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诸葛瞻七万雄兵以逸待劳,为何不敌邓艾长途跋涉的两千残兵?

若予点儿


诸葛瞻不知兵,当时的形势是邓艾气势虽强,然兵少将微,利在急战,迟则生变。诸葛瞻只需如夷陵之战中陆逊做的那样坚守不出,则邓艾困矣。待四方勤王之师纷拥而至,邓艾一举可擒。

孙子有言,知可战与不可战者胜。诸葛瞻既无乃父之谋,又无张飞之勇,贸然出击,正中邓艾下怀,焉能不败。


逍遥游ing


诸葛瞻七万雄兵以逸待劳,为何不敌邓艾长途跋涉的两千残兵?在真实历史上,诸葛瞻所率领士兵没有七万,满打满算不过三万左右,邓艾也不是两千残兵。当然题主有此一问,那么我们就只分析《三国演义》的情况,即七万对2千,零零壹认为诸葛瞻之所以战败,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诸葛瞻仓促应战,双方军队战斗力差距太大,蜀军士气低落,邓艾军背水一战

通过《三国演义》原文可以发现,诸葛瞻与诸葛尚父子是在邓艾率兵偷渡阴平攻打蜀地内部时才被后主刘禅拉出来应战的,也就是邓艾这招偷袭成都的战术确实受到可奇效,成都蜀军仓促应战,诸葛瞻也是慌慌张张赶鸭子上阵。

在蜀军看来,这邓艾的军队都打到这了,前线估计也悬了啊,个个心里慌得很,再看邓艾看起来几千人就敢和我们七万人放对,这后面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呢...邓艾利用信息差打了蜀军一个措手不及,别说普通士兵,就是诸葛瞻也是心里打鼓。

这就导致,蜀军几乎是一触即溃,这一战可以参考“巨鹿之战”,一方是流民和老弱病残组成的七万大军,一方是经过惨烈厮杀有进无退的2000“死士”,几千人撵着几万人杀例子本来就不少。

二.诸葛瞻战略指挥失当,本身能力也远不及邓艾

邓艾的能力不用再继续介绍,能在前线和姜维放对屡屡打胜的将军,可以说是曹魏里晚期最能打的将军之一,诸葛瞻呢虽然是诸葛亮的儿子,但诸葛亮从诸葛瞻小时候就知道自己儿子平庸,在生时刘禅问诸葛亮,相父走了后诸葛瞻能不能接你的班啊,诸葛亮回答的挺含蓄,诸葛家在成都有个几十棵桑树就能过活了...其实早就说明诸葛瞻能力如何,不仅接不了他的班,连重要的位置都不能给。

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倒是有勇有谋,诸葛瞻面对邓艾的时候停在平原不再前进,诸葛尚和部下黄崇多次建议占据险要地形狙击邓艾,诸葛瞻心里想,老子带了这么多人还怕什么,而且不把邓艾放进平原他跑了怎么办?结果邓艾进了平原马上就让诸葛瞻和他的大军知道了谁才是爸爸,几个冲锋下来蜀军就溃败了...

如果诸葛瞻占据地形优势用人数消磨邓艾,即使打不过也不至于溃败,完全可以等到姜维率领精兵回援,两面夹击邓艾插翅难飞,即使丢了前线也能保住成都

三.后主刘禅和诸多投降派拖了后腿

虽说诸葛瞻号称七万大军,不过蜀地贫苦,多次北伐后能拉出10万大军就烧高香了,精兵在姜维手里,那这七万人哪来的?毫无疑问是后主刘禅充数的。

那成都城里还有兵力吗?答案是有的,而且还不少,怎么着也能和邓艾持平,那为啥没给诸葛瞻一起带过去呢?答案是后主刘禅和大臣们怕死,留着这些人保自己呢!

《三国演义》原文中,刘禅面对兵临城下的邓艾,还在商议投降不投降,这有的商议说明有的打啊,结果蜀国大臣一边倒的要投降,这些大臣想的是,我家业都在城里,万一打不过城坡了我产业就没了啊,反之投降顶多损失一部分,说不定曹魏那边一高兴还能升官...

所以说诸葛瞻的战败不光是决策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人心已经散了,就算姜维这时候能回来,又能拖多久呢?

关注历史密探零零壹,每天更新历史趣闻故事,探寻历史未曾装扮过的模样


历史密探零零壹


在三国历史上,邓艾偷袭阴平,奇袭成都,一举击败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领的御林军,逼迫刘禅开城投降,可谓是我国历史上速战速决的的传奇之战。此战可谓成就了邓艾的不世之功,同时也让诸葛瞻落得了一个“虎父犬子”的坏名声。那么,绵竹之战是否真的如《三国演义》中所述诸葛瞻7万雄兵不敌邓艾2000残兵吗?这样一出口,我自己都笑了!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探究其中的历史真相!

