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期最阴毒的将领卫瓘,是如何除掉邓艾、钟会和姜维的?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文史砖家


非常奇怪,最阴毒这个说法是怎样得来的?

至少在我看来卫瓘是始终忠于当权者的,他忠于的不是个人,而是皇权,而他的死也正是因为忠诚。

卫瓘也是出生于豪门大族,一个精通儒学的官宦世家。在那个年代只要家境不算很差,终究可以在朝廷里或者一方豪强手下做一个大不小的官职。凭借着家庭的影响里以及父辈的荫护,他年仅20岁就当上了曹魏政权的尚书郎。

在曹魏当政之时,卫瓘就坚持秉公办事不为权臣所动,甚至居高位者、弄权者也不得不对他投去赞赏的目光。

魏元帝曹奂继位,景元四年,曹魏开始策划并实施讨伐蜀汉的战争。任用邓艾和钟会两人同时主持这次规模浩大的军事行动。但是问题就在于,邓艾和钟会两人有着极深的矛盾。为了保证这次军事行动的成功进行,朝廷派出威望颇高的卫瓘出任监军,在过程中调和二人矛盾。他的任务完成的也非常成功,至少在战争过程中,邓艾和钟会二人没有显现出不可调和的矛盾。

平定蜀汉之后,邓艾和钟会积蓄已久的矛盾终于爆发。钟会上书密奏当时还是大将军的司马昭,说邓艾居功自傲,准备谋反,请求魏元帝与司马昭给监军下令命其逮捕邓艾。

但是说到底这不过是钟会和邓艾二人矛盾的一次全面激化,是钟会对邓艾发起的致命一击。他深知邓艾不会束手就擒,还把卫瓘忽悠去抓邓艾,这是要把卫瓘往死地里送,然后再将此事作为邓艾谋反的罪证之一。

但是后来钟会没有想到的是,邓艾居然被卫瓘设计擒住了。

景元五年,钟会忍不住了,决定在成都谋反,还拉上卫瓘一起商议此事。卫瓘忠心耿耿肯定不会啊,还把消息偷偷透露到了军中,军队之中得知此事也是一片哗然,毕竟长期征战且刚取得灭蜀汉的不世之功,谁还愿意跟着钟会干谋反这种会掉脑袋的勾当。

卫瓘平素威望就高,在征讨蜀汉的过程之中,又在军中积累了一定的威信,所以叫什么对他都非常看重。 当驻扎在城外的士兵们钟会即将谋反的消息之后,一度想要杀进城中,诛杀钟会,但是一想卫监军还在钟会手里做人质,只好不能轻举妄动。

第2天,钟会又使出了一个昏招,他得知城外士兵愤愤不满甚至准备哗变,于是就想让卫瓘去慰劳军队,安抚士兵。卫瓘正愁着无法脱身,结果钟会给了他这样一个好时机。但他也不知道钟会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还假意推辞了一番,结果引来钟会的不满,强制他马上就去慰劳士兵。这么好一个机会,卫瓘当然是撒丫子就跑。

卫瓘前脚刚离开,钟会一转头就后悔了,这不是放虎归山吗,赶紧派人把他追回来。卫瓘一看,完了,当然不能回去了,回去就彻底完蛋了。于是赶紧扑倒在地装病。卫瓘本来就是个读书人,长得文文弱弱的,得知有追兵过来,赶紧给自己猛灌盐水,灌到呕吐。追兵一看这位“身患重病”的卫大人都病成这样了,看来是命不久矣,也不好意思强制的把他抓回去。

钟会本来也有疑惑,怎么这么巧,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这时候病了,还专门派出医生前去核实真假。也不知道医生是真的医术不佳还是被买通了,也向卫监军报告说魏建军估计没多长时间了。

或许终会心里在想,既然卫瓘已经是马上要死的,废物不如废物利用一下,仍然是把“病重”的卫瓘,派去慰劳军队。

结果当然是放虎归山,鱼入大海。卫瓘一出城立刻召集士兵,第二天一早全力攻击钟会,将其擒杀。

(姜维之前因力敌不过已经投降了钟会,本来打算钟会准备谋反的时机再次将蜀汉复国,随着钟会被杀,这一梦想也随之破灭。姜维也死在乱军之中。)

所以说“三国末期最狠毒的将领”,不知道是谁给卫瓘的评价,很不合理,首先他不是一员将领,而仅仅是一位监军,等他做将军那就不是三国末期,而是晋初的事情。另外在整个事件之中,也没有显现出任何心狠手辣的狠毒之处。卫,只是在做忠于君主之事。

卫瓘擒邓艾,是因为君王给他下令说邓艾谋反;他诛钟会,是因为钟会不尊君王准备自己谋反。还有姜维只是顺带着的牺牲品。

卫瓘的死,也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掺和了帝王的家事”。当晋武帝准备立后来的晋惠帝(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傻子皇帝,最著名的言论就是“何不食肉糜”。)当太子时,卫瓘多说了一句“可惜这个位置了”,因而引起晋惠帝身边的利益所得者的记恨。

晋惠帝上台之后,皇后贾南风掌握大权,以“谋图废立”的罪名将卫瓘一家诛杀,仅他的孙子卫玠(被看死的那个)和卫璪逃过一劫。


废墟的沉默



功成身被害,魂绕汉江云。景元四年(263年)夏,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邓艾、诸葛绪、钟会分三路大军围攻蜀国。姜维绕过邓艾、诸葛绪的战略布局,火速支援汉中,并与钟会在剑阁相持不下。钟会因物资匮乏之际,准备撤军,然而邓艾却想出奇谋:偷渡阴平,直取成都。得到司马昭的允许后,邓艾率军出摩天岭,并在绵竹地区斩杀诸葛瞻父子,兵临成都。


刘禅惊慌失措,听取光禄大夫焦周的建议,投降曹魏,蜀国灭亡。并要求正在作战的姜维,即刻放下武器投降。姜维向钟会投降,但不久后,邓艾、钟会、姜维都被监军卫灌所杀,这究竟是为何?卫灌的最终命运又是怎样?以下依据演义内容做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首先分析卫灌如何杀掉邓艾。邓艾偷渡阴平,成功灭蜀之后,威声大震。而邓艾本人也是忘乎所以,他不但在绵竹地区修筑景观台,为自己歌功颂德,更是未经司马昭允许,擅自任用蜀中的官吏。比如任用刘禅为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为奉车督尉。蜀中大小官员,很多都被再次任用,邓艾声称,如果蜀中官员落入别人的手中,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于是大家都很感激邓艾的仁慈。演义中曾这样记载:

