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范仲淹虽疾病缠身,处江湖之远,仍不忘忧国忧民!

范仲淹是北宋的名臣,写了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文中不仅山水景观意境优美,晦明变化,风雨阴晴,迁客骚人览物至此。更是谈论政治思想,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千古名句。

北宋名臣范仲淹虽疾病缠身,处江湖之远,仍不忘忧国忧民!

范仲淹心怀天下,不计个人荣辱。但是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他曾在他的信件中多次谈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养生秘籍。

北宋名臣范仲淹虽疾病缠身,处江湖之远,仍不忘忧国忧民!

范仲淹从小生活艰苦,家境贫寒。刚满周岁的范仲淹父亲便病故,母亲抱着范仲淹改嫁。每天只能煮一碗粥喝的他还不忘刻苦读书,不思昼夜。

北宋名臣范仲淹虽疾病缠身,处江湖之远,仍不忘忧国忧民!

年少时期的穷困生活,导致他营养不良,赢弱多病。他曾在给皇上的一封奏疏中,提到自幼身体多病。

范仲淹年近半百时,在《与滕子京》中还说:“某肺疾尚留,酒量大减,水边林下,略能清吟。”经常咳嗽,影响正常的生活,中年后,更是多种疾病缠身。

北宋名臣范仲淹虽疾病缠身,处江湖之远,仍不忘忧国忧民!

范仲淹年近五十岁的时候,得罪了朝廷中的权贵,被贬离出京。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有一次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地,不知人事。经过了按压人中,拍打胸背各种急救措施才醒过来。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养,身体才逐渐好了一些。后来朝廷又把范仲淹调到了陕西前线,他每天开展严格的军事训练,在防御工事方面,更是检阅军旅,认真实行改编,为了巩固防务,四处奔波。

北宋名臣范仲淹虽疾病缠身,处江湖之远,仍不忘忧国忧民!

在西北的他,创下著名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北宋名臣范仲淹虽疾病缠身,处江湖之远,仍不忘忧国忧民!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遍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饮一杯陈酒思念着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山上还没有刻上平胡的功绩,何时可以回归家乡是无法预计的。羌族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远征之人不能入睡,将军和士兵们的头发花白,战士纷纷洒下眼泪。

此时的他军事繁忙,日理万机,加上心情沉重,又加重了他的疾病,有时候还伴有流鼻血的症状。这种症状在现在来看,很可能是患上了心血管和高血压等疾病。

北宋名臣范仲淹虽疾病缠身,处江湖之远,仍不忘忧国忧民!

为了支撑下去自己的工作,范仲淹也学了一些养生之道,掌握了一些医疗知识。平时生活严谨,为人正派,心态坦荡,不好酒色。

范仲淹是当时的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官至副宰相。他了解民间疾苦,深知宋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张革除积弊,但因统治集团内部守旧派的反对,没能实现。

虽然他晚年时候仕途不尽人意,处于被贬官的命运里,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来激励后人,名垂千古。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忧劳成疾的他病逝于徐州,终年六十三岁。

北宋名臣范仲淹虽疾病缠身,处江湖之远,仍不忘忧国忧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官者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在天下人尚未感到忧虑之前就为之忧虑,直到天下人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才谈自己的个人幸福,这样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