公元263年,魏国的扛把子司马昭发动了灭蜀之战,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人率领大军攻蜀。在前期,由于刘禅没有听从姜维建议,最好防备工作,致使魏国的这三路大军一路上势如破竹。蜀军惨败,这时刘禅才忙命廖化增援姜维,派张翼和董厥到阳安关口防守钟会军。之后,蜀军在姜维的布防之下,才稳住了阵脚,将魏国大军阻于剑阁关外,不得前行。

此时,魏军攻关不克,孤军深入,运粮不济,钟会有意退兵。就在这关键时刻,邓艾提出了偷袭阴平,奇袭成都的计策。对此诸葛绪并不感冒,不与参与,而钟会派出田章从剑阁西的道路进攻江油,田章破蜀军三校。一校为1000人,田章能够破蜀军3000人,其兵力大约有5000人吧!其后,田章的军队受邓艾节度为先锋。随后,邓艾带领着自己的精锐一路上翻山越岭,越过700余里荒无人烟的险域,凿山开路,奇袭江油,江油守军不战而降。随后,邓艾与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带领的御林军大战于绵竹,诸葛瞻战死,邓艾占领绵竹,进逼成都,刘禅开城投降,蜀国灭亡。

绵竹之战可谓魏国灭蜀的关键一战,在《三国演义》中更是说诸葛瞻7万雄兵不敌邓艾2000残兵。那么,为何诸葛瞻的御林军就不敌邓艾的残兵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双方的兵力数、御林军的战斗力以及诸葛瞻的军事力量三个方面做一个说明。一双方的兵力数,在很多人眼中认为是诸葛瞻7万雄兵VS邓艾2000残兵,实则不然!首先,在王隐《蜀记》中有明确记载:“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馀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采绢各二十万匹,馀物称此。”《晋书》上甚至记载:“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

也就是说当时蜀国总兵力也就在10万左右,并且大部分都在剑阁阻击钟会大军,在成都周边不到5万兵力。这5万人还被刘禅派出大部分支援姜维,并且还有一部分要防守成都周边的其它城池,真正能够调给诸葛瞻的兵力十分有限。因此,蜀国只好大赦囚徒,征集了一部分囚徒出战,最后甚至派出了御林军。诸葛瞻这支临时拼凑的军队估计最多在3万左右。而邓艾这边,在《三国志 钟会传》里记载:“四年秋,乃下诏使邓艾、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余人。艾趣甘松、沓中连缀维,绪趣武街、桥头绝维归路,会统十余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入。”由此可知邓艾原有3万多人,再加上钟会派给的5000人,邓艾大约有35000人。由于战损以及路上减员严重,估计到达绵竹之时大约有2万人左右。因此,真实的兵力对比可能是蜀汉3万人VS邓艾2万人。

二两军的战斗力对比,诸葛瞻带领的军队由御林军以及囚徒拼凑而成,囚徒的战斗力可想而知,而蜀汉的御林军也是个纸老虎。这支御林军大部分时间都是守卫皇宫,鲜有实战经验,在少有的实战中,御林军的统帅向宠曾带领御林军征讨蛮族叛乱,最后向宠竟然战死了,能让自己的统帅战死,御林军的战斗力可见一斑。而邓艾所率领的魏兵都是百战之兵,战斗力强悍!

三双方统帅的军事能力,诸葛瞻虽为诸葛亮的儿子,但是作为官二代,没有实战经验,并且其性格优柔寡断,不仅不听黄遵占领有利地形阻击邓艾大军的建议,而且还不据城死守,非要跟邓艾在绵竹城外野战,可谓漏斗百出,其军事能力可见一斑。而邓艾可是久战沙场的老将,军事能力毋庸置疑,两人孰高孰低,不言而喻!

最后的结果是诸葛瞻带领着3万人,凭着自己的勇气与邓艾率领的2万人血战,在前期由于蜀军的兵力优势以及决心,还是打退了邓艾的大军。在此关键时刻,邓艾大怒,扬言要斩邓忠、师纂,命二人再战以将功补过。结果二人大破蜀军,斩杀诸葛瞻及张遵、黄崇等人,魏军攻占绵竹,直逼成都,刘禅开城投降,蜀国灭亡!

综上所述,诸葛瞻并没有传闻上的那么不堪,但其军事能力太一般了,真是没有得到诸葛亮的真传,真是该蜀汉灭亡。各位,你们认为呢?