却说邓艾封师纂为益州刺史,牵弘、王欣等各领州郡;又于绵竹筑台,以彰战功,大会蜀中诸官饮宴。


邓艾在蜀中的所做所为,已经激怒了钟会。在钟会看来,灭蜀第一功应该是他的,毕竟钟会才是三军主帅,功劳却被邓艾捷足先登。姜维也看出了钟会与邓艾之间得矛盾,考虑到钟会有十多万军队,可以帮助姜维复国,于是姜维才向钟会投降,并伺机挑拨邓艾与钟会之间得矛盾。演义中记载,姜维也曾暗自向刘禅写信:

望陛下忍数日之辱,维将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必不使汉室终灭也。


随着邓艾在蜀中日益做大,钟会终于安耐不住,便找姜维商议对策。姜维建议钟会上书司马昭,奏报邓艾在蜀中专权恣意妄为,结好蜀人,早晚必反。而事实上,司马昭早就怀疑邓艾的谋反之心,其实邓艾也经常上书司马昭,基本是表彰自己的功劳的。昭曾让邓艾凡事都要奏报,不要擅作主张,而邓艾却回复: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既然让我邓艾奉诏专征,又为何要阻拦?


司马昭于是更怀疑邓艾有谋反之心。再加上钟会奏报邓艾谋反,朝中一片哗然,司马昭也是深恶邓艾。后来钟会又暗自在途中截获邓艾表文,令人模仿邓艾的字迹,改动内容,尽是傲慢之词。司马昭观看了邓艾的表文之后,勃然大怒,遣人告知钟会,令其收服邓艾父子,押回洛阳。


钟会收到收押邓艾的命令后,便找姜维商议对策,姜维建议让监军卫瓘前去收押。如果邓艾杀卫瓘,就会反心必露,这样也不会祸及钟会,而钟会也可以起大军围剿邓艾,钟会大喜。卫瓘领了钟会的旨意,率领数十人,前去收押邓艾。卫瓘也是聪明之人,出发之前,先发布檄文二三十道,主要是讲述卫瓘奉命收押邓艾,与其他人无关,如果有主动收服邓艾者,可以因功受赏,如果有抗拒者,夷其三族。演义中曾这样记载:

其檄曰:“奉诏收服邓艾,其余各无所问。若骚来归,爵赏如先;敢有不出者,灭三族。”


卫瓘星夜赶往成都,邓艾的部下见到檄文之后,都纷纷来投拜卫瓘。卫瓘到达成都邓艾府上之时,邓艾父子还在睡觉,瓘引数十人冲入,大呼:奉命收服邓艾父子。邓艾大惊失措,滚落床下。瓘令武士将邓艾父子绑在车上,钟会与姜维率军也随后赶到,二人均大骂邓艾,钟会是愤恨邓艾夺取功劳,而姜维是恼怒邓艾灭蜀,邓艾父子随后被钟会押送洛阳。


后来钟会与姜维一起谋反被杀,卫灌觉得自己错抓好人,冤枉邓艾,如果让邓艾回到洛阳,自己也会死无葬身之地。于是卫灌令田绪引军五百,前去追赶邓艾,行至绵竹地区,刚好赶上。邓艾以为是本部军马,并没有防备,被田绪一刀斩杀,邓艾之子邓忠也死于乱军之中。演义中有诗叹曰:

自幼能筹画,多谋善用兵。凝眸知地理,仰面识天文。马到山根断,兵来石径分。功成身被害,魂绕汉江云。


其次分析卫灌如何斩杀钟会、姜维。钟会成功收押邓艾之后,尽得其军马,威声大震。而此时钟会也是忘乎所以了,姜维趁机劝说钟会谋反,钟会也是个胸怀大志之人,因此二人一拍即合。远在长安的司马昭,早已觉察到异常,因此修书给钟会,声称:因惧怕钟会不能收服邓艾,因此率兵入长安。钟会大惊失色,便于姜维商议:司马公明知我军数倍于邓艾,却仍旧率军前来,这分明是在怀疑我。


姜维也声称,主上怀疑臣下,臣下也会不久将死,邓艾就是个例子。钟会于是更加恐慌,便决心谋反。姜维就劝说钟会,近来郭太后刚去世,当以弑君之罪,讨伐司马昭。钟会于是便让姜维为先锋,愿与其共享富贵。姜维又担心诸将不服,钟会于是便要在元宵佳节坑杀不服者,演义中这样记载:

会曰:“伯约当作先锋,成事之后,同享富贵。”维曰:“愿效犬马之劳,但恐诸将不服耳”。会曰:“来日元宵佳节,于故宫大张灯火,诸将饮宴,如不从者,尽杀之。”


姜维钟会于是宴请诸将,钟会手捧着杯子失声大哭,大骂司马昭背主弑君,有废人伦,并声称封郭太后之遗诏,讨伐司马昭,号召众人共商大计。诸将无不惊慌,钟会见诸将有疑虑,拔剑在手:违令者,杀无赦!众人只能画押为证。钟会又令人对诸将严家看守,只是姜维看出诸将很难收服,于是劝说钟会将众人坑杀,钟会照做。并命令数千军士手持大棒,有不服从命令者,将其打死并且坑埋。


然而消息却不胫而走,正是胡烈的部下丘建,将钟会谋反之事,偷偷告诉了胡烈之子胡渊。因为胡烈当时也在钟会囚禁的队伍里,丘建因感激胡烈的恩惠,在加上钟会对丘建深信不疑,这才成功将消息传递给胡渊。渊调集本部人马,于监军卫瓘一起商议诛杀钟会等反臣。时间正是正月十八,姜维按照约定,准备对诸魏将下手,却心疼如刀绞,昏死过去,半晌方才醒来。


