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的低房價其實是收縮型城市的縮影

最近“煤城”鶴崗市已經在各大平臺出名了,引起熱議的原因竟是房價太低,在鶴崗幾萬塊就可以買到一套房子,雖然後來官方通過諮詢得知幾百塊一平的房子屬於非在售商品房,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鶴崗的房價真的很低,作為一個地級市,鶴崗的平均房價只有一千多,而很多的同級別城市已經到了七八千甚至上萬。其實,像鶴崗這樣的城市也存在一些,而鶴崗的情況也揭露了這類型城市的發展阻礙。

鶴崗的低房價其實是收縮型城市的縮影

鶴崗當初是以礦產資源而發展的,伴隨著資源的枯竭和更加規範的礦產管理,鶴崗的優勢已經不在,而產業衰竭背後就是人口的流失,很多人都紛紛離開鶴崗,尋找別的城市發展。正因為經濟能力的不足,導致了人口的大量流失,最後卻因低房價被廣泛關注,我們一直關注的都是一線大城市,很少會注意到這類城市。這種類型的城市被稱為“收縮型城市”,在中國還有一些這樣的城市。

鶴崗的低房價其實是收縮型城市的縮影

其實在前段時間發佈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除了提到一些城市的落戶政策之外,也提到了關於收縮型城市的發展問題,只是沒有被廣泛關注罷了,任務中提到:“收縮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強體,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很多收縮型城市面臨的都是資源的枯竭和人口的流失,樓市也展現出了一些空置現象,沒有人口的支撐,哪怕是再廉價的房子也沒有人住,更遑論賣房了。

鶴崗的低房價其實是收縮型城市的縮影

首都經貿大學教授吳康提到在660個建制市中,總計有80個城市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人口收縮,從下圖就可以看到有不同類型的收縮型城市,收縮型城市面臨的問題也比較嚴重,人口的流失導致經濟不景氣,經濟的不景氣又導致人口流失,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而樓市也與兩者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其實收縮型城市面臨的是產業的轉型和城市化的發展,就像鶴崗一樣亟待從資源型城市轉型,尋求更好的發展之路,這樣才能發展好經濟,提升人口以及樓市。

鶴崗的低房價其實是收縮型城市的縮影

每個城市人口收縮的原因也不一致,有些是結構性危機城市、有些是欠發達城市、有的是大都市周邊城市、有些是邊境城市,一城一策在這樣的情況下同樣適宜。而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也提了一些建議,加大規劃以及加大城鎮化的發展,引導人口和資源向城區集中,減少空置房屋,只有人口和經濟足夠強大樓市才能得以發展。

鶴崗的低房價其實是收縮型城市的縮影

不僅僅是收縮型城市,對於所有的城市而言,經濟、人口、樓市都是密不可分的,要權衡樓市就要結合經濟和人口狀況,就像一線城市不論經濟、人口、樓市都是發展得最好的。不敢說它們之間是成正比的關係,至少是呈正相關的。而該在哪個城市買房也首先應該衡量經濟和人口,以及現有房價是否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