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新區遍地開花,為什麼只說中央公園是"頭"資?

曾有學者說過,購入一個區域的房產,在一定程度上就成為這個區域的小股東,分享區域、城市與房子的增值紅利。因此,但凡投資房產,都在考驗投資者對區域價值的判斷。

自2010年6月18日兩江新區正式掛牌成立以來,成為了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之後的第三個國家副省級新區。在各種優勢和機遇的加持下,兩江新區在短短八年間發展迅速。

在這個進程中,先後湧現出照母山、禮嘉、悅來、中央公園、蔡家、龍興等板塊區域,而中央公園,一個自帶IP的網紅區域,相對於周邊的各個新區,它有它的優勢!

重慶新區遍地開花,為什麼只說中央公園是

重慶中央公園規劃效果圖

那中央公園片區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一個比較大的市政公園?兩路的後花園?能入讀8中的學區房?我想這些或許都是中央公園片區的一部分代名詞,不過,若印象僅止於此,那隻看了中央公園的表面,尚未發現其聚光燈外的"隱秘而偉大"。

中央公園位於兩江新區板塊,政府對中央公園的定位是"兩江核心區、主城新中心、國家中心城市風貌展示區,以及臨空都市區的核心區"。《兩江新區國際中心區規劃設計方案》中對中央公園板塊的定位是"以高端創新服務業為支柱、文化交往和活力消費為拓展、生態智能的宜居建設為基礎的、面向國際面向未來的國家中心城市聚集區"。

重慶新區遍地開花,為什麼只說中央公園是

重慶中央公園商業意境圖

簡單來說,中央公園,在當前重慶一眾的新區競爭格局中,優勢很明顯,也可以視作,他們已經不是在"同一起跑線"上了!

最近看到一個說法——中央公園大都會區,這個聽起來牛逼轟轟的名詞傳遞出來的就是一種要求,對地段、交通、醫療、教育、商業、人文資源以及居住環境等等的要求,要同時滿足以上的這些條件才能稱得上優質的資源。

重慶新區遍地開花,為什麼只說中央公園是

重慶中央公園規劃圖

規劃:短短几年造"三個觀音橋商圈"

從城市的發展邏輯來看,政府投資在城市發展規劃中起決定作用,任何一項大的投資都關乎該區域 10 年甚至 20 年的發展規劃。

中央公園規劃了總量超過500萬方的商業,500萬方,從體量上相當於三個觀音橋商圈。建成之後,中央公園商圈覆蓋常住人口將超過100萬,年流動人口超過120萬人,成為重慶北部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形象展示區。

重慶新區遍地開花,為什麼只說中央公園是

重慶中央公園商業意境圖

格局:八大中心助力中央公園

中央公園板塊成就重慶媲美世界的大都會區,除了"兩江國際商務中心",另有七大中心,共同構成重慶中央公園的骨架。

去過中央公園的市民應該發現,如紐約中央公園一樣,重慶中央公園形狀大致呈長方形,不過是順著南北方向鋪開。2013年開放的這個約2300畝亞洲最大城市中央公園,是中央公園呈現的第一個中心,中央生態中心。

重慶新區遍地開花,為什麼只說中央公園是

重慶中央公園實景圖

緊鄰重慶中央公園的西側,即是建設中的第二個中心,360萬平方米的"兩江國際商務中心"。一路向西,越過體育公園,第三個中心已呈現:60萬平方米規模的重慶國際博覽中心,它已成為西部乃至中國重要的會展標杆。

重慶新區遍地開花,為什麼只說中央公園是

重慶國際博覽中心效果圖

重慶中央公園東北角,是第四個中心,文化藝術中心,規劃了巴渝文化宮、戲曲大劇院、兩江音樂廳、山城博物館等;西北方向,規劃了第五個中心,國際醫療中心。

中央公園東側緊貼著第六個中心,品質教育中心,已有重慶八中等進駐。向東,則是第七個中心,城市政務中心。再向東跨過兩路城區,第八大中心,國際航空中心的T3航站樓在去年投入使用,這讓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成為中西部地區第一個實現三座航站樓、三條跑道同時運行的機場。

重慶新區遍地開花,為什麼只說中央公園是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效果圖

中央公園板塊建成重慶媲美世界的大都會區,八大中心正以影響世界的力量,助推中央公園。

中央公園從規劃開始,就一直走的是高品質大區域的路線。整個片區規劃了7條軌道交通路網、和10多條城市主幹道路,修建了四所高規格的名校,引進了一家三甲醫院,同時,檢察院、報業集團、人社局、檔案局、電視臺等政府和事業單位也陸續搬遷,從學校、商業、產業綜合體的規劃開始,就給人一種高端又不失繁華的印象。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部分圖片以效果圖展示,僅供參考。本宣傳資料僅為要約邀請,所載全部內容僅供參考均不構成要約,一切以政府批准文件與開發商簽訂的《重慶市商品房買賣合同》及其附件約定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