而此时宫外已经是人声嘈杂,四面喊声震天,数不清的士兵拥杀过来。钟会持剑斩杀数人,却被乱箭射死,将士将其头斩下。姜维左冲右突,拔剑在手,然而由于心痛复发,仰天长叹:“吾计不成,乃天命也!”绝望中,姜维拔剑自杀。卫瓘令众军士将姜维剖腹取胆,并将姜维家人尽皆杀害。可怜姜维,至死还想着复国,真是难得的大忠臣。后有诗叹曰: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再次分析卫灌的结局如何。卫瓘成功平定益州后,因功受赏,咸熙二年,卫瓘被晋武帝司马炎任命为镇东将军、菑阳侯。卫瓘的弟弟卫实,也因此而被封为开阳亭侯。卫瓘因勤勉善于理政,功绩卓著。泰始七年(271年),卫瓘被任命为征北大将军,兼幽州刺史。自此之后,卫瓘开始保卫北方的战略,他成功离间鲜卑诸部,表奏朝廷设立并州,晋武帝有对其大加封赏。282年,卫瓘升任司空,他因为人诚恳,为政清廉,深得世人的赞誉,后来晋武帝又将自己的女儿繁昌公主,下嫁给卫瓘之子卫宣。


只可惜后来卫宣沉迷于酒色,外戚杨俊与卫瓘不合,于是联合朝中大臣一起诋毁卫宣,最终导致卫宣与公主分开,卫瓘也因此慌慌不可终日。290年,晋惠帝司马衷继位,由太傅杨俊辅政,由于卫瓘做事耿直,也得罪了当时贾后(贾南风)。于是便下诏给司马玮,令其斩杀卫瓘,司马玮派遣清河王司马遐率军包围卫瓘府邸,以谋图废立的罪名,将卫瓘子孙等九人斩杀,享年七十二岁。后来卫瓘的后人奔走朝廷,经过百般曲折,卫瓘才被平冤昭雪,卫瓘一生为司马氏奔波操劳,最终受冤而死,也算是个大忠臣吧。

你是如何看待卫瓘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卫瓘是我很不喜欢的一个历史人物,因为确实是个很阴险的人。在魏国发动伐蜀之战中,钟会与邓艾是战场的主将,但是司马昭对这两人都不放心,派了个人去监视他们,这个人就是卫瓘。说白了,卫瓘就是司马昭的心腹与耳目。

那么,卫瓘都干了什么事,他结局又是如何呢?

陷害邓艾

在伐蜀之战中,钟会是主力,邓艾是偏师,但邓艾却是灭蜀第一功臣。钟会对邓艾心怀不满,就想方设法加以陷害。在陷害邓艾一事上,卫瓘扮演一个不光彩的角色,他与钟会联名上书,指控邓艾心怀不轨,意图谋反。司马昭下令,将邓艾逮捕解往京师。

钟会把抓逮邓艾的任务交给卫瓘。钟会当然知道,卫瓘是司马昭的人,表面上看,是要把抓逮逆党的功劳让给卫瓘。其实钟会用心阴险,因为卫瓘的部队很少,那么一丁点人怎么能够拿下邓艾呢?其实,钟会正是想借邓艾之手杀死卫瓘,既除掉心腹之患,同时又可以此为借口,诛杀邓艾。

抓捕邓艾

卫瓘是聪明人,自己那么丁点人,怎么抓邓艾呢?他想了个办法,派人给邓艾的所有部将都送了一封信:“我奉天子之诏,捉拿邓艾,其他人一概不追究。如果你们前来投诚,照例封爵进赏;若胆敢拒绝不出,诛连三族。”这着果然奏效,邓艾的部将们大恐,纷纷出城向卫瓘投降。

以邓艾的实力,要制止手下将领出城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甚至可以轻而易举地杀掉卫瓘。但他没这么做,因为他真的没有叛乱的念头,而只要他杀了卫瓘,就真的成了谋反了,到时就百口莫辩了。因此,邓艾选择了束手就擒。

卫瓘迫不急待地进了城,直扑邓艾营帐。奇怪的是,邓艾居然是在睡大觉。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卫瓘轻而易举就把邓艾父子抓起来。当邓艾被押上囚车时,他手下的那些将领开始群情激昂了,因为谁也不信大帅会谋反。诸位联合起来到卫瓘营帐前示威,要求释放邓艾,甚至打算不惜动用武力劫持。

形势突然急转直下,卫瓘发现自己就置身于火药桶之中,倘若有谁擦出一丝火花,火药桶就要爆炸。情急之下,这个狡诈的家伙计上心头。他自个一人跑出来与诸将谈判,忽悠说:我是知道邓将军不会谋反的,我这就给朝廷写奏章。说完后装模做样地拿出纸笔,唰唰唰就写起来。

听了卫瓘一番狡辩后,大家宁可信以为真,便纷纷退去。

钟会造反,卫瓘侥幸逃生

邓艾被捕后,钟会伪造所谓“太后遗诏”,称遗诏密令他起兵废掉司马昭。太后就是郭太后,即魏明帝曹睿的皇后,刚刚去世不久,正好被钟会拿来当作宣传工具。钟会把异己分子——有些是邓艾的人,有些是司马昭的爪牙,都软禁起来,任命自己的亲信代领诸军。成都城内实行戒严令,城门宫门都关闭且派重兵把守。

然而,有一个人却成了漏网之鱼,狡猾的卫瓘逃出城去了。

卫瓘是司马昭派去监视钟会、邓艾的,按理说,钟会一心要叛变,定要先解决掉卫瓘。可是钟会过于大意,被卫瓘给骗了。卫瓘装作病殃殃的样子,似乎马上要去死神那儿报到似的,他向钟会提出要出城疗养,钟会竟没有识破他的诡计,遂批准卫瓘出城。

冤杀邓艾

卫瓘是魏国远征军的监军,地位仅次于邓艾、钟会。邓艾被逮捕后,钟会以“太后遗诏”号召讨伐司马昭,卫瓘以重病为掩饰,居然逃过一劫,养病于城外,静观时局变化。魏国士卒哗变,杀姜维、钟会,洗掠成都,卫瓘便大摇大摆地回来了,以军队最高统帅的名义,约束众将士,行使指挥权。

