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界首!智慧的界首人,正在以智慧推動小城發展

媒体看界首!智慧的界首人,正在以智慧推动小城发展

界首:加大科技投入 效果逐步顯現

媒体看界首!智慧的界首人,正在以智慧推动小城发展

一張厚度僅有十多微米的膜能夠根據客戶不同需求用於不同產品;改良生產的軍服防水透氣,還耐磨,產品供不應求......在安徽省界首市高新區內,數十家高科技企業蓬勃發展,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科技轉化成果豐碩。

近年來,界首市堅持創新驅動戰略,不斷構建創新機制。目前,該市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2.4%,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10件,位居皖北縣市第一。

界首市天鴻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薄膜的企業,以前的產品因為低端,產品單一,銷路一直不好。“後來我們引進人才,加大科技投入,並從意大利引進煙膜、扭結膜等生產設備,採用先進的擠出工藝和檢測設備,產品不斷更新迭代。”界首市天鴻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汪洋告訴記者,目前,該公司可根據客戶需要,生產厚度在15-60微米之間,寬度在1200毫米以下的各種規格產品,年產量達20000噸,產品出口歐洲、中東,東南亞及南美地區。

媒体看界首!智慧的界首人,正在以智慧推动小城发展

安徽三寶棉紡針織投資有限公司是集棉花收購、加工、紡紗、織布、床上用品生產為一體的集團公司,成立於1998年,註冊資金5000萬元,現有員工1600多人。

在公司展示廳內,記者看到數十款最新研發的軍需用品。“藉助院士工作站的幫助,我們從低端針織品逐步轉向高科技產品,市場前景廣闊。”安徽三寶棉紡針織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曉飛說,目前,該公司生產的產品已經出口到俄羅斯、烏克蘭、非洲、尼日利亞、阿聯酋等多個國家。今年1-8月,該公司實現產值2.2億元,創利稅1460萬元。

“界首市在建立健全科技創新工作組織機構的同時,採取科技創新獎勵資金不受預算約束、上不封頂和科技創新獎勵不與產值稅收貢獻掛鉤的兩大突破。”界首市科技局負責人告訴記者。

近年來,該市科技創新獎勵資金從2015年的270萬元上升到2014萬元;足額安排科技發展引導資金,設立3億元產業發展引導資金,1億元科技創新引導資金,3000萬元天使基金和種子基金。“通過高新投、融城高新集團、擔保公司的投融資和擔保,界首市企業專利權、商標權質押融資高達2.86億元。”

媒体看界首!智慧的界首人,正在以智慧推动小城发展

在一系列舉措支持下,截至目前,界首市擁有76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國家創新型企業、32家省級創新型企業、120家科技型企業,其中產值超億元工業企業83家,累計主導或者參與修訂國家標準8項,行業標準7項,團體標準1項,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兩新”產業產值佔工業比重達90%以上;獲批院士工作站有8家,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3家、省級6家,與全國60多家高校科研機構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400餘項。

(李 闊)

媒体看界首!智慧的界首人,正在以智慧推动小城发展

界首:整治“髒亂差” 村容大變化

地處安徽省西北部的界首市郭寨村是與河南省接壤的偏僻小鄉村,去年以來,通過美麗村莊建設,村莊一改之前的“髒亂差”,村裡修了廣場、建了農民遊園,村民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媒体看界首!智慧的界首人,正在以智慧推动小城发展

鄉村要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從去年開始,界首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學習浙江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人居環境整治工程經驗,拿出5億元專項資金,在郭寨村等全市1182個自然村開展了人居環境“百村示範、千村整治”工程,全力打造生態綠色美麗鄉村。

短短一年的時間,讓像郭寨村這樣曾經飽受環境髒亂差困擾的村子實現了大變樣。

“村莊環境整治的主力是群眾,村容村貌的改變離不開群眾的支持和參與,”界首市蘆村鎮黨委書記趙芬告訴記者,鎮裡集中水利、林業等項目,將有限的資金放到較大的村民聚集區,根據村民意願,按照淨化、硬化、綠化、美化、亮化、文化標準打造生態示範村,讓群眾真正成為環境整治的謀劃者、參與者和受益者。

媒体看界首!智慧的界首人,正在以智慧推动小城发展

“高顏值”的鄉村不僅看著舒心,更為相關產業發展鋪平了道路,加速振興步伐。郭寨村村民郭中林看到村裡環境變好後,流轉土地1000餘畝,建設經果林,搞特色農業,發展旅遊觀光;村民李海偉流轉800餘畝土地,發展中藥材種植,並進行產品深加工,生產涼茶飲料,受到周邊豫皖縣市群眾的歡迎,且帶動部分貧困戶增收脫貧。

“人居環境整治永遠在路上,讓老百姓生活在乾淨、整潔的環境中是我們的責任,”界首市委書記徐會東說,下一步該市將繼續加大投入,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優秀企業、經濟能人發展鄉村經濟。

據瞭解,今年,界首市全面深化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大力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行動和村莊規劃建設提升行動,通過集中行動整治,實現農村基本普及無害化衛生廁所,垃圾無害化處理達到100%,集鎮汙水處理場全部建成,村莊汙水得到基本處理,鎮村規劃管理全覆蓋,規劃10萬畝以上優質小麥以及一批特色林果業等生態農業產業,實現農業增加值29.7億元,推動廣大鄉村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

(李闊 代豔中)

主辦:界首市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