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刘姥姥为什么进大观园?

酷叔趣谈八字


《红楼梦》第一回云自言"原来就是无材补天, 幻形入世, 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 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曹雪芹十年心血, 意图借托石头以写"世态炎凉"。随通灵宝玉降世的贾宝玉身历花柳富贵之乡的衰落,而与主线人物相比"千里之外,芥豆之微"的刘姥姥,则以独特的"三进大观园"的方式见证贾家荣辱兴衰。刘姥姥数进大观园的场景精彩纷呈,而其几次出府前的行况也别具意味,微显贾府世家大族内的人情冷暖。

一出贾府时,刘姥姥带着含羞忍耻求来的二十两银子和一吊钱走,无人送她,但也"不辱使命"。第一次迫于生计来贾府求助时,上至王夫人下至看门小厮待她都是冷淡而客气的,只因刘姥姥的女婿是王家的远房亲戚,王夫人以为不可简慢,以免回头让人议论王家"娘家穷亲戚不晓得打发,耍赖都耍到婆家来了"。而凤姐也裁度王夫人心意,给了二十两银子,另给了一吊钱作车费,颇为体贴周到。凤姐等应当并非头次遇到前来投靠的穷亲戚,只以惯常礼节相待,与刘姥姥的初见时并无几分人情在,只为不失世家大族的颜面。

世家的人情在刘姥姥二出贾府的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对比二进贾府时而观,冷热相差颇远。原本送完瓜果之后便该趁着天未黑赶出城去的刘姥姥,因着凤姐善念留她住一夜再去,便被贾母得知,"投了缘"。按照周瑞家的和平儿之前的反应,刘姥姥本该立刻辞行,连留宿一晚都不是原本可享有的恩遇。但贾母的"好奇",让本该潦草的二出大观园不仅延时了几日,还成就了另一番景象。

几日的周旋下来,刘姥姥凭着幽默与智慧哄得贾母十分高兴,贾府众人因着贾母也善待刘姥姥。其中最值得玩味的是凤姐待刘姥姥的态度变化。刘姥姥二出贾府前,凤姐让她给女儿取名巧姐,相比其他贵女取名,巧姐出生几岁未定下姓名,最终姓名竟由一乡野村妇决定,可见凤姐确实信任刘姥姥,贫苦又高寿的人并不难寻,但与凤姐投合的并不多。凤姐从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相处中开始真正的喜欢刘姥姥,她的恩赐与信任并非只是表面功夫,也是对刘姥姥的一点真心的体恤。凤姐和刘姥姥是有着相似之处的,都追求现世安好,讲究实干,而不像黛玉等一众深闺弱女,从诗词歌赋中汲取精神。她们不关注形而上的思想,只以全力好好生活。刘姥姥使尽浑身解数换来贾家打赏,使家中从贫苦转为小康,凤姐不通诗书而通庶务,颇有治家之才,都是烟火气浓郁的人。她们比黛玉等人活得浑厚实在,也更加有力量,尤其在困境中更能显出生命力。刘姥姥不怕冷遇上门求助,而凤姐在贾琏娶了尤二姐后,抛开伤害二姐的行径的道德评判,她并没有泪水涟涟自怨自艾地做个怨妇,而是正面此事,求得婚姻完整。闺中贵女们往往遇事便无法活下去,而刘姥姥和凤姐都有热切的生机,这样相似的秉性,让凤姐对刘姥姥确感"投缘"。


而临行前被刘姥姥取名的巧姐,也因刘姥姥改变命运。二进大观园的过程中,巧姐与板儿互换柚子与佛手,柚子"又香又圆",佛手又名"香橼",且象征救赎,为贾府衰败之时刘姥姥再进大观园救巧姐埋下伏笔,依曹公本意,巧姐被狠舅奸兄卖后,应为刘姥姥所救并将她嫁与板儿,成就儿时便已结下的缘分。