这时,发生了一件事。邓艾的部将们快马加鞭去追赶囚车,打算把邓艾迎回成都。

由于钟会造反一事坐实,显然,所谓“邓艾谋反”就是冤假错案,是钟会一手策划的,然而,这起错案,卫瓘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还记得么?当初举报邓艾的人,除了钟会之外,还有卫瓘。

当卫瓘得悉邓艾部下前去解救主帅时,他心里不禁凉了半截。很明显,写给司马昭的举报信上,有他的名字落款,白纸黑字,抵赖不了的。非但如此,他还亲自逮捕邓艾,在邓艾部将面前忽悠要为之鸣冤。可以料想得到,倘若邓艾无罪释放,非但邓艾要报复他,司马昭也会追究其不察之责任。

卫瓘确实是小人一个,他想到的只是自己的前途名利。要保住功名,只有一种办法:干掉邓艾!只要邓艾死了,司马昭也懒得去理会他究竟有没有谋反的企图。要杀邓艾,必须要快,快刀斩乱麻,绝不能等到邓艾恢复自由后才动手。于是,卫瓘派邓艾的仇家田续前去,杀死邓艾父子。

结局:害人者终被害

卫瓘杀掉邓艾后,罗织一套说辞,称蜀地动荡不安,恐邓艾囚车难以到京师,或因此生变,故而杀之以绝后患。司马昭也懒得理会邓艾是否真的叛变,此事便不了了之了。不过,到了卫瓘晚年,终于恶有恶报,被楚王司马玮所杀。

楚王司马玮卫瓘,主要是受到皇后贾南风的指使。当时晋国的执政大臣是司马亮与卫瓘,而皇后贾南风野心勃勃,试图扩张自己的势力,便借楚王司马玮之手,除掉司马亮与卫瓘。

司马玮是个头脑简单的人,中了贾南风的圈套,加上他对司马亮、卫瓘一向不满,于是带兵包围司马亮与卫瓘的府邸,宣布两人图谋不轨,大逆不道。政变来得实在莫名其妙,令司马亮、卫瓘毫无准备,连心理准备也没有。两人历经司马昭、司马炎、司马衷三代,可谓是三朝老臣,活到七老八十,突然被扣上谋反大帽,岂不是太滑稽么?司马亮与卫瓘都没有抵抗,他们置疑诏书的真实性,要求上书皇帝查证。但是他们没有机会,这一天,两人同时在自己的府邸遇害。

说实话,卫瓘死得也算冤,被扣上谋反的大帽。可是临死前,他有没有想过,被自己害死的邓艾,难道就死得不冤么?这大约也算是报应吧。


君山话史


说到三国后期的杰出将领,非姜维,邓艾,钟会,陆抗四人莫属,此四人皆乃人杰也。

姜伯约,凉州上士也,继武侯遗志,穷毕生精力,一心只望汉室兴,其忠其诚,世间罕有。

邓士载,出身寒门而志坚,武庙六十四将有其名。

钟士季,谋略非凡,时人比之汉初张良。

然让人意想不到的竟是这三人最后都死在了同一个人手中,这个人便是卫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杀害“三贤”的卫灌最终又是怎样的结局呢?

“毒士”卫灌,“一石三鸟”除三贤

这件事还得从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说起,时司马昭遣邓艾,钟会,诸葛绪分兵三路进攻蜀国,并派卫灌以监军的身份随军出征,其主要目的是让卫灌来监督邓艾、钟会的军事行动,以防生变。其实说到这也多少可以看出当时邓艾,钟会与司马昭并非是“将帅一心”,每个人都心怀鬼胎,相互猜忌,故后来钟会叛变实是必然。

面对曹魏三路大军进攻,西蜀名将姜维领兵前往御敌,凭借险峻的地势,最初双方相持不下,然这个僵局最终还是被邓艾偷渡阴平所打破,时邓艾兵行险招,领一军偷渡阴平小道,翻越摩天岭直取江油,于绵竹击杀诸葛瞻父子后兵锋直指成都,迫使蜀主刘禅开城投降,蜀国宣告灭亡。

灭蜀之战,邓艾功居首位,这自然引起了钟会的不满,由于邓艾灭蜀后也自恃功高,独断专行,由此给了钟会口舌,时钟会与监军卫灌皆有除邓艾之意,于是二人密奏司马昭说邓艾要谋反,故魏帝下诏要用囚车将邓艾押解回京。时邓艾尚在成都城中,钟会于是让卫灌前往捉拿邓艾,钟会本料定邓艾不从会与卫灌火并,想借机除掉司马昭安在自己身边的“毒针”卫灌,却不想卫灌竟没起刀兵就将邓艾给生擒了。

公元264年正月,钟会率军抵达成都,时蜀将姜维已降钟会,或许姜维也已看出了钟会不满司马昭之心,故一番言语之下使得钟会坚定了反叛司马昭之心,时钟会软禁了胡烈等一众魏将,并企图拉拢监军卫灌,卫灌假意顺从,又借生病之由得以将钟会谋反的消息传到了出去,后在卫灌的号召下,成都的魏军将领带兵一起讨伐叛臣钟会,钟会与姜维双双死于乱兵之下。

平定钟会叛乱后,邓艾的属将认为邓艾是被钟会陷害,想将邓艾迎回成都主事,而昔日卫灌也曾伙同钟会陷害邓艾,因担心东窗事发,于是卫灌便派护军田续去绵竹将邓艾父子杀害。至此,三国后期赫赫有名的三大名将皆死于卫灌之手。

卫灌的结局

卫灌因平定钟会叛乱功勋卓著,深得司马氏信任,在司马炎一朝位列三公,权极一时,官至司空,领太子少傅,后拜太保。

到“痴儿皇帝”晋惠帝即位后,卫灌因身为皇帝的老师多为权贵嫉恨,特别是对权势有极大欲望的皇后贾南风非常厌恶卫灌,后来卫灌因触怒了善使权谋的贾皇后而惨遭冤杀,享年七十二岁。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三国前期人才济济,英雄辈出,不动脑子都可以说出许多牛人的姓名。但是到了三国后期,人才就明显凋零了,邓艾、钟会和姜维是三国后期最著名的三个人杰,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三个人全都死在一个叫卫瓘的人手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要从司马昭派兵伐蜀开始说起。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和诸葛绪三路大军讨伐蜀国。卫瓘是司马昭的心腹,担任监军职位随军出征,目的是监视钟会和邓艾的一举一动。司马昭也给卫瓘派了一千个亲兵,以便他随时调度便宜行事。

