粗中有細,氣旺情長,可謂“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他筆下的那些籬菊、荷塘、葡萄、柿果、瓜藤、鳥雀等,筆墨淋漓、氣勢酣暢、造型樸拙、憨態可掬,重要的是構思新穎、筆墨老到,很有看頭,表現了前人所沒有的飽滿精神和充沛感情,在有效強化大寫意花鳥畫視覺能力的同時,賦予了大寫意花鳥畫以高昂而又饒有生趣的審美內涵。

他曾是淄博市委宣傳部部長,退休後沉醉田園丹青,他就是鄭峰先生

他曾是淄博市委宣傳部部長,退休後沉醉田園丹青,他就是鄭峰先生

鄭峰先生的書法恣肆雄奇,落筆為體,頗得畫意。而且多書自作詩賦,故而洋洋灑灑,悠然自得,看得出他在魏碑、漢隸基礎上是下過一番功夫的,並對行草書也多有涉獵,因此雖然意態狂放縱恣,但落筆沉厚,非浮華不實,卻更見自我個性與性情。鄭峰先生的畫得力於他的書法,故而在運筆時隨機生髮,流暢中寓含深沉,厚重中兼納華滋,言簡而味足意深情長。其作品充盈著強烈的畫卷氣和文人趣味。

他曾是淄博市委宣傳部部長,退休後沉醉田園丹青,他就是鄭峰先生

他曾是淄博市委宣傳部部長,退休後沉醉田園丹青,他就是鄭峰先生

鄭峰先生不僅是一位當代“蘇東坡”式的藝術通才、全才,而且憑藉著對文化藝術事業的無限熱愛和赤誠,窮盡畢生心血,至今仍投身於齊文化的弘揚和經濟文化大市建設大業中,是一位在淄博文化建設歷史進程中不可磨滅的功勳人物。

他曾是淄博市委宣傳部部長,退休後沉醉田園丹青,他就是鄭峰先生

鄭峰藝術簡介:

鄭峰,別號山海堂主、雲鶴齋主、蓼河子、田園草堂主人等。山東淄博人。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山東理工大學兼職教授、清華大學美院訪問學者、淄博市作家協會、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淄博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其作品曾多次被邀請參加海內外重大畫展和大賽,並多次獲獎;作品及傳略被編入多種大型畫冊、文集,並被多家紀念館、展覽館、博物館及多所大學圖書館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