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的“詩詞”人生

杨雨的“诗词”人生 | 特别报道

導讀

今年一開年,楊雨成為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中備受觀眾歡迎的新晉導師。大眾媒介視野下的楊雨,俘獲很多詩詞迷。無論是在傳統書齋,還是置身公眾視野,楊雨只想“安安靜靜做自己”

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超脫自在,李煜的“雕欄玉砌應猶在”悽婉無奈,李清照的“雲中誰寄錦書來”道不盡深閨情思……幾千年的詩歌史,千古辭賦之美,打動著楊雨。

作為中南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楊雨27歲拿到博士學位,33歲評上教授,出版15本學術專著,遊歷古典詩詞,亦精通法語、英語。

埋首書齋裡的楊雨,遊歷唐宋元明清,她說,閱讀詩詞帶給了她人生的智慧和力量,“詩詞背後詩詞人的處世智慧培養了我的情商。”

站在“三尺講臺”的楊雨,是學生眼中的“楊姐姐”,她的古典文學課程在中南大學一席難求,往往一開放選課系統就被秒搶,甚至還有學生跑到網吧去拼網速搶課。經常有學生笑說:“上了一學期楊雨老師的課,就站了一學期!”

大眾媒介視野下的楊雨,是《百家講壇》的優雅主講人,是《見字如面》中的知性點評嘉賓,是連續多年擔任中國最早詩詞類節目《中華好詩詞》的評委,亦是今年一開年,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中備受觀眾歡迎的新晉導師。

《文史博覽·人物》2019年第2期封面報道

她俘獲萬千詩詞迷。她出版的《問世間情是何物》《宋詞的女性意識》《詩詞中的人間冷暖》《楊雨講詩詞故事》等著作都很暢銷,最近上檔的音頻節目《楊雨品最美古詩詞》也備受大眾期待。

這些年,她身上的標籤也越來越多,“中國最美女教授”“詩詞女神”……但楊雨說自己仍是在書齋裡,她依舊獨享那份清靜,“大眾媒介平臺給大眾帶來了更多的影響,我只不過是這個平臺中一個很小的發聲元素”。

面對多個標籤和多元評價,楊雨很淡然,她說她只想“安安靜靜地做好自己”,“不同的平臺和解讀,會呈現你不同的側面。但在不同的聲音裡,希望儘可能還原一個相對真實的楊雨”。

8歲對詩詞的“怦然心動”

8歲左右,楊雨無意中闖進了一個高年級的教室,抬頭一瞥,看到黑板上寫了一首詞:“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哇,這裡面有我的名字!”小小的楊雨並不知道這首詞的作者是個怎樣的人,這首詞有什麼樣的故事,只是心底莫名地就被擊中:“他把雨寫得好美!”對一個懵懂無知的兒童來說,那種憂鬱的美感瞬間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吸引力,令她覺得“怦然心動”。

“最開始這就是一種味道,但這種味道為什麼會吸引我,其實我沒有辦法解釋清楚。” 一個美好的“意外”,詩詞“選擇”了楊雨。

此後,楊雨開始下意識地去找一些教材裡面沒有的詩詞來讀。那時候,並沒有太多古典詩詞鑑賞和普及類的讀物,遇到一本系列的唐宋詞鑑賞辭典,她會反覆地翻看、 背誦,每首詩詞都配著解析,她會嘗試著去理解、品味。

杨雨的“诗词”人生 | 特别报道

十多歲時,當女孩經歷情竇初開,或進入多愁善感的豆蔻年華,詩詞成為楊雨獨特的“知音”。“這段年華其實特別契合詞的整體情韻,就覺得很多詞都特別貼合少女那種千迴百轉的心情。”

此後,李煜、蘇軾、李清照等一大批文人詞作,以及他們的生平故事進入她的視野,她對詩詞、古文的理解更全面多樣。到了高中,班上的同學都會來借她的文言文筆記,她甚至還會嘗試給鷓鴣天、蘇幕遮等一些比較短的調去填詞。