邓艾先行灭蜀后,因为自恃功高独断专行,被钟会嫉妒,他联合卫灌向司马昭报告说邓艾想要谋反,司马昭于是下令卫瓘逮捕邓艾。

卫瓘手下只有一千人,他冒着风险到了成都,设计让邓艾手下的心腹将领袖手旁观,然后到邓艾的住所把还在酣睡的邓艾父子顺利抓获。押上囚车送往洛阳。

然而风云突变,因为蜀将姜维投降了钟会,钟会实力大增从而野心膨胀,姜维其实是假投降,他乘机劝说钟会谋反自立。但是这事不知怎么被卫瓘知道了,他于是假称生病从钟会大营逃走,然后号召在成都的魏军将领带兵一起讨伐叛臣钟会,混乱中,钟会和姜维都被魏军军士乱刀杀死。

平定钟会的叛乱后,邓艾手下的将领们认为邓艾是被冤枉的,要求接回成都主持大局。但是卫瓘曾经和钟会一起诬陷邓艾,害怕邓艾回来会清算自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派人追上邓艾父子,把他们秘密杀害了。就这样,三国后期最牛的三个牛人,全部死在卫瓘的手上。

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建立晋朝后,依旧对卫瓘信任有加,还让他当了太子司马衷的老师,但是司马衷是个脑中缺根筋的主,怎么能当皇帝。卫瓘虽然嘴里不敢说,但是心里比谁都明白,一个人心里有话总是憋不住的,有一天,卫瓘借着酒意摸着皇帝的龙椅说,这个位置太可惜了!


司马炎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卫瓘这句话彻底得罪了一个女人,她就是太子的老婆贾南风。贾南风从此对卫瓘怀恨在心,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司马衷继位后,卫瓘有时候还是口无遮拦,最后被皇后贾南风假传圣旨杀害。一个杀了三个牛人的牛人,最后竟死在一个女人的手上,真的非常憋屈。

对卫瓘这个牛人你怎么看?未鸣读史欢迎你的点赞留言。


未鸣读史


景元四年,曹魏派遣邓艾,钟会,诸葛绪三路大军进攻蜀汉。

蜀汉的统帅姜维巧妙的骗过了诸葛绪,火速插到汉中,与钟会在剑阁天险相持,拥有主场之利的姜维决定与敌人打持久战。钟会作为大军主力,被绊在汉中,动弹不得。眼见得这次大军出动又要无功而返了,这时邓艾的一个大胆的决策,改变了战争的走向也改变了邓艾,钟会,姜维当世三雄的命运。


邓艾率少数人马偷袭阴平,兵锋直指蜀汉的成都。当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败光蜀汉最后一只精锐以后,我们亲爱的刘阿斗变很识时务的举手投降了。蜀汉政权正式灭亡,可是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邓艾偷袭阴平成功以后,成为攻灭蜀汉的第一功臣。邓艾此时志得意满,颇有几分指斥方遒的英雄气概。于是她开始走上了作死之路。首先,为了自己吹捧自己,在绵竹为自己修筑景观台,这个举动在司马昭的眼里就是收买人心制造舆论。这已经开始触及司马昭的底线了。


其次在没有请示司马昭的情况下,擅作主张大量任命蜀汉官员。不把领导当干部,邓艾你膨胀了,太膨胀了。或许你还可以用安定蜀地民心的理由来搪塞,这也勉强说得过去,但是你册封刘阿斗当骠骑将军,让蜀汉的太子担任奉车都尉,这就是妥妥的图谋不轨的行为了。刘阿斗是何许人也?

人家是投降的帝王,妥妥的正国级干部,你一个小小的不羁干部,怎么有权利处置呢?就是你的主子司马昭要处置刘禅也得上演一番请求天子同意的脱裤子放屁的戏码。


邓艾这个老小子不仅做了,还到处宣称,如果蜀汉的官员落入别人的手中,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个别人指的是谁?我就呵呵了明里指的是钟会,暗地里有没有司马昭的意思呢?他这个举动是典型的收买人心,作为一个官场老油条,邓艾绝不可能是情商这么低的人。尤其是带领大军深入敌境,建立大功,威望日著的情形下,他必然处于嫌疑之地,他非但没有更加谨言慎行,索性来个放飞自我,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他这些行为的目的。

邓艾的做法大大激怒了钟会。这两人本来就有矛盾,钟会一个顶级官场官二代,怎么看的起泥腿子邓艾呢。作为三轮统帅寸功未得,一旅偏师却骤建大功,作为三军统帅,钟会非但没有感到喜出望外,反而怒不可遏,钟会的个性颇有几分樱木花道的感觉,深感自己被抢了风头。

三国版的樱木花道钟会的心理变化,怎么逃得过姜维的眼睛?作为一个在官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运动员,姜维立即意识到,这是恢复蜀汉的最后机会,他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挑拨邓艾与钟会之间矛盾的事业中去。


邓艾的行为越来越离谱了,钟会再也按捺不住。钟会在姜维的建议下,采取了小学生打架后为人所不齿的行为打小报告。

其实司马昭对邓艾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他的情报系统无孔不入,堪称三国版的中央情报局。

但是司马昭万万没有想到,钟会居然使出了伪造邓艾表章的龌龊招数,看着书信上满是傲慢的词眼,司马昭的怒气,再也按捺不住了,他下令授权钟会收服邓艾父子。


钟会命令为卫瓘去收服邓艾。钟会这可没有安好心,他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按照邓艾的脾气,他肯定会杀掉卫瓘,这样就坐实了他谋反的意图,那他就有理由率领军队围剿邓艾。而卫瓘所能获得的仅仅是封建主义烈士称号再无其他。

面对这次送死的任务,卫瓘在出发之前,连发数十道檄文,阐明了他此行只是为了捉拿邓艾和其人无关。其他人能够捉拿邓艾,非但无罪,还有论功行赏奖励大大的。卫瓘还没到成都,邓艾已经重叛轻离。卫大人毫不费力了,就活着了邓主帅。


成都这个地方似乎有一种特殊的魔力,凡是领兵,平定四川的将领来到成都之后都会莫名其妙的膨胀,肆意妄为。邓艾如此。钟会也如此,以后的王建,孟知祥,王全斌都是如此。钟会居然在姜维的劝说之下准备谋反。

然而此时的司马昭已经对征蜀大军的主要将领失去了信心,亲自率军进入长安,就近指挥。这一举动让钟会大为震惊,以他手里的兵力远远多于邓艾,收服邓艾不在话下,可是司马昭却多此一举,这不是防备钟会还能做别的解释吗?