刘姥姥二出大观园时带走的东西是极丰厚的。王夫人直接赏赐了一百两银子,让刘姥姥可置办家产或做生意,日后不必求亲靠友,这虽带着些委婉的提醒,但也是最实际有效、于长远有益的帮助。此外,贾府所送的具体物什颇见体贴与厚意。凤姐派平儿送的半炕东西中,有刘姥姥要的"青纱一匹",怕不好直接成衣,还送了实地子月白纱做里子,足见绝非打发与敷衍,绸缎、点心也细致体面,满足了刘姥姥的心愿,又彰显了贵族的气度。而用刘姥姥装瓜果送来的袋子装御田粳米和各样果子,显出世家大族礼尚往来、不叫人拿空袋子回去的礼节。赠礼时平儿的语气也是谦恭礼貌的,私赠她袄儿、裙子、包头、绒线时,还称怕刘姥姥嫌旧,不是居高而视的赏赐,而是平等贴心的回礼。为了怕刘姥姥过意不去,平儿还向刘姥姥要野菜,缓解了刘姥姥的受恩之负,也给了刘姥姥"报恩"的机会,在细节处尽显善意与聪慧。而鸳鸯代贾母送的东西也显出厚情,所赠衣服说是贾母不穿的,然而庆寿时众人敬赠的必是不菲之物,不忌讳、不吝啬地赠予刘姥姥,确是厚赐;另有刘姥姥在游览大观园时顺口提及的面果子、药等,确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想来刘姥姥也没想到自己为自显低陋表达艳羡的小物,贾母等竟都记着,并没有只当玩笑听,而是细致体贴地准备好了馈赠与刘姥姥,且极为周到——所赠之药中,梅花点舌丹是祛毒的药,紫金锭是治中暑的药,活络丹是活血治疗跌打损伤的药,催生保命丹是妇人难产时吃的药,且每一样都用方子包着,注明所治之病,对于居住在设施有限、药品缺乏的乡间的刘姥姥而言,实在是温厚得熨帖人心的厚礼。而宝玉从妙玉处拿来相赠的成窑钟子,也体现了宝玉作为一个贵族公子对平民的怜悯,一听妙玉嫌刘姥姥喝过脏了要打碎,便立即拦下来说要送给刘姥姥补贴家用,可见善心。而这成窑钟子,应是刘姥姥二出贾府时带的最值钱的一件物什。在曹公为巧姐设定的结局中,巧姐被卖,而赎金必然不菲,刘姥姥用来赎巧姐的那一大笔银两,也许正是这成窑钟子所卖,也是因缘轮转,一时的悲悯之心可结来日之善果。

带着各人相赠的东西,刘姥姥不再像第一次那样冷清地走,而是借着贾府的安排,平儿处是"替你收拾妥当了就放在这里,明儿一早打发小厮们雇辆车装上,不用你费一点心的",鸳鸯那儿则是命一个老婆子吩咐"二门上叫两个小厮来,帮着姥姥拿了东西送出去",婆子和刘姥姥到凤姐处一并拿了东西,在角门上命小厮们搬了出去,直送刘姥姥上车。第二次出大观园,刘姥姥可谓满载而归,而贾府作为世家大族的风范也可见一斑。刘姥姥虽是封建社会里的下等人,但贾府正如贾政所言,"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在刘姥姥二出贾府的时候给予的财物与雇车的帮助,以及言行举止间的体谅和谦恭,都传承着世家的气度和宽厚。所谓"得意浓时易接济,受恩深处胜亲朋",正值巅峰的贾家给予的一点恩赐,让刘姥姥铭记于心,善良的她走后必定如诺"请些高香天天给你们念佛,保佑你们长命百岁的,就算我的心了。"

在高鹗所续的刘姥姥第三次出贾府时,因着本不为"打秋风"而来,也是空手而归。但这一次的"空",正见得刘姥姥的赤诚之心,并非贪财好利之辈。她答应凤姐为其祷告,在凤姐要褪了金镯子给她时,她却并没有顺势接下,而是拒绝了,虽知贾府败落,依然深念旧恩,要自告奋勇地帮凤姐祈福。凤姐此时也已完全信任一片善心的刘姥姥,对刘姥姥说:"姥姥,我的命交给你了。我的巧姐儿也是千灾百病的,也交给你了。"托孤之重,刘姥姥却是"顺口答应",且并不是随口应承心中无痕,就这样答应了凤姐之托,并为之倾尽全力。在曹公原本的设定中,刘姥姥同样是巧姐的恩人,且为了赎她恐怕接近倾家荡产,如此深情厚谊,确乎是应了王熙凤所积阴功。这一次出府,仅仅在贾府停留片刻便急着赶出城去为凤姐祈愿,留下外孙女后便匆匆告辞。这岂是寻常的"母蝗虫"形貌?忠厚知恩,即使不易再求得赏赐,也依然念着要回报。


再出贾府时,刘姥姥与侠客无异。在巧姐的狠舅奸兄要将巧姐卖与外藩时,刘姥姥带着巧姐藏于车上逃出贾府,这一"出",智极,更义极,在贾府倾颓之时仍愿入,在凤姐身亡之时记着托付,救巧姐而出,如此重义,其实所还之恩早已超过当年凤姐等"得意浓时"的馈赠,刘姥姥身为平民村妇,对贾府这样的世家大族无以为报,但在贾府将倾之时,她并没有随众"树倒猢狲散",而是清楚地知道"乘除加减,上有苍穹",铭记着有恩必报的做人准则,以她微小的力量去接承重托,甚至不惜倾家荡产,只为不负当年之恩。

刘姥姥在贾府的几次进出,都在展现这个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村妇的同时也显露了贾府众人的情貌,世家大族的平等温厚,以及刘姥姥与凤姐、巧姐等结下的命中因缘,皆可窥得几分。一豆之芥的农村老妪刘姥姥见证了贾家由盛转衰,成了串联式的重要角色。从刘姥姥几出大观园来看,曹公也并非把她塑造成一个打秋风、卖笑的丑角,而是使其形象在临行前与诸人间所生的言语和举动中显现,如此圆合而观,可见一善良幽默、以涌泉报滴水的可爱可敬的形象。而她初入贾府的求财目的,也因后来的人性显现而淡化了重财的嫌疑,只释为无奈之举。曹公在写作《红楼梦》时,同样有着和刘姥姥一般求亲靠友的窘迫情状,同病相怜之意微显。