参看文献:《三国志》、《蜀记》、《晋书》等文献资料。


密探零零发


仔细回顾偷渡阴平前后的细节,我们就能消除以讹传讹的误会,接近真相了。

邓艾的设想:并没想到能直接灭蜀

263年,司马昭兵分三路伐蜀。邓艾率军三万牵制驻在沓中的姜维,诸葛绪率军三万切断姜维退路,钟会率十余万大军进军汉中。

姜维一番漂亮的机动,摆脱了诸葛绪,退守剑阁,稳住局势。


就在伐蜀大业眼看陷入困境时,邓艾提出了“偷渡阴平”的设想。

他说:阴平小道人迹罕至,蜀军无备。我出军从此下涪城,姜维一定要回援涪城,这样,钟会大军就可以通过剑阁天险,方轨而进了!如果姜维不回援,那涪城兵不足,我们就可以一举拿下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从这个设想,我们看出,邓艾的企图,他还没有想到自己可以攻破绵竹、直下成都,一举收全功。该方略的初步企图,只是要解决姜维据险而守的问题!

邓艾的组织:山地行军经典之作

“既然是偷袭,不可能带太多人,最多几千人”,这是目前流行的看法。

果然如此吗?

中国史书微言大义,西方史书对汉尼拔翻阅阿尔卑斯山的描写或可参考。

早先,邓艾约诸葛绪一起走阴平小道。诸葛绪拒绝了邓艾,向钟会靠拢。假如最多只需要几千人,手握三万精锐的邓艾,为什么还要邀请诸葛绪呢?

再说,几千人逼近涪城,能调动姜维大军吗?

出去驴过的朋友知道,爬野山,不怕地形险阻。既然有这么条小道,自然就是走得通的。

最怕的是三点:1、迷路;2、粮食和水匮乏;3、受伤;

哪一条都是致命的。


邓艾前队几千人(《中国历代战争史》说有万余人),他们可不是一路滚山坡滚出来的!

1、探路。这是废话。

2、搭建简易通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史载邓艾前队最危险的时候,粮运几匮。粮食能运上来,后队的人马也是可以分批次过来的。因此,他们要在难通行处选择地方搭建简易通道、桥梁,利于粮草和后队通过。;

3、搭建简易中间营地。史载邓艾每百余里留兵三千人为寨。


中间营地是运输队和向导队,也是后续部队行军休整处(十月,山区已经很凉);也能充当一些野战医院等临时营地职能。

这样,前队开路后,后队进来的速度会很快。

喘息

可是,越往深处,粮食运输的沿途消耗就越大,运粮就越困难。在前方没有补给基地的情况下,这些中间营地的部队是不可能前进的,他们前进了,大家吃什么?


因此,当邓艾前军气喘吁吁爬出群山时,他们是没有多少人的,而且个个饥肠辘辘。

此时,邓艾得到了钟会的支持。钟会派遣田章率军前来支援(关于这支援军的规模,我没有查到原始出处,但在当代大陆和台湾的一些权威战争史文章中,都提到有五千四百人)。小编不确定究竟多少人,但能轻松击败三校伏兵,小编以为五千多人是合理的数字。

邓艾以田章为先登,一路向前。田章军不出百里,就击败了蜀军三校伏兵,并直下江油,江油守马邈投降。

进入江油后,气喘吁吁的邓艾军终于得到了休整和补充。

疲惫之师?

因此,这里有两点:1、邓艾军后军是可以陆陆续续沿前队小道前来支援了;

2、即使只是邓艾军前军,在得到王章的援军后,兵力也理应超过一万!

小编以为,兵贵神速,既然邓艾是要威胁涪城,邓艾很可能没有等到后队到齐,就发起了新的攻势。

因此,对于后来的绵竹之战,邓艾军的参战兵力,小编以为在1-2万之间。而后来抵达成都时,后续部队可能陆陆续续已经跟上不少,兵力很可能在2-3万。


更重要的是:到绵竹,面对诸葛瞻时,邓艾军已经不是那支死里逃生、饥肠辘辘的疲惫之师了,而是得到补给和休整后,精神焕发的虎狼之师!

诸葛瞻军,二代们组队

邓艾走出阴平小道,如鬼神一般攻破江油,对蜀汉君臣的威慑是可想而知的。

蜀汉立即下令诸葛瞻领军抵御。

诸葛瞻带去了多少军队呢?小编以为:大约为2-3万人。

从魏军入侵到对峙剑阁时,蜀汉一直在倾尽全力支援前线。廖化、张翼、董厥,甚至在永安防御东吴的阎宇,除了实在太远的南中方面,能抽掉的部队都压上去了。

诸葛瞻所带的部队,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部分禁军,羽林右督卫李球所部就参与了此战;一方面是临时征集的囚徒。


《士民志》记载,蜀灭亡时,“带甲之士十万二千”。《晋书》说司马昭时期,蜀“有兵九万”。

姜维在剑阁有五万余,永安罗宪有两千(主力被阎宇带去支持姜维),南中有万人。

也就是,当时其他地方部队加成都,约有4万兵。除去其他地方部队,派出2-3万部队给诸葛瞻应该是比较合理的数字。

因此,诸葛瞻军理应拥有一定的兵力优势,但其素质上的差距,就不可以道理计了。

邓艾军不说了,原本就是与姜维周旋的老兵。在陇西时,又募集了胡羌矫健五千,可谓兵强马壮。

而诸葛瞻呢?囚徒啥的就不说了,禁军呢?结合后面的战事再说。先说说将吧!