钟会终于下定决心造反了,可是事出不秘,走漏了风声,又是这个卫瓘,率领军队平定了这次叛乱。

可以说曹魏政权能够吞并蜀汉,没有像后世那样再次出现动乱或者新的割据者的情形,卫瓘当记第一功。他维护了四川地区的稳定,为战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至于卫瓘的结局也比较悲催,卫瓘凭借自己出色的能力,升为司空。卫瓘这个人比较正直,曾经暗示司马炎说他的太子司马衷没有领导,这个国家的能力,结果这可把太子妃贾南风给得罪死了,就是这个贾南风纠结楚王司马玮将他的一家老小全部杀害,这也算间接的为钟会,姜维,邓艾报仇了吧。


策神历史


自魏将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蜀汉自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到公元263年刘禅投降亡国,蜀汉政权共经历43年。

灭蜀后,邓艾在成都以傲自恃,独断专行,擅自处理军政大事。司马昭派监军卫瓘传话,劝他:" 有事应当报请,不应当这样。" 邓艾置若罔闻,引起司马昭疑云四起。接着,钟会与卫瓘乘机密告邓艾谋反,司马昭便令用槛车(古代囚车)将邓艾押送回洛阳。途中,卫瓘杀邓艾。其实,邓此时并无叛逆之心,反落如此下场。

此时,钟会统帅三军,"威震西土",在已诈降的姜维支持下,决定造反。由姜维率五万大军出斜谷,他率大军攻长安,尔后进军洛阳。然而司马昭早有防备,亲率十万大军屯兵长安,又令中护军贾充领兵入斜谷。后因钟、姜军机敗露,双双被乱军所杀。

可惜姜维,蜀汉已灭,诈降钟会,以图再起; 亡于乱军,始末忠贞,可歌可泣。

有关注者问卫瓘结局,现告之: 当晋惠帝为太子时,卫瓘为帝师,在一次酒中得罪后来的贾皇后。惠帝登基后,贾皇后专权。因汝南王与卫瓘谋夺楚王玮兵权,贾皇后借机下令将二人满门抄斩。卫瓘死时72岁。同受株连的还有当时著名书法家、卫瓘儿子卫恒。


枫丹白露211735932


跟汉末三国初年相比,随着局势的相对稳定,名将们在三国末期表现的机会急剧减少,其中就谋略和功绩而论,能称之为盖世名将的,也就是曹魏的钟会、邓艾及蜀汉的姜维三人而已。但令人惊奇的是,三人几乎在同一时间,被同一位将领铲除,此人便是卫瓘。那么,卫瓘为何要害死三位名将?他最终的结局又会如何?


卫瓘出身官宦世家,父亲卫觊在曹魏官至尚书,与王象共同制定典礼制度,备受曹操父子的器重。卫瓘以父荫入仕,历任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等职,后依附于司马家,因才能卓越备受司马昭的器重。钟会、邓艾奉命伐蜀期间(263年),卫瓘以镇西军司、监军身份从军,并由此开启传奇的人生经历。



在灭蜀之战中,邓艾虽然接受钟会的节制,但却屡屡违抗主帅的命令,并因此创建奇功,由是让钟会既羞愧又愤怒。等到平定蜀汉后,邓艾自恃劳苦功高,开始变得自大且独断专行,频频就善后事务指手画脚,由此犯下大忌。正因如此,钟会便与卫瓘一起诬告邓艾,声称他有谋反之心。不久,卫瓘又偷袭邓艾的军营,将其父子抓捕后,派人押送洛阳。


此时,蜀汉大将军姜维虽然已经投降钟会,但内心里却仍怀着兴复故国的念头,所以一方面怂恿钟会在蜀中割据称王,一方面则暗中联络旧部,准备杀死钟会,迎回后主刘禅。钟会受姜维的蛊惑,果然扣押部下的将领们,以讨伐司马昭为名,威逼着他们一起谋反。



在这种情况下,卫瓘便以慰劳各军为由逃出“虎口”,并率领城外的军队攻击钟会,一战便将其斩杀(“会率左右距战,诸将击败之,唯帐下数百人随会绕殿而走,尽杀之。”见《晋书·卷三十六》)。与此同时,姜维也死于乱军之中(“魏将士愤怒,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见《三国志·卷四十四》)。


钟会、姜维既死,蜀中叛乱就此平息,而按照常理推测,蒙冤被囚的邓艾父子本应无罪释放。此时,押解邓艾的部队还在路上,所以他手下的将士们便打算追上囚车,将其释放后迎回成都。但卫瓘听到消息后,却是大为惊恐,因为在他看来,邓艾之所以被囚,不仅仅是钟会诬陷所致,他在其中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一旦邓艾获释,自己绝不会有好果子吃。



所以,卫瓘为除掉心腹之祸,便派护军田续去追赶邓艾父子,并就地斩杀(“瓘自以与会共陷艾,惧为变,又欲专诛会之功,乃遣护军田续至绵竹,夜袭艾于三造亭,斩艾及其子忠。”见《晋书·卷三十六》)。在灭蜀之战中,邓艾无疑功绩最高,但最终却落得被冤杀的下场,消息传到中原后,朝野上下皆以为冤。


卫瓘以一己之力,用连环计除掉三位盖世名将,真可谓三国末期最阴毒的人物。等到益州被平定后,司马昭本打算重赏卫瓘,但后者大概是觉得于心有愧,坚持不接受赏赐。过了一段时间后,才同意出任新职务,而在曹魏灭亡前,卫瓘最终官至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进封爵位为菑阳侯。