“雖然現在從專業的角度回過頭看,我知道它們完全是遊戲之作,但這不影響我對詩詞的愛好一直延續,而且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一些不同方向的深入。”

從對詩詞“怦然心動”“感覺到美”轉向探索“它為什麼美”,楊雨說,“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卻又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

“我不甘心於做語言的傳聲筒”

1992年,改革開放如火如荼,上海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橋頭堡之一,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中國開放的腳步,導致商貿、文化方面的人才需求極為旺盛。當時,楊雨在華東師範大學念法語專業,找一份高薪工作對她來說非常容易,這個專業的畢業生一畢業就被一搶而空,“我們不存在就業的煩惱,只存在怎麼在N個offer裡去選擇一個更好職業的煩惱”。

但是楊雨連這個煩惱也沒有。全班唯獨她一人選擇繼續讀研。讀的專業更是在那個年代非常冷門的中國哲學,以及後來的中國古代文學。

杨雨的“诗词”人生 | 特别报道

當她去聯繫導師時,導師的眼睛瞪得像銅鈴那麼大,反勸她:“你確信自己不是一時衝動嗎?”

事實上,在填高考志願時,楊雨幾乎所有的選項都寫著中文系——這是她從中學時代一直延續下來的夢想。大學時代,她沒有進入中文系,“我周圍沒有這樣的氛圍,我就像是一個異類。一邊吭哧吭哧背法語,一邊吭哧吭哧背《詩經》,背唐詩宋詞。”

從大二開始,楊雨就有了許多進行實戰翻譯的機會,接觸了許多外國人。在一次工作結束之後,一位法國人滔滔不絕地談論他對莊子的看法,並好奇地問她:“孔子、莊子到底有什麼不同?”

楊雨知道他對莊子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但自己又該如何向他系統、正確地論證自己的觀點,如何告訴他一個真實的孔子和莊子呢?這個時刻讓她首次產生了一種“無力”感。“在跟外國人打交道的過程當中,感受到了自己作為一箇中國人的‘淺薄’。”

杨雨的“诗词”人生 | 特别报道

學習法語的楊雨(右一)

“我不可能,也不甘心於只是做一個語言的傳聲筒。”楊雨希望交流不止於語言。於是在畢業的“喧囂”大環境中,她決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選擇一個冷門專業安守書齋。

兩年之後,她又進入中國古代文學專業攻讀博士。如此,沿著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一直在走,“一紮下去之後,就再也沒出來”。

“至今,我從未後悔過。我熱愛的和我的職業是完全一致的。我不會對我的職業厭倦,也不會讓我的愛好變淡。”順從內心的意願,她活成了自己內心的樣子。

“詩詞提升了我的情緒感受力”

千古詩詞裡,描繪的有親情、友情、愛情、君臣之情、家國之情;愛情裡則又有初戀、熱戀、婚姻甚至悼亡……“詩詞包含了我們人生當中會遭遇到的全部情感類型。”

“同樣是描寫愛情,李煜和蘇軾是不一樣的,晏幾道跟柳永是不一樣的,納蘭性德和秦觀又是不一樣的。”詩詞對於楊雨的人生性格最大的塑造和改變是:“它們提升了我的情緒感受力,讓我懂得更加寬容。”

“詩詞背後是一流的文人,是他們不同時期的處世智慧,提高了我的情商。”

楊雨心中的“男神”是蘇軾,她欣賞他的一顆赤子之心。

60歲的蘇軾當年被貶惠州,戴罪之身,時刻處於地方官的監視之下。惠州商業不發達,但是集市上每個月會宰一頭羊,蘇軾買不起羊肉,就跟屠夫說,給他留幾根骨頭就好。蘇軾把骨頭拿回去精心炮製,把骨頭縫裡殘留的一點羊肉,又是烤又是煮又是炙——可以消耗一整天的時光在享受那點羊肉上。

他覺得特別快樂,並把這份快樂煞有介事地寫下來,寫給千里之外同樣被貶的弟弟蘇轍,調侃他說:“像你這樣成天當官的人,平時吃慣了大魚大肉,一口咬下去,牙齒都陷進厚厚的肉裡。像我這種在骨頭裡挑一點點肉出來的日子,你肯定是沒有過的。”

杨雨的“诗词”人生 | 特别报道

“蘇軾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候,給親人寫的信中還充滿了樂觀與快意。”楊雨一邊讀,一邊不由自主地笑,“我會想,他為什麼會這樣?他其實也曾萬念俱灰,甚至產生過自殺的念頭。是經過不斷的磨難之後,他才慢慢提煉出化解生活磨難的一種智慧。”

楊雨說,“文學往往是‘無用的書’,它不會給你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法”,不像一柄手術刀能直接做一臺外科手術,不像一個鍵盤能直接用來打字,但它提供的是一種“思維能力”——“通過長期的文學閱讀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建立自己的價值觀,這樣在你面對人生的溝溝坎坎的時候,才能轉化成應對世界的某種‘能力’。”

“大眾視野中的我,也不完全是我”

許多人都是從鎂光燈下認識楊雨的,《百家講壇》上“以情動人” 的優雅教授,《見字如面》上的博學女嘉賓,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上的“詩歌女神”……

大眾媒介的曝光,讓一個書齋裡的學者,成為公眾視野中的“公共知識分子”,收穫了知名度、收穫了粉絲,同時也讓她迎來爭議。

“自始至終,我就是想做自己愛做的事情。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能夠給社會,尤其是給我的學生帶來更多的正面影響,那就是功莫大焉。”

其實最開始接到《百家講壇》欄目的邀請時,楊雨是猶豫的,其一是因為不能控制媒體的取捨,害怕產生誤解。其二,她認為,作為一個高校裡的學者,需要一定程度的安靜。

但最終,打動她的一句話是當時聯繫她的編導對她說:“大眾傳播也是學者應有的使命。”精英研究和大眾傳播並不衝突。楊雨開始有選擇地走向屏幕:“我是研究詩詞的,所以我基本只接受詩詞文化類節目的邀請。”

杨雨的“诗词”人生 | 特别报道

如今,她已經在《百家講壇》堅持了10年,每年都在講詩詞。從2013年接受第一檔詩詞類的文化節目《中華好詩詞》起,她做了5年的評委。

在公眾媒體中,楊雨已然成為一個研究詩詞的學者符號,《中國詩詞大會》也不會是終點。

當前,包括《中國詩詞大會》《一本好書》《國家寶藏》《朗讀者》等一大批頗受好評的文化節目湧現,楊雨認為,傳統文化正面臨一個最好的普及和傳播的時機。

在以前的傳播環境當中,大眾對於傳統文化的接收方向是十分單一的。但進入融媒體時代,不同角度的呈現,不同論點的爭鋒,大眾會接收到不同的聲音。

“有人說眾聲喧囂,我覺得,一定的喧囂是必要的。因為喧囂過後,一定會有東西沉澱下來。在這之後,我們再去判斷,也許更能接近事實的真相。”這也是楊雨能夠說服自己面向大眾的一個動力。

“誰能夠說辛棄疾就只是一個英雄詞人,蘇軾就只是一個豪放詞人,而李清照就只有‘悽悽慘慘慼戚’呢?他們都是立體、多面的。”楊雨說,“就像大眾視野呈現出來的楊雨,當然是我,但也不完全是我。”

“出世”或“入世”,都是隨心。詩詞本就是隨心的產物。楊雨的“雨”,可以是“簾外雨潺潺”的雨,又未嘗不能是“天街小雨潤如酥”的雨?楊雨說:我始終只希望能做好自己。

杨雨的“诗词”人生 | 特别报道

策劃 | 楊天兵

統籌 | 黃琪晨

文 | 《文史博覽·人物》記者 黃璐 廖宇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