诸葛瞻所带的,黄崇、张遵、赵广、李球,这些人的父亲都是张飞、赵云、黄权、李恢这样的猛人,可是,这些二代哥哥,确实没有什么战斗经验!


我们若在,岂容你邓艾胡来!

进退失据的诸葛瞻

诸葛瞻可来不及想那么多,国难当头,岂容顾虑?领军抵达了涪城后,停了下来。

此时,黄崇建议:应该赶紧占据险要,不要放邓艾进入平地!诸葛瞻不听,黄崇痛哭不已。

为什么诸葛瞻不听呢?

或许,他是为邓艾军不可思议的山地穿梭能力所震撼? 又或许,他为蒋舒、马邈等人的投降所震撼?。不知道!

诸葛亮神鬼莫测,诸葛瞻也神鬼莫测!

反正,诸葛瞻是没有去占据险阻。结果,邓艾军进攻,诸葛瞻前锋交战不利,退守绵竹。

决意在绵竹关外野战

既然退守绵竹,应该是诸葛瞻认识到两军野战能力的差距,准备凭关自守了。

可是,诸葛瞻再次拒绝劝阻,准备野战迎敌。

个人认为,诸葛瞻的这个安排,或许有他自己的想法。

1、涪城失守后,剑阁的后路已暴露。邓艾已完成了初步设想:危胁姜维后路。而如前所说诸葛瞻军死守绵竹,困不死邓艾!(邓艾占领江油、涪城后,日子已经很舒服了)!

2、列阵城外,依托关口作战,即使战事不利,也可以退回关内,再凭关自守也不迟!


不管什么想法,诸葛瞻列阵城外,进行了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野战。

绵竹死战

诸葛瞻激昂地说:我内不能出黄皓,外不能制约姜维,晋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这三罪,还有什么脸面回去!

黄崇等人也纷纷激励士卒,拼死一战!禁军李球担任临阵指挥。

蜀军中的新兵蛋子们一起高声呼喊,青春洋溢的脸庞露出必死的表情。

邓艾令邓忠、师纂领军分别进攻诸葛瞻的左、右翼。显然,邓艾的目的就是从侧翼切入,切断邓艾军与关口的联系。

可是,诸葛瞻军的新兵蛋子们却如开了外挂一般,在诸葛瞻等人的带领下,奋勇死战,邓忠、师纂败退!

邓忠、师纂找到邓艾,这波敌人不好打!


邓艾深知,此时绝不可气泄!高呼:“生死存亡,在此一举,还管什么好打不好打!来呀,把这两个临阵退缩的人斩了!”邓忠、师纂大惊,马上带队杀了回去!

战场上,刀枪相向,杀声震天,两支打了鸡血的部队激烈地碰撞着!

此时,蜀汉禁军的老问题,决定了战局。

蜀汉禁军战斗力如何,说不好,但能击退邓忠,应该就还可以。可是,他们有一个老毛病:坑领导!

当年,这支禁军在中领军向宠的率领下在南中平叛时,向宠就挂了。


而此战中,诸葛瞻、黄崇、张遵等人,都在激战中扑街了!

看来,禁军兄弟缺乏实战经验。领导者必须身先士卒,才能激励他们奋勇而前,但这也让他们的领导身处危机当中!毕竟,不是所有的将军,都叫关云长!

诸葛瞻等战死后,蜀军群龙无首,一片混乱。

魏军把握机会,彻底击败了蜀军,并趁着混乱无序,趁势攻破了绵竹!

成都,就在前方!

参战的二代都战死了,他们也许没有他们父辈的破敌之策,却依然满怀忠义之情!

诸葛瞻确实并非将才。企图让毫无军事经验的他独领大军,救蜀于危亡已是无可奈何,更何况是让他面对邓艾这样的鬼才呢?

成王败寇,自古皆然。但是,与其夸大事实,视胜利者为赌徒,失败者如草包。何不仔细复盘,以求客观?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诸葛瞻作为一代奇才诸葛亮的子嗣,世受国恩,而国破之际死于王事,也确实令人感叹。诸葛瞻之子,诸葛亮之孙诸葛尚高呼“不早斩黄皓,使败国殄民,用生何为!”,紧随其父之后,死于阵中,一家三代满门忠烈,与国共生死。

诸葛瞻自幼聪敏,智慧化身的诸葛亮称其为,聪慧可爱。18岁便成为羽林中郎将,做过尚书、仆射,担任过他的父亲诸葛亮刚入蜀时的军师将军,可谓是少年得意。

如此一位遍任军政重臣的诸葛亮后人,为何会在绵竹大败亏输身死命丧?

在司马昭趁蜀汉大将军姜维移屯沓中之际,决议出兵灭蜀时,遭到一直与蜀汉周旋的大将邓艾强烈反对,他认为此时蜀汉内部没有可乘之机,坚决反对。

征西将军邓艾以为蜀未有衅,屡陈异议。

司马昭和蒋琬、费祎两人的看法是一致的,蜀汉国小力弱。出兵之前,司马昭在大庭广众之下,明白告诉众人他早已仔细估算审定而形成的灭蜀大计。

不如先定巴蜀,……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境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以刘禅之暗,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

虽然人人不齿司马氏,但是司马昭的这番言论,不仅有大的进攻策略,更有精确情报的掌握,还有将对方首脑及民众的心理把握的十分透彻,可说已是智珠在握。遂大胆出兵十六万人于263年八月,大举向西直奔蜀汉。

反观,刘禅一方。在钟会刚刚到达汉中,姜维已经明确通知,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却被刘禅和黄皓一个两人碰头会,就认为姜维的说法子虚乌有,便丢到一旁,置之不理。

当然,这就为诸葛瞻仓促应战创造了条件。这个时间足足有两三个月之久。

之后,刘禅才按照姜维的建议,派遣廖化、张翼、董厥三人率兵迎战,这就拖到了夏天。

期间,为了抵御住钟会的进攻,刘禅将原先散放在外围的各个寨城悉数取消,聚于汉城和乐成两地。

那么姜维在抵抗钟会时,用到了多少人呢?诸葛瞻又能集结多少人?

当时,汉乐两城,各有五千人,加上寨城退回的人,应该接近两万人。

邓艾分兵于天水太守王欣进攻姜维,要知道邓艾手下总共三万人,分给王欣的一定不会超过他本人控制兵马的数量,那么王欣最多是一万到一万五千人。随后,邓艾又命有杨欣和牵弘两人领兵牵制。

姜维的才能是魏国将士有目共睹的,士卒若是少于姜维的人数,定然不敢前往。所以姜维当时的兵力应该不超过一万人,加上之前与邓艾相攻在沓中,姜维手中最多七八千人,当然这些人都是蜀汉的精兵。

之后,姜维从沓中拼命撤出,回援。途中遇到廖化等人的援兵,遂一同退到剑阁防御。

在汉、乐两城有近两万人,姜维手中有近万人加上援兵,也有近两万人。

此时蜀汉已是危如累卵,自然派出各地的精兵来增援和防御。

那么等到入冬之时,诸葛瞻能够调动的人马 或者说蜀汉能够调动的人马不会超过五万人。而这种还仅仅是简单的加减法,因为就算刘禅再蠢,也不会将各地的守城人马全部调出,交给诸葛瞻。这不是信任或猜忌的时候,而是各城也需要留守城池,维护治安。所以,诸葛瞻手里的人马甚至不会超过三万人。(蜀汉时有1州22郡,作为都城的成都,更是重中之重)

而关键是,诸葛瞻手下的部队是临时从各地抽调过来的,这从他领兵初战的时间以及廖化等人的援军可以推断出来,侧面的证据是作为一国之君的刘禅,自然不会让部队一直集结在一起,一是不安全,容易出现事端,甚至发生叛乱。二是如此多的部队不是驻扎地一方能够供应的起。

当然,军队的人数多寡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诸葛瞻在受命阻击潜入的邓艾部时,出现的一系列事件才是他失败的根源。

诸葛瞻的顾忌

在诸葛瞻发兵之前,邓艾依然降服江油小城,守将马邈归降邓艾。战前,邓艾已经行军七百里,穿越“无人之境”的山川,已是疲兵粮少。马邈的降服,为邓艾部提供了粮草和休息地。但此时邓艾部应该是仅能果腹,配备少量的粮草,因为邓艾所率的军队还是出发前的三万左右,邓艾没有和钟会直接接触,因此没有像诸葛绪一样,兵马被夺。邓艾从江油出发后,一路毫无阻碍的向既定目标涪城进发,引起的百姓恐慌,早已望风而逃。也就是说邓艾一路上,再次得到大量的粮草补给非常困难,但有马邈的带领,不至于饿肚子和迷路。

而诸葛瞻的部属都是从各地抽调过来,根本来不及整训,将令无法顺畅的传达。唯一的优势就是背靠蜀汉,有充足粮草供应,他又需要时间协调内部将领。关键的是,这个时间虽然是有的,但是很紧迫,是姜维等人在剑阁日夜精心防御换来的。诸葛瞻调整内部即迫切又急需,所以留在涪城未冒进,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耗费行进中且孤军深入的邓艾部的粮草。

诸葛瞻的担心

涪城之后,便是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和成都平原上的成都,如果率兵迎战,即便是如黄崇所说的占据险要位置拒战,必然会分兵,从而降低守备的效果。涪城的守御能力自然也会随之下降。

诸葛瞻在此时开始犹豫,究竟是分兵还是合兵在一处?

在黄崇、张遵、李球等人的一再哭求下,才决定合兵一处,迎战邓艾。

这个决定是仓促的,而且是被逼的。

虽然诸葛瞻、诸葛尚父子死战,但由于是临时抽调拼凑的部队,又是无法完全掌控部属,在邓艾的精兵且是处于无处逃遁的“死地状态”的悍兵,虽然在首战诸葛瞻获得一个小胜,但在邓艾一再要斩首亲子邓忠等人的强令之下,诸葛瞻部是无法抵敌,而后被杀身亡。

事后,邓艾等人的捷报上,可以清晰看出,诸葛瞻部是因部属溃散而招致杀身之祸,最后兵败。因为上报的兵员数量和司马昭预估的数字不相上下,并且多出了近一万二千人。

汉主遣太仆蒋显别敕姜维使降钟会,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于艾,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甲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唐代丹药


提这个问题之前为啥不动脑子想想是不是真的。

蜀国灭亡时人口才90多万人,就算以百万计算,男女各占一半吧,扣除女眷就只有50万了,老幼病残占一半吧,还有25万,其他从事农业,渔业,林业,手工业,锻造业,商业,牧业等等保证军民吃穿,保证军需装备的和保证政府收入的各行各业总得有更多人吧,就算差不多每户出一人,生力军也就顶天15万人。

这15万人,前线总得占大头吧,汉中一直作为前线,通向雍州,凉州的隘口众多,还有荆州的上庸房陵方向,怎么也得布置个3万人吧,大将军姜维沓中屯田有3万吧,6万就去了,其他的巴西阆中,巴郡江州,广汉雒城内部郡每个郡留个1000把人防止民变吧,又除了万把人,巴东永安,汶山郡,南中各郡每个郡留个2000-3000人监视孙吴和打击叛乱,又少了万多,成都再留个5000来人吧,其他剑门关,江油口,之类的险关要隘也一个弄个1000把人吧,压根就能剩5万多人,这还是理想情况。而且精兵多在汉中和沓中姜维处。

再看邓征西这边,2000人?修路的2000人差不多,邓征西,钟镇西和琅琊诸葛绪三路伐蜀时候共计20万大军,邓征西部约有5万,而且是没遇到战损,仅仅路途稍有损失而已 ,何况如天神下凡,直取了江油,有险可守。北边汉中已破,姜伯约仅几万人需要面对钟镇西十余万大军,自顾不暇。何况天兵一到,蜀中哗然,民变四起,欲应天兵甚众。

完全不是对手


陈沁巧


以七万对两千,实力悬殊三十多倍,这似乎是场毫无悬念的战斗,但最后诸葛瞻打输了,输得一败涂地,诸葛亮的老脸被儿子一朝丢尽。

然而,历史果真如此吗?邓艾真的只有两千残兵?诸葛瞻真有七万雄兵吗?

恐非如此!先来看战争的经过:

司马昭派出三路十八万大军攻打蜀国,一路由邓艾领兵三万,一路由诸葛绪领兵三万,一路由钟会领兵十万。显然,钟会是进攻的主力,邓艾和诸葛绪则是侧翼配合。


战争初期,魏军一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取得了不错的战果。然而,刘禅这边迅速反应,不仅派人到东吴求援,还派出了廖化、张翼等驰援姜维。

姜维采取了收缩防线,据险而守的策略,机智地绕过了魏军的合围,一路向南撤退,途中恰好遇到了北上的廖化、张翼援军,于是与援军合兵一处,退守剑阁。

剑阁乃蜀国最重要的关口,地形险峻,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而剑阁又是通往成都的主要通道。

魏军发动了多次疯狂地进攻,但蜀军据险死守,拼命抵抗,魏军久攻不下,死伤不少,加之山路崎岖,粮草运不上来,一时之间,士气低落到了谷底,钟会一筹莫展。


这时,钟会酝酿着退兵回朝,于是找来邓艾、诸葛绪商议!听罢,邓艾忙劝:“不可,不可,此乃灭蜀最佳时机,岂可轻言退兵,我有一条妙计,忘采纳!”

这条妙计便是“偷渡阴平”之计。

邓艾妙计精髓在于:邓艾带兵偷渡阴平,绕小道攻击剑阁的大后方涪城,姜维必然分兵去救,如此,剑阁便兵力大减,钟会趁机猛攻剑阁;倘若姜维不分兵去救,邓艾攻下涪城之后,便可直接进逼成都。

真乃一条妙计,也是一条险招。钟会想了又想,为今之计,也只有如此了!


邓艾想与诸葛绪联合,双方一齐偷渡阴平,取江油,但诸葛绪素来对邓艾不满,拒绝了邓艾的请求。

这样以来,邓艾只得孤军偷渡阴平了,阴平到江油,高山险阻,层峦叠嶂,人迹罕至,无路可走,也因此,蜀军大意了,竟然未派出一兵一卒在此防守。

那么,邓艾偷渡阴平到底有多少人马呢?

《三国演义》说邓艾只有两千人马,其实这是错误的,邓艾自己有三万大军,后来,钟会又分出五千精兵给他,所以此时邓艾有三万五千多人。

然而,由阴平至江油,有三百多里的无人之地,遇山开山,遇水架桥,遇到艰险之处,“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困难超乎想象,所以邓艾大军必定有自然减员,但减员数量不会很大,顶多两千多人。


所以,邓艾到了江油之后,至少有三万三千多人,江油守将马邈见魏军从天而降,吓得不战而降,这样魏军又扩充了兵力,江油乃重要关口,守关兵力至少五千人,这样以来,邓艾兵力扩充到了三万八千人。

邓艾占领江油之后,稍微休整,又一路南下,这时候,刘禅得到消息,惊慌失措,赶忙派出诸葛瞻北上抵御。

后来,双方在绵竹展开了血战。

那么,诸葛瞻到底有多少人马呢?

晋书记载: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

蜀国总共兵力不过九万人,主要兵力据守剑阁了,在成都及附近关口的不过五万多人,还被刘禅分出一部分支援剑阁,所以能留给诸葛瞻的顶多三万人。


论兵力,邓艾三万八千人,诸葛瞻三万不到;论经验,邓艾能征惯战,经验丰富,而诸葛瞻纸上谈兵,实战经验不足,所以这场战役,谁胜谁负一目了然。

不过,诸葛瞻不愧是诸葛亮好儿子,他拼死力战,身先士卒,最后寡不敌众,全军覆没,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皆战死。


一半秋色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瞻七万大军被邓艾的两万人打的落花流水,令读者不仅扼腕叹息,难道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正史中,绝不是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反而是诸葛瞻兵少且都是老弱残兵,前期还打得不错,而邓艾拥有着几万精锐之师,靠着战术得当、人马数量这才赢得了绵竹之战。


咱们可以粗略的算一下蜀国在绵竹之战前夕的兵力配置情况。蜀国全国的武装军队加起来差不多是十万人上下,益州东屯驻了一万人马防吴国,益州南屯驻了一万人马防南蛮,大将军姜维统领着五万精锐之师在前线抵挡魏国南征大军,国都成都原有两万多驻防军,这两万多可不是皇帝的固有禁卫军,而是看形势随机调配的援兵,后来由于汉中形势危急,后主将成都的两万人交由廖化,命其北上增援姜维防守。这样算来,此时成都可以说是空虚了,所剩的警卫队数量不过千余人,而且还不可能是精兵。

所以在邓艾大军偷渡阴平后,蜀国的文武大臣都惊呆了,惊住的不只是魏军如何从天而降的,而是成都无兵根本守不住,蜀国要亡了。


虽然无兵应战,但好歹还是要抵抗下的,毕竟先人们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不能说送人就送人了吧,再说了蜀国前线还有那么多大军,只要能拖住邓艾大军一段时间,等姜维领兵回师,还是有回旋的余地。

所以这时候诸葛瞻就自告奋勇,愿意在危急时刻报国恩,当力挽狂澜的英雄,诸葛瞻集中城中所有的武装和预备役,虽然诸葛瞻意气风发想立功,但也有自知之明,所做的一切努力也只是延缓邓艾的兵锋,但最终还是被军事天才邓艾所击败,诸葛瞻战死沙场,诸葛瞻死后,成都一点防守力量都没有了,后主无奈的选择了投降。
在《三国演义》中大大弱化了诸葛瞻的个人才能,甚至在《三国志》中也有黑化的现象,诚然,诸葛瞻虽然能力不及其父诸葛亮,但也是蜀汉后期乃至三国后期为数不多的杰出内政型人才,他带着东拼西凑的几千老弱残兵敢于对阵魏军数万精锐之师,这已经是勇气可嘉,失败也合乎情理,更何况撞到的是名将邓艾的主力野战军,失败也不足为奇,更不能以此就否定诸葛瞻才能和胆识。


纳兰谈史


我是莫地方,我来回答。

诸葛瞻作为诸葛亮之子,无其父才智,必难救蜀汉危局。

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由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攻蜀。

刘禅亲信黄皓之言,认为魏军不会攻蜀,不理会姜维加强防守建议,导致魏军三路大军势如破竹。

刘禅如梦方醒,派廖化增援姜维,张翼、董厥协助阳安关口布防钟会,一系列部署之下,将魏国大军阻挡剑阁关外,不得前行。

魏军攻关不利、粮草不济,钟会有意退兵,邓艾提出奇袭阴平、成都之策,钟会接纳此计,由邓艾执行。

邓艾挑精兵 ,本期望诸葛绪配合其行动,无奈其不配合,邓艾率3000人爬山涉水穿越荒无人烟之地,奇袭讲油、并于诸葛瞻大战绵竹,诸葛瞻战死,紧逼成都,刘禅打开城门投降,蜀国灭亡。

