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有感

我把这本书读了两遍,每一次阅读,穿越平淡朴素的字迹,用潺潺柔水写成的文字,字里行间那无言的感动,相失之后的痛楚与难过。每次拿起这本书总是忍不住想象一个垂垂老矣的人究竟是如何在她悲戚的“万里长梦”之后回忆当初的吉光片羽,再欢乐的场景读来总不免一阵悲凉。尤其是诸如“那是我们生命里最快乐的一年”这样的句子,人活到已经知道逝去的是“最快乐”的岁数,不知是不是一种残忍。人和人的羁绊原来可以这么深,克制的语言原来可以这么感动人

《我们仨》有感

团聚,生死离别,感情的大起大落,全部蕴藏在杨绛先生的文字中,文字叙述很简洁,很平静,但是我们心里却掀起一层又一层的波澜和无言的感动。世界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听起来就足够悲伤了,也许是刻意压抑自己的情感,杨绛用平实的文字书写完一家人真切温暖的一生。只有死别,不在生离。 但是哪一家又不一样呢。

故事很简单,普通不过的一家三口。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很简短,就一页。讲了一个梦的故事。我记住了钟书先生安慰杨老的那句话:“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开头的梦,不由得教人辛酸落泪。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态龙钟。他没有力量说话,还强睁着眼睛招待我。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船上相会时,他问我还做梦不做。我这时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第二部 《我们仨失散了》仍是杨老在讲给我们一个“万里长梦”。梦中她是一名交通员,住在客栈,往返于三地,在病中的钟书先生和忙碌的女儿阿圆(后来也病重)之间不停地游走奔忙,却又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父女俩一点一点地在她眼前消散。直至她实在不想动了,先得到女儿“回自己家里去了”的消息,然后又看着载着钟书先生的船变成一叶小舟,“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小点也不见了”消失在茫茫云海中……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无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附有很多张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种其乐融融,看了让人很温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轻时,夫妻俩在伦敦和巴黎留学时的合影;也有钱瑗的成长照片、英国留学的纪念照。最喜欢他们父女俩的合影,老先生爱说女儿像他,一样的有着聪明的头脑,含蓄的微笑。他们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让人感动。最后两张老俩口相互理发的照片,拍得真好。杨先生会用电推子,钟书先生会用剪刀。我看到这里,才真正领会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九十岁的老人回忆去世了的老伴和唯一的女儿,就算有什么可爱可笑的事,写起来也是无尽的哀伤吧。老人写孩子哪怕是六十岁已经去世的孩子出来的效果还是像写儿童一样。

用那样口语化的语言写着那么平凡的琐事,可是流露出生死亲情。词汇书上把“spouse”用“死抱着”来记忆,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能有这样幸福的婚姻、家庭,是所有人羡慕的。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可是要有爱、有宽容、有体谅、有关怀,所有的坎儿都不是坎儿了。心灵永远紧紧相依,只剩下死亡能将彼此分离。

(郑州高新区外国语小学 程莹)


分享到:


相關文章: