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2018Q4財報:共享計算和區塊鏈將繼續帶來增長

3月7日,迅雷(Nasdaq:XNET)發佈2018年Q4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財報顯示,截止2018年12月31日,迅雷2018年總營收2.32億美元,同比增長15%;毛利潤為1.15億美元,同比增長39.0%。也就是說,迅雷在業務收入規模擴大的同時,保證了利潤率的提升。

迅雷2018Q4財報:共享計算和區塊鏈將繼續帶來增長

財務結構趨良也直接體現在營業成本上,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迅雷營收成本為1.2億美元,佔據總營收的49.8%。其中,帶寬成本為4,810萬美元,佔據總營收的20.7%,對比2017年帶寬成本為6,840萬美元,佔據總營收的33.9%。加上迅雷鏈逐漸迎來合作方入駐,公司的技術勢能得到多向發揮,迅雷前期積澱的業務潛力已見成效,未來貢獻營收及利潤有望進一步擴大。

雲計算第一梯隊+區塊鏈頭號玩家,雙輪驅動

與當前互聯網企業走低或放緩的趨勢相反,迅雷最新發布的財報展示出明顯的向上勢頭和未來持續的發展潛力。這與迅雷技術導向的發展定位和對創新型業務的領先佈局直接相關。

從收入構成看,雲計算及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IVAS)是迅雷目前的首要業務,2018年共計貢獻1.2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29.6%,是拉動企業收入增長的主力。據迅雷的雲計算產品——星域雲官網顯示,其目前服務的企業客戶包括愛奇藝、快手、虎牙直播、一下科技、bilibili、觸手、YY、小米、360、花椒直播、陌陌等,數量較上年顯著增加,儼然躋身國內雲服務商第一梯隊。

此前,迅雷共享計算的首個產品——星域CDN於2017年4月獲得由工信部頒發的內容分發網絡(即CDN服務)全國經營牌照,上線不足兩年便獲得官方許可,成為傳統CDN廠商和互聯網巨頭雲計算廠商之外的“第三極”,主要仰賴其獨創的共享計算模式,大幅拉低了CDN行業均價。2018年,隨著星域CDN品牌升級為星域雲,旗下產品及服務擴充,這一共享計算模式的市場競爭力加速攀升,寡頭效應日益明顯。

除此之外,迅雷的區塊鏈業務也在2018年完成了從主鏈上線、開發者聚集、技術與政策支持,到應用上鍊的一系列籌備和接入工作,進入構建生態階段。目前,已接入迅雷鏈的企業和平臺包括壹基金、來電科技、HGBC、綠松石溯源、海南綠能環保、懶懶生態、南方新媒體等,迅雷鏈開放平臺也成為國內區塊鏈應用的上鍊首選。

迅雷集團CEO、網心科技CEO陳磊在財報中表示:“在這一年中,迅雷的共享計算業務取得了重大進展。通過產品和技術的創新,共享計算不僅在網絡規模方面得到了顯著擴大,而且計費帶寬在12月達到了歷史新高。在區塊鏈業務方面,通過為市場提供高性能的區塊鏈底層技術服務,迅雷成為了區塊鏈行業的領先企業。這些成績都將為迅雷帶來廣闊的市場前景。”

作為國內在分佈式技術上深耕10餘年的企業,迅雷轉型後將技術積澱高效延伸至共享計算和區塊鏈兩大新業務中,於是在短時間內取得領先身位。

坐擁兩大藍海?迅雷旗下創新業務前景可期

樂觀的是,迅雷上述兩大優勢業務——共享計算和區塊鏈所在市場,整體都處於初級發展階段。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雲計算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以IaaS、Paas和Saas為代表的典型雲服務市場規模為654.83億美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1435.3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22%。國內政策層面,工信部在“十三五”綱要中,也將雲計算列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產業。

可以預見,在產業整體規模擴張的趨勢下,迅雷的創新型雲計算服務將在自然增長的基礎上,憑藉“共享模式”的差異化吸引到更多企業客戶,從而保證持續可觀的收入增長。而隨著越來越多企業的加入,這一共享計算體系的單位帶寬成本將呈下降趨勢,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

而在區塊鏈領域,迅雷更以國內主鏈代表的角色引領行業向技術本源發展。《中國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顯示,從整個行業分佈來看,我國區塊鏈行業發展還處於探索早期,覆蓋的行業及領域有限。但是也有一些利用區塊鏈技術特性實現新的商業模式的項目,如鏈上數據交易服務等新興領域。

迅雷鏈和迅雷鏈文件系統的上線,為區塊鏈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持和開發環境,也為行業樹立了發展技術、正本清源的標杆。在區塊鏈的可能性尚未被充分探索時,迅雷在分佈式基因的積澱下率先發展這一革新性技術,並不斷取得實質性突破,帶動了國內最早一批區塊鏈應用上鍊。

從當前成績來看,迅雷在雲計算和區塊鏈領域的優勢正逐漸鞏固和擴大,隨著市場向前發展,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迅雷的兩大創新業務都具備持續增長的能力和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