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復工復產有高招:政企合作 “智慧”助力


三一復工復產有高招:政企合作 “智慧”助力


文丨中國證券報 段芳媛

“保持距離。”蒲明俊的喊聲隔著2米飄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蒲明俊是三一重工泵送事業部裝配班班長。為確保疫情期間員工安全,舉著小喇叭佈置任務成為蒲明俊的工作常態。

抗疫、復工兩手抓,湖南地區的企業成為一個縮影。為安全推進復工復產,企業各顯神通,嚴防死守。除了常規的消毒、佩戴口罩等,提高自動化率等成為重要措施。

把好企業疫情防控關

2月26日,中國證券報記者來到長沙經開區三一重工產業園。

三一重工副總經理陳靜介紹,正月初三公司就成立了防疫應急小組,由董事長梁穩根帶隊,每天對公司及供應商員工進行摸底。“3萬多人,每天都排查一遍,對每個員工的情況都清清楚楚。”

上了“白名單”的員工進入園區前需測體溫、鞋底消毒,進出的車輛也需要消毒。除了這些常規措施,三一重工還對員工進行核酸檢測,合格才能返回工作崗位。

同時,三一重工的“三一疫情防控平臺”在疫情期間會追蹤已上崗員工的歷史軌跡等信息,確保員工在疫情期間上下班保持工廠和宿舍之間的“兩點一線”。

記者注意到三一重工園區大門口停放的一輛麵包車,駕駛室和後排座位之間用藍色隔板嚴嚴實實地分隔開來,司機戴著口罩在車上待命。

陳靜介紹,這是防疫專用車輛。員工進入園區前體溫排查如果發現異常,防疫工作人員會立即將其送往醫院。

“智慧”成為企業復工的幫手

在三一重工位於湖南長沙的18號智慧工廠,公司泵送事業部裝配班班長蒲明俊介紹,18號工廠自動化程度高,人員需求量少。這給疫情期間復工帶來不少便利。

儘管如此,為了保證安全作業,人員須保持1米至2米的距離。開工前的晨會,20多位班組成員以“點陣”方式散開,蒲明俊則舉起小喇叭,用“喊”的方式佈置任務和要求。

此前用於輔助生產管理安裝的360度無死角攝像頭,疫情期間增加了另一項工作——自動識別、抓拍未戴口罩人員以及聚集行為等。目前每天可以下線泵車8-10臺,是高峰期一半。

據介紹,18號工廠是亞洲最大的智慧工廠,智能化設備完成升級改造後,柔性生產島內近100臺協同機器人精準、有序運行,大大減少了勞動力。

“原來500人到600人完成的工作,現在只需一半。”蒲明俊說,吊臂系統將生產所需的各種部件直接送達工位,不需人工查找、搬用。

“雲辦公”成為企業復工的選項。陳靜介紹,三一重工目前有數千名員工線上辦公,公司給這些員工配備了一體機和保密系統。“以研發設計為例,線上設計的復工效率和去年12月不相上下。這也給了我們探索辦公新方向帶來契機,更加個性化的方式效率可能更高。”

政企合作開拓新局面

企業有序、安全復工,少不了各級政府的努力與協助。

“防疫過程中,政府和企業的合作我們切切實實感受到了。”陳靜說,口罩等防護物資是企業復工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正月初四時就對全體海外三一人發出了號召,購買口罩等防疫物資,並動用公司專機送回。

“物資調配方面得到政府全力支持。我們在海外購買的防疫物資能順利送達就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幫助,包括報關、航線協調等。”陳靜說,“給復工員工做核酸檢測也是通過政府協調得以實現的。”

同時,在湖南省政府的快速批覆與支持下,三一重工開始建設口罩生產線。“物資調配方面,政府一直在全力支持。建設生產線有一些零部件買不到,我們就自己生產。”陳靜介紹,“投產後,我們復工的口罩能自給自足了”。

春天已來,企業火熱生產的日子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