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放棄國內電商業務,依靠跨境電商和雲服務能否穩坐中國市場

4月18日,外媒報道稱亞馬遜將在7月中旬關閉其在中國的國內電商業務,亞馬遜將在未來90天內關閉物流中心,並逐步減少對中國內銷商戶的支持。中國消費者將無法在亞馬遜平臺上購買國內其他第三方商家的商品,但是仍然可以通過亞馬遜的全球商店訂購海外商品、Kindle電子閱讀器和在線內容也可以繼續購買。之後亞馬遜將專注於利潤更高的跨境貿易和雲服務業務。

這一消息得到了亞馬遜方面的確認,亞馬遜回應道,在過去幾年持續聚焦併發力跨境在線零售業務,獲得了中國消費者的積極反饋和認可,為了深化這一戰略轉型,將於2019年7月18日停止為亞馬遜中國網站上的第三方賣家提供賣家服務。此次調整中受到影響的賣家如希望繼續與亞馬遜合作並拓展全球市場,可以聯絡亞馬遜全球開店團隊獲得幫助。日後將繼續投入並大力推動包括亞馬遜海外購、亞馬遜全球開店、Kindle和亞馬遜雲計算等各項業務在中國的穩健發展。

亞馬遜放棄國內電商業務,依靠跨境電商和雲服務能否穩坐中國市場

亞馬遜早在2004年以75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卓越網,正式進入中國。之後重點推進倉儲物流建設,為客戶提供更快的配送服務。2007年更名“卓越亞馬遜”,2011年更名“亞馬遜中國”。但是亞馬遜在中國推進的速度並不快,複製美國路線在中國本土難以發揮效率,被迅速崛起的阿里巴巴、京東遠遠甩在身後。之後,一批又一批新的電商平臺崛起,包括唯品會、網易考拉、以及2018年爆紅的拼多多等,亞馬遜中國電商業務存在感進一步降低。

如今中國市場上,電商格局主要由“三大三小”分割,“三大”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三小”為蘇寧易購、唯品會網易考拉。而亞馬遜2018年在中國互聯網零售領域的市場份額僅佔1.1%。亞馬遜在中國的零售電商業務走向終結也是必然。

艾媒諮詢發佈的《2018-2019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目前網易考拉排名第一,佔27.1%的份額,第二是天貓國際,佔比24.0%,第三名則是海囤全球,佔13.2%的份額,唯品會、小紅書位列第四、第五。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到9.1萬億元,預計2019年將達到10.8萬億。隨著《電商法》的頒佈以及一些相關的政策,不僅帶來一些利好,也促使行業更加規範,跨境電商將迎來一些新的機遇。

亞馬遜在電商方面的優勢在於強大的跨境物流體系和運營網絡,利用這些資源將有效推進其跨境電商業務,在新機遇中形成作為。

亞馬遜財報顯示,2018年實現營收2328.87億美元,同比增長30.93%,電商業務創收2072.32億美元,同比增長 29.19%,其中北美市場就創造了1413.66億元的營收,增速33.22%。全年雲計算服務AWS實現256.55美元收入,同比增長46.95%,並且高速增長還將持續。亞馬遜的AWS在2018年全年佔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的31.7%,雲計算業務成為重要的增長點。亞馬遜中國也將跨境電商、亞馬遜閱讀、物流運營和雲計算服務列為四大核心戰略。

亞馬遜放棄國內電商業務,依靠跨境電商和雲服務能否穩坐中國市場

IDC的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球公有云市場份額排名,亞馬遜AWS、微軟、阿里雲、IBM、谷歌排在前五。而中國市場2018年上半年AWS排在第四位,且增速超過三位數,前五名分別是阿里巴巴、騰訊、中國電信、AWS、金山雲。Gartner預測,到2022年雲服務行業的市場規模與增幅將會是整體IT服務增幅的近三倍,而屆時中國公有云服務終端用戶支出將超過1.1千億元。亞馬遜接下來將在中國和全球市場持續依靠雲服務煥發光彩。

亞馬遜放棄國內電商業務,依靠跨境電商和雲服務能否穩坐中國市場

明燈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