诸葛瞻为诸葛亮之子,可其并未继承其衣钵,并没受到很好历练,面对邓艾这样军事高强之人,必然失败。

姜维继承其衣钵,可姜维在洮水之战、段谷之战等多场战争中皆以败北告终。可见邓艾军事能力高于姜维,诸葛瞻作为一个没啥经验官二代,怎么能大国实战经验丰富邓艾。

诸葛瞻满目自信不听取黄崇建议,盲目进攻,导致战败。

江油城守将的马邈在听闻东川己失后,虽有准备可其还是投降邓艾,可由于蜀汉末期无将无才,刘禅又宠信奸逆导致蜀国内政十分腐败,这样国家必然失败。

诸葛瞻握有七万之兵以逸待劳,诸葛瞻三千兵马经十分疲惫,诸葛瞻都必胜,邓艾背水一战不败必死,诸葛瞻军队战力不足,长期不战,又怎么能与邓艾所率领三千精兵抗衡。

邓艾取胜之道在于手下三千人为百战之兵,九死一生,可以说不胜必败,他们作战时候必然全心拼杀只为取得胜利。

综合所述,邓艾军事能力极强,诸葛亮传人都是其对手,诸葛瞻作战经验不足面对势力强劲邓艾必败。


莫地方


诸葛瞻出生于建兴五年(227年),这年诸葛亮已经46岁,上《出师表》,准备开始第一次北伐。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失败后,病逝五丈原出;临终前作《诫子书》,8岁的诸葛瞻袭爵武乡侯。延熙六年(243年),17岁诸葛瞻娶蜀汉的公主为妻,授为骑都尉;开始正式步入官场。

此后,诸葛瞻先后担任羽林中郎将、尚书仆射,加官军师将军。景耀四年(261年),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景耀六年(263年),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奇袭阴平,自景谷道攻入,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尚书郎黄崇、羽林右部督李球督率军队前往抵抗;最终,诸葛瞻及其子诸葛尚、张遵、黄崇、李球全部战死;邓艾兵临成都,后主刘禅出降,蜀汉政权灭亡。

“诸葛瞻七万雄兵败于邓艾的两千残兵”的说法出自《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八回“邓士载偷渡阴平,诸葛瞻战死绵竹”;演义小说在创作过程中为了形象生动,添油加醋是避免不了的。正史确实没有记载诸葛瞻、邓艾双方对阵各有多少兵马,也无从考究;不过诸葛瞻此战战败阵亡确实事实。

窃以为诸葛瞻战败原因要从主要分蜀汉、魏国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蜀国方面(内因):

一是蜀方将来临阵经验不足。此次蜀军完全是邓艾偷渡阴平进入蜀地内部时被后主刘禅拉出来应战的,其率领军队的主将们都是蜀汉功臣之后,虽然官居要职,但都无实际临阵经验。诸葛瞻、诸葛尚为诸葛亮子孙,张遵为张飞之孙,黄崇为黄权之子,李球为李恢之侄,其父辈都为蜀汉立下卓越功勋,而后辈确坐享其成,关键时刻当然会掉链子。

二是主将诸葛瞻战机把握不住。诸葛瞻并没有听从黄崇的建议,抢占险地,而给远道而来的魏军喘息之机,最终双方决战,正中了邓艾的计谋,导致其战败。《三国志》记载:“留蜀子崇,为尚书郎,随卫将军诸葛瞻拒邓艾。到涪县,瞻盘桓未近,崇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瞻犹与未纳,崇至于流涕。”这里就描写了诸葛瞻没有听进去黄崇的建言,在决策上盘桓不定,最终痛失战绩。

△蜀军将领全部阵亡

二、魏国方面(外因):

一是魏方军队达到出其不意效果。邓艾此次偷渡阴平是在魏国钟会、诸葛绪等人的反对之下进行的,蜀国上下更加不会想到邓艾会兵行险着;等到魏军进入蜀地内部上,可想而知蜀国上下的震惊程度。此次应战完全属于仓促应战,提前在思想上都没有做好准备,更何况在其他方便了。

△偷渡阴平的邓艾

二是主将邓艾用兵果敢。邓艾用兵才能是在长期实践中锤炼出来的,更可贵的是在关键时刻敢于背水一战。双方对阵,邓艾派其子邓忠、司马师纂分兵攻打诸葛瞻左右两翼,两军失利退回,邓艾叱责二将并要将其斩首,说生死存亡在此一举。结果二将策马奔回,挥军再战,邓艾也亲临督战,终大破蜀军,遂克绵竹,斩蜀将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战争双方往往到最关键时刻,拼的就是意志,邓艾最终熬到了最后,作为从未上过战场的蜀国将来最终阵亡也是意料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