西晋创建后,卫瓘极受晋武帝的信任和器重,先是在青州、幽州两地驻守,后在咸宁四年(278年)入朝,担任尚书令、侍中,是实际上的宰相。卫瓘为人严谨,但为政却崇尚清简,对国家事务多有建言,因此深得朝野上下赞誉。太康三年(282年),卫瓘升任司空,仍兼任尚书令、侍中,权势、地位比之前更高。


永平元年(290年),晋武帝驾崩,惠帝司马衷即位,太傅杨骏执掌朝政。杨骏执政期间飞扬跋扈、党同伐异,激起朝野内外的强烈愤慨,皇后贾南风趁机鼓动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讨伐杨骏,并灭其满门。杨骏被杀后,司马亮以太宰的身份入朝,与卫瓘一起辅佐朝政。司马亮、卫瓘执政后,建议让诸王回到籓国去,意在剥夺他们的实权,由此激起司马玮等人的愤恨。



此时,权力欲极强的贾南风为能掌权,也视司马亮、卫瓘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在这种情况下,贾南风与司马玮合谋,以“谋图废立”的罪名处死司马亮,并诛杀卫瓘满门(“瓘不从,遂与子恒、岳、裔及孙等九人同被害。”引文同上),时在元康元年(291年)。卫瓘当年冤杀邓艾父子,如今被政敌灭门,也算是得到报应了。


史料来源:《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


文史砖家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以一人之力斩杀姜维,邓艾,钟会的文臣。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天下三分,全国各地涌现出大批的优秀人才,文臣武将,各领风骚,特别是东汉末年到三国初期这一段时间,简直是群英荟萃,因为这些人太过耀眼,因此三国后期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文臣反而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没注意不代表没有,特别是魏国的一位文臣,足智多谋,心狠手辣,可以说,三国后期最优秀的三个人,姜维、邓艾,钟会都死于此人之手。

这个人,就是卫瓘。


卫瓘计除邓艾,钟会和姜维的经过。

曹丕去世,曹奂继位后,卫瓘因为政绩漂亮,被提拔为侍中,持节慰劳河北地区(代表皇帝做调研),后回朝,转任廷尉。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曹奂感到统一天下的时机成熟了,因此派邓艾,钟会二人,率军讨伐西蜀,卫瓘奉朝廷之命,卫瓘以监军的身份,持符节随军,监督邓艾,钟会的军事行动,代理镇西将军军司,并且领军一千(这一千人相当于卫瓘自己的党防卫队)。

后来,邓艾先行到达成都,蜀后主刘禅主动开城门纳降,此时蜀汉大将姜维正在前线率领蜀军和钟会大战。蜀后主刘禅投降之后,立马写了书信,命令姜维投降,姜维听闻口痛哭流涕,唯有先假意投降,等待合适的时机率领蜀军东山再起。

邓艾拿下成都,自大独断,得意忘形,这件事被耳目告诉了钟会,钟会非常不喜欢卫瓘这个监军,因此他和卫瓘一商量,就秘告大将军司马昭,说邓艾有造反的意向,司马昭建议曹奂,要收监邓艾。

钟会非常讨厌卫瓘,因为自己虽然统领全军,战功赫赫,但是还得听卫瓘这个文臣的,因为人家是监军嘛,所以得到朝廷的旨意,他就让卫瓘领那一千士兵去擒拿邓艾,想借邓艾之手除掉卫瓘,卫瓘心知肚明,但是他不去又不行,实在是骑虎难下,唯有硬着头皮去成都找邓艾了。

卫瓘擒邓艾。

卫瓘到达成都后,已经是晚上了,他没有去拜见邓艾,但是他秘密召见了邓艾的几个部下,把皇帝的旨意给大家说了一下,然后他又说,“奉诏捉捕邓艾,其余的人一概不予追究。如果向朝廷军来报到,爵位赏赐就和之前一样;如果胆敢不出面,就诛灭他三族。”

然后他又让参会的人亲自在捉拿反贼的榜文上面签了名,也就是类似于投名状,第二天天未亮的时候,这些参加会议的人全部悄悄集合,卫瓘以使者的身份,坐车去邓艾的居所拜见邓艾,一行人进入邓艾的府邸,可怜邓艾一事英雄,在睡梦中就被卫瓘给逮捕了,而邓艾的儿子也一起被捕。邓艾对着天叹道:“我邓艾是忠臣啊!竟然会有如此的下场!从前白起所受的遭遇,在今日又见到了。”

邓艾被捕后,他的心腹下属前来救援,但是卫瓘却告诉这些人,你家将军是被人诬陷的,我正在写奏章,我要向皇上说明此事,保你们将军无事。

当时卫瓘深受曹奂和司马昭赏识,这是朝中皆知的事情,并且卫瓘做官正直,盛誉很好,众武将就相信了,随后,邓艾被押解返回魏国。


卫瓘除钟会。

钟会见邓艾被控制,虽然没有能让卫瓘命丧虎口,但是卫瓘相比于邓艾,简直不值一提,因此他掉以轻心,前往成都。

邓艾死后,钟会也不班师回朝,因为他是真的要造反的人。

一日,钟会以为郭太后致哀为由,召集了胡烈等一批官员,并把他们软禁了起来,钟会告诉卫瓘,他要杀了这批官员,并且把自己造反的意图告诉了卫瓘,强烈要求卫瓘和自己一起造反,享荣华富贵,但是卫瓘从来没想过造反的事啊,何况一家老小都在魏国呢,所以他内心是拒绝的,但是看看钟会的架势,他要是不同意,人家就立马要自己的性命了,所以卫瓘假意同意了这个建议。但是对于杀掉胡烈等这批官员,卫瓘是不同意的,因此两人互相猜忌,钟会也不放卫瓘离开。

后来,卫瓘假意要上厕所,在途中碰到了胡烈的下属,卫瓘告诉胡烈,钟会要谋反,请他把消息扩散到军中,并且找几名军事负责人,要求他们带兵捉拿钟会。

钟会和卫瓘,两个人各怀心事,紧张的度过了一夜。

天亮以后,得到消息的军士就准备捉拿钟会了,因为打了很多年仗了,难得蜀国皇帝投降了,军士们都想着领了朝廷的赏赐,回家过幸福的小日子,钟会要造反,那里还回的去?正所谓“思乡心切”。