刘姥姥最终带着巧姐在乡间过着平淡的日子,不再入那个恩人散尽的大观园。"若云家族衰落,平日之爱子娇妻,美婢歌童,以及亲朋族党、幕宾门客、豪奴健仆,无不云散风流,惟剩老妪收拾残棋败局,沧海桑田,言之酸鼻、闻者寒心。"此最后一"出",是苍凉结局里的最后一点温厚。


一往文学



路遥lgy


刘姥姥进荣国府和刘姥姥进大观园是两回事。

刘姥姥进贾府是因为刘姥姥的女婿祖上和荣国府二老爷的夫人——王夫人的父亲联宗,算是王家的族人。

古代人就喜欢联宗,一个姓氏的就是族人。贾雨村给黛玉当老师的时候就说自己和贾府一样是东汉贾复的后人。刘备说自己和皇帝同宗。刘姥姥的女婿狗儿家与王家就是这样的关系。

刘姥姥进贾府是因为女婿家太穷了,无法过冬,所以才要找一条财路,去贾府求助。这是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刘姥姥虽然没见着姑太太王夫人,但是没白来一趟,她见到了王熙凤,得到了二十两银子。

刘姥姥进大观园,发生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刘姥姥得到凤姐的救助后,收成好一些,就在地里摘些新鲜的果蔬送到贾府,给大家尝鲜。

刘姥姥知恩图报的行动感动了凤姐,她让刘姥姥住一晚再走。没想到贾母听说来了一个老人,便想和她说说话。于是刘姥姥见到了贾母。刘姥姥说的乡下见闻,获得了贾母和少爷小姐的喜欢,贾母邀请刘姥姥游大观园。

刘姥姥进大观园是贾母邀请的。贾母要让刘姥姥看看贾府的园子。

就这样刘姥姥在第二天跟着贾母进入了元春省亲时修建的大观园,吃了一辈子没吃过的好东西,见了一辈子没见过的好建筑好景致。到了潇湘馆,蘅芜院,秋霜斋,笼翠庵,怡红院等地方。

在探春处,刘姥姥的孙子板儿和凤姐的女儿交换了佛手和柚子,铸成了一段香圆之姻,为刘姥姥日后救巧姐,巧姐嫁给板儿埋下了伏笔。

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红楼梦》里最精彩的篇幅之一,也是许多没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的一个桥段。


润杨的红楼笔记


刘姥姥当时是实在穷困不堪,祖上和王熙凤娘家有点渊源,她应该是碰碰运气,“”打秋风“”来的。

刘姥姥性格朴实,还懂点人情世故。专门带了自家田地的土特产。贾府此生如日中天,王熙凤和平儿也知道她是个逗老太太开心的主,对她礼遇有加,也暗示了她给老太太寻点开心。刘姥姥自然心里神会,在大观园自黑,配合王熙凤演出了一大堆啼笑皆非的事,让整个压抑的贾府唯一一次开怀大笑,自己也得到了大笔银两和物品,根本上改善了贫困的生活。

曹雪芹借刘姥姥之眼观望了大观园,也从刘姥姥在贾府败落后积极救巧儿这件事阐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佛教价值观。


平安夜的蚊子


刘姥姥是一位努力找出路的老太太,她一直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也是刘姥姥进荣国府的原因。她想去碰碰运气,结果第一次收获20两银子。这20两银子对贾府来说不够一顿饭钱,但对刘姥姥这样的庄稼人够吃喝一年的生活费,可见刘姥姥没有白来。


红学爱好者萧梦


一是求救济,即讨饭。二是,也是最根本的,是交待王熙凤是贾珍法理上的弟弟,是二爷。

王熙凤是男身(雌凤;判词前情景描述。)。《蓉大爷才是他正经的侄儿》(周瑞家的原话。第六回),兰儿倒退一射之地。表明,王熙凤是贾珍法理上的弟弟,是二爷。


连璧155616156


第一次是打秋风。第二次是感恩兼打秋风,第三次和贾家发生关系就是搭救巧姐,是报恩。当然这是把刘姥姥进大观园理解为和贾家发生关系了。你要是单纯的问进大观园的原因,那就是贾母一时心血来潮,要带着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老婆子开开眼,兼有显摆的意味。从作者的角度来说,可以造成比较大的戏剧冲突,增强作品感染力。刘姥姥本身是被动的进大观园。


云中漫步


刘老老三进大观园,苐一次是盘亲借债,苐二次是答谢贾家,也送点小礼,苐三次是受了凤姐的嘱托想办法救巧姐。


王永y


打秋风,拉关系,碰碰运气,没想到凭姥姥的能说会道,一举大获成功。


潇湘居士HY


这太简单了,打点秋分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