钟会派卫瓘去军营犒劳三军,稳定人心,卫瓘内心非常想离开这个鬼地方,但是他口上却告诉钟会,您是大将军,犒劳军士的事得你去做啊。钟会说,你是监军,你去最合适,卫瓘做出无可奈何的样子,就出城去了。后来姜维告诉钟会,你这是放虎归山啊,钟会懊悔不已,再派人去追卫瓘,卫瓘故意喝了很多盐水,致使自己呕吐不已,追击卫瓘的负责人和卫瓘谈了几句,卫瓘吐着吐着,居然就倒地不起,说自己病重,要赶紧请医生看病,这人一看没辙,就回去报告给了钟会。

卫瓘出城后,火速集结军士,围城攻打钟会,钟会不敌,被众将士击败,姜维更是被魏国军士破腹取胆,死状甚惨。


卫瓘杀邓艾。

钟会叛乱被平息后,邓艾的下属想要追上邓艾的囚车,接邓艾回成都,卫瓘听到消息后,内心非常恐惧,因为假如邓艾回到朝廷,皇帝一审讯,发现邓艾要造反的事情是卫瓘和钟会捏造的,他卫瓘岂不是麻烦了?因此他故意刺激护军田续,说田续曾经受邓艾打压,现在可以报仇了,派遣田续追击邓艾囚车。

最终,在绵竹,田续追上了邓艾一行,夜晚,邓艾父子被田续于三造厅斩杀。


卫瓘的人生巅峰。

卫瓘深得司马昭的信任,司马昭曾经将自己最心爱的女儿下嫁给卫瓘的儿子卫宣,并且封卫瓘为太子少保,也就是太子的老师。

司马昭去世后,晋惠帝司马衷继位,作为帝师的卫瓘和司马亮共同辅佐朝政,领尚书事。被赐予“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无比荣耀。


卫瓘之死。

晋惠帝时期,司马亮在朝堂之上建议让藩王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当年晋武帝把自己的儿子封分在各地,是为了司马家的江山稳固,当时这个建议一提出,朝堂上鸦雀无声,因为藩王回到各自的封地,大概率会各自为政,司马衷自己也知道,他能力有限,很多人不服自己。所以他对于这个建议是非常愤怒的,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卫瓘出马,表示支持司马亮的这个提议,司马衷从此就特别记恨卫瓘。

卫瓘为了晋国大业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清廉正直,得罪了很多人,又以自己是帝师的身份自视甚高,和皇后贾南风多次发生矛盾,后来,贾南风勾结卫瓘的对手,以“图谋废立”的罪名,治了卫瓘的死罪。卫瓘子孙九人被斩杀。

要说“图谋废立”这件事,还得追溯到司马昭时期,有一次晋武帝司马昭举办宴会,群臣参与,喝的高兴的时候,卫瓘借着酒劲,装着喝醉的模样对司马昭说到,“司马衷这孩子不怎么样,他要继承了皇位,不利于您的大业啊。”就这件事,司马昭都没说什么,因为司马昭看来,太子司马衷确实不怎么样,但是后来,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以此事为证据,给卫瓘来了个“图谋废立”的罪名,把卫瓘给杀了。要说这卫瓘也是,自己是司马衷的老师,居然不给自己的学生说好话,这可是皇位啊,岂能儿戏?

此外,卫瓘也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堂侄女卫夫人,正是历史上有名的书圣王羲之的书法老师,卫夫人也是非常著名的书法家。

谢谢大家。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


古梁镛


平蜀之后,朝臣建议对卫瓘加以封赏,卫瓘却认为

克蜀之功,都是众位将帅的功劳;而邓艾、钟会二将是跋扈自取灭亡,我虽然运用了智谋,但是没有拔取敌方旗帜的战功(克蜀之功,群帅之力,二将跋扈,自取灭亡,虽运智谋,而无搴旗之效)。

坚持不肯接受封赏。

这虽然是谦让客气,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钟会派遣卫瓘只带领少量士兵收擒邓艾,其实是借刀杀人一石二鸟,原本是想让不服不甘的邓艾杀死卫瓘,再以卫瓘之死坐实邓艾谋反,没想到卫瓘发檄文借助朝廷权威分化瓦解了邓艾部下,真的擒住了邓艾父子,又化解了邓艾直属将士想要武力营救他的企图。

消灭谋反的钟会,卫瓘先是装病骗过钟会,之后还是作檄文宣告诸军,使得钟会众叛亲离而被杀,姜维被杀从卫瓘角度而言是副产品,且不论。

没有卫瓘的智谋,事变没这么容易平息,但我们也看到卫瓘的大招就是发檄文给将士,他一发檄文将士就纷纷听命于他,说到底,将士们服从的还是卫瓘所代表的司马氏朝廷的权威,不是服从他个人,所以卫瓘事后比较低调谦让,也是有道理的。

钟会确实谋反,姜维本是敌将,但是邓艾是冤枉的,然而从卫瓘擅杀邓艾有功无罪以及后来邓艾长期未得到平反来看,卫瓘很有可能是忠实地执行了对邓艾钟会本有猜忌之心的司马昭的命令或者至少是很清楚司马昭的意图而随机应变。

卫瓘在这一系列事件中狠狠地耍了心眼用了谋略,但除了派出与邓艾有旧怨的田续追杀已经在囚送回京途中的邓艾父子,别的谈不上阴毒,更谈不上三国末期最阴毒的将领。

晋惠帝皇后贾南风因为卫瓘曾经借酒委婉劝谏晋武帝废除惠帝太子之位而记恨他,后来又因为碍于当上了辅政大臣的他『方直』而不能随手所欲控制朝政,所以以卫瓘打算和司马亮行废立之事为借口,下诏处死了卫瓘和他子孙共九人。

说起来也是很吊诡,当初心眼多多左右逢源的卫瓘能够从容对付邓艾、钟会、姜维,而晚年的他相对来说比较正直耿直,却因此被贾南风、司马玮等记恨而导致几乎全家死于非命,这真是